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汶川大地震中老师的感人故事
1、有一个母亲,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 ,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2、女孩痛失亲人猛咬空降兵 士官纹丝不动血染胳膊
昨日下午,当里圈负责掩埋的战士们准备将一具遗体下葬时,一位十来岁的小姑娘从人群中哭着冲了出来,一头撞在了负责维护秩序的李武身上,想钻入掩埋现场。李武和战友看着满脸泪水的小姑娘,一面阻拦她进入,一面好言好语安抚她。眼见无望冲入,突然,小姑娘抓起了李武的一只胳膊,猛地咬了上去。面对情绪失控的小姑娘,李武强忍身上的剧痛和心中的悲伤,纹丝不动。小姑娘见李武没有反应,就拔出衣服上一枚胸针,对着他的胳膊狠狠扎了下去。霎时间,涌出的鲜血迅速染红了他整条胳膊,顺着肘部滴淌下来。但李武就像没有感觉一样,继续安慰着小姑娘,脚下还是一步不退。在场的所有老百姓都被这一幕惊呆了,有的当场就哭出声来。一位老大爷走出人群,轻轻拉起小姑娘,“孩子啊,叔叔的心也疼着啊,我们回家吧。”小姑娘凝视着李武汗流满颊的面容,止住了哭泣,默默随着老大爷向后退去……后来战士们掩埋遗体时,就再也没有过群众冲撞警戒的情况。李武后来告诉笔者,“当时真正痛的不在手上而在心里,小小年纪一下子失去了亲人,能不伤痛吗,只要我的伤痛能减轻她的一点伤痛,那就让她咬吧!”
3、 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两个孩子还活着,而“雄鹰”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这名男子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大震中,张老师的妻子、同是该校老师的邓霞和他们不满3岁的儿子也被垮塌的房屋深埋……
汶川县映秀镇幼儿园的聂晓燕老师始终守护在垮塌的教学楼旁边,目不转睛地看着武警官兵用手扒开废墟。直到她遇难的孩子被挖出,聂晓燕的眼泪终于如山洪暴发:“娃……娃娃……妈妈……来不及……啊……”地震时,孩子们都在睡午觉,聂晓燕一手一个抱出了两个孩子,而她自己的孩子还在屋子里!“娃娃,你的脸怎么这么脏啊?”聂晓燕打开带在身边不知多久的崭新粉红色棉褥,小心翼翼包裹孩子,“妈妈给你洗干净。”她和丈夫用手帕轻轻地擦着孩子满是灰尘的头发和脸蛋,好像生怕把孩子弄醒。
旁边一位武警战士用安全帽使劲地敲着自己的脑袋,让疼痛阻止泪水倾泻。
4、13日22时12分,救援人员扒出了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的遗体。只见他双臂张开趴在一张课桌上,死死地护着桌下的4个孩子。孩子们得以生还,他们的谭老师却永远地去了……
“要不是有谭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流着泪说。“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里谭老师是最心疼学生的一个,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看见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生怕学生们不小心摔伤。”夏开秀老师说。
刘红丽的舅舅仰天长叹:“谭老师,大好人,大英雄噢!”
