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评价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一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发生在森林中的阻击战电影。影片聚焦于准尉与一群命运多舛的女兵,展现他们在战争中的悲惨命运与不屈英勇。影片深刻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同时颂扬了人的义务与责任,以及在国家危难之际年轻女性的理想主义与抗争激情。它通过战争的苦难,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爱国精神,展现战争不仅摧毁了美丽,也使美丽更加动人。
瓦西里耶夫的原著被改编为不同版本的电影与电视剧,每一版都承载了对战争反思与人性理解的不同视角。《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因其“诗情的悲壮之美”呼唤现代人高尚情怀与超越自我的冲动,成为了许多人的回忆。
2015版的影片在技术上有所提升,长镜、分镜自然流畅,但两次硬剪的处理让人出戏。裸浴场景在1972年版中被删节,但其艺术价值在于展现战争背景下的女性美,而非色情。剧情巧妙地通过引述“要不喝酒,不搞女人的士兵”,既幽默又反映了当时社会问题。
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如丽达、热尼娅、丽莎、索尼娅、嘉里娅等,每个人物的故事都反映了战争对人性的考验。影片的真实性是其感人力量的关键,虽然存在具体的生活原型,但作者将男兵改称女兵,尖锐地提出了“战争与女性”的冲突。
电影让人反思,如果不是战争,这些女性本可以过着安宁的生活,她们中有人是母亲、千金小姐、农家姑娘、城里人或是孤儿。战争剥夺了她们的选择,迫使她们面对残酷的现实。《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不仅是一部反战题材的电影,更是一次对人性、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
此外,影片中的歌曲,如热尼亚的吉他演奏与《喀秋莎》的插曲,虽然简短,却为电影增添了情感色彩,让人回味无穷。
❷ 找一部外国电影:是一个大兵和一群女兵的故事
这部电影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执导的战争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准尉瓦斯科夫带领五位女战士在广袤的森林中进行激烈残酷的阻击战,最终战胜数倍于己的德寇的故事。
电影剧情:
1942年夏天,瓦斯科夫准尉带领两个班的女高射机枪手驻扎在一个小车站旁的村子里。车站周围是战略要地,敌机经常来轰炸或骚扰。一天,班长丽达在邻近的树林里发现了空降的德寇。于是,瓦斯科夫带领一支由丽达、热妮娅、丽萨、加尔卡、索妮娅等五个姑娘组成的小分队到林中去搜捕德寇。
在与敌人交战中,姑娘们一个个都牺牲了。班长丽达受重伤后不想拖累瓦斯科夫,她托付瓦斯科夫去找她儿子,随即开枪自杀。瓦斯科夫满腔仇恨地直捣德寇在林中的扎营地,他缴了敌人的械,押着德国俘虏们朝驻地走去。
途中,他见到以少校为首的援兵迎面奔来,欣慰地因伤口流血过多而晕倒了。 许多年之后,已白发苍苍、左手截去后安上假手的瓦斯科夫带着已成长为青年军官的丽达的儿子来到当年战斗过的树林里,找到了当年这五个女兵的坟墓,给她们立了一块大理石的墓碑。一些没有经历过战争、到当地来旅游的欢乐的年轻人,不由自主地对着墓碑肃立致哀。
(2)苏联卫国战争关于女兵电影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瓦斯科夫
准尉。文化水平低,憨厚老实,但有点古板,手下这群爱美、爱笑、爱幻想的姑娘们让他很头疼。表面上对战士很严酷,经常训人,实际上感情丰富,喜欢这些活泼可爱的女战士。在战斗的紧急关头,他勇敢地保护着姑娘们。
丽达
班长,高射机枪手。因为丈夫牺牲,所以平时落落寡欢,不苟言笑,但是对爱人、对战友都充满真挚的感情。她常常在晚上溜出去看望年幼的儿子,某次在回驻地的路上偶然发现德国伞兵。
热妮娅
高射机枪手,天生丽质,有一副美妙的歌喉。个性直率泼辣,敢作敢为,聪慧善良,充满了朝气和魅力。她爱美、爱生活,敢于不顾一切追求所爱的人,她的这种强烈的追求也感染着女战友们。
索妮娅
高射机枪手,战争爆发前在莫斯科读书,成绩优秀。羞涩腼腆,热爱文学,喜欢给大家朗诵诗歌。因为会 德语而被选入小分队。在帮准尉取回烟袋时被敌人杀害。
布里奇基娜(丽萨)
来自农村的姑娘,善良纯朴,孤僻内向,对于爱情有着天真的憧憬,对于未来也怀着坚定的信念。在奉命回驻地报信的路上不幸被沼泽吞没。
加尔卡
无父无母的孤儿,生活坎坷,从小在保育院长大,17岁就参了军。爱幻想,盼望着与梦中的王子相依相偎,有时候会不自觉地撒点小谎,比如编造出一个帅气的未婚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