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题材 » 古代非洲部落战争电影
扩展阅读
一子什么电影 2025-04-08 09:02:36
电影功夫瑜伽完整播放 2025-04-08 09:02:25
玉米电影怎么不能用了 2025-04-08 08:55:29

古代非洲部落战争电影

发布时间: 2025-04-08 01:54:03

Ⅰ 别再被好莱坞的电影骗了,告诉你一个全本的《特洛伊》传说(4)

特洛伊战争不像电影里演的那样,绝不是希腊联军和特洛伊一座城的战斗。而是一场席卷相当范围的战争,可以说是人类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另一部名为《埃塞俄彼斯》的诗集里至少叙述了特洛伊的两支同盟军。

一位同盟者来自女儿国阿玛宗的女武士们。

她们可不是《西游记》里柔弱的西凉女国,而是居住在小亚细亚北部的一个清一色女性部落。

她们国内也没有什么子母河,她们会定期与临近的一个男子部落组织“联谊”,生下女孩就由阿玛宗领去抚养,要是男孩则交个那个男人部落。

部落所有的女孩从小必须接受类似斯巴达的军事训练,从而确保这些女孩长大了一个个都能成为像神奇女侠一样的女战士。

更有一种残酷的传说:为了增加这些女孩子的右臂力量,甚至不惜将她们的右乳烙掉。——这画面有点少儿不宜啊!

据说她们的女王叫彭特希雷雅,是女儿国第一国宝。

因为她生前不能击败阿基里斯,死后却让阿基里斯为她疯狂。

当阿基里斯杀死女王剥下她盔甲作为战利品的时候,阿基里斯才发现与他对阵的是位如此英武、美丽的女子,立刻拜倒在她裙下,还希望能娶她。可惜阴阳两隔,生死两茫茫了。

另一支同盟军则是来自东方的埃塞俄比亚人,这里要纠正大家一个地理概念上的错误:现在的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埃及南部,但是在古代,埃塞俄比亚却是一个东方的国家。他们的国王叫门农,是黎明女神的儿子,因为黎明时分,太阳东升,所以相传他们这个国家位于最靠近太阳升起的东方——当然,对于希腊人和特洛伊人的世界来说,最东的地方只不过是伊朗高原而已,绝想不到翻过伊朗高原还有广阔的东亚腹地,他们所说的太阳初生地绝不是指东亚的日出处的日本。还传说埃塞俄比亚人居住的地方有一条河,这条河围绕着人类的居住地,从东向南绕了一圈,于是慢慢地,对地理还比较模糊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人们以讹传讹误将埃塞俄比亚“搬”到了现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国王门农的母亲是黎明女神,父亲则是特洛伊国王的兄弟。

门农和阿基里斯的对决可以说是两个半神的对决,两个女神妈妈的对决,她们都跑到宙斯跟前去请求自己儿子获胜,宙斯于是架起一座秤来决定谁生谁死,最后代表门农的一头垂下,阿基里斯也一剑刺穿了门农的心脏。

随着门农的死亡,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阿基里斯也将迈向他人生的终点。

电影中有一段情节,阿基里斯在攻陷特洛伊城外的阿波罗神庙的时候,俘虏了身为神庙祭司的特洛伊公主,两个国家兵戎相见,而这对才貌男女却彼此相爱了,但是希腊联军统帅却要强占这位特洛伊公主,导致阿基里斯与之争吵翻脸,甚至扬言退出作战。

神话故事里有这一段吗?

答案是:有的!荷马史诗里确实有这个故事,就记录在《伊利亚特》的开篇里,我们所熟知的《荷马史诗》也就是从这一段故事开场的。

人之怒有天子之怒、君子之怒,也有勇士之怒,阿基里斯之怒就属于勇士之怒,这一怒必须血流成河啊!

和电影情节类似,希腊联军在攻陷特洛伊之前攻陷了一座岛上的阿波罗神庙,俘虏了神庙里的祭司,其中有一个女祭司叫珂绿塞丝,是这座庙里住持的女儿,阿伽门农久在军营,饥渴难耐,便占有了这个阿珂。住持跑去请求阿伽门农,情愿支付高昂的赎金,但是阿伽门农死也不肯。于是住持便跑去阿波罗神像前哭诉:阿波罗啊,我是你在凡间的代表,阿伽门农侮辱我的女儿就是间接地亵渎你啊,你要显灵给我做主啊!

这座庙倒蛮灵验的,阿波罗立刻给希腊军营降下瘟疫作为惩罚。

无缘无故摊上瘟疫,大家有点莫名其妙,又是当年那个出海遇到风浪的预言家出来说是因为得罪了阿波罗,只有归还阿珂才行。

但是阿伽门农一点大局观都没有,死活不肯。阿基里斯的暴脾气使他站出来怒斥,阿伽门农就说:“你阿基里斯有大局观,那我把阿珂送走,你把你的女俘——布吕塞伊斯——阿布给我!”

