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部关于贫困山区教师电影
凤凰琴
【剧情介绍】
张英子第二年高考落榜后, 当乡教委主任的舅舅给她在他呆过的山区界岭小学找了个代课老师的差事.她老大不情愿地来到界岭小学, 心里却憧憬着城市里年轻人的浪漫生活.界岭小学除了她, 已有四名老师: 余校长、邓有梅副校长、孙四海教导主任, 余校长的爱人、已经成了‘废人’的明爱芬.他们都巴望着什么时候能从民办教师转成正式教师.
学校虽然小, 且地处偏远, 但每天早晨师生们都很正式地升国旗、奏国歌.邓有梅背后说张英子是飞鸽牌, 当面却恭维她套近乎, 还打孙四海的小报告, 说他跟有夫之妇王小兰好, 让学生帮着采草药.可是张英子慢慢了解到, 为了能使班上的学生读上新课本, 孙四海和王小兰吃了很多苦.使她对这一对未能终成眷属的有情人充满了敬意和同情.
住在余校长家近邻的张英子, 一来就发现屋里有一把不知什么人送给明爱芬留念的凤凰琴, 她没事儿就爱弹一弹.明老师又犯病了, 差点儿把张英子借给他们家的止疼片连瓶吞下去.张英子帮着有风湿使不上劲儿的余校长一通折腾, 回到屋里发现凤凰琴的琴弦被人弄断了.
县里扫盲工作检查验收的紧急通知下来了, 满打满算还有10 天时间.余校长轻车熟路地进行了布置, 先垫钱备了桌酒菜宴请村长和会计.村长满口答应先支付5 个月的拖欠工资, 如果获了奖全部奖给学校.张英子发现每个学生都在替不上学的孩子做冒名顶替的作业, 这样舅舅带着检查团来到界岭小学时, 它的入学率居然达到了96.3% .
张英子对如此弄虚作假感到气愤, 她到县上告了状, 使界岭小学的先进和余校长已经打到为学校修房预算里的几千元奖金泡了汤.气愤已极的舅舅扇了她一耳光, 学校停了她的课.张英子眼见自己的告状给学生们安全过冬造成了困难, 知道犯了众怒, 心里充满了歉疚.
为了摆脱困境, 张英子装出复习功课的样子, 几位老师果然或向她套近乎, 或到乡上去打听, 是不是又有了转正的新消息.
邓有梅偷着上山砍树被派出所抓了起来.余校长以这是他给学校砍的为由好歹把他保了出来.王小兰的女儿李子在独自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了狼群, 要不是她爬到树上险些被吃掉, 这使一向对她有父亲情感的孙四海陷入了沉思.
张英子怀着歉疚和对余校长们的敬意, 写了篇《大山·小学·国旗》的文章投给省报.省报派了个记者悄悄来了解情况, 拍了不少照片.这篇文章和照片在省报上发表, 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县里给界岭小学特批了3000元专款, 还给张英子特批了一个转正名额.
张英子决定把这个名额让给其他老师, 舅舅也同意了.不记名投票表决时, 张英子投余校长, 余校长投了张英子, 孙四海和邓有梅都投了自己, 一人一票.余校长谈起明爱芬的情况, 她是在刚生了孩子的第三天, 趟冷水河去参加民办教师转正考试落下残疾的.大家一致同意把这个名额让给明爱芬.在盼了多少年之后, 明爱芬终于摸到了这张转正表.也许是过于兴奋的冲击, 她带着满足与世长辞.
明老师的死使界岭小学的老师们有了顿悟和空前的团结.他们一致同意把这唯一的名额让给他们中间最年轻也最有前途的张英子.舅舅告诉张英子, 当年就是他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夺取了唯一的转正名额, 害得不服气的明老师落下了终身残疾.那个凤凰琴就是他怀着负疚的心情送给明老师的.这心情一直折磨着他.
