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影城南旧事的观后感
导语: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模橘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以下是我整理城南旧事电影观后感,以供参考。
城南旧事观后感(一):
《城南旧事》中满含着怀旧的基调,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书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
这部作品由五个篇章组成: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及爸爸的花儿落了,全文由一个人引起—英子,以她孩子般纯洁的眼睛来看在北平生活的点滴,记载着英子七岁到十三岁的成长经历,旁观着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凭着她微妙的记忆,将年幼时围绕她发生的生活旧事记录下来……
英子的世界是单纯的,充满疑旦散团问的,她从不在自我的世界里上锁,总是任由人们进进出出。所以她和被人们认为是疯子的秀贞结下了友情,三天两头的往惠安馆里钻;她和“小偷”写下承诺,甚而认真地听着“小偷”的故事;她爱着自我的奶妈,望着她离去,英子悲哀难过。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我们看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虽然很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
本书的每一篇到结尾,主角似乎总是离开英子,像惠安馆的疯子秀贞,我们看海去那个小偷,奶妈,最后连她的爸爸也离她而去了,当时她才小学毕业呢!看着无人修剪的花任意雕落,也为本书画上句点……
虽然《城南旧事》看后叫人心酸落泪,但是它的每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都洋溢着温馨的亲情和友爱。虽然每个故事的结尾,里面的主角都是离作者而去,但是作者透过正面的描述和反面的烘托,把每个人物的样貌写得淋漓尽致,性格表露无遗,即使闭上眼睛,他们的影子还盈盈浮现眼前:井边的小伙伴,椿树胡同的疯女人,藏在草堆里的偷儿,斜着嘴笑的兰姨娘,不理小孩子的德先叔,骑着小驴回老家的宋妈,加上聪明伶俐的英子,组成了作者的写作世界,在这世界里,带着人间温暖的风吹遍了每个角落,吹醒了读者和平的心灵,这是一本散发着芬芳的书,更是一本开卷有益的书,它能使人从中领略到很多人生道理。
看《城南旧事》,心头漾起一丝丝的温暖,因为已经很少看见这样精致的东西,因为她不刻意表达什幺,只一幅场景一幅场景地从容描绘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介绍它自我。那样的不紧不慢,温厚淳和,那样的安静祥和,弥久恒馨,那样的满是人间烟火味,却无半点追名逐利之心。
城南旧事观后感(二):
小时候看过电影《城南旧事》是以一个小姑娘的心里去看的,就像小主人公英子。在英子的眼里,成人的世界充满迷惑与不解。那时看完并没有多大的感触。
前天看完小说版《城南旧事》,很难得,作者写这篇小说时也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但是她始终怀着一颗孩子似的心,因此能写出这么优秀的耐人寻味的作品。我以一个妈妈的心态感悟到,教育孩子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是有原因的,他们透过这些行动了解和感知世界,因此,如果有一个时期孩子突然变得喜欢什么或者厌恶什么,我们也不必大惊小怪。我们只好好陪伴就能够,如果他们需要我们帮忙自然会告诉我们,如果想自我挑战自我,我们也不必伸出手帮忙。
此刻就一个孩子,我们表现的过于紧张了,眼睛紧紧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猜测孩子的想法,很遗憾的是,我们已经失去了作为孩童时的心态,因而越看孩子的有时就越理解不了。这就构成了对立,或许能够说是代沟。孩子们经常会说,大人们真奇怪!是的,我们自我都不明白自我是如何变得这么神经兮兮的样貌!我只期望自我和孩子的差距能小一点,我努力持续着那一点点童心,我期望自我能理解孩子的想法,期望能成为孩子的朋友!
城南旧事观后感(三):
看完了这部不明白比我大多少岁的老片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部影片有些灰暗的色调,好像映入眼帘的总是灰蒙蒙的一片,心里总是隐隐发酸,但是仔细回想,全篇最出彩的还是那个时代的小人物……
这部影片回忆了童年时期在北京生活的往事,正是上世纪二十年代那段动荡不安的日子。秀珍,小贵子,蹲在草地里的人,宋妈……他们都是那个时代,那条胡同里的小人物,但他们的命运截然不一样,反射出的精神掘燃更是大相径庭。秀珍,别人都认为她是个疯子,乱七八糟的胡说着什么,但我认为,她只但是是一个想念孩子的母亲。她想念自我的孩子,每日每夜,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想。一针一线的缝好了新衣新裤,盼望着自我的孩子有一天能出此刻自我的家门口。然而造化弄人,如果不是那块青记,秀珍无论如何不会想到胡同里另一个瘦瘦小小的女孩,就是自我口口声声念叨的“小贵子”。但是,还好,或许是她的诚意感动了上苍,她最后得到了自我的孩子。蹲在草地里的小偷其实也并不太坏,在我看来,他只是个关心弟弟的哥哥。他为了自我优秀的弟弟不惜冒险偷窃以供学费。当他在讲述自我的弟弟时,脸上不由自主流露出骄傲自豪的神情。也愿那个弟弟能成才,报答先他而去的兄长。而宋妈,在我看来,她是个可怜的女人。自我思念多时的一双儿女,死的死,送的送,都因为她那不争气的丈夫。
这部影片向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小人物的无奈。但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们身上的好品质并没有被磨灭。但是如今的现代人,为了金钱与权势,宁可放下自我最不能放下的东西,那就是良知。他们在得到的同时,又在不断的失去。
城南旧事观后感(四):
记得着名作家巴尔扎克以前讲过这样一句话:“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阶段,那时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颗果子,是一片懵懵懂懂的聪明,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一股强烈的欲望。”由此可见,童年对于我们是多么的重要。而在这天,我要向大家讲述一部关于童年的电影,它便是作家林海英的着作——城南旧事。
大家可能已经看过了这一部电影,从中讲述的是英子童年在北京城南所发生的种种事情,十分感人,打动人心。当然,这一部电影中最能给而留下深刻印象的的任务当然是故事的主人公,英子了。
