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极盗者》电影课讲记
学生年龄:12~18
这部电影主要是关于极限运动的,值得一提的是,里面所有场景都是真实的极限运动员协助拍摄的。那些惊心动魄的场景,不但给我很强视觉冲击,也给了我更大的精神冲击,从这部电影,我们可以直观而真实的了解,极限运动员他们的精神品质,他们对生命的意义的看法。
一、摩托车越野挑战,杰夫坠入悬崖死亡。我们怎么看待杰夫的死?
杰夫的死是意外,但也是必然。为什么可以这么说?
注意行动前他们的神情和语言。
挑战前杰夫的情绪,有担心,说“根本没有路。”
犹他很兴奋,期待。不但相信自己,而且也相信杰夫能行,他对杰夫说的是“我们能行,兄弟”这说明什么?
说明杰夫和犹他的技术是相当的。
杰夫虽然技术和犹他一样很优秀,但因为心里有恐惧,在危险的时候,可能一个小小的犹豫就会导致他葬身悬崖。
杰夫,死于恐惧。越是对死亡恐惧,越是离死亡最近。
这样的例子多不多?
在我们学校,是最重视学生的生命的,重视到什么程度呢?小学里面下课担心学生奔跑受伤,很多学校根本不让孩子们出教室。
可是结果如何呢?学生跑步导致死亡案例频发。由此可见,孩子们的体质差到什么程度!
我自己也有这样的经历,我以前滑雪的时候,在越来越快,比较陡的地方,心理就害怕起来,担心摔跤,担心停不下来,这样一想就慌乱,然后就一屁股摔在地上,这样其实把自己置于险境。如果后面的人冲下来时没绕开,就会发生事故。
所以,做任何事情,信心和勇气很重要!无论你觉得自己行还是不行,未来都会被证实。
中国的尼克.胡哲,李创立,自然的恩典有邀请他去讲课。从小骨脆病,没双腿,却攀登了不只6座山峰。做了很多我们常人都做不到的事情。
他从一个靠乞讨为生的人到成为坐在婴儿车的亿万富翁,期间经历重重困难,遇到很多很多问题,但他怎么做到的,靠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二、如果你是杰夫,为此失去了生命,你会怨恨犹他吗?为什么?
那如果你是犹他,你觉得自己该为杰夫的死负责吗?为什么?
有大部分人,认为不怨恨犹他,同时又认为犹他该为杰夫死负责。为什么如此矛盾?有这种矛盾心理的人,去感受下自己的内心,当我们是杰夫时,你说的不抱怨,有没有个声音在说:“你伤害了我,我还选择原谅你,你就欠我更多了,而且我还比你有道德优越。”你说的不埋怨,其实用道德优越感把埋怨掩藏起来了。其实想要让对方更内疚,用内疚感控制对方。
当我们是犹他时,你觉得自己该为别人负责,是不是你以为自己能掌控别人的生活。一旦出乎意料,就自责内疚,其实有对自己不能掌控的愤怒与自责。我们把太多责任往自己身上扛,一方面让自己很累,另一方面也剥夺了别人为自己负责任的能力。
当我们在家庭中,当我们为父母孩子配偶负责任时,其他人必然不能为自己负责,不能为自己负责的人,面对失败时,必然是抱怨,所以,你这样做的结果,自己累的要死不说,还滋养了一大堆受害者,遇到一点不如意就会在你身边抱怨。
那你会怎么想,我付出了这么多,你们不但不感激我,还抱怨,你也就会滋生受害者心态。所以说,为别人负责任实际上是你控制别人的方式。
这两种心态其实是一个模式,都是在控制别人。控制别人的人,既是施虐者,也是受虐者。每个人都在让别人在决定自己的命运。
那到底什么是真正的为自己负责?我们听听,认为犹他不该为杰夫的死负责任的伙伴怎么说?
是的, 哪怕是你的建议,他也有去辨别的责任,有选择做与不做的责任。所以他选择了你的建议,遭遇的任何结果,那也是他自己的事,他应该为自己负全部的责任。
犹他自己认为该为杰夫的死负责吗?
