㈠ 《徒手攀岩》又一部口碑神片来袭,能否再掀观影热潮
这部电影非常的优秀,刚上映就拿下了奥斯卡最佳记录长篇奖。在中国上映以后也得到了很多观众去电影院欣赏这部电影,全程的紧张恐惧,让你的心一直提着,非常的刺激精彩。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对它的评价非常高,除了徒手攀岩以外,它还在思考人性的多面性,这部电影从多个角度切入,讲的并不仅仅是攀登山峰。在我们的心中也有一座山需要攀登,每个人克服它,就能够取得成功。
他成为这样一个热衷于挑战困难的人,也跟他的家庭背景有关。他的爸爸对家人非常冷漠,而他的妈妈追求完美,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养成了他追求完美的个性。很多时候他都不被大家接受,认为他的性格有缺陷,但是他不畏惧别人的眼光,用实力证明了自己。这部电影不仅讲了攀登高峰,还讲了主角亚历克斯的故事,非常值得去电影院一看。
㈡ 电影峰爆是在什么地方拍摄
电影《峰爆》于贵州实景拍摄九十余日夜。
电影《峰爆》剧组深入亚洲最大地下溶洞十二背后取景,在一些极狭窄的特殊地段中,剧组人员甚至无法直立行走,只得花费 20余天开辟道路进出。
在拍摄隧道戏份前,近千名工作人员共同鏖战,1:1搭建还原出一条真实的施工隧道。从地基铺设到地面硬化,再到近千平米封面及岩体翻模,都是按照中国真实隧道标准严格进行。
剧组在拍摄时,不仅实地搭建,真实还原了隧道、地陷坑、小镇等场景,同时坚持真人实景拍摄,让演员获得最真实的感官体验,朱一龙透露,“水砸在你的脊柱上的时候,整个后背都是麻木的”。因攀岩需要用到手指关节力量去抠住岩石,演员在完成一天的拍摄之后“手合不上,想拿筷子都拿不了”。
五岁男孩观影现场起立敬礼
电影《峰爆》自上映以来备受好评,除了天灾中基建人逆行而来、救人护城的壮举,生死面前感人至深的父子亲情之外,片中给人以超强沉浸感的灾难戏份亦引发热议。不少观众称:“溶洞中的戏压迫感太强了,看得人紧张不已,吊住演员的仿佛不是一根绳子,而是我的生命线!”
还有观众表示,《峰爆》聚焦当今社会中很少被关注的铁道兵群体,让大家在为中国速度、中国基建骄傲的同时,也看到背后那么多不为人知的付出,“中国精神在影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了他人牺牲小我的精神值得敬佩!”
值得一提的是,《峰爆》不仅受到广大成年观众的喜爱与支持,不少小朋友也被其中所表现出的精神力量深深打动。
近日,有网友晒出一份特殊的《峰爆》观后感,小朋友用稚嫩的字体一笔一画写下:“电影里的人都是大英雄,我第一次知道修铁路的人原来这么牛!”
更有一位五岁的小男孩在观影现场就备受感动,面对银幕中的英雄们起立敬礼长达几分钟。当被问到为什么这么做时,他答道:“我在电影里看到了中国,看到了自己的梦想,看到了救援英雄,所以向他们致敬。”
㈢ 谁能告诉我关于一些登山或是攀岩的电影,谢谢
从电影角度看登山:一些电影史往往可能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登山史。电影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也与时俱进地折射出登山的历史。以下是一些经典的登山题材电影,它们在登山界受到广泛关注,尤其喜欢雪山的人可能会比较喜欢和偏爱:
1. 勇闯雷霆峰(1975年公映)
2. 冰峰抢险队(1982年公映)
3. 八千米死亡线/K2(1992年公映)
4. 绝岭雄风(1993年公映)
5. 我们要活着回去(1993年公映)
6. 挑战巅峰/Into Thin Air(1997年公映)
7. 伟哉圣母峰(1998年公映)
8. 垂直极限/Vertical Limit(2000年公映)
9. 冰峰168小时/Touching the Void(2003年公映)
10. 冰雨/Bingwoo(2004年公映)
点评:九十年代和2000年后,分别推出了两部很有份量的片子(八千米死亡线/K2 -> 挑战巅峰/Into Thin Air -> 垂直极限/Vertical Limit -> 冰峰168小时/Touching the Void),在艺术表现上都达到了一种高度。
之所以把表现俗套比较做作的《冰雨》也列入十大推荐之列,是因为影片把爱情作为主打戏,加入了不少爱情佐料,像韩国泡菜那样酸得掉牙。这是韩剧韩流的“通病”。爱情这一古老的元素在《登山圣经》中是找不到答案的,所以《冰雨》算是填补了这个空白。登山跟亲情、友情、爱情这种矛盾的纠葛常常密不可分,正如《垂直极限》和《冰峰168小时》“割绳子”那种经典场面,那种自我了断、当断则断,那种跟亲情、友情难以割舍一样。
从登山的角度看电影:如果从技术型登山的技术动作和技术应用的角度去苛求的话,很多电影往往经不起推敲,但从登山理念、登山原则、高山救援、户外生存等方面去审视的话,这些影片有很多发人深省的地方至今还在影响我们。
以下是部分电影的详细介绍:
《勇闯雷霆峰》(1975年公映)
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