阿基里斯觉得阿伽门农在无理取闹,于是两人发生了剧烈的争吵,甚至阿基里斯当场就想拔剑火并,突然他被一只手给拦住了,他回头一看居然是女神雅典娜,他燃起的小宇宙顿时就熄灭了,因为雅典娜告诉他:不要和阿伽门农吵架,阿伽门农会为他的行为付出代价的。

最后在和事佬的劝说下,阿基里斯把自己心仪的女俘小布给了阿伽门农,而阿伽门农则将阿珂还给了住持,还献祭了100头牛给阿波罗,这才平息了一场瘟疫。

已经与小布情愫深种的阿基里斯在夜里跑去海边,向母亲哭诉,海仙忒缇丝便跑去向宙斯告状。而阿基里斯决定不再为阿伽门农作战,和电影里的情节一致。

阿伽门农和联军的情节是不是很熟悉?《三国演义》里也有类似的一段:董卓专权,关东诸侯组成联军讨伐,其中孙坚一支大军所向披靡,但最后也因为和袁术的矛盾而拒绝参战。这么一类比,就明白当时的希腊和关东讨逆军一样,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没有主义,更没纪律。

特洛伊的故事和中国的《封神榜》很像,看上去是人间的战争,弄到后来都是天神之间的战争。宙斯就像鸿钧老祖,门下弟子分成阐教和截教互相斗法甚至亲自上阵。特洛伊也是。

忒缇丝听到了儿子阿基里斯的夜诉,就跑去向宙斯告状,宙斯望着这个想得到又得不到的老情人,心潮起伏,默默地点头同意要帮老情人的儿子出口恶气,但是这一切都被赫拉看见了,醋坛子瞬间稀碎啊!

赫拉马上从帷幕后转出来,扯着宙斯的耳朵就要开批斗大会,宙斯可也不是吃素的,于是奥林匹斯山上迎来了一场腥风血雨,各路天神纷纷站队,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这时地主家的傻儿子——宙斯和赫拉的瘸腿儿子工匠之神跑了出来。这个傻儿子曾经因为爹妈吵架,他不合时宜地站赫拉,被宙斯抬手从天上摔倒地上,头冲下超音速地扔下去啊,是凡人早就碎成渣了,还好这个傻儿子皮糙肉厚没摔死,但是留下个后遗症——腿瘸了,所以后来每次爹妈吵架,他就浑身哆嗦,所以童年的经历会伴随一生啊。这次一看见宙斯和赫拉又要开架,就觉得自己后背直起鸡皮疙瘩,赶紧出来打圆场。

在傻儿子的努力下,宙斯和赫拉当场没有翻脸,但是众神的站队已经形成。

浪姐战队——希腊联队:

队长:天后赫拉

队员:雅典娜、命运女神、火神、匠神、海神波塞冬

美少女战队——特洛伊战队

名誉队长:宙斯

队长:阿芙洛狄忒

队员:太阳神阿波罗、战神阿瑞斯、彩虹女神伊丽丝、河神、狩猎女神阿尔特弥斯

作为众神之神的宙斯在这场战争中的地位很尴尬,既想向着女儿又不敢公然对抗老婆,就像《封神榜》里的众神仙都知道殷商气数已尽一样,西方的这些众神也知道特洛伊注定要陷落的,但是他们还是借这来事,打个天翻地覆。就像北方的熊大熊二打架,结果、向背其实很明显,但是还是要走个过程,各路神侠的嘴仗比枪炮更厉害。宙斯的态度若即若离,公开的身份是——裁判,时不时吹一下黑哨的裁判。

在后来的战争中,奥林匹斯山的阐教和截教纷纷指示己方的打手们轮番上阵,堪堪不行的时候不惜亲自赤膊上阵。

神仙们的赤膊上阵就从宙斯托梦阿伽门农开始。

宙斯在梦里告诉阿伽门农趁夜进攻特洛伊就能获得胜利。

收到神谕的阿伽门农随即唤醒沉睡的士兵,准备连夜进攻。

但是他等来的不是同仇敌忾而是一场哗变,几乎所有的希腊士兵被连年的征战搞得筋疲力竭,现在还不让睡觉,要出什么阵,所以纷纷大骂阿伽门农,扬言要回家,甚至有人已经升起了船帆。

这可惊动了天上的浪姐们,赫拉和雅典娜纷纷显灵告诉士兵特洛伊注定会在战争的第十年陷落,士兵们马上就能得到财富与荣誉,神母娘娘都提供保证了,士兵还能有什么想法,撸起袖子加油干呗。