显然,他认为自己该为杰夫的死负责。通过前面的影片的讨论,我们总结一下,犹他自责的心理根源:
1、杰夫是走他的路线才死的。
2、极限运动是为个人谋取私利的行为。是莽撞的冒险,是疯狂的。是他的疯狂与莽撞害死了杰夫。(犹他摩托越野的目的是什么?
更多的是为了赚钱、为了获得视频点击,为了名利。)
所以犹他放弃了极限运动,去了有规则约束的FBI。在我们经历一些创伤后,会对相关的场景话题进行回避。在犹他和长官对话时,我们可以看到哪些犹他回避的表现?
回避用犹他的名字;回避谈以前的事情;情绪上,有抵触不耐烦;肢体上,也很明显,当提到从前时,犹他从前倾的姿态变成后仰。
一个人回避谈及创伤事件,那他心理的伤害一定还没疗愈。那这个时候怎么去让受伤的人获得疗愈? 影片中博迪,就是一位精神导师,我们看影片中博迪是怎样引导犹他获得疗愈的?
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的心理根源,下一步就是帮助他转念。
(观看翼装飞行前的谈话。)
重建信念:对极限运动的重新认识:
不是为了个人私利拿生命冒险,而是让我们比现在更优秀,是为阻止孕育生命的地球走向毁灭 ,那才是我们生命的意义。”
这段话也在帮助犹他扩大心胸格局。
博迪认为生命是用来做什么的?
博迪认为,生命是用来成长和付出的,拯救我们的地球。一个人活在什么精神世界中,与他怎么看待生命的意义有很大关系。有些孩子从小为父母活为成绩活,眼界与心胸狭窄,一旦遇到和父母的矛盾或学习困难,就觉得活着没意思,就自杀了。有些人为家庭为老公孩子活,所以一旦遭遇家庭变故,便活不下去。
我们看犹他,摩托车越野挑战,是为了个人私利和情感而活,所以杰夫的死让他生命失去了意义。加入FBI为规则国家而活。由个人扩展到了国家和规则。所以看起来犹他做警察后他感觉生命又有了意义。 这个逃避实际上是他能选择的一种自我拯救。
现在博迪告诉他,他们是为了拯救地球而活。一个心怀地球的人,个人的得失生死和一些规则对他影响大不大?当一个人心胸格局扩大后,大痛苦就会变小,小的痛苦就会消失。博迪很懂得这一点,所以告诉犹他,他们是为更大的人生目标而活。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要建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远大的人生目标有个特点:务虚不务实。个人更优秀,更卓越、付出(让世界更美好)。务虚有个好处,从各个方面都可以训练,可以总结,可以获得提升,而且永远没有尽头,很卓越还可以更卓越。它是一种长期的精神动力。
就像至上精神,做精英,寂静法师引导我们的让世界因我而更美丽。那我说我只想做个幸福的普通人可不可以?当然可以,但我们要知道,一个心里只有个人和家庭的人,可能就把生命消磨在个人私利,家庭琐事上了,这样狭窄的眼界,容易为事烦,为情困,其实不太容易感到幸福。你就要去看看这是不是你想要的幸福。
其实,我理解的精英他更多的就是一个虚的人生目标,那是一种心怀天下的心胸格局,不是一定要你做惊天动地的事业,但那会给你一种获得幸福的力量。
一旦一个人建了这种远大的人生目标,他就会去寻找实现它的路,他就会发现,小到对别人的一个微笑,或者像影片中说,种一棵树,爬山时捡一下地上的垃圾,大到收养孤儿,做新教育老师,做真正的医生,都是实现目标的途径。
那么,怎么引导孩子建立远大的人生目标?这个不同的孩子也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影片也有给我们提示,身体力行,如果那番话不是博迪说的,而是一个人普通人说的,对犹他可能根本没用。我们可以感受到,博迪那种宁静下深深的爱和力量。所以不是说教,不是要求可以做得到的。
翼装飞行,再来一次巅峰体验。
翼装飞行的成功,那种无以言比的喜悦与成就,犹他真实的感受到自己对极限运动的热爱。也和大家有了伙伴的情谊。这种战胜恐惧,尽最大努力取得的成功,对人有一种长期的精神动力。博迪也是深知这一点。这点对我们引导孩子也有参考作用,要让孩子有机会去战胜困难获得成功,那种挑战成功的喜悦会长期激励着他。
重建信念:“在他行动的那一秒开始,就是他的路,不属于你了。”他自己做的选择,该他自己为此负责。(搏击前谈话、滑雪前的谈心、滑雪时的片段)
博迪对犹他说“杰夫的死让你的生命失去了意义,因为别人做的事,让自己选择逃避.....可你却让别人决定你的命运,那我就该管”
怎么理解让别人决定你的命运?