张英子最后一次参加了全校师生的升国旗仪式, 带着余校长的深情嘱托,让她牢记这个艰苦的地方,山区孩子的读书还需要人来关注,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界岭小学.
⑵ 问一部电影,几年前看的了``是一个女的去做家庭教师辅助男的学习`还承诺男的考了多少分就会向全校学生跳艳
《我的野蛮女老师》MyTutorFriend
主演:金荷娜权相佑
婉秀(金荷娜饰)这名大二的学生因为家中经济条件的问题,不得不赚钱打工。婉秀找到了家教的工作,她的学生吉勋(权相佑饰)是家中的少爷,读书不勤奋以致他即便与婉秀同年如今也只读高中。
吉勋娇生惯养性格暴躁,与婉秀见面便不断争吵。吉勋面对衣着老土的婉秀很不满意,但在长时间的相处以来,他才发现婉秀的纯真善良。同样,婉秀也发现吉勋即便是个公子哥儿,但他十分重情重意的。
⑶ 电影我要上学详细剧情
剧情介绍:我要上学讲述了一个山村贫困女孩求学的感人故事。赣东柳溪村小学五年级学生赵小莲,父亲因山洪暴发抢救村民不幸身亡,家境十分贫困,欠本村村民赵三宝五千块钱债,同时又没有钱交学杂费,因而失学为赵三宝打工还债。
在打工过程中,赵小莲渴望读书,又遭到赵三宝的多次责难和阻止,赵小莲不辞而别走上拾荒之路。为了帮助赵小莲重回学校,村民二喜叔和学校老师开始了漫长的寻找之路、在教育部门以及全社会的帮助下赵小莲重回学校。影片反映的是当前千千万万贫困孩子艰难求学的一个缩影,也是当前贫困农村义务教育的真实写照,对改变当前农村教育现状和促进青少年的教育成长有极大的教育意义。
拓展资料
我要上学
电影《我要上学》由江西省电影家电视家协会、中共抚州市委宣传部、上海抚州商会、抚州吴氏电梯有限公司、抚州鸿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
拍摄故事
在拍摄过程中,他们做到了精益求精,不达要求决不罢休。有时,为完成一个镜头的拍摄任务,为力求演员表情到位,导演要求剧组接连拍摄了十多次。这部电影不仅展示了赵小莲求学的精神,而且展示了抚州城市和黎川农村的美丽自然风景,是一部难得的励志电影。
⑷ 电影《梦起航》中,里面的农村小伙最后成功了吗
在电影的最后,农村的小伙他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了,老师的咳嗽病好了,自己也被拯救了。
而除了这个老师之外,学生卢志伟也是一个非常有印象的励志小学生,他在电影的前期出现了不少的笑话,而且在同学们的眼中没有做过一件成功的事情,但是后来当这个女老师来到自己的班级之后,他就下定决心要做出一些成功的事情,后来他发现这个年轻女老师有一个咳嗽病,身体非常的严重,甚至已经影响到正常的上课,于是他决定用他爷爷说的土方子去找一样中草药,于是他就瞒着自己的爷爷在早上一个人爬上了非常陡峭的山上去采摘这个中草药,但是他在采摘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从悬崖上摔了下来,最终年轻女老师也找到了这个昏迷的学生,最后这个学生也脱离了危险,而这个年轻女老师的咳嗽病也被治好了。
⑸ 讲一个美国男老师把一班不读书的学生带上学微积分,并且都考 上,但有关部门不相信,要求重考,过关的电影
这个电影叫《为人师表》第一节课兰特是提着菜刀去上的还戴着厨师帽子对吧!