主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乔治·肯尼迪 George Kennedy、Jean-Pierre Bernard、Heidi Brühl、Jack Cassidy、Thayer David、Jack Frey、Michael Grimm
国家/地区:美国
对白:英语
电影简介: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自导自演的此片,描写已退休的特级杀手在大学系任教,但中央情报局对他威逼利诱,令他不得不复出,主要任务是在雪山上进行暗杀。本片故事并不新奇,但导演的手法较为爽朗,背景选择在绝险的雪山上,尤见特出。虽然本片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描写爬山,但过程拍得逼真惊险,反成全片精华所在,显然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五名摄影师。
《八千米死亡线/K2》(1992年公映)
导演:Franc Roddam
主演:迈克尔·比恩 Michael Biehn、雷蒙德·巴里 Raymond J. Barry、Luca Bercovici、Patricia Charbonneau、马特·克莱温 Matt Craven、Ghulam Abbas、Laurie Briscoe、Christopher M. Brown
国家/地区:美国 英国 日本
对白:英语
剧情简介:泰勒是个事业有成的检察官,哈洛则是个大学里物理学顶尖教授,前者个性自私、骄傲、激进绝不让任何事物挡住他的成功道路;而后者则是善良、体贴有正义感的好人。二人皆有共同的目标--爬超过八千米世界各山......
《绝岭雄风》(1993年公映)
导演:雷尼·哈林 Renny Harlin
主演: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Sylvester Stallone、约翰·利特高 John Lithgow、马克思·普里克 Max Perlich、简宁·特纳 Janine Turner、Jeff Blynn、Trey Brownell、Gregory Scott Cummins、Don S. Davis
国家/地区:美国 法国 意大利
对白:英语
电影简介:史泰龙超越颠峰得意代表作!一山鸡究援队长目击一意外而心中留下了闭虚难以抹灭的阴影,为救红粉知己和飞机失事的受难者,他又回到狂风暴雨的高山中...本片所有动作场面均难得一见,惊险刺激是您绝对不能错过的佳片。
《我们要活着回去》(1993年公映)
导演:Frank Marshall
主演:伊桑·霍克 Ethan Hawke、约翰·马尔科维奇 John Malkovich、伊里纳·道格拉斯 Illeana Douglas、Danny Nucci、文森特·斯派诺 Vincent Spano、Jack Noseworthy、Nuno Antunes、Seth Arnett
国家/地区:美国
对白:英语
剧情简介: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空难电影,对于人类在恶劣环境下挣扎求生的精神描述得相当动人。整个故事在冰封的高山上拍摄,难度颇高,但导演弗兰克·马歇尔仍拍出紧凑的节奏和刺激的灾难场面,以伊桑·霍克为首的一群年轻演员也演得卖力。故事发生在1972年,南美的橄榄球队赴智利比赛,飞机于途中撞毁于安第斯山,但部分队员仍然生还。队长安东尼欧带领生还者挣扎着活下去,一边等候救难队的救援,但苦无反应。在大风雪下撑了九天,他们被迫分食死难者的肉维生,并尝试派人下山求援,但无功而返。后来又发生雪崩等灾难,经五十多天后天气渐暖,才剩下十六个人逃出生天。
《挑战巅峰/进入空气稀薄地带/Into Thin Air》(1997年公映)
导演:Robert Markowitz
主演:克里斯多弗.麦克唐纳 Christopher McDonald、彼得·霍顿 Peter Horton、Tim Dutton、Nigel Fan、David Forman、Luke Garrett、Pamela Gien、Esther Hall
国家/地区:美国 捷克
对白:英语
剧情简介:一群业余登山同好手,分别加入了职业登山好手,史考特与罗伯的探险队准备征服埃佛勒斯峰,途中因缺乏经验及纪律,而面临诸多难题,在下山时又碰上暴风雪,使得原本已困难重重的登山之旅凭添变数……
更多电影介绍省略。
㈣ 《碟中谍4》汤姆克鲁斯是如何爬迪拜塔的有何保护措施
据说在剧组多方商谈之下,剧组被允许进入123楼。甚至迪拜塔这个楼层的很多玻璃都被拆下了,方便阿姆哥攀爬,在攀爬过程中,绳子加身,阿汤哥也是在做足了安全措施的情况下才开始攀爬的。
一丶迪拜塔介绍
迪拜塔特别高共有828米,占地面积也是非常大的,共有34.4公顷。是世界第一高楼。
最后,《碟中谍4》中阿汤哥攀岩那么那么高的迪拜塔,是真实实拍的,在这个小鲜肉横行的时代,大多数都是绿布特效,人在里面进行简单的假爬做做动作。后期进过专业的人进行剪辑特效出来的效果。阿汤哥的敬业精神是非常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