一语双关,既指活在自责逃避中,是让别人在决定你的命运,也暗指当警察是让别人决定你的命运。记得FBI长官对犹他说了一句话:你的命交给了联邦调查局。
这里与后面当犹他举着枪对准博迪说:当你来到法国,我们就知道你是警察是呼应的。
也说明博迪当时并没有说谎,并不是为了逃命故意打感情牌才那么说。
乔尔德的死像杰夫死的场景重现,犹他深受刺激,但博迪的话给了他极大的安慰,重建了犹他的信念。“在他行动的那一秒开始,就是他的路,不属于你了。”
博迪和犹他多次的谈心,和这次意外的发生重现过去的场景,帮犹他重建了信念。“在他行动的那一秒开始,就是他的路,不属于你了。”他自己做的选择,该他自己为此负责。
所以,我们要为自己负全部的责任,那么在做每一个选择时,都要很慎重。
你选择去做或不做一件事,是为什么?是追随自己的真心,还是顾及朋友义气,和为了别人的期待去做。如果不是追随自己的真心,可能付出惨重的代价。就像影片中的杰夫,看不到路,犹豫恐惧时,因为犹他的期待与鼓励,选择了去跟随。
我们要像博迪对犹他说的那样:“让你的心来指引你,犹他。”犹他是让自己的心做出选择。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博迪的团队,每个人的选择都是遵循自己的心。所以博迪对同伴的死表现的很平静,他知道那是他们追随自己的心做出的选择。
想一想,我们多少时候是为别人的期待而活,为面子而活?又有多少孩子活在我们的期待中?
我曾经向初中一个年级的孩子做过调查,问及人生梦想,90%的孩子告诉我的都是考大学。问及为什么,都是说是父母的希望。可是考大学最多只能是实现梦想的一个方式,也就是说90%的孩子自己没有梦想的,只是活在父母老师的期待中。
作为父母的我们,不但要思考怎么样追随自己的心去生活,更要允许孩子也那么做。
毫无保留的信赖。(徒手攀岩)
一路追随博迪,犹他慢慢从对杰夫的死的自责中走出来了,但内心备受两种价值观冲击的煎熬。象博迪说的:你看到的只是规则,而我看到的是事实。
在天使瀑布,我们注意到。瀑布顶上,犹他还在责怪博迪伤害了那么多人。但是当博迪跳下悬崖,犹他大叫“NO”毫不犹豫的去拉博迪跟着一起掉下去。这个场景感人至深,虽然我们走着不同的路,但我愿意用生命来救你。
这一跳,犹他明白了自己的心,放下了对博迪的责怪,放下了价值观的纠结。
如果说开始犹他阻止博迪不违法不要伤害无辜。其实也有从价值观出发拯救博迪的意思。那在最后的挑战冲浪时,犹他的话表现出,他仅仅就是想要救博迪的命。
5、在大风浪的船上,博迪问犹他”你为什么来这儿,犹他?博迪猜测犹他为什么来这里?
在整个影片中,博迪一直很平静,而在船上,刚看到犹他时,他也并不太激动和惊讶,他问犹他,“你为什么来这里,犹他?”这个问话里无论语气还是语义都没有太多的惊讶。
当犹他说“我是来抓你的,因为你去了,就不可能回的来。”博迪听后很激动:“你不觉得很美吗?犹他?你不觉得很美吗?”博迪以为犹他为什么来这里呢,大家自己去感受。
6、犹他被博迪成功拯救了吗?哪些镜头可以证明?