⑹ 怎么解析驴得水的剧情
《驴得水》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一所乡村小学为了得到资助,产生的一些列荒诞的故事。
优秀的口碑这部作品是一部喜剧电影,在喜剧电影的躯壳之下,却藏着优秀悲凉的故事走向。在电影上映之后,得到了众多观众的认可。许多人都觉得这部作品是一部难得的华语佳作,对其给出了极高的评价。上映多年之后,依然会被许多人反复提起,推荐给更多人观看。尤其是其中女主角任素汐的表现,可圈可点。在最后,任素汐受到了强烈的刺激,精神有些失常,她将角色的精神转变展现的淋漓尽致,展现出一位优秀演员的职业素养。这部作品也成为任素汐的代表作之一。
⑺ 走出大山的孩子 电影
《走出大山的孩子》电影是
10年前,浙江大学对口支援云和县,并帮助云和县梅源中学建立了希望班。我所在的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从每届希望班中各选10名贫困生(三届共计30名)与之结对。从1997年起,浙大土木工程系先后有十余名老师参与这项爱心工程,每当开学时,这30名贫困生总能及时收到浙大老师寄给他们的学费,使他们得以继续求学。2001年11月,《丽水日报》曾发表我写的一篇文章——《大山里的孩子们》,讲述了这一动人故事,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这样的爱心资助,持续了多年,一直未曾中断,直至资助他们完成高中学业。而笔者作为此事的牵头人,曾多次去云和县,直接与贫困生们接触、交谈,亲眼目睹他们求学之艰辛,相互间感情日益深厚,因此一直与他们保持联系至今,不觉已有十个年头。光阴荏苒,发表文章《大山里的孩子们》后,一晃又是5年过去了。这批10年前只有十一二岁的小孩子,如今已长成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和大姑娘了。他们现在怎样了?还在年复一年地为学费发愁吗?现在他们考取大学了吗?他们是否已经走出大山,成为城市的一员呢?
贫困,有时是动力!它使大山里的孩子,顽强地“杀”出了一条“血路”来
我的案头摆着一份“希望通讯录”,详细地记录了他们的情况:在这30名贫困生中,有17人考取了各类大学,约占总人数的60%。其中王何灵、陈贤良现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梅芳就读于浙江工商大学;何晓丽、陈丽香就读于浙江财经学院;梅丽红就读于宁波大学;罗剑就读于湖北教育学院……这些学生中,两个主修“大专文秘”的女孩子现已毕业——张玲虹在杭州某公司当文秘,季时慧则在宁波某大型外资企业当秘书兼财务,工作颇为顺心。
除了这17人外,由浙大张友苓老师一直结对的贫困生商伟林和练温剑,高考分数上了录取分数线,同时又被武警部队看中,最后纷纷自愿参军,现在一个在开封,一个在舟山。商伟林去年寄给我一张他在部队的照片,嘿!穿军装,打领带,挺威武的。
当年的贫困生练秀兰,初一时主演过反映希望工程的电视剧《同在蓝天下》,因而在云和县小有名气。她从龙泉师范毕业后,即被广州铁路局招聘,在广州——深圳的豪华列车上当列车员。两年多前,她给我发来短信说:“从穷乡僻壤忽然来到南方最时尚的大都市,很是新奇、激动。我终于走出大山了!这全靠浙大老师当初的支持啊!”
其他10多名未考上大学的贫困生,中学毕业后也都在丽水市区或云和县城找到工作:秋云当了护士,周玲开了手机店,惟一已经结婚的一位,和丈夫共同经营着自己的事业……
对于他们每一个人,我都可以写出一段故事来。可以说,我们当年在云和奉献爱心,现在都已经有了结果,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已成现实。
在这里,我为这17名上了大学的年轻人写上几笔,讲讲他们在大学里的奋斗故事。
这些年轻人在逆境中奋斗,养成了顽强地承受重压的个性,他们即便进了大学,也没有停止奋斗的脚步。在浙江财经学院读经济学专业的何晓丽,深知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因此从大二开始就同时进修会计学专业的全部课程,预计今年上半年毕业时,可以取得双学位。同时,去年她还参加了国家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现已通过了好几门。可以想像,一个瘦弱的女生,同时要完成比别人多得多的学分,需要多么大的毅力,需要付出多么大的代价!