这一段哗变被后世专家解读为最早的西方三权分立的雏形。阿伽门农虽然贵为联军盟主,但是他并不能独裁统治,他必须征得军事会议、贵族(诸侯)会议和全体士兵会议一致同意才能组织战争。

和三国演义一样,特洛伊之战最吸引人眼球的还是几场单挑。

第一场单挑被冠以海伦的两个男人之间关乎下半身的对决,对决的双方是特洛伊帕里斯王子和斯巴达王墨涅拉俄斯。一个是现夫,一个是前夫。

他们的单挑的胜负,不但决定海伦的归属也关乎战争的胜负,以个人武力值来决定和平的到来。

和平即将唾手可得,这时候,相信特洛伊城下的士兵以及城头上观战的贵族们都放松了心态,以吃瓜的心情来观看这场单挑。但是有一个人的心情却十分复杂,她就是海伦。她迈步走上城墙,所有的人都为她的美丽所倾倒,都认为为了她的美貌,这场战争一点都不冤!

她屹立在城墙,看着城下两军阵前的两个夫的对战。墨涅拉俄斯怒发冲绿冠,武力值爆表,眼看就将获得胜利,但是阿芙洛狄忒女神怎肯让渡自己的荣耀——毕竟这场战争的起因是她得到的金苹果而起的啊!于是她长袖一挥,战场上升起一团烟雾,趁着这团烟雾,她将帕里斯安全地送回了王子的安乐窝与海伦一起双宿双飞忘记了城外的战争。

而墨涅拉俄斯还在战场上到处搜寻帕里斯的踪迹,而阿伽门农则急切地宣布:不管帕里斯躲去哪里,墨涅拉俄斯已经获得了胜利,特洛伊应该履行事前说好的诺言——投降!

正当特洛伊准备投降,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雅典娜悄悄来到特洛伊同盟军的一位王子耳边蛊惑他射出了一支背信弃义的毒箭,正中墨涅拉俄斯,虽然伤不致死,但是这只箭却令这场战争不得不继续下去。

那么浪姐一方不是已经赢了吗?为什么雅典娜还要让战争继续呢?因为宙斯没过瘾啊,他可是在下一盘大棋啊!

宙斯希望通过战争消减世界上的人口,减轻大地的负荷,赫拉和雅典娜希望特洛伊彻底从世界地图上被抹去,而命运女神则安排下了众多英雄们的生死,一旦提早结束,这一切都将付之东流。

那可不行!《特洛伊》电影里有段奥德修斯的台词:

血肉横飞的战争和当权者毫无关系,一战、二战以及今天的热战,大都如此。炮灰们只是别人飞黄腾达实现梦想的工具和阶梯,炮灰们如何能懂统帅们的“寂寞”?

于是和平协议被那支暗箭所撕毁,战争继续,单挑也继续。

欲知第二场单挑战绩,且看下回分解!

文 | 云间大彭

更多文章,欢迎点击关注“云间大彭”公众号

Ⅱ 英国历史战争电影

1.求外国历史战争电影

.《最长的一天》(The Longest Day,美国、英国、法国,1962) 全景式记录盟军诺曼底大反攻的史诗。

盟军最大的一个成功案例。公认的二战战争电影盖棺之作。

告诉我们成功中天时、地利、人和的重要性。 2.《遥远的桥》(A Bridge too far,美国、英国,1977) 盟军荷兰空降兵的命运。

可能是盟军最大的一个失败案例。异想天开与急切冒进让盟军付出了惨重代价。

其间一位德军将领的风度和气度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3.《坦克大决战》(Battle Of The Bulge,美国,1965) 战线过长与补给不及让德军功亏一篑,失败令人扼腕、顿足。

4.《马耳他攻防战》(Malta Story,英国,1953) 早期二战经典。英军在马耳他捉襟见肘的遭遇。

5.《雷玛根大桥》(The Bridge at Remagen,法国,1969) 情节紧凑,精彩纷呈,一气呵成,淋漓尽致。 6.《红一纵队》(The Big Red One,美国,1980) 在残酷的战争面前,“活着”就是硬道理。

7.《雷霆战将》(When Trumpets Fade,美国,1998) 告诉你一种反英雄主义的战场生存之道。 8.《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美国,1998) 战争中的人道主义,对于生命价值的思考。

9.《斯大林格勒战役》(Stalingrad,德国、瑞典,1993) 斯大林格勒漫无边际的雪原就是德军士兵的坟墓。未见德军与苏军的正面对峙而惨烈、惨淡之情弥漫荧屏,挥之不去。

10.《兵临城下》(Enemy at the Gates,《大敌当前》,美国、德国、英国、爱尔兰,2001) 苏军与德军决战中狙击手之间扣人心弦、震撼人心的较量,穿插苏军男女狙击手之间的爱情。 11.《星星敢死队》(The Star,《东部战线1944》,俄罗斯,2004) 诗化的意境,信念的力量,内敛的情感,不朽的军魂。