英子于二十年代末居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她有许多特点,如天真,爱问,善良乐于助人等等。但是在我认为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善良和乐于助人。她的被人称为“疯女人”的邻居秀贞是她来到北京城南所交到的第一个朋友。秀贞以前与一位大学生暗中相爱,并且怀了孩子。但是自从大学生回了老家后就再也没有任何消息。秀贞的小女儿小桂子也被家人扔到了城墙下,生死不明。当善良并且乐于助人的英子明白以后,就想要帮忙她。在英子明白妞儿的生世和小桂子十分相似,并且发现妞儿脖子上的胎记时,立刻带她去见秀贞,让她们分离多年俩母女团聚。但是在团聚的第二天,她们就不知去向了。
不但如此,英子还十分同情一位憨厚而善良的小偷,()因为她明白他并非是自愿做带着骂名的小偷的,是因为他要筹齐弟弟的学费,让弟弟上学罢了。但是因为英子的一个失误,将一件证据交给了便衣警察,使得他被巡警抓去,造成了英子童年时的小小悲伤。
这一部电影讲述了作者英子二十年代末的悲伤与快乐,离别与重逢,能使人悄然落泪,期望大家也能去欣赏这一部电影。
城南旧事观后感(五):
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老师为我们播放了《城南旧事》。
——电影中的主人公小英子记叙了自我在北京度过的童年时光:她结识了惠安馆的疯子秀贞做朋友,其实她并不疯,只是因为丈夫回老家没有回来,孩子又被他妈送人了,所以悲哀过度。而小英子呢,帮秀贞找到了孩子,但母女俩在回老家的途中双双丧命在火车轮下;小英子而后又结识了一位小偷,他并不坏,只是为了供成绩优异的弟弟上学才不得已走上犯罪道路的,但小英子不留意说漏了嘴,让便衣把他抓了个正着,使他锒铛入狱。最后,爸爸因为革命运动操劳过度,撒手人寰,宋妈也被她的丈夫接回了家——英子从此长大了。
使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在电影的结尾,父亲去世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没有了。就在这时,屏幕上出现了七次枫叶的变换,配着悲伤的音乐,代表着时间一次次的变迁。宋妈走了,小英子也走了,宋妈骑在毛驴上,英子跪在马车上,扭着头,彼此不舍的望着,直至化作模糊的一点,消失在一片悲哀之中。
家人走了,英子父亲的墓并没有冷清,有不少当代进步青年来主动吊唁父亲,在父亲的坟头放上一束花,再郑重的鞠三躬,来表达自我对父亲的尊敬与怀念。可见,当时小英子父亲的信仰与地位,更体现了当时社会的腐朽与黑暗,英子的父亲只能暗暗地帮忙热血青年们,鼓励他们,支持他们,直至病死。
电影中小偷的主角也让我记忆深刻,那个人(书中代之小偷)在弟弟的毕业典礼上高高兴兴地抚摸着弟弟的头,一副很满足的样貌,弟弟却不明白哥哥供他读书的钱是偷来的。那个人告诉小英子,让她好好学习,不要像自我那样没出息,要干这样的勾当才供得起弟弟读书。其实,从此看出了学习是改变命运的最好途径,学习是为自我而学,并不是为他人而学……
电影看完了,看着眼前划过的演职表,心里想了很多很多,这时,同桌又哼起了那首《离别歌》,曲调中的悲伤又一次涌上了心头……
城南旧事观后感(六):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凄美的歌声萦绕在耳畔,我轻声问自我:可曾记得那时的完美时光?可曾记得那时的天真梦想?可曾记得那时的真挚约定?城南一角,仍有回忆在感伤……
我的童年,没有门前澄澈的小溪,没有月夜篱下的蛙声,没有夏日老树的荫蔽,也没有金秋丰硕的果实。似乎没有什么可回忆的。直到我看了《城南旧事》。
电影开场,便是极具20世纪的风格。人们穿着厚实的大衣,自顾自地干着手里的活,街上人来人往,一片安宁,在骆驼的铃铛声,店家的叫卖声,搬运工的车轱辘声中,一个浓眉大眼的小姑娘走入了人们的视线,想必那便是英子。
在英子的童年里,穿插着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人。有慈爱的'父母、无微不至的宋妈、懂事的妞儿、苦命的秀贞、蹲在草地里的小偷……每个人物都有他们各自的宿命,他们都深深地留下了那个年代的烙印。或许,从一个孩子的眼里更好地看一个世界,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人情世故、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
《城南旧事》围绕孩子展开,那个年代的孩子,他们会以不一样的眼光看世界,他们的眼眸梦幻般明朗。疯子也好,小偷也好,贫穷也好,富裕也好,在孩子眼中都被滤去了浮世悲欢,都被还原成了生命的本来模样。他们或许什么都明白,又什么都不明白。他们,是不属于人间的天使。
看《城南旧事》,心头漾起一丝暖意。因为这样精致的东西已少见,这样的温厚淳和,这样的纯净淡泊,这样的弥久恒馨……
看《城南旧事》,心变得空灵舒畅,说不上感动,但却已深深地
怀念。
我怀念我的童年,以前在童话里徜徉的畅快,为白雪公主的命运担忧,为丑小鸭变成天鹅而喜悦;
我怀念我的童年,以前依偎在父母怀里的幸福,不管我做错了什么,他们都会用宽容的怀抱接纳我;
我怀念我的童年,以前和小伙伴一齐在阳光下嬉戏玩耍的身影,玩各种各样欢快的游戏,及时满脸尘土也笑嘻嘻;
我怀念我的童年,以前那颗简单自由、无忧无虑的心……
我的童年,或许就要逝去了吧?高楼大厦、键盘鼠标、题海书山,虽没有什么个性的,但也是值得追忆的。将来或许我不会写出如《城南旧事》一般清新秀雅的文章来纪念童年,但我会整理那些回忆,在心里默默珍藏那些永久属于我的故事。
若累了,倦了,我会重温一遍《城南旧事》,还能够做一个有关童年的玫瑰色的梦。
荐评:小作者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出了自我童年的快乐,的确是有感而发。感想来源于电影,又不局限于电影,很多学生写读后感或观后感,要么写成故事、剧情简介;要么写成书评、影评。把自我的感想丢到了一边。这位同学充分写出了自我的感想,语言优美,修辞得当,有可观之处。
城南旧事观后感(七):
叮当叮当——那是什么?哦,骆驼队来了,停在英子家门口。傻傻的英子站在一只骆驼前,边看它咀嚼边学着,嘴巴也一动一动的,歪着头,半眯着眼,还挺津津有味呢!台下,同学们一阵骚动,我们都在内心笑,笑英子的幼稚滑稽,笑英子的天真可爱。影片就从这一幕开始。
(一)熟识秀贞
第一次看到秀贞,英子却在拥抱秀贞的那一刻被宋妈领回了家。英子一步一回头,秀贞也含情脉脉地望着她。渐渐地,趁着玩的当儿,英子也喜欢秀贞。英子是一位胆大细心的孩子,明知秀贞是疯子,还与她接近。在秀贞哭的时候安慰她。在秀贞口里,英子得知秀贞变疯的原因,秀贞的心上人是进步的北方大学生,被警-察抓走下落不明,他们的孩子小桂子出生就被人偷偷扔掉。小英子同情秀贞,就同意帮忙她寻找小桂子。
(二)雨夜送别
当小英子得知“小桂子”就是朝夕相处的玩伴“妞儿”时,她立刻让妞儿和秀贞这对母女团聚。这是孩子一颗火热的心,英子多么乐于助人!在看到秀贞与妞儿团聚拥抱的那一刻,英子笑了,笑得甜甜的——那是帮忙了两个与自我不相干的人得到的快乐的。但是,她们与英子离别得太快。火车烟囱冒出的白烟吞没了整个远景的镜头画面之后,英子望着她们的背影晕倒了。大雨中,画外传来了卖报人的叫喊:瞧一瞧,母女俩被火车压死了。这对于幼小的英子来说是一个晴天霹雳,所以英子病倒了。这含蓄的手法十分耐人寻味。
(三)结识“小偷”
在荒草原里,小英子遇见了和蔼而又憨厚的小偷。萦绕在他俩头上的乌鸦的嘶鸣和噪声似乎就暗示着宿命的杯具。“奔窝窝头供弟弟上学,我不得已才走到这一步……”小偷是好人!但现实社会却逼良为盗。传统的文化教养和不堪负荷的生活压力导致了他精神行为的双重分-裂,使他偷盗别人钱财同时承受着巨大的精神苦难。有一个细节,我注意到:当小偷在被警-察抓走之后,与英子对视了几秒钟,然后意味深长又无奈地离去——他是多么期望再多看这完美的世界,看这可爱的小姑娘一眼,但黑暗的社会让一个好人硬生生地逼成了坏人!在小英子含着泪花的眼里,又一个朋友离她而去了!伤感!