抗震救灾中,遍地是英雄:崇州市怀远镇中学老师吴忠洪本已逃生,为救两名学生义无反顾地返身冲进正猛烈摇晃的教学楼内,湮没在轰然倒塌的楼房中;北川县第一中学教师刘宁在大震之时机智地保护了59名学生,却失去了自己的宝贝女儿;都江堰向峨乡爱莲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婉民为救学生和老师,自己87岁的老母被压在废墟下无睱顾及;武警某部政治部副主任严胜华、质安科长涂云、参谋刘新岭等人在抢救中因体力严重透支而晕倒,醒来后立即冲向第一线;巨震突袭之时,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正在进行手术的5名医务人员,俯身扑上手术台,用身体护卫患者;成都千名出租车司机自动赶往灾区抢运伤员;绵竹市天池乡农民张吉福徒步求援后又冒死赶回灾区抢险;成千上万解放军、武警和公安战士放弃使用机械,“像绣花一样”小心翼翼用手刨、用肩扛,为废墟下的幸存者打开生命之门;成都一些血站前献血的市民排成长队……
“板荡识英雄”,大灾大难方显大仁大义。
父亲废墟中鼓励儿子 父亲倒下儿子获救
父俩同时被困废墟,彼此能听见声音。漆黑的长夜,漫长的等待,绝望中,儿子欲拿随手拾起的玻璃碎片割腕了却痛苦。 一墙相隔的老父不停的和儿子说话,鼓(公文有约)励他活下去。电影《世贸大厦》的现实版在什邡红白镇上演着。地震过去40多个小时,解放军空降兵救出儿子时,父亲去世了。这感人一幕直到昨天仍激励着救人的官兵们。楼房垮塌 父子被困废墟 12日下午,地震一瞬间摧垮红白镇金河鳞矿厂四层宿舍楼。当时,住在四楼的汤明(音)正在卧室睡觉,老父和狗正在卧室旁的厕所。巨大的震动让4层“消失”,父子俩落在了三层废墟中。27岁的汤明侧躺着被困在两块水泥板的夹缝里,他几乎没有受伤,缝隙有细微空间,他的左手能来回活动。“有人吗?”震动停止后,汤明使劲敲击楼板,期待有人能听到他的呼救声。“是小明吗,我在你隔壁。”几十秒后,汤明仔细辨听,是父亲的声音。接着,他听到几声狗叫,知道70多岁父亲和狗在一起,被困在他的隔壁废墟里。儿子绝望 欲割腕自杀 。地震发生后,幸存在外的汤明母亲(公文有约gw9080.com)听到狗叫声,大声喊话后,父子都回答了。老母知道了丈夫和儿子的位置,但没有工具,无人敢靠近垮塌楼房,只能等待救援。红白镇属于地震中心带,地震发生后,水电气、通讯完全中断。惟一通向外面的一条公路由于公路桥垮塌和泥石流,交通完全中断,救援人员无法立马到达。第二个夜晚来临,四周一片漆黑,饥渴交加的汤明内心恐惧万分。他从满怀希望一步步到达绝望。“爸,我太饿了,没人会来救我们,我坚持不了。”绝望中,汤明用可以活动的左手摸到一块玻璃碎片,想割腕结束痛苦。儿子获救 父亲倒在废墟中
“小明,你妈知道我们的位置,很快就有人来了。我这把老骨头都还行,你要挺住。”黑暗中,父亲急切回话,并不时和儿子说话,聊天。讲汤明的成长故事,鼓励儿子坚强些。40多个小时后,解放军救出了儿子,但是这位坚强的父亲却永远地倒在了废墟中间。
『贰』 有一部反映5.12汶川地震的电影是什么啊
这部反映5.12汶川地震的电影名称是《惊天动地》。
电影片名:《惊天动地》
导演:王珈、沈东
演员:李幼斌、侯勇、宋春丽、岳红、尤勇、巫刚、祝新运、刘之冰、赵晓明、郭晓冬、徐剑、
王嘉、袁满、肖雄、童蕾、孙洪涛、王志飞、苗圃、廖京生、杨紫、吴其江
剧情介绍:
电影主要讲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摩步旅旅长唐新生(侯勇,《冲出亚马逊》男主角)在演习途
中突遇特大地震,在通讯中断,没有上级命令的情况下,毅然带领部队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进行
生死救援,并和后续赶来的大部队一起,奋力营救映川中学师生和羌寨沟受困群众,成功化解七
顶山堰塞湖险情和化工厂次生灾害危机。这部电影以假乱真的反映了当年汶川大地震的实况,给
人带来巨大的冲击和震撼。个人觉得这部电影还可以,推荐去看看。
『叁』 谭千秋 <<最后一课>>电影讲了什么
红网长沙5月12日讯(记者 汤红辉)今日是汶川地震一周年,由湖南省教育报刊社、湖南大学等单位联合摄制的电影故事片《最后一课》在湖南大剧院举行看片会,用这一种特殊的方式纪念汶川抗震英雄谭千秋,这也是全国第一部教师题材的抗震主题影片。