12.《狙击手》(Sharp Shooter,苏联) 苏军女狙击手的传奇故事,扣人心弦、震撼人心不逊《兵临城下》。拍摄年代未详,当略早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13.《这里的黎明静悄悄》(The Dawns Here Are Quiet,苏联,1972) 战争与女人的散文诗。对于“战争让女人走开”之说的回应,曾经感动过一代中国观众。

14.《虎!虎!虎!》(Tora! Tora! Tora!,《偷袭珍珠港》,美国、日本,1970) 客观看待珍珠港事件的一个标本,美国观点和日本观点妥协的产物。抚摸美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15.《中途岛战役》(Midway,美国,1976) 胜败之机瞬息万变,一失足成千古恨。此战凸显了信息、判断与应变的重要性。

表现手法略嫌呆板,其间美军将领之子与日本姑娘恋爱的情节纯属多余,且日本姑娘容貌亦嫌平庸。 16.《红色警戒》(The Thin Red Line,《细细的红线》,美国、加拿大,1998) 墓志铭式的故事。

太平洋战争中美军与日军的对决,对于美军来说,该经历(包括士兵的战争思考和厌战情绪)与日后的越战经历差相仿佛。略嫌沉闷、拖沓。

17.《桂河大桥》(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英国、美国,1957) 战俘题材经典。战争中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一个经典标本。

英国绅士遭遇日本流氓:虎落平阳被犬欺。 18.《反攻缅甸》(Objective Burma,美国,1945) 早期二战经典。

在历史上曾因过分夸大美国在缅甸战争中的作用、遭物议而被删剪。 19.《血战台儿庄》(中国,1985) 中国第一部以正面战场抗战为题材的电影,已是公认的华语经典。

聊以代表中国经典。 20.《血染雪山堡》(Where Eagles Dare,《壮士雄风》,英国,1968) 战争冒险题材经典。

悬疑、动作,斗智斗勇,起伏跌宕、惊心动魄,一气呵成,绝无冷场。更兼两位大美女捧场,秀色可餐,令人想入非非。

21.《六壮士》(The Guns of Navarone,《纳瓦隆的枪声》,美国,1961) 战争冒险题材经典。动作、悬疑,紧凑、紧张,人物、景观,美不胜收。

其间处置叛徒美女的情节尤其令人心情复杂。 22.《伦敦上空的鹰》(Stukas uber London er Eagles Over London,法国、西班牙、意大利,1969) 战争间谍题材经典。

德军的渗透与英军的反渗透。轻喜剧,精彩、幽默。

网上多有混同于《不列颠之战》者(在下亦曾因此在《知见二战题材经典电影245部》一帖中注错该影片英文名)。 23.《乱世忠魂》(From Here to Eternity,《红粉忠魂未了情》,美国,1953) 早期二战经典。

珍珠港事件前夕夏威夷美军生活故事。美国反思珍珠港事件的一个经典标本。

24.《战争的呼喊》(Battle Cry,《硝烟中的呼喊》,美国,1954) 早期二战经典。战争与人生的抒情诗。

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的成长故事。 25.《百战雄狮》(The Young Lions,美国,1958) 四个年轻人的二战传奇。

试图站在德国与美国之间思考战争。 26.《爱在战火蔓延时》(Shining Through,《英烈情缘》,美国,1992) 战争间谍题材经典。

九死一生的命运与淋漓尽致的爱情。 27.《第22条军规》(CATCH-22,美国,1970) 黑色幽默,军中游戏规则之荒谬。

略嫌六神无主。 28.《沙漠之狐》(Desert Fox:The Story of Rommel,《沙漠之狐隆美尔传》,美国,1971) 不虚张、不自命、不大言、不空洞,比《巴顿将军》、《麦克阿瑟传》、《山本五十六》、《艾克:登陆倒计时》都更有看头。

29.《从海底出击》。

2.求外国古代战争片

乱》日本的奥斯卡获奖影片,至今在奥斯卡影坛还有一定的地位

《斯巴达克》,讲述了奴隶传奇领袖斯巴达克揭竿而起的故事。在当时没有电脑特技的情况下,居然调动千军万马,拍出了一部气势如虹的史诗巨片,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片中千军万马全部为真人,场面宏大,甚至连现在的电脑特技都无法超越

《宾虚》

锅盖头》描写海湾战争美军狙击手的故事

《第九突击队》俄罗斯最新战争片,一队新兵在阿汗 战场上上演生存与死亡的悲歌

《大偷袭》05年8月推出,描写二战时,美军营救菲律宾日本集中营战俘的故事。喜欢看打小鬼子的朋友不能错过。

《天国王朝》美国电影似乎很少涉及中世纪十字军东征的题材,这次,我们大英帝国的一个铁匠,阴差阳错的来到被基督徒占领的耶路撒冷,没享受几天好生活,就赶上了强大的撒拉丁军队的攻击,漫天的投石车发射的飞弹,疯狂的弯刀骆驼部队,我们的铁匠如何力挽狂澜呢?