(四)家人离去
当善良的小英子内心逐渐浸染着人生的苦楚和忧伤时,她的家庭也遭到了接二连三的不幸。先是小英子的爸爸平静地离去,化作台湾墓地的一方石碑。父亲的墓地里六次红叶叠化的镜头,为离别增添了几分忧伤。之后,宋妈告别了小英子一家,骑上丈夫牵来的小毛驴,回家乡去了。这时,英子趴在马车后座上,含着泪花无限依恋地挥别了她童年时生活的家园和精神巢穴。随着马蹄声的渐行渐远,影片结束,留给我们的是无穷的意味。
第一次观看《城南旧事》,就被里面的情节感染了。我喜欢小英子歪着头,半眯着眼的可爱的模样和她那双会说话会提问的大眼睛,喜欢那首触人心弦而又忧伤的送别歌。林-海音的童年是一首淡雅忧郁的诗,含而不露,含而不伤。而影片里透出的却是淡淡的哀愁,淡淡的相思……。
② 豆瓣9.0分神作,38年过去,我们再没有拍出如此干净的电影了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
每当李叔同创作的这首 《送别》 的旋律响起,总能勾起人的无限回忆。
很多人评论这首歌:年少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朴树曾经在一次表演中,唱到这首歌时痛哭不止,曲未尽,他就已经崩溃。
而让这首歌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旋律的,则要归功于一部38年前的国产老电影。
影片没有华丽宏大的场面,没有精美的服装道具,却凭借着清新朴实的故事和隽永动人的情节,而成为治愈几代中国观众的经典电影,时至今日仍旧被视为:
中国影坛最好的诗意电影,没有之一!
影片在豆瓣上评分高达 9.0 ,好于 97 %的剧情片,曾获得多项国际大奖。
本期「 被遗忘的国产类型片 」,让我们一起重温这部38年前的经典电影!
《城南旧事》
My Memories of Old Beijing
影片上映于1983年,由上影厂出品。
电影改编自女作家 林海音 的同名短篇小说,由第四代大导演 吴贻弓 执导。
影片在当年获得了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和最佳音乐三项大奖,同时还走出国门成为改革开放最早一批在国外获奖的作品,先后获得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1984年第十四届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思想奖。
原著是作家林海音的一部回忆性自传小说,该小说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末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通过小女孩英子童稚的眼睛,来看当时北京形形色色和许许多多的人和事,以深挚的情怀和笔触细腻展现了老北京的风土人情,文字充满着浓浓的烟火气。
导演吴贻弓在1981年意外看到了这部小说,当即就被小说所打动,他曾说过:
小说中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深深打动了人心,充满了朴素、温馨的思想感情。
随即吴贻弓着手将小说改编成电影,原小说分五段写五个人,分别是 《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 和 《爸爸的花儿落了》 ,改编的时候,吴导删去了部分情节。
但即便未能拍出小说的全部内容,但影片对于原著的情节忠实度却非常高。
电影和原著一样,以小女孩英子的第一视角展开讲述,借用她稚嫩又童真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世情冷暖与人间酸楚,虽然英子小小年纪,却道尽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
整部影片不刻意悲伤,也不故作煽情,完全秉持了散文诗一样的恬淡风格。
二十世纪20年代末的北京城,此时已经是隆冬时节。
每年秋天开始,往北京运煤的骆驼队,都要伴着驼铃声悠悠地进城又出城。
早晨,城南一条胡同口的水井边上,附近的积水都冻出了冰碴子。
驼队又像往常一样,来到胡同里的一户人家卸煤。
主人家姓林,有个六岁的女儿叫 英子 ,从小长在胡同里,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
看着停在家门口的骆驼,呆呆的表情和大口咀嚼草料的神态。
穿着大红棉袄的英子也忍不住学起了骆驼的神态来,她问父亲:
「 骆驼为什么都要挂个铃铛? 」
父亲解释,骆驼怕狼,人给他挂上铃铛,狼听见铃响,知道有人在保护骆驼,就不敢侵扰。
这自然是大人的说法,可对于人小鬼大的英子来说,经常对问题有着自己的想法。
她认为骆驼有大大的脚掌,走在沙漠里没有声音。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父亲对于女儿的想法不置可否,只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好!
在英子家对门不远,有家惠安馆,住在馆里的有个叫 秀贞 的姑娘。
她梳着一头大辫子,每天总是痴痴地倚在门口,嘴里时不时地唤着“小桂子”的名字,附近的人们都叫她疯女人。
英子对秀贞产生了好奇,可大人们都不允许她接近秀贞。
尤其家里的仆人宋妈,每回都告诫英子:
「 你就不怕惠安馆的疯子? 」
胆大活泼的英子却反驳说:
「 她每回见了我,都对我笑呢! 」
回家路上,恰好碰到警察「 出红差 」的队伍,人们都在围观叫好,当热闹来看。
英子并不懂这种旧时老北京处决犯人的说法,更不懂为何围观的人要拼命叫好。
之后,宋妈带英子去了附近的油盐店,店里的伙计正在难为一个和英子同龄的小姑娘,非要让小姑娘唱一段小曲儿才把酱卖给她,英子气不过,主动夺走了酱递给了她。
后来,英子又见到了女孩在胡同口的水井打水,才知道小姑娘也住在附近,叫 妞儿 。
英子主动邀请妞儿来自己家玩,可妞儿却不敢,她害怕英子家对门的疯女人。
英子回屋又碰上了蹲在门口的疯女人秀贞,大着胆子问:
「 小桂子是谁? 」
秀贞带着英子进屋,指着墙上的年画娃娃说:
「 看看我的小桂子长得多胖啊! 」
秀贞的父亲在屋外听女儿又在说起这些事,当即骂道:
「 别说了,也不害臊。 」
英子回家见宋妈和附近卖洋火的老婆子在一起嘀咕,似乎说的就是秀贞的事情。
宋妈看到英子过来就不再言语,可古灵精怪的英子,早就知道大人们在议论秀贞的丑闻。
原来,秀贞曾爱上了一个来城里读书的大学生思康,两人私定终身,可后来这个大学生被抓走,再也没回来,而秀贞那个时候已经怀有了身孕。
秀贞后来生下了个女儿叫小桂子,家里觉得丢人就被把孩子丢到城墙根脚下,不知去向。
打从失去爱人和孩子后,秀贞就变得疯疯癫癫起来。
转年到了春天,天气暖和起来,英子已经到了要入学的年龄。可她没事还是经常找附近的妞儿玩耍,有时也会去看看疯女人秀贞,日子就这样慢悠悠得过着。
有时英子会看到一些大学生来家里找父亲交谈,母亲总劝说父亲不要跟那些人来往太深。
可是父亲却说:
「 那些都是了不起的新青年啊! 」
母亲接着父亲的话题说:
「 哎,听说惠安馆那个疯子的男人也是…… 」
话还没说完,就被父亲打住,示意她不要再说下去。
在一旁练字的英子听着父母的窃窃私语,隐隐约约知道了什么,但又不太说得明白。
只是觉得,大人们的世界好像总是很神秘。
后来,英子再去惠安馆看秀贞,秀贞有时会断断续续地回忆起一些片段,并提到小桂子的脖子后面有块青色胎记,还叮嘱英子:如果以后看到小桂子,一定要让她早点回家。
夏天,英子在胡同里玩耍,见到了妞儿和一个带着胡琴的瘦高男人走在一起。
英子主动打招呼,可妞儿却被身后的男人催着走离了胡同。
英子知道,男人是妞儿的父亲。
见妞儿不理自己,失落的英子走到了惠安馆,秀贞见她来,热情地招呼她。
还用自己养的指甲草加白矾捣碎,给小英子染了红色的指甲,秀贞一边涂一边回忆说:
「 思康他最喜欢我染的红指甲…… 」
当晚回到家,妞儿突然来找英子哭诉,妞儿经常父亲毒打,以至于浑身都是伤。
英子不理解,为什么父母会如此狠心?