梅芳于2004年考进浙江海洋学院,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她大一和大二成绩优秀,但她并不满足,执意要转学到杭州的名牌大学。因此念完两年后,根据省教育厅的“2+2”政策,参加有关考试,硬是凭自己的实力转学到了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专业,继续念大三大四课程。近日她来杭州报到,还到浙大来看望我,她说,“奋斗”的感觉非常好。
还有当年的贫困生陈巧琴,英语颇有天赋,从中学开始,七八年来每次给我写信用的都是英文,我手头积累了厚厚一叠她的英文来信。前几年,她考取了宁波工程学院英语专业,还是坚持用英语写信。去年。陈巧琴寄来一张她与外教的合影照片,照片中两人笑得很灿烂。
我感到,这些山沟里的年轻人如今真要飞出山沟,飞向世界了!
他们求学之艰辛,他们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深深地震撼着我
但是,高昂的大学学费,仍是横在这些贫困大学生面前的“拦路虎”。
众所周知,现在每年高考本科的录取共分三批,这三批本科生每年学费为六七千元至一万八千元不等,差别是较大的。而我认识的这批云和贫困生中,恰恰就有几个考上了“三本”的大学生,因此,他们必须面对每年近两万元的巨额学费。当初他们曾寄希望于国家的助学贷款政策,但事实上每个学生每年只能贷六千元,因此,读初中起就靠希望工程资助的这批贫困生,简直为巨额的大学学费愁白了头!他们曾想打退堂鼓,可又不甘心让自己好不容易拼来的大学梦就此破灭!
我的一个结对生叫梅丽红,初中时生活十分节俭,班主任老师说她一年的零用钱只有二三十元。她前年考取了宁波大学的英语本科,属“三本”,每年的学费需要18000元,这对她家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今年梅丽红来杭州时给我看过她的成绩单,所有功课成绩都在85分以上,其中“英语口译”为91分,但她父亲上山砍柴为她挣学费时摔成了重伤,不能干活挣钱了。
我一直不明白她在如此恶劣的家庭条件下,前两年的大学学费是怎么应付过来的?大三学费有没有着落?
梅丽红在手机短信中没有回答我的前一个问题,倒是对我的第二个问题作了如下回应:“向学校贷了6000元,在云和乡下向亲友借了3000元,自己和妹妹(妹妹当喷漆工)暑假拼命打工挣了2000元,妈妈每天在工地挑沙子,工钱一天30元,共挣了1000元,还有6000元欠着。”
啊!这梅丽红!她在短信中像在报流水账,平平淡淡。可是我的心里却波浪翻滚,越看越难过。后来,我给她汇去了一笔钱,但仍未能补足全部学费。
这就是我认识的这批大学生,他们求学之艰辛,他们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对我其实也是一种教育和震撼。
摆脱贫困,做一个对国家有用之材,是云和山里孩子们的追求和理想
经过十多年在贫困逆境中拼搏和奋斗,这批云和年轻人现已真正地开始走出大山!
在我认识的17名大学生中,其中兰恒香和叶红梅在杭州、宁波的相关医学院校读完高级护理专业后,都已走上了工作岗位。
去年,我和我的同事建国老师与已在杭州工作的张玲虹,在美丽的杭州花圃有过一次聚会。这个穿着牛仔裤、高跟鞋的漂亮姑娘,完全没有了当年山里孩子的“土气”。
那时,我记起了9年前我与建国老师初次来到云和梅源中学,与第一届希望班10名结对生拍过一张合影。于是我问她,还记不记得9年前拍的那张合影。她说,怎么会忘记。不久,张玲虹到我家看望我。我拿出那张合影,指着照片上前排正中那个有点土气的小姑娘,问她:“这是你吗?”于是,大家都笑了。张玲虹说:“那时我连云和县城都没有去过呢。现在跟着公司领导到处出差,走出了大山,我的整个人生真的不一样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浙江财经学院的何晓丽,再过半年就大学毕业了。现在她除了写毕业论文,就是忙于落实工作单位。由于她勤奋好学,因此在招聘中比别的毕业生有更大的优势。杭州一些知名企业如“娃哈哈”等都相继欢迎她先去实习,西子集团公司甚至表态:等实习结束后就可签订聘用合同。过年前,一个更吸引她的公务员岗位——离杭州很近的桐乡市国税局打来电话,说她通过了笔试,叫她春节前去面试。何晓丽离她人生的理想目标只有一步之遥!让我们祝她好运!