《风语者》又是一部打鬼子的片

《士兵宣言》根据小说改编的越战影片

《全金属外壳》库布里克的经典越战片,十分精彩

《深入敌后》美飞行员在前南斯拉夫的故事

《无人地带》波斯尼亚战争电影,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桂冠

《兵临城下》前苏联头号狙击手与德国狙击手学校的校长之间会有什么故事呢?看过就知道。

《珍珠港》精彩特效下美国爱国主义与浪漫 ***

《U-571》海战的经典,无论后来专家找出该片的多少错误,可影片的质量与娱乐效应却一点不差

《核艇风暴》因为错误的密码来电,一场核战争几乎要打响

《K—19寡妇制造者》这艘核动力潜水艇没有因为指挥官换成哈里森福特而变的吉祥,寡妇制造者真是名副其实。

《猎杀红色十月》老007萧恩·康纳利摇身一变成为了前苏联最先进潜水艇的指挥官,带领一干将领叛逃苏联,发誓要享受资本主义的繁华……

《太阳泪》美国大兵潜入非洲中部去营救国际红十字会的官员,有点看头。

《哈特的战争》德国集中营里面发生的一件事,见证了英雄的慷慨悲歌。

《勇敢的心》苏格兰的民族英雄在这部电影的形象如此高大,那临死前的一声“自由”,震慑人心

《爱国者》与世无争的美国农场主在儿子被英国远征军杀害后,彻底变成了一个屠夫,背景为美国独立战争时期

《四根羽毛》宏大的战争巨作,茫茫沙漠,英国殖民者为了保住那“日不落”的光辉旗号,在遥远的非洲与苏丹 *** 作战浴血撕杀。

3.请推荐一些关于英国历史的电影

《勇敢的心》:苏格兰民族英雄威廉·华莱士与抗击英格兰侵略的电影。

《伊丽莎白》:关于伊丽莎白一世登基和天主教徒的反抗。

《伊丽莎白:黄金年代》:上一部的续集,关于伊丽莎白时代的一系列事件。

《爱国者》:18世纪70年代的美国独立战争前夕,当1763年漫长的英国对法国和印第安人的殖民扩张战争终于结束,曾经是战斗中的英雄本杰明·马丁也回到了他的南卡罗莱纳州的农场,战争的残暴使他厌恶,他希望从此和妻子孩子过上平静安静的生活。然而,在战争之后,英国统治者并没有报答曾经为他们而战的殖民地的侨民们,相反为了进一步巩固对殖民地的绝对统治,开始采用高压手段剥夺当地人民的自由权力,征收众多不合理的高额税赋,殖民地的移民们开始了反抗。

《祖鲁战争》:影片以1879年发生于非洲伊森瓦纳之役背影,导演在处理双方的对战的场面时,不只传达英国士兵的爱国情操,也同时表现祖鲁战士为保护乡土,誓死如归的勇气。

《理发师陶德》:英国人本杰明·巴克(约翰尼·德普饰演)和妻子鲁西还有女儿约翰娜一起过着简单而平凡的生活。本杰明是个理发师,平日生意不错,一家人的生活也颇为幸福美满。但是,如同现实生活中一样,美好的总是短暂的。当地法官因为觊觎鲁西的美貌,巧立名目以莫须有的罪名将本杰明·巴克投入大狱,后又将他驱逐出了英国。就这样本杰明一家人的命运轨迹被完全的改变了……

许多年后,一个名叫斯文尼·陶德的理发师在一家馅饼店的二楼开张了自己的店铺。人们都说那家馅饼店味道怪异,理发店的感觉也不对。邻居也称经常在馅饼店的地下传来恶臭。而许多光顾理发店的人也是只见进不见出……这一切的答案都很简单——馅饼店用的制作原料是鲜活的人肉,而“供应商”就是楼上的理发店。理发师陶德的剃刀上沾满了前来剪头的人的鲜血。而他这样做不为别的,只为了宣泄心中那满满的仇恨——他就是当年被驱逐出境的本杰明·巴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公和那之后自己妻儿的不幸将火一样的仇恨注入了他的心里。他不再是本杰明·巴克,仇恨的火焰点燃了他心中原始的狂躁本能,一个彻头彻尾嗜血成性的魔鬼理发师陶德就此诞生了。多年后,他重返英格兰,与馅饼店女老板拉维特(海伦娜·伯翰·卡特饰演)一起联手,开始了血腥的复仇之路……

但我最喜欢的是罗文·艾金森的《黑爵士》!