可妞儿却哭着说,自己并非现在的父母亲生的,而是被捡来的。
没过多久,一个雨夜,妞儿悄悄从家里跑了出来,她告诉英子,自己忍受不了养父母的毒打,想去找亲生父母。
她听家里人说,自己是在城门那儿被捡来的。英子猛然想起之前宋妈和卖洋火的婆子的对话,于是又看了妞儿脖子后面,果然有一枚青色胎记——这才确认她就是小桂子。
妞儿不明就里,英子于是拉着她来到惠安馆。
秀贞见到了过来的妞儿,当即抱住她,口中念叨着:
「 我苦命的小桂子,你终于回来了! 」
这时,远处传来了火车的汽笛声,秀贞于是赶紧给妞儿穿好新衣服,嘴里说着,咱们得坐八点五十的火车去天津,到天津坐大轮船,一块找你爸爸去!
收拾完行李,看着眼前的妞儿,秀贞忽然又停下,问眼前的妞儿:
「 你怎么不叫我呢,叫我一声妈。 」
英子也不理解妞儿到底相信了秀贞是她的母亲,还是因为被从未感受过的母爱所感动,居然真的叫了一声妈,两人连夜冒着大雨坐上了黄包车离开了胡同。
英子被大雨淋得发烧起来,反应过来时,已经拦不住住秀贞和妞儿,就倒在雨里。
街上的报纸后来报道了一条新闻说:
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小女孩在铁路附近发生了意外惨死。
当英子再次醒来已经是在医院里,医生说她因为发烧昏迷了很久,差点急坏了爸妈。
出院以后,英子举家搬到了新帘子胡同,英子也进了附近的厂甸小学念书。
她再没见过秀贞和妞儿,可她总会忍不住想起她们。
一天下午,附近胡同里有三个男孩在踢球,有人把球踢进了附近废弃院落的草丛里。
传闻这座宅院闹鬼,男孩们都不敢进去捡球,只有英子不害怕,主动走进草丛里。
在草丛里,英子意外发现了一只精巧的自鸣钟,还有一个铜茶盘。
此时男孩们叫英子赶紧出来,英子就把东西都放回去,也没顾上找球就跑出了草丛。
回家后,父亲和母亲交谈中提到,胡同口张家遭了贼,被偷走了一座自鸣钟。
英子听在心里,她想起了下午在草丛里见到的东西。
第二天傍晚,对小偷产生好奇的英子又去草丛里找那些东西,结果见到树下蹲着个人。
英子吓了一跳,好在男人看来没有恶意,随即掏出一个皮球问英子,是来找这个的吗?
英子接过球,却又主动大着胆子跟他说话,见他一直蹲在地上就问:
「 你是来这儿拉屎的吧? 」
男人倒也不脸红,听完哈哈大笑地答应着。
见英子毫无顾忌的和自己说话,天真无邪,于是男人便敞开了心扉,主动跟她攀谈起来。
得知英子在厂甸小学念书,男人便兴奋地说,自己弟弟也在那儿念书,而且学习很好。
英子对男人产生了好奇,她回到家并没有告诉父母见到男人的事情。
此时附近的警察正在挨家挨户地上门调查,询问是否遭遇窃贼或是见到可疑人等。
第二天下午放学,英子又主动来到这片草丛,见男人果然蹲在这里,便又交谈起来。
这次男人说了很多:
「 自己弟弟学习好,可自己做哥哥的却没本事,没法供养弟弟上学读书,我走了这一步,也是没法子。我妈和弟弟都不知道,你说我是好人,还是坏人? 」
说完不等英子回答,忏悔的男人居然抱头痛哭起来。
英子其实不懂男人的话,她想安慰男人,只是说:
「 我不懂……人太多,我分不清。 」
随即英子又说:
「 我们的课文里有一课《我们看海去》,可我没看过海,分不清海跟天,也分不清好人与坏人。 」
男人听完却似乎想通了,他收起泪水回答英子:
「 将来总有一天你会分得清的。 」
隔天放学后,英子又见到警察出红差的队伍,抓的都是一些年轻大学生。
回到家,母亲又在唠叨父亲:
「 今个儿又在枪毙学生了,你还招他们,怪吓人的,让人看见怎么办? 」
父亲只说母亲不懂,之后英子又常常见到父亲悄悄掏钱给那些来家里的大学生。
后来,学校举行毕业典礼,课堂上学生们唱起了一首《送别》。
英子偶然发现,那个得了第一名的学生的哥哥就是那天草丛里见到的男人。
英子发自内心地替男人感到高兴。
不久后,废弃宅院来了很多警察,街坊们都在传说,便衣抓到了盗窃的小偷。
听说抓到了小偷,英子很担心草丛男人,于是赶紧出门去看,结果看到了警察刚好押着男人从胡同口路过。
男人回头看了英子一眼,面带微笑,可英子看了内心却说不出的难过。
他的眼睛里止不住泪水,因为她知道, 自己又一次失去了刚认识不久朋友 。
转眼又到秋天,英子的父亲突然罹患重病,经常往来于家里和医院之间。
宋妈也让英子代笔写了一封家书,说自己一切安好,但是很想念儿子小栓子,希望让乡下的丈夫冯大明能够带着孩子来城里一趟。
可后来有一天放学,英子见到宋妈哭得很伤心,问了母亲才得知真相。
原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狠心卖给别人。
宋妈心痛却又没有任何的办法,只有默默地哭泣,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很多岁。
这一年的冬天来得很早,父亲的病也越来越严重,必须长期住在医院里。
英子放学后,带着成绩单来医院里看望父亲,想让父亲高兴高兴。
因为自从父亲住院以后,母亲一直不让英子来医院,说是父亲的肺病会传染。
可英子还是忍不住想念父亲,于是私自来医院看望,
病床上的父亲很憔悴,他回忆起自己上次打了英子的事情,于是就问女儿还记得吗?