他们发愤图强,在贫困中一个目标接着一个目标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现在,我面前摆着6年前的那张《丽水日报》,把《大山里的孩子们》又重读了一遍,当年那些熟悉的贫困生名字又从我脑海里浮现。
大约是1999年的夏天,第二届希望班的班长马晓玲在我们的资助下从梅源中学初中毕业了,可是面对升入高中后翻一倍的学杂费(约1300元/学期),她的父母实在无力负担了,想让她回家种地。高一开学在即,她的学费仍没有凑齐。8月底某一天,我突然接到她的一封求助信:“亲爱的伯伯,您能否最后帮助我一次,让我进入云和中学继续念高中吧!我是多么地想读书啊……”过了一天,我把她的求助信拿给我的同事———浙大土木工程系的许进军老师。许老师当时详细看了马晓玲的来信,二话不说,当天从邮局汇了800元给马晓玲,并在汇款单上附言:“寄上学费,望好好学习,祝你进步!”就在开学前一天,马晓玲及时收到许老师寄给她的学费。她把学费紧紧地揣在怀里,感动得大哭了一场。
这就是浙大与云和学生之间的助学情!后来,马晓玲在浙大老师的资助下顺利地念完高中。在高中阶段,她积极进行体能训练,2003年考入丽水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大二时就考出了“省导游证”。2006年毕业后来到上海,在一家宾馆干起了酒店管理。马晓玲真是好样的!
王何灵,当年梅源中学的学习尖子,从初一到初三,成绩年年名列前茅。那年王何灵念初三的时候,梅源中学的吴校长曾亲口告诉我,说她极有可能升入县重点高中,甚至将来考取有名的大学,但她家境贫寒,担心她读不起高中,担心“一棵拔尖的苗子从此枯萎了”。
那次当我从云和回杭州后,“王何灵”这个名字就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后来我把王何灵增补到我们浙大结对的名单中,并把她推荐给我的同事——浙大土木系的葛炜老师。从那时起,葛炜老师每年都资助她,直至她高中毕业。
2004年,王何灵以优异的成绩从云和中学毕业,并于当年考入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环保专业。如今,她已是大三的学生了。
半年前,我邀请了在杭读大学的三位云和学子:梅芳、王何灵、陈贤良来浙大玉泉校区欢聚。我带着他们漫步在美丽的浙大求是园内,他们在竺可桢老校长的铜像前驻足,在现代化的邵逸夫科学馆玻璃幕墙下摄影留念,在浙大的“三士碑”前停留良久。此时此刻,他们也许在想:学士、硕士、博士的目标离自己还有多远?
令人鼓舞的是,当新年来临的时候,先是王何灵,紧接着是梅芳、陈贤良,都不约而同地给我发来手机短信,表示读完大学本科后,一定要继续考研究生,攻读硕士学位。而在宁波大学已经读大三的梅丽红,已经开始准备考研究生。过去的这个寒假,她把她的班主任老师当年攻读英语博士的资料书籍都借回了家,准备好好“充电”。如果这些目标都一一实现,我想这四位优秀的云和学子将分别是他们老家所在那个山村里有史以来第一个硕士吧!
这就是我们云和的大学生!他们发愤图强,在贫困中一个目标接着一个目标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他们一定会走出大山,他们已经走出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