4.推荐一些西方古代战争电影

《宾虚》,最伟大的史诗电影,曾获14项奥斯卡提名,囊括11项大奖,至今无人打破此记录。

电影有将近四个小时,但是非常好看,丝毫感觉不到时间的流失,尤其是 *** 部分长达半小时的赛马比赛可称经典,五星推荐,喜欢史诗电影的朋友绝对不能错过。 《勇敢的心》,绝不可能错过的电影。

讲述中世纪威廉姆华莱士反抗英王长腿爱德华的故事。梅尔吉布森自导主演,奥斯卡最佳影片得主,获赞誉无数。

华莱士的一句“freedom”成为了影史经典。 《特洛伊》,取自《荷马史诗》的故事。

有着神话色彩,但实在是比较经典所以说一下。 《亚瑟王》。

克里夫欧文和凯拉奈特莉主演。亚瑟王是什么来头也不用我说了。

讲的就是这样一位罗马和英国共同传唱的英雄的故事。但是电影质量一般。

《天国王朝》,讲述十字军东征的故事,和前面的两部相比逊色不少,但场面恢弘,故事也比较吸引人,可以一看的史诗电影。 《角斗士》,前面有朋友说了,的确是很经典是史诗电影,拉塞尔克劳主演,获奥斯卡最佳影片等5项奥斯卡奖。

《埃及艳后》,很经典的电影,伊丽莎白泰勒扮演的埃及艳后绝对是影史经典,一个被历史风云推至风口浪尖的女人,一个心怀叵测、狼子野心的女人,一个利用男人达到失现自我的女人,一个最终自我发现的女人。克利欧佩特拉,一个古埃及的女王,穷尽一生追求自我的实现。

她与凯撒、安东尼之间的爱情故事很让人回味。 《王者之心》,又叫《崔斯汀和伊索尔德》,这两位的故事在西方世界与罗密欧朱丽叶并称两大爱情经典,讲的是英格兰部落领袖之子和仇人爱尔兰国王之女这对身负国仇家恨的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为千万人传颂。

片子将爱情夹杂在历史故事之中,展现了大气苍凉的背景。 《亚历山大大帝》。

奥利弗斯通导演,科林法瑞尔、安吉丽娜茱莉、安东尼霍普金斯等等大腕出演,简直是豪华之师,但是风评很一般,但还是可以一看的,看看这位马其顿的传奇人物建立的旷世功勋。 《圣女贞德的故事》。

吕克贝松导演的作品,根据法国民族英雄圣女贞德的故事改编,如果对英法的百年战争或是贞德的故事有所了解,这片不得不看。 《斯巴达克斯》,我说的不是老库的那部,而是04年翻拍的那部,又叫《风云群英会》,讲述奴隶英雄斯巴达克斯的成长及奋斗的一生。

很宏大的场面,而且当时罗马共和国的三巨头也悉数登场,非常的震撼。虽然意识形态成分比较浓,但还是不错的片子。

当然库布里克那部也是经典了,不过许多技术上视觉上的东西和现在比是差了些,内涵则胜出许多。 《斯巴达300勇士》。

近两年来被说烂了的片子。是靠电影特效打造出来的一部战争史诗,讲述了著名的温泉关一战。

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率领三百勇士在温泉关狙击波斯王薛西斯一世的500万大军(号称)的故事。 《匈奴大帝》,讲述一支来自东方的匈奴族军队由阿提拉带领横扫欧亚大陆,挑战罗马帝国的霸主地位的故事,战争场面宏大,展示一段我们并不大熟悉的匈奴帝国的历史。

《最后的兵团》,讲述西罗马帝国最后一任皇帝奥古斯都罗慕路斯的故事,想拍成史诗电影,但故事单薄了些。 还有几个我感觉 也很不多 罗宾汉 新版的 拍的不错。

5.给我找10部外国的古代战争大片

1、《鸣梁海战》 《鸣梁海战》是金汉珉执导的一部古装战争电影,由崔岷植、柳承龙、赵震雄、晋久、李贞贤等人主演。

《鸣梁海战》是根据真实历史战争事件改编,讲述了朝鲜名将李舜臣率领12艘军舰,击败了数十倍于自己的日军水师的传奇故事。 1597年3月,以野蛮凶狠著称的日本海贼王所率领的海盗部队,大举侵朝,朝军毫无准备,遭到惨败。

朝鲜王迫于形势,顺应民心重新任命一代名将李舜臣为三道水军统制使。 而此时,当年扬威海上的威武水师,只剩下可怜的12艘军舰,众将对敌我形势极度悲观,纷纷表现出"此战必败"的情绪。