犹他目睹博迪带着他的信念,成为了大海。犹他说了一句回家。回家的深意。以及独自去挑战滑雪的镜头。证明犹他重拾极限运动,心灵获得了拯救。
我们可以看出,犹他心理变化过程:
巅峰体验---感受对极限运动的热爱-放下自责--超越规则-超越生死。
更多思考:
1、博得和犹他都热爱极限运动。热爱一件事情,如果目的不纯净,反而难以坚持下去。我们孩子有时喜欢画画弹琴,可是如果家长一看到孩子喜欢这个,就开始施加压力,导致孩子为了家长的压力和奖赏去学,反而就不想学了。所以,不要用奖赏去拉低孩子的精神追求,可以试着让孩子在艺术中去感受更大的情怀。
2、博迪为什么要拯救(生命和灵魂)犹他?
因为尾琦的死。博迪内心也一定经历过一样的煎熬。但博迪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博迪希望把自己的路展现在犹他面前。所以如果第一次冲浪,是一个普通人,博迪会救吗?不会,博迪活的是精神,而不是生命。
3、博迪采用炸金矿和抢劫的方式,来唤醒人们对保护地球,除了博迪说的,“你看到的只是规则,而我们看到的是事实。”还有没其他心理原因?
尾琦采用的什么方式?一个理想就可以拯救世界
可以想到,尾琦采用的劝说呼喊这类善行,唤醒人们的爱和善意。是符合规则的方式。
可是尾琦死于捕鲸船的冲撞。所以博迪用了另外的方式去唤醒。用暴力的方式去惩罚暴力。这样做可以吗?
可不可以,看你站在什么角度,面对伤害当然可以反击。第一,金矿的污染很严重,我们国家都炸毁过一些私自开采,环境污染严重的金矿。
再者,那些金矿的开采工人,也并非真正的无辜,当一个世界需要有人用暴力去拯救时,每个人都难逃干系。就像我们的体制教育现状,每个人都有责任。
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可以更深切的理解世界的恶和善。
就像《与神对话》里说:最大的恶就是宣称没有恶。
当然我们应该有更好的方式,让世界更加美好?
有什么方式呢?
是的,只有教育,才能把人们的灵魂从物欲与恐惧中拯救出来!所以,我们做教育,做真正的教育!
❷ 极盗者3个替身怎么死的
由于是极限运动,一个小小的失误就会有丧命的可能性,三位替身演员就是在拍摄的过程中意外离世的。
片中两位主演卢克·布雷西和埃德加·拉米雷兹都是职业演员出身的肌肉男,拍摄普通的动作片都能胜任,但是《极盗者》中那些超高难度极限运动,即使是擅长攀岩、滑雪和越野的卢克·布雷西也力不能及。因此,影片中的极限镜头大部分是由替身完成的,这些替身都是全球顶尖的极限运动者。
电影没有使用电脑特效,全部采用实地取景、真人拍摄。这便可以理解,为什么大部分片子拍3个月就能完成,《极盗者》却整整用了三年时间,还有三位幕后极限运动者在拍摄期间不幸罹难。
(2)电影极盗者翼装飞行三人怎么死的扩展阅读
在这三年里,主创们先后走过德国、瑞士、奥地利、塔希提等全球10个取景地。其中翼装飞行的场景是在瑞士瓦伦施塔特地区的峡谷拍摄的,世界顶尖的专业翼装飞行运动员乔纳森·弗德瑞负责空中摄影工作,他随同四名极限运动员纵身山谷,不仅在飞行中与被拍摄者保持相同速度,还用摄像头记录下宏大壮阔的飞行画面。
徒手攀岩居世界十大最危险运动之首,影片中这段戏份最让人惊心动魄。拍摄取景自高达3200英尺的“全世界落差最大瀑布”天使瀑布,此地也是全球攀岩者心中的极限攀岩圣地。影片的攀岩动作指导克里斯·夏玛从12岁起开始攀岩,有22年攀岩经验,被称为“攀岩界的迈克尔·乔丹”。在拍摄其中几个近景时,亲身上阵的演员埃德加·拉米雷兹不得不用冥想来克服恐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