英子回答:「 父亲打得好疼,想忘也忘不掉。 」
父亲愧疚地问:「 还恨爸爸吗? 」
英子懂事地回答:「 不恨。 」
转年秋天,在枫叶飘落的时节,父亲终究还是离开了英子一家人。
母亲要带着一家人离开北京,临行前,一家人在父亲的坟前告别,久久不愿离去。
之后,宋妈也告别林家独自回到了老家,成了又一个消失在英子生命里的过客。
英子和母亲、弟弟一起坐着马车渐行渐远,只有英子独自向后张望着。
她想再多看一眼,因为她知道,自己将要离开从小生活的城南。
她想记住这里的一切,记住那里的所有人,记住这儿的秋天,记住这儿的离别……
作为一部拍摄于八十年代的老电影,《城南旧事》没有采用常规的故事片结构,影片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编导排除了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所组成的情节线索,导演只是非常细致地勾勒了旧 社会 老北京一座胡同里的琐碎日常生活, 故事看似普通平淡,却用诗意的影像于无声处展现了纷繁复杂的老北京风情画卷 。
整个故事透过小女孩英子的视角来审视复杂的成人世界,善良女子秀贞的失孤、为了供养弟弟读书的小偷的被捕、淳朴勤劳的女佣宋妈的家庭惨剧、一生纯良和善待人的父亲的病逝,乃至于电影仅仅只是侧面刻画和铺垫的学生运动与 社会 激荡变革,如此多的故事线索,为影片填充了故事的深度与广度。
整部电影宛如一首略带感伤的讲述回忆的散文诗,在抒情与回忆当中折射当时整个 社会 的人情百态。 生于书香门第的英子虽然有着无忧无虑的童年,但却也在经历着不断的告别与失去;当小小年纪的她,开始被迫理解身边那些过去不懂的事情之后,成长的残酷代价让英子一夜长大,童年也就真的一去不返了。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长大,不断地经历失去与离别,而这正是影片最让人产生共鸣的地方。
影片的女主角英子的扮演者 沈洁 ,是导演吴贻弓意外发现的小演员,出演电影时年仅10岁。电影播出后,不少观众称沈洁是「 中国电影眼睛最清澈的女孩 」。
就连原著作者林海音也盛赞说:「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英子 」。
说到这里,再来说点题外话,《城南旧事》上映之后果然大获成功,但其实影片拍摄时并未取得版权。一直到后来,林海音的儿子夏祖焯先生来到大陆,得知母亲的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后,他只象征性地拿了一美元稿酬,之后电影被引进台湾上映。
1991年,林海音先生来大陆访问,才特意见了当年电影的主创人员,并感谢他们将自己的小说给还原在银幕上,由此传为一段佳话。
电影另一大成功的地方,无疑是片中所呈现的浓浓烟火气。看过电影的人,想必都会对片中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印象深刻。 北京城的城垛颓垣、残阳驼铃、闹市僻巷……所有的场景在萧条陈旧中却带着一种明媚暖意,洋溢着鲜明的时代气息 。
据说电影最初的投资只有29万,但剧组为了还原小说中原汁原味的老北京胡同风貌,于是采用棚拍搭景的方式,片中的胡同、街道,包括影片中“小偷”躲藏的那块草地,都是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美工们按照1:1的规模实景搭出来的。
外景搭好后,导演吴贻弓却不着急开机拍摄,反而等了好长时间才开拍,目的就是要等这个再造出来的“北京”慢慢变老。果然, 几个月过后,当屋檐上的草籽变成了几撮随风摇曳的野草,当落寞院子里的假树桩经风吹雨打后有了旧的模样时,林海音笔下的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便生灵活现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以致当年很多观众看了电影后还以为这部影片是在北京拍摄的。
由于前后筹周期过长,电影拍摄过程中一再超支,由原定的预算翻了一倍,成本达到了57万。但也正是当时的电影人精益求精的态度,才造就了这部跨越时代的经典之作。
遗憾的是——
在如今商业至上的华语电影市场,我们却再也拍不出如此纯粹干净的电影了!
③ 你看过最毁三观的电视剧是哪部
有关毁三观的电视剧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用不计其数,多如牛毛,一点都不为过。最让我毁三观就是一些抗日题材的电视剧。简直是胡编乱造,脱离 历史 。真是编剧真敢写,导演真敢拍,演员真敢演。被广大网友贴切的叫它 抗日神剧 。下面我来介绍一部神剧。
2015年5月播出的抗日题材电视剧《一起打鬼子》 该剧由葛天参演。葛天在该剧中饰演银花,在第二十九集中银花来牢房看望被打的遍体鳞伤的爱人。她将爱人的手移到自己的裤裆掏出了一颗手榴弹( 内容不可描述 )两人高喊“再爽一次”引爆牺牲。 在剧中频繁出现暗示性的语言,尺度之大,没有节操,毁坏 历史 。该剧也因大尺度的情节太多,在没有播完的情况下遭到禁播。
抗日题材电视剧或电影本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 也是国内特别喜欢拍摄的题材。有些狗血剧情为了哗众取宠,毫无底线。要知道那是我们长达八年的抗战,牺牲了成千上万的抗日烈士。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党中央正确的指引路线,才取得了抗战胜利。希望广电总局严格审片,不要再让这些侮辱观众智商的,污染观众耳目的神剧出现。
我觉得最毁三观的电视剧是《情满四合院》,看得人火冒三丈还没处发!
一群自私自利的人,利用一个傻大个的真诚和能力为自己谋取福利;一对善良而有经济头脑的母子,被道德绑架养一群跟自己毫无关系的人;一个真正的心机寡妇,用赤裸裸的索取手段捆绑那个傻大个的一生…
不知道这个电视剧想弘扬什么样的主题精神?!
1.《流星花园》
杉菜吐槽道明寺是 社会 蛀虫,道明寺不由分说毫不留情地回收打在杉菜脸上,不信看动图。这一下打得真的是很用力的,所以我丝毫不能理解为什么后来杉菜还会爱上道明寺,莫非有受虐倾向。总之我觉得这就是典型的家暴倾向啊!