《最后一课》是根据全国“双百”任务谭千秋的事迹创作的一部师德教育影片。影片以谭千秋不惜牺牲的英雄壮举为线索,给观众讲述了一名普通教师一串串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故事,讴歌了人民教师倾心育才、爱生如子和无限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崇高品德。电影用倒叙和插叙相结合的手法真实再现了谭千秋老师在危机关头的生死抉择。为了护住四名学生的生命,谭千秋毅然的俯下身去,趴在桌子上,任由坍塌的墙壁和房顶砸在身上,扯断的钢筋刺进肉里。他毫无惧色,依然深情的鼓励学生“不放弃”“坚持下去就有希望”。他俯下的身躯为学生撑起了生命的保护伞。影片还通过穿插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具体而细腻的刻画了谭老师的无疆大爱、格尽职守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孩子们,有我在你们不要怕,要保持体力,会有人来救我们的。”谭千秋用双臂将来不及逃生的4名学生紧紧地掩护在身下。在被厚厚的水泥板压住时,他一直给学生们鼓励,俯下的身躯为学生撑起了生命的保护伞,他以实际行动给学生们上好了人生的最后一课。观影时,在看到影片中高中生的恶作剧,现场会有轻微短促的笑声;在看到谭千秋老师对学生关怀备至,宽容包含,循循善诱的教导,大家倍感亲切与激动;在看到地震那一刻地动山摇的画面,学生们流露出紧张的神情;当看到谭千秋舍身护住学生的情景,很多人眼中都饱含着泪水。86岁高龄的著名童话家邬朝祝说,他数十年没流泪了,但看了这部影片却泪流满面。著名作家谢璞评价影片《最后一课》从思想感人的深度,社会价值的厚度等各方面来讲,都是为建设湖南教育强省立了一块丰碑。
《最后一课》近期将在全省公映,教育部门决定在广大师生中认真组织观看电影《最后一课》及举办“学英模、树新风”观影心得征文活动。
『肆』 谭千秋的故事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多钟,谭千秋在教室上课,他正讲得起劲时,房子突然剧烈地抖动起来。地震!谭千秋意识到情况不妙,立即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往操场上跑。
房子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还有四位同学已没办法冲出去了,谭千秋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自己弓着背,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盖着四个学生。轰轰轰──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在他的身上,房子塌陷了。
13日22时12分,谭千秋终于被找到。“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
(4)汶川地震关于谭老师的电影扩展阅读
谭千秋(1957—2008),湖南省祁东县人,中共党员。
1982年参加工作,生前系东方汽轮机厂所属东汽中学学生工作处主任,四川省特级教师。
2008年5月12日,在汶川地震中逝世,媒体报道4名学生在他的保护下生还。被追授为全国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抗震救灾英雄等。2009年9月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2008年07月24日,谭千秋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2008年5月17日下午,谭千秋的遗骨送回祁东县,祁东县委、县政府举行仪式欢迎。祁东县委书记曾祥月带着相关人员来到谭千秋的家乡祁东县步云桥镇岩前村,向其家人送了5万元慰问金。当地党委政府机关干部当天捐款6000元。
祁东步云桥镇岩前村1000多名群众自发到离家1公里以外的地方燃放鞭炮打横幅。据报道长沙市50辆出租车自发来到机场,组成3公里的车队。
自媒体报道了谭千秋的事迹后,数以万计的网民纷纷在网络上留言追思。湖南大学以这位校友为荣,迎接谭家遗孤回校,为谭千秋办起了各种悼念学习活动,派人往灾区和谭千秋家乡衡阳祁东县搜集素材,编写了《大爱千秋》一书;2009年,又联合影视公司推出了以谭千秋为主角的电影《最后一课》。
『伍』 电影《最后一课》观后感 100字
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二日,地震的第一次“奇迹”!汶川发生了七点八级地震,这是地震级数最高的,也是破坏力最大的。在地震中谭千秋老师舍身救学生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纪念谭千秋老师,电影院特地拍摄了电影《最后一课》,让学生感受谭老师的大爱无私。
这不,电影院正邀请我们去看呢!
