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百科 » 什么是电影保底发行
扩展阅读
梅花的电影全集 2025-04-27 01:30:14
邓婕电影全集 2025-04-27 01:15:23

什么是电影保底发行

发布时间: 2022-04-04 15:12:24

❶  为什么几大发行方这么“宠”着周星驰,愿意签这种保底协议楚天都市报记者联系了和和影业、中影、联瑞

越来越多的电影大制作采用保底发行,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便于电影引入有价值的投资者

❷ 李娜原型电影保底发行6亿,回本票房苛刻谁亏了

饱受瞩目的以著名网球运动员李娜为原型的《独自·上场》(原名《李娜》)电影即将上映。在这时候有消息称《独自·上场》这部影片的保底发行达到了6亿元人民币,回本票房苛刻,谁亏了?影片的发行商又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这毫无疑问是一场豪赌。

❸ 电影中保底发行是什么意思

保底发行一般是文艺片的处理方式。例如一部文艺片,拍摄完成是一部分,后期宣传是更大的一部分,有些电影拍摄后感觉很小众很难有票房高回报率,所以宣传就会减少开支。例如大电影一般都会电影主演主创往各个大城市跑场宣传,但小众电影就很少,打各种网络广告,跑宣传,那样可能会让发行商感觉会赔本。投资方式给钱的,从前期到后期,发行方是负责后期电影宣传的。

❹ 电影的制作成本和制作周期一般是什么样的

听说只有仅仅9天!

❺ 《你好,李焕英》为何要选择保底发行

2月18日晚,北京文化发公告,其参与出品、制作、发行的《你好,李焕英》上映6日累计票房约27.25亿元(含服务费),该影片已委托第三方公司进行保底发行,保底票房收入为15亿元。截至2021年2月17日24时,公司来源于该影片票房的营业收入约为6000-6500万元。

此前传言,保底发行方是儒意影业与猫眼娱乐。公开信息显示,《你好,李焕英》前三大出品方分别是北京文化、上海儒意影视、天津猫眼微影。第四大出品方北京精彩时间文化传媒是张苗担任法人的公司,张苗曾是北京文化电影事业部总经理。第六大出品方北京大碗娱乐是导演贾玲(原名贾俞玲)的公司,贾玲持股65%,其合伙人孙集斌持股15%,北京文化持股20%。第九大出品方天津摩天轮文化传媒由北京文化100%控股。主要发行方有四家,分别是中影、猫眼微影、北京精彩时间文化传媒、上海儒意影视。

❻ 什么是电影保底发行协议

就是发行方对于制片方的一个票房承诺——对于看好的影片,发行方进行早期的市场预估,制定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价格。即使实际票房没有达到这个保底票房数字,发行方还是要按这个数字分账给制片方,但超出保底数字的话,那分账比例会对发行方更有利,分的钱会比没保底的时候多。

❼ 电影《李娜》保底发行代价6亿元,你是否看好这部由胡歌主演电影的票房

电影《李娜》已经更名为《独自上场》,由胡歌、文森特·卡索 、郝蕾 、张欣儿主演,目前该电影已经签了保底6亿元的协议,在网上引发了不小的热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认为这部电影的票房成绩应该会很好,一方面是因为这样的题材有成功的先例,另一方面是因为胡歌的票房号召力非常不错。最重要的是,这部电影能签下保底发行,说明该电影也被资方看好。


三、能签下保底发行说明被资方看好

对于一部电影来说,能签下保底发行说明该电影至少在市场价值是被资方所看好的。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资方肯定是看到了电影所带来的利益才会去签这个保底的,毕竟他们签下保底也是想获得利润,不可能去做一些亏本的事。而这种签下保底发行的行为也从侧面证明了该电影确实有值得期待的点,也说明在资方心中,《李娜》所能获得的票房要超过6亿。

总的来说,我个人还是比较看好这部电影能获得不错票房成绩的。

❽ 影视里面的对赌协议是什么意思

对赌协议在影视圈的行内称呼叫“保底发行”,就是制片方与发行方在影片上映前签订的一个对赌协议。根据协议,双方确认一个数额,无论影片票房最终是多少,制片方都能提前锁定一笔高额收益,而发行方则在实际票房超出这个数额的部分,优先获得额外收入。
至于签订对赌协议的意义,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影视行业的利润具有不稳定性,上市公司为了保证营业的稳定性,对赌是有必要的,但是这并不能够从根本上保障行业竞争加剧,市场和利润空间有限。就中国电影而言,票房规模在增长,但实际净利润增长幅度不大。
影视传媒行业渐趋流行的“保底发行”,导致影视制作公司和发行公司之间的利益博弈和对赌,也催生出了票房造假现象。而票房造假的背后,多是为了用票房换股价。

❾ 影视剧保底发行哪家公司可以合作

可以和捷成华视网聚谈,他们看上的内容不但可以做保底发行还可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