2.《东宫》
其中有个情节是小风明明恢复了记忆,知道李承鄞就是顾小五,却任由李承鄞误会死活不说谁是顾小五,女主身边所有人都知道真想也不说。好了顾剑终于死了才说,这不明摆着坑师傅嘛。
3.《香蜜沉沉烬如霜》
润玉的母亲被天后杀掉,旭凤居然给大哥敬一杯酒,一酒泯恩仇。而后来润玉杀了旭凤的属下,旭凤就要找润玉拼命,双标得不要不要的。这简直可以秒杀《一帘幽梦》里的:“你失去的不过是一条腿,二紫菱为你割舍掉的是爱情啊”。
4.《夏洛特烦恼》
白日梦里拆散秋雅跟袁华,最后幡然醒悟还是自家老婆好。在现实生活中吃软饭,靠老婆养家,还把老婆买发动机的钱去给初恋随份子钱。夏洛不爱马冬梅,你说马冬梅是招谁惹谁了,摊上夏洛这么个渣渣,还一生一世不离不弃,实难理解。
当然还有《一帘幽梦》、《情深深雨蒙蒙》、《新月格格》.....这几部应该他出来鞭尸了。
真的要说印象深毁三观的台词,那还是要看要和收视率正面刚的郭靖宇郭导演的《娘道》。
前面,为了宣传新作品《娘道》,郭导演到武汉某一大学演讲。在演讲时透露电视播放平台逼迫自己收视率造假,因为不愿意妥协导致《娘道》上星播出一波三折,宣布要公开向收视率造假宣战。
《娘道》刚播出,我就慕名去看了。但是往后越看越迷惑,看到满脸问号。让人不适的不只是整容脸表情僵硬的女主,最让我不解的是女主对自己过度妄自菲薄,时时刻刻都在责怪自己,人生意义只有生儿子。
《娘道》主要讲的是原本年幼时应该被祭河的女主,由于不被婆家认可,加上丈夫早逝、四个孩子全部失散构成了一系列悲剧,于是踏上漫漫寻子之路的故事。
女主叫瑛娘,当她得知自己的丈夫大户人家二少爷时,她痛哭流涕:
女主的前两个孩子都是女孩,盼娣和招娣,意思不言而喻就是各种盼望生儿子。
于是在当她生第三个孩子的时候:
女主难产大出血,面对保自己还是保孩子的问题,麻醉无缝合也要选择剖腹产。
后来孩子生出来后还是女孩,就取名叫念娣,女主又在开始自责
一次丈夫误以为她在外偷情,冲进来不问青红皂白就是一巴掌,甚至要当着孩子的面开枪杀了她。面对这种侮辱,女主非但没有责怪丈夫,反而让自己的孩子不要记恨父亲。
后来家里要求休了女主。女主又在责怪自己,家世不好,没有文化,连儿子也没有,自己是不是配不上对方。
不仅每天跪丈夫跪婆婆、跪祖宗宗庙,还一直觉得自己对不起他们。
女主最最令人窒息的操作来了。
女儿是一个抗日英雄,要被日本人枪毙,她说“我救不了你”。但后来儿子当汉奸要被处死,她却可以扑上去为他挡枪。
之后弟弟为了他姐被杀的事情难过时,女主说:
“娘知道你为你二姐的事难过,可你才是娘的命根子啊。”
片名《娘道》就是所谓“妇德”,宣扬“生儿子是女人最大价值”,歌颂女人的花式跪姿。整部剧用所谓娘道,覆盖了女性所有价值,把对女性的压榨和女性的愚昧包装成了伟大的付出。
生儿子才是王道,女人地位卑贱,的确是那个时代实际存在的弊病,可是,《娘道》里没有批判,却是歌颂。
因为想看看这个剧情究竟能发展成什么样,我坚持看完了一大半,后来实在因为太过膈应就弃剧了。
我只想对郭靖宇导演说,与行业黑幕作斗争是好事,但是也请照顾照顾观众的眼睛吧 !!!
蜀山战纪
先说男女主,男主最初是有妻子的,长得和女主一样,特别好一人,好像是因为男主死掉。
后来男主又喜欢上了女主。行,这也没啥。但是男主发现女主父亲是坏人后就不想和女主在一起了......关女主啥事啊?而且当时有个一群人要杀女主,女主把她们杀了,男主就为了救想杀女主的人伤女主,给女主打吐血了。
就在这时候一直喜欢男主的女配出事了,家族遗传到一定年龄不和喜欢的男人xx就会死(真的要笑死我了,qy也不敢这么写吧)。然后男主就对女主说,你没有我还可以活下去,但是她不能没有我,于是就跟女配成亲。
很快男主不知道被谁关起来了,女主拼了老命就下来,刚救下来,女配到了,我天,出现的太是时候了。当时女主扶着受伤的男主,那女配直接抱上去了。场景如下...
看到没,当时左胳膊搭在女主肩膀上,右胳膊搂着女配,真是没谁了。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分享啦!如果你有啥想要说的,或者类似电影推荐,欢迎分享!还请多多支持鸭!谢谢!
小时候被陈红美得一愣一愣的,如今再看《水云间》整个人都不好了!尤其是她的那句:“你们都是我最好的朋友,也都和我有过亲密关系,不要问谁是孩子的父亲。”
和她比起来,“绿茶”如萍真的算小巫见大巫了。以下带大家回顾《梅花三弄之水云间》中的经典片段,简直刷新三观。
《梅花三弄之水云间》,首播于1993年。是改编自琼瑶的作品,并由琼瑶执笔当编剧的影视作品。
女主是陈德容和陈红,不过因为陈红太美了,所以当时她的戏份很受追捧,有多少人当年是冲着陈红的颜值追的剧?可以说当年的陈红真的美得不可方物。以至于压根都没发现这部剧中的雷人之处。
如今再看《水云间》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梅花三弄之水云间》主要讲述的是梅若鸿(马景涛饰演)、杜芊芊(陈德容饰演)二人历经苦难,终于牵手的故事。其中,几位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绝对比想象的更为复杂!
梅若鸿第一次见到杜芊芊就对她一见钟情,整个人整日都沉浸在杜芊芊的美貌之中无法自拔,于是展开了追求,当然一开始还是扭扭捏捏暂时做了朋友。
梅若鸿带着杜芊芊去找朋友们玩,杜芊芊认识了汪子默、汪子璇这对兄妹,在水云间,汪子璇喜欢梅若鸿,汪子默喜欢杜芊芊。
可是,梅若鸿因为家族长辈反对,放弃了追求杜芊芊,反而将杜芊芊推给了汪子默。然后顺势选择了一直暗恋他的汪子璇,但心里对杜芊芊却贼心不死,单纯的汪子璇成为了杜芊芊的替身。
至此,还不算毁三观,后续的剧情简直令人不可思议!杜芊芊一直对梅若鸿很专一,没有接受汪子默,梅若鸿被感动了。决定反抗家族,于是抛弃了汪子璇,直接和杜芊芊在一起了!
这时,汪子璇却怀孕了,可是她并不知道这个孩子到底是谁的。因为她被梅若鸿甩了后,因为特别伤心寂寞,就跟钟舒奇在一起了。
后来,两个男人深爱着汪子璇的男人在汪子璇的面前吵了起来,都说自己是孩子的父亲。眼看着就要打起来了,汪子璇拉起了他们的手说:“你们都是我最好的朋友,也都和我有过亲密关系,你们那么珍惜我、爱护我,我很感动,但是,从今以后你们不要再说谁是孩子的父亲了,好不好?”
