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从视听,主题。叙事的角度分析战争电影
视听:看战争场面及音效的真实度、视听效果感染力的强弱、画面剪辑是否合理节奏适度
主题:大部分战争电影都是讲战争中的人性、对战争的反思,也有人物传记的战争片(《巴顿将军》、《汉尼拔》),还有一些以战争为背景的喜剧,主题其实并不重要,除非主题有新意,关键在于怎样表现主题
叙事:细节是否真实完整(重点不草草带过,也不事无巨细)、情节是非能很好地表达和突出主题、情节是否吸引人、情节中人物的构造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看完电影后是否有感动,有震撼,或是有愉悦的心情,你自己的感受就是对这部电影的最好评价,你要用心去分析电影里每个方面带给你的感受,毕竟看这部电影的不是别人,是你自己
『贰』 十年来最好的三部战争片,你更喜欢哪部
《西线无战事》作为经典的反战电影,原小说由德国作家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于1929年出版,其反战立场遭纳粹党禁书并剥夺国籍。电影版本于1930年和1979年上映,两者均忠于原著,为后来一系列反战电影提供了标准模板——一个对战争充满浪漫幻想的热血青年,在战场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摧残后,对战争乃至人生逐渐心灰意冷。
2022年版的《西线无战事》在故事上并未超越前两个经典版本,而是借用了原著框架,呈现了全新的视角。该版本反战电影主题的表达,既结合了《血战钢锯岭》对人性摧残的全景式展现,也借鉴了《1917》的极端写实与对集体麻木情绪的呈现。
《血战钢锯岭》在人物塑造上做出了突破,男主角从一个懦弱、不足够资格上战场的人开始,通过故事发展,展现他的“妇人之仁”如何在战争中不被摧毁,甚至在战场上替敌人疗伤。电影通过这一主题,展现了战争如何摧毁人的天真,但无法摧毁仁慈。
《1917》则以摄影为主导,将视角聚焦于战争的微观生态,通过(伪)一镜到底的主观镜头,呈现真实的战壕生活,融入了大量超现实的视觉符号,表达了一种集体麻木的情绪。这种情绪并非悲壮或惨烈,而是对战争的麻木。
2022年版的《西线无战事》融合了两部电影的元素,通过模糊敌我双方的标识,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难以分辨正义与非正义。电影以战争机器上的无名螺丝钉为主题,探讨了在宏大叙事中,小人物的情感与命运显得虚无缥缈。主角的角色弧光融合了《血战钢锯岭》和《1917》的元素,最终陷入了彻底的麻木,只能在集体意识中麻木前行。
电影的最后,用死去的脸部镜头特写结束,让人联想到11点的钟声响起时,大帅脚边那颗行将熄灭的烟蒂。两周前深夜看完后,重新观看《1917》的结尾,士兵们统一的木然表情,不知身在何处,不知为何而战,不知生死的意义,与2022年版《西线无战事》形成对比。电影以悲歌结束,但到了最后,连悲歌也消失了,留下的是对战争本质的深思与反思。
『叁』 为什么外国某些战争电影把敌人描写的很强大
外国人拍摄的战争电影,为什么会把敌人刻画得这么强大?
首先是因为国外大部分的一些电影题材,在选材方面比较尊重战争 历史 ,会去还原真实战争的场面,当然每场战争,交战双方一定都不弱,否则没有战争的必要,就不是战争片,所以题材本身就决定了战争的敌人并不弱!
二,国外战争电影的主题主要是表现战争中的残酷而引申出的影片袜仿中心思想表达。像电影《黑鹰计划》,《拯救大兵雷恩》等都能够把战争残酷的场面,完全呈现出来,更接近于真实!而没有去美化,一边倒,像抗日神剧一样,太不尊重现实,完全把敌人ruo智化了,所以国外战争电影对于敌人的刻画是尊重现实,同样,现实中,战争若是残酷,画面要是震撼,敌人一定是强大的。
三,国外的英雄主义情节有,观看电影时,你键早才会明白主角有多么重要,当然也一定会有牺牲,因为敌人也很强大。
总之,战争是残酷的,交战双方都是没有强弱,战争电影的表达,除了画面感,真稿好雀实感, 历史 感,更多的是唤醒人们对和平的珍惜。保护和平,反对战争!
战胜不强大的敌人值得去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