今天,全校师生都去看了一部震撼人心的一部电影——《最后一课》。
先是广播:“请同学们马上赶到大操场集合,我们要去看电影啦!”广播里发出罗老师兴奋而清脆的声音。大家赶到大操场排好队,便出发了。
电影开始了!屏幕上出现一个眼熟的人——原来是谭千秋老师。他在四川教书,本来可以在家乡教书的,可他一心要去四川,校长拿他没办法,只好随他去了。
谭老师走上教学楼,走到教室。谭老师说:“起立。”“老师好。”同学们没精打采地站起来,应和着。“请坐。”这节课谭老师讲的是人生的价值,谭老师说:“不能侮辱别人,更不要嘲笑别人。”就在这时,黄婷婷将自己画的谭老师的肖像,给赵刚看,然后又给王媛媛看,王媛媛看了后马上报告:“老师,有人上课画漫画!”谭老师看了后,准备继续上课,刹那间,地震来了!谭老师大喊:“同学们快,快出去!”其他同学都安全脱离了,还有四个同学在教室里,谭老师让他们躲到桌子底下,自己趴在桌子上张开双臂保护学生,石块把谭老师压得动不了了,余震来了,钉子把谭老师的手划伤了,流血不止,谭老师也许是由于失血过多吧,昏了过去,无论四位同性呼天唤地都没用,余震又来了,四位同学也许是太过害怕,也昏了过去。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了,救援工作人员赶来了,希望来了!他们救出了谭老师,救出了四位同学,但是谭老师死了,四位同学活了!我还记得那一刻,每位人员都向谭老师敬礼。
在此事发生后,四位调皮捣蛋的同学在谭老师墓前恭恭敬敬的鞠了三躬,并发誓再也不调皮捣蛋了,而且一定改过自新。
啊,伟大的谭老师,多么大公无私啊!我从未看到过有老师为了学生而牺牲的,但今天,我看到了!我看到了谭老师奋不顾生地趴在桌子上用自己的身躯保护着这四个学生。
这是最后一课,也是谭老师的最后一刻,最甜蜜、最幸福的时刻。但却成了我思考人生价值的第一课。谭老师带着甜蜜的微笑走了,离我们远去。只记得看电影的一刻,我激动的眼泪留了下来,心情顿时伤心起来,我知道哭是没有用的,但我没有能力帮助谭老师,我便开始祈祷,祈求上帝保佑谭老师一路走好……
『陆』 最后一课电影观看
哦,这个我也不太会。。不过我上网找了一下你看看可以不可以?
2008年5月12日,我们记住了汶川!每当回忆起汶川大地震那撼天动地的情景,我不禁感慨万分。《最后一课》,这是用生命书写的庄严一课,更是让我们灵魂得到洗礼的最美一课。他就是金国“双百”英模谭干秋。
当地震发生时,谭老师地动心不动,冷静地指挥同学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就在大家争相逃难的危亡时刻,谭老师心念学生,奋不顾身地冲进快要倒塌的教室中去抢救他班里没来得及逃出的四名学生。伴着轰鸣的响声,砖瓦、石块、灰尘纷纷砸到他的头上、手上、背上,热血顿时喷涌而出……但谭老师纹丝不动,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咬着牙,拼命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因为他的身下蜷缩着四个幸存学生。而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在那一瞬间定格为永恒。
谭老师不仅是一位好老师,还是一位好父亲,他在临终前还交代学生黄婷婷,将她那一幅没有完成的漫画,画完后交给自己才几岁的女儿,并要告诉她“爸爸永远都会是爱她的”。同时嘱咐松林,叫他以后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要照顾好自己和他爸爸的生活还要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有出息的人。在黑暗中谭老师一直鼓励着他的四名学生,叫他们保存体力,给予他们求生的希望和勇气,安慰着他们。
谭老师用自己51岁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为人之师,用自己在大难来临时义无反顾的瞬间造型塑造了一座在人们心中永不倒塌的丰碑!而他张开爱的羽翼奋不顾身保护学生的姿势,已定格为一种言简意赅但成为一种无私符号——无私无畏!他将会一直保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如今谭老师离我们远去了,但他用生命捍卫了为人师表的崇高道德,这种感人壮举不仅是对中华民族舍生取义伟大精神的生动诠释,更是爱学生胜过爱自己生命的真实写照。“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赞誉谭老师可以说当之无愧。
在为谭老师的无私师爱深深感动之余,我想起了我们身边亲爱的老师。在生活方面,是老师给予我们最关心的问候,教我们如何看待人生,引导着同学们一步一步走向为理想而奋斗的多彩生活。而在学习方面,老师们更是尽心尽力,他们批改作业一直到深夜,又早起来备课,为的就是让同学们更容易理解和吸收,老师的用心良苦我们决不能辜负。
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要铭记并感谢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遇到困难要冷静,保持清醒的头脑,做一个敢于直面现实、勇于挑战的人。这样不仅会使自己从挫折中走出,还会帮助更多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祖国的未来还是需要我们年轻人。如果我们都像谭老师一样做一个负责、勇敢、大爱无私的人,相信我们的社会会更加和谐,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