这?这剧的三观在哪?我以前怎么会看这样的电视剧,还觉得陈红是个大美女,还模仿她梳头发,真的是百思不得其解呀。
然后,梅若鸿与杜芊芊婚礼后,故事又发生了戏剧般的变化,梅若鸿的前妻带着梅若鸿的女儿来投奔梅若鸿,然后,杜芊芊离开,梅若鸿再次崩溃了额,整日都在抱着头咆哮。
因为前妻生病了,梅若鸿就开始卖画,但是却总卖不出去,于是,梅若鸿整日到家就是发泄不满,前妻和女儿都被她吓得不轻。前妻为了保护女儿,也为了不拖累他们,选择了自我了结。
然后,杜芊芊再次遇到梅若鸿,又再次陷入爱河,选择和她光明正大地在一起,并且举办了隆重的婚礼。
长大后看《水云间》,真的感觉三观崩了,这样无脑的台词,以及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当年怎么会成为热剧呢?
渣男、绿茶、傻丫头!真的是一个都不少,最后还要迎来个圆满大结局,如果放在今天重播,估计早就被骂上热搜了。
时代变化太快,当年觉得挺正常又感人的剧情,现在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就如当年的我们,在爱情面前也许也会被痴情迷了眼,飞蛾扑火,哪怕粉身碎骨,如今回头去看,却原来都是镜花水月,笑话一场。数来数去,身边能有几段圆满的感情?
琼瑶影视作品中的经典台词赏析:
欢迎朋友们补充
提起会三观的剧,琼瑶奶奶小说吗改编的电视剧绝对榜上有名。都说自古红颜多祸水,琼瑶笔下就有这么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提起电视剧《新月格格》想必不少人,小时候都看得津津有味。可是现在想来却是这的太毁三观了,好在小时候自己不懂事,现在才知道新月为了爱情可以如此“厚颜无耻”。
该剧于1994年上映,豆瓣评分5.9分。
讲述了将军努达海和相差二十多岁的新月格格,凄美的爱情故事实则是小三打败原配,不顾一切要嫁给努达海,最后还大义凛然的说我不是来破坏这个家,而是融入这个家的。
不过好在结局确实悲剧,努达海远赴边关为救儿子中箭身亡,抢儿子心上人的恨被洗白。“忠贞不二至死不渝”的新月格格,听闻努达海战死远赴边关在心上人旁边自刎。
故事的开头新月格格一家被前朝旧部所杀,新月带着弟弟逃亡路遇匪寇,幸亏遇到到了和父亲同朝为官的大将军努达海出手相救,遇到这样的英雄新月暗生情愫。努达海把新月带回朝中,太后把她们姐弟安排在努达海府上。
貌美如花知书达礼的新月到了努达海府上,便很快得到了努达海一家的喜欢。努达海的妻子把她当女儿,努达海的女儿把她当好闺蜜,努达海的儿子把她当心上人,努达海把她当好侄女。
可以说在努达海家新月简直是万千宠爱在一起身,可是呢她却说出了“我是来加入这个家的,而不是毁掉这个家的。”结果努达海的妻子把她当女儿,她却要和她当姐妹。努达海女儿把她当闺蜜,她却要当她后妈。
努达海的儿子把她当心上人,她却心里装着他老爸。努达海开始了内心纠结,开始和新月眉来眼去,后来在全家的反对声中。
努达海请求带兵平叛,跑到边关逃避去了,结果受伤新月不远万里,到边关千里送自己,发生了不可描述的事情。然后双双把家还全家莫名奇妙接受了,这段狗血的爱情。
但是努达海的儿子想不通,也要跑到边关打仗,努达海不放心暗中保护,结果这回为了救儿子真的中箭身亡了。新月又一次远赴边关,殉情去了。
虽然剧情撕心裂肺,但是三观却真的是要多不正有多不正。原本父慈子孝夫妻恩爱的家,就因为新月为报答救命之恩以身相许,弄得家破人亡还觉得爱情凄美。
这部剧主要讲述的是6个大学生毕业后的故事。剧名叫《奋斗》,顾名思义,应该是为了爱情、生活、事业而努力,宣扬一种充满激情,斗志昂扬的拼搏精神。
可是看完整部剧,我并没有发现奋斗精神,给我的感觉反而是凌乱的感情线,看到了一群没有责任担当的孩子,尤其是主角陆涛,虽然有才华,可还是靠两个爹在铺路。
陆涛有两个爸,亲爸是富豪,后爸是官员,一个有钱,一个有权。陆涛一直强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梦想,可现实却还是依靠两个爸给自己铺路,后爸在背后给他出谋划策,亲爸无条件给他经济上的支持。
陆涛与夏琳初次见面,两人就互相爱上了对方,夏琳在爱情跟友情之间经过一番挣扎后,还是选择了爱情,就这样她抢走了闺蜜的男朋友,每天如胶似漆,一刻也离不开。夏琳的心理很扭曲,起初嫌弃男朋友陆涛没本事,可当男朋友有钱之后又变卦,说这些不是她想要的,觉得自己落后他太多,还背着男朋友打掉了孩子,尤其是她还见不得米莱对陆涛好,曾几何时,她有没有想过当初她从闺蜜米莱手里抢走陆涛时,米莱是什么感受?