李舜臣力排众议,命人焚毁军队辎重给养仓库,破釜沉舟,以"勇者生,畏者死"的气概,号召部下与倭寇决一死战。 在鸣梁和珍岛碧波亭之间,有一水流湍急的海峡。

李舜臣趁退潮时派人设置了铁索与木桩。大战当前,李舜臣身先士卒,亲率旗舰战船孤军迎战。

一场恶战,击沉敌人指挥船和其它战船两艘。海贼王被杀,阵形大乱。

这时已开始退潮,海水湍湍东流,朝鲜战船趁势猛攻,敌船招架不住,顺流东撤,但被铁索和木桩挡住去路。 朝鲜战船抓住有利战机,奋力冲杀,击沉敌船三十余艘,毙敌4000余人,重创了日本舰队,创造了世界海战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2、《天国王朝》 《天国王朝》是一部由雷德利·斯科特执导,奥兰多·布鲁姆、伊娃·格林、爱德华·诺顿等主演的历史题材电影。 该片讲述了12世纪耶路撒冷王国陷入危机,一个铁匠伊贝林的贝里昂保卫耶路撒冷城并对抗想从基督徒手上重新夺回耶路撒冷的 *** 领袖萨拉丁的故事。

十二世纪的法国,青年铁匠巴里安在素未谋面的父亲引导下,因缘际会加入十字军东征的队伍,前进耶路撒冷。 骁勇善战加上品格高尚,巴里安几经征战成为赫赫有名的武士,不但深受耶路撒冷国王赏识,美丽的公主西碧拉也对他芳心暗许。

然而随着战役增加,带来无尽的杀戮和掠夺,贝里昂终于领会父亲训言中和平的真义与生命的真爱,贝里昂的抉择挑战了自己的生命,也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 3、《斯巴达300勇士》 《斯巴达300勇士》由扎克·施奈德(ZackSnyder)执导,改编自漫画大师弗兰克·米勒作品,由扎克·施奈德和柯特·约翰斯塔德编剧,杰拉德·巴特勒、琳娜·海蒂、大卫·文翰、多米尼克·威斯特、文森特·里根、迈克尔·法斯宾德、汤姆·威斯多姆、安德鲁·普利文等主演的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

讲述的是历史上最惨烈的战役之一:波斯希腊温泉关之役。 公元前480年,波斯国国王王薛西斯一世统率50万大军大举进攻希腊,一路南下逼近德摩比利隘口。

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斯亲率希腊联军扼守住地势险要的温泉关,但希腊守军很快就被击溃,列奥尼达斯命令希腊联军的主力迅速撤退,自己亲率300名斯巴达勇士殿后,与数万波斯军展开了血腥的殊死搏斗。 最终,这300位勇士全部战死,但同时也让波斯军队在攻破温泉关一战中付出了2万人死伤的惨痛代价。

4、《最后的武士》 《最后的武士》由爱德华·兹威克执导,汤姆·克鲁斯、渡边谦、真田广之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03年上映。 影片故事发生的年代是1876至1877年之间,日本国内没落武士阶层风起云涌的暴动时期。

武士曾是日本封建历史上的特权阶级。 到了江户末期,武士阶层开始产生分化,下层武士的生活急剧恶化,许多不得以而私底下从事农业和小商业。

不堪重负的农民不断暴动,加上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打开日本国门以后,更让人看清了德川幕府的严重危机,这才有以下层武士为主体的倒幕运动。 5、《特洛伊》 《特洛伊》(Troy)是一部2004年的史诗电影,由沃尔夫冈·彼德森执导,布拉德·皮特、艾瑞克·巴纳、奥兰多·布鲁姆、黛安·克鲁格等主演,于2004年5月9日在美国上映。

《特洛伊》取材自古希腊神话。小亚细亚古城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爱上了斯巴达美女海伦,并将她带回特洛伊。

海伦的丈夫,也就是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邀集希腊其他城邦国,在迈锡尼王亚伽门农统帅下,率领强大舰队追到特洛伊,围城攻打十年,最后引出了希腊联军巧施的“木马计”。 6、《罗马大帝》 《罗马大帝》是西班牙意大利德国三国合拍,耗资2亿7千万美金,Roger Young执导,彼得·奥图尔等主演的剧情片。

该片讲述了罗马帝国第一位皇帝屋大维的人生故事。 凯撒大帝去世之后,一直忠心耿耿为帝国奋战的屋大维接替他成为了新的帝王,就这样,奥古斯都大帝诞生了,他的统治持续了二十年之久,军队的铁蹄踏遍了欧洲的每一寸土地,他的种种决策为罗马维持了两百年的和平贡献了不容小觑的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渐年迈的奥古斯都大帝必须考虑该让谁继承他的王位了。奥古斯都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名为茱莉亚的女儿,不幸的是,茱莉亚被人以通奸的罪名揭发,为了平息民愤,奥古斯都只得忍痛将她流放边疆。