米莱虽说是个富二代,可是条件优越的她却偏偏在一棵树吊S,还做了自己前男友的第三者,这关系是真够乱的。
向南在工作上还算是比较努力的,可在感情上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他跟杨晓云结婚,两个人完全都是一时冲动,而且还是闪婚,在没有任何感情和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就这么草率的领了证。
婚后的向南也没有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更不懂的如何当一个好丈夫,背着老婆在外面勾搭别的小女生,虽然没有进一步犯错,但这种行为是不对的。离婚后又迅速爱上了瑶瑶,但他内心又没有放下杨晓云,一边哭着说我爱你瑶瑶,转身又跟杨晓云复婚了。
杨晓云比较任性,自从结婚后,处处刁难向南,整体拿陆涛跟他比,嫌弃向南没本事,买不起车子跟房子。婚后还跟华子搂搂抱抱,成何体统,的亏华子坚持了自己的底线。
在我看来,整部剧中最惨的就是华子了,也只有华子才是真的在奋斗,可惜的是错付了。为了女朋友露露,开发廊,面包店,台球厅,可这一切都成了别人的,包括女朋友露露。即使创业失败无数次,他都不会放弃,直到成功。
再说说露露吧,当初她跟华子在一起的时候,就跟前男友藕断丝连,还经常把前男友喊过来一起聚会玩乐。虽说她出身穷苦家庭,但为了能把弟弟跟母亲接到城里住,也是不择手段,然后带着华子为她开的几家店铺,转身嫁给了华子的合伙人猪头。
猪头跟华子也正所谓不打不相识,起初的猪头完全就是个大忽悠,把华子忽悠着跟他一起倒卖二手书,结果被一窝端。后来猪头趁华子去国外请厨师的那段时间,成功把露露给拿下了,正所谓朋友妻不可欺,可他还是做了,关键露露也正有此意,就这样华子落了个爱情、事业双失。
从奋斗的角度来说,剧情应该是按照为了事业而奋斗的故事发展,可整部剧关于事业的剧情少之又少,更多的都是关于情情爱爱的情节,总之我看完之后是非常失望的。
片名奋斗,但我看到的只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情故事,主角陆涛是个意气用事,听不进别人劝的人,在我看来他是一个失败的角色,一边享受着富二代前女友的帮助,一边演示着自己的清高,坑了前女友家的钱,让自己的亲爸大赚了一笔,如果没有两个爸的帮助,也许他过得还不如向南。
十年前我没看懂《奋斗》,十年后再看,简直是毁三观,主体思想压根没有表达清楚,观众看了也根本不知道再讲什么,更不会从中体会到什么有意义的价值。
我见过最毁三观的电视剧大概是六爷的《吴承恩与西游记》,这部剧在播出前六爷曾多次宣传,说过自己是拍摄“吴承恩的一生”,并表示自己从吴承恩28岁演到82岁,太了解他了,然而实际拍出来的效果,简直像是高级黑,甚至感觉六爷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首先,这剧里吴承恩形象非常之差,气死父母、吃软饭、无能狂怒、动辄骂人是妖魔鬼怪,可谓明朝时期的巨婴,很难想象这居然是一个正面人物,下面来看看在本剧中吴承恩的那些知己朋友是如何对他,他又是如何回报的。
李老夫子: 是章承恩的第一个知己,也是他的启蒙恩师,在县官面前救了咆哮公堂的六爷,嘱托党知府的学生照顾六爷,学生也确实救了六爷,最后舍命保护西游记手稿,被贼二一脚踢下楼摔死。
回报:灵堂卖书,原谅了杀害李老夫子的仇人贼二,后来觉得手稿不行把手稿烧了重写。
叶芸: 章承恩的结发妻子,少女时期给被罗庞压在假山下的六爷送水,因六爷一个赌约嫁给六爷,多年含辛茹苦经营染线铺养家糊口,帮六爷和玉凤养儿子。
回报:被六爷当工具人,被六爷埋怨多次,玉凤去世后照顾六爷,结果六爷喊着玉凤(以妾为妻),玉凤去世后被凤毛推倒在地一次,为六爷上坟烧香当场去世,暴尸荒野。
沈坤: 六爷的第一舔狗,六爷的第一知音,多次救六爷,把女儿嫁给凤毛,从小培养女儿学版刻就是为了将来帮六爷印书,先后赠与六爷一千二百两,沈坤父亲赠与六爷二百两赎回濒将倒闭的染线铺。
回报:沈坤入狱期间不思营救反而在写真假美猴王,还曾威胁沈坤要是不当好官就把他写入西游记成为妖魔鬼怪,玉凤对沈坤冷嘲热讽一次。沈坤被陷害,客死京城章承恩都懒得去为他收尸。就看着“挚友”年迈的父亲独自往返处理后事,还美其名曰要让他们父子单独聚聚。等沈父带着沈坤的灵柩回来,干嚎几声,手抄西游记一本。
姚老大: 资助六爷四百两和一匹马,帮六爷救出姐姐吴承嘉,数次帮六爷脱离危险。
回报:被六爷写成好色懒惰的猪八戒,察觉老婆心里有别人,被六爷用有些事情藏在心里就好来安慰,
李春芳: 多次救六爷,救叶芸一次,赠予六爷一匹马。
回报:数次遭到六爷埋怨,期间六爷还威胁李春芳不要成为他书中妖魔鬼怪。
王长卿: 西游记书迷,热情款待六爷和玉凤,救玉凤一次,和六爷结拜为兄弟,赠予六爷传家之宝夜明珠。
回报:帮王长卿解决内鬼何莲和何莲的弟弟(唯一一个比较等价的回报。。。)
贼二: 杀害李老夫子和玄明子,向老罗献计绑票吴承嘉,改邪归正后救了六爷一次,勾结牢头亲戚折腾小罗。
回报:六爷对贼二之前做的恶事既往不咎,赠予贼二二十两(唯一一个收到六爷好处的)。
韩景元: 帮六爷报了杀妾之仇,将小罗先斩后奏,资助六爷修建猴园。
回报:查案期间被凤毛冷嘲热讽。
沈兰亭: 凤毛妻子,六爷儿媳,一路沿街乞讨就为了给六爷送二百两,熬瞎眼睛为了给六爷版刻西游记。
回报:不闻不问当工具人,六爷有钱游山玩水,却眼睁睁看兰亭眼瞎不请医生。
最后,这剧上上下下,除了严阁老和罗万金,上上下下都是西游记的舔狗,就连皇帝嘉靖也不例外,先是莫名其妙禁书,然后莫名其妙解禁。阅读时还能时不时魂穿一下玉帝,或者和美猴王一起上天 VR体验不要太棒哦,到临终前还念叨着西游记,含笑驾崩。
总之,这剧剧本太成问题了,主角被刻画成巨婴,全剧判断人物好坏的标准是帮不帮吴承恩,舔不舔西游记,吴承恩面对死去的知己,在坟头卖书就OK了,到后面丝毫不会记得曾经有知己为了保护他的书稿而死;面对杀死自己知己的人,只要他舔自己,骂罗家,那就可以结为兄弟;对于反派,也不塑造他们多坏,但是可以无底线地虐待,只要他是反派就行;为了追求所谓的“公道”,吴承恩做事可以不按章程,意气用事,最后带来的麻烦还是要靠家人、知己去解决。
本人是个追剧狂魔,喜欢追各种类型的电视剧,阅剧无数,其中有一部剧真的是毁灭了我的三观,那就是近期很火爆的、孙俪主演的《安家》!!!!
究其毁灭三观的原因如下:
一、颠覆了我对亲情的认知
我无法谅解的是一个家庭为了要一个男孩,就要把刚出生的第四个女孩扔到井里,谋杀未遂,还随意起了个名字—房四井。
爸爸妈妈从未抚养过一天,小学到高中的学费全部是由年迈的爷爷一点一点攒出来的!
考上了名牌大学,母亲居然故意回复校方不会报道。真是误了前途!
女主被迫只身来到上海打拼,事业刚有些起色,母亲便无休止的要钱,不给钱就要在公司闹事!
弟弟买房子、结婚、找工作都和女主要钱,爷爷生病了,女主给钱,被母亲扣下留给儿子,导致爷爷去世!
我真的有些不能接受!
二、颠覆了我对爱情的认知
男主同意和前妻假办理离婚,还要把名下财产都过给前妻,结果亲眼目睹前妻出轨小鲜肉,自己却净身出户。
前妻有了孩子,硬是说成是男主的。男主居然不反抗,还要百般照顾前妻,最后得知孩子不是自己的真相,只是伤心一下……
做个好男人真的太难了!
三、颠覆了我对职场的认知
安家天下所有的店员都可以对店长没大没小,还可以违抗领导命令,甚至没有业绩也可以拿工资!
这都是什么逻辑!看得我也想找一个这样的公司工作!!
总之,这部剧的一些故事情节设定真的毁灭了我的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