7、《亚历山大大帝》 《亚历山大大帝》是华纳兄弟电影公司于2004年12月16日发行的一部战争传记电影,由奥利弗·斯通执导,柯林·法瑞尔,安吉丽娜·朱莉等主演。 影片主要讲述了亚历山大大帝传奇的一生。

亚历山大大帝生于纪元前356年。

Ⅲ 汉尼拔抗击古罗马的电影叫什么

中 文 名:National Geographic 汉尼拔vs罗马
◆ 原 片 名:National Geographic:Hannibal vs Rome
中文名称:BBC战略之父汉尼拔
英文名称:BBC HD - Hannibal
发行时间:2006年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简介:

汉尼拔·巴卡(Hannibal Barca,公元前247年—前182年),北非古国迦太基名将。年少时随父亲哈米尔卡·巴卡进军西班牙,终身与罗马为敌,在军事上有卓越表现。

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率领军队从西班牙翻越比利牛斯山和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北部,在特拉比亚战役(公元前218年)、特拉西梅诺湖战役(公元前217 年)和坎尼战役(公元前216年)中击溃罗马人。坎尼战役之后,罗马人拒绝与汉尼拔发生正面冲突,并逐渐夺回意大利南部的要塞。公元前204年,罗马人在大西庇阿的率领下入侵迦太基本土,迫使汉尼拔回到非洲。公元前202年,大西庇阿于扎马战役击败汉尼拔。

战后,公元前196年汉尼拔成为迦太基的行政官,以帮助迦太基从战争的疮痍中恢复。公元前195年,罗马人迫使汉尼拔被驱逐。汉尼拔出走东方,流亡到塞琉西王国,直到公元前189年,罗马打败安条克,并要求引渡汉尼拔,汉尼拔逃到小亚细亚北部的比提尼亚王国。即使如此,罗马人仍然不放心汉尼拔,一直争取把他引渡到罗马受审,汉尼拔在公元前182年服毒自尽。

公元前6世纪末,在非洲北部有一个富强的奴隶制国家——迦太基,迦太基是罗马的敌对国家,两国连年交战。小汉尼拔就是在第一次“布匿战争”的战火中长大的。因罗马人称迦帮基人为布匿人,所以他们之间的战争被称为“布匿战争”。9岁时,父亲命令他跪在祭坛前发誓:长大成人后,一定要成为罗马誓不两立的仇人。汉尼拔牢牢记住了自己的誓言,汉尼拔在25岁时就成了迦太基驻西班牙部队的最高统帅。没多久,由于迦太基进攻罗马的西班牙同盟者——萨贡姆城,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

罗马人本打算兵分两路:一条线路从西西里进攻迦太基本土;另一路条从西班牙登陆,以牵制汉尼拔的军队。可汉尼拔却出人意外地避开了罗马人的主力,冒着极大的危险,率领军队从小道翻越了人迹罕至的阿尔卑斯山,攻入意大利本土,给了罗马军队一个沉重的打击。罗马军队措手不及,作战计划全部被打乱,而得到高卢部落补给的迦太基士兵斗志昂扬,进入意大利后,一举打败了罗马部队,这一胜利使很多持观望态度的高卢部落投奔到汉尼拔的队伍中来,汉尼拔的军队进一步扩大。

公元前217年6月,汉尼拔采取迂回战术,在意大利中部的特拉西美诺湖畔设下埋伏,把罗马4个军团近3万人的队伍引进了三面环山、一面临湖的峡谷中,汉尼拔的军队用了不到3个小时时间就结束了战斗。罗马军队损失惨重,执政官战死,15000人阵亡,几千人被俘,仅剩6000人冲出重围,逃入附近的一个村庄。汉尼拔的士兵穷追不舍,在缴械留命的条件下罗马士兵全部投降了。汉尼拔区别对待俘虏,命令给罗马士兵全部戴上枷锁,立即释放了无罗马公民权的意大利人。这次胜利使得罗马人对汉尼拔十分恐惧,把他称为“罗马的噩梦”。

汉尼拔不仅是一名天才的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个出色的外交家。他注意利用罗马和意大利各同盟者之间的矛盾,孤立和削弱罗马。与此同时,他还与地中海沿岸的罗马邻国结成反罗马联盟。

公元前216年8月,着名的康奈城激战爆发。当时罗马军队有步兵8万,骑兵6千,而汉尼拔只有步兵4万,骑兵1万4千。这场战争中汉尼拔将指挥艺术发挥到了极致,通过精确的计算和完美的调度,他竟然用比敌人少一半的兵力包围了敌军。经过12小时的激战,罗马军大败,损失7万余人,而汉尼拔只损失不到6千人,创造了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辉煌战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