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二战时期保加利亚是怎么被解放的
1944年9月5日,乌克兰第3方面军进军到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边境。苏联政府因此宣布,即刻起:苏联将同保加利亚处于战争状态。在这种极为有利的形势下,保加利亚共产党加紧了武装起义的准备。9月5日,保加利亚工人党中央政治局和人民解放起义军总司令部制定了武装起义计划。根据保加利亚工人党和祖国阵线的指示,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强大的反法西斯群众运动的热潮。索非亚、普罗夫迪夫、瓦尔纳市等城市的工人纷纷上街游行。9月7日,普列文的劳动群众攻占了监狱,释放了大批政治犯。9月8日,全国举行大罢工。在这种形势下,苏军在几乎没有保加利亚军队抵抗的情况下开进了保加利亚领土,成为促进该国人民革命的强大因素。9月9日夜,在保加利亚共产党领导下,索非亚市爆发了人民武装起义,法西斯集团被推翻。全国政权转入祖国阵线手中。保加利亚与德国断绝关系,对德宣战。9月16日,乌克兰第3方面军在市民的热烈欢迎下开进保加利亚首都。第二天,经改编后的保加利亚军队在作战上隶属乌克兰第3方面军,同法西斯军队一直打到战争结束。
1944年8月23日罗马尼亚人民武装起义后, 取缔了德国驻布加勒斯特办事处, 将德军军官押往他处。
B. 保加利亚在战争中失去了大片领土,为什么很少有人同情它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保加利亚大片领土被割走。但是历史上普遍认为,保加利亚这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这是怎么回事呢?
自古以来,巴尔干地区都是欧洲的火药桶,在这片土地上,奥斯曼土耳其和沙俄、奥匈帝国的较量就从未停止过。象保加利亚这样的小国家,自然也难以摆脱大国的控制。
(保加利亚内战)
保加利亚还算精明,直到日本偷袭珍珠港,才向美英宣战。而对苏联,却自始至终都没有宣战。整个二战中,只是对南斯拉夫、希腊这些旧敌展开疯狂进攻,收回了马其顿和西色雷斯等旧地,重新夺回了地中海风光。
1944年9月8日,已向保加利亚单方宣战的苏联军队,越过保罗边界,准备向保加利亚进攻。
当天,保加利亚工人党借机发动起义,推翻了君主政权。
新政府成立第二天就向德国参战,和苏联站在了同一阵营,并配合苏军向希腊境内的德军展开反攻。很快赢得了苏联的好感。
二战结束后,在强势苏联的坚持下,战败国保加利亚得以维持1941年1月1日的疆土面积。
虽然再次失去了西色雷斯和马其顿领土。不过和一战比起来,曾经被罗马尼亚划走的南多布罗加地区,终于得以保留。
就这样,保加利亚永远失去了地中海出海口,成为了半内陆国家。还和罗马尼亚一道,成了苏联手下的小老弟。
在大国较量之间,像保加利亚这样的地区小国,原本就玩不起。但他们想靠选边站队,来实现扩张野心,其实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显然是不值得同情的。
C. 拜占廷和保加利亚人之间的战争持续了多久
与保加利亚人的斗争持续了两个多世纪。813年,保加利亚大公克鲁姆的军队摧毁了尼塞福鲁斯•弗卡斯皇帝的军队,后者在首都的城墙下坚守不住而战死。鲍里斯改信基督教,希腊的神职人员移居保加利亚,只不过这样的和平只是短暂的。
瓦西里二世像(11世纪古书插图)
D. 保加利亚大公克鲁姆大公指挥了哪些战争
克鲁姆大公(?~814年)——保加利亚大公
克鲁姆803年即位,805年打败了阿伐尔人的入侵,809、811、813年多次打败拜占廷帝国,攻占了塞尔的卡(今索菲亚)和军事重镇亚得里亚堡。其领土包括今保加利亚以及罗马尼亚、匈牙利的一部分。克鲁姆大公是保加利亚人继阿斯巴鲁赫后的早期英雄人物,他能够一再打败当时的强国拜占廷,显示出他非同凡响的军事才能。
E. 一个老电影,中欧一个国家国王建了一个木头城,打败了罗马帝国皇帝的入侵。他父亲、哥哥逃走,他留下来抗
保加利亚电影《一个国王的荣誉》!
F. 描写一战俄土战争的影片,开始一片向日葵花海,花海里钻出许多士兵,突然机枪扫射,,这是什么电影
《土耳其式开局》是2005年上映的俄罗斯 / 保加利亚电影,由Dzhanik Faiziyev导演。Yegor Beroyev,奥莉加·克拉西科主演。
《土耳其式开局》改编自当今俄罗斯最畅销的通俗作家鲍里斯·阿库宁的同名小说,是一部混合了史诗、侦探、浪漫等元素的大片,背景是在1877-88年的土俄战争时期。范多林是阿库宁笔下的福尔摩斯,这个有点口吃的家伙(电影中看不出口吃),有着天生的侦探触觉。为了逃避伤心的爱情,他加入了俄国军队。很不幸的是,在战争开始的时候,范多林被掳。是在与其同被俘虏的同伴被杀后,在混乱中趴在马车下辗转逃脱,也是在逃跑过程中,得知土耳其间谍的存在,并获得蛛丝马迹,后来他遇上了一个叫瓦维拉的女子。她身无分文,却要去俄国找她的未婚夫。在俄军总部,他们找到了她的未婚夫,但是同时发现,在军队内部谍影重重,包括这个女子还有她的未婚夫,一时之间都变得神秘莫测起来,范多林如何凭他的智慧找出真正的间谍?
G. 第一保加利亚王国的第三次保加利亚战争
历史的车轮再一次滚动到了同一个地方,保加利亚人再度强盛,拜占庭人也再度尝到了800年前罗马军队在日耳曼土地上全军覆没的苦酒。这次带领保加利亚人走向辉煌的是科鲁姆国王(Krum,803-814)。此人本来是保加利亚潘诺尼亚部落的首领,彪悍勇猛,尚武好斗,一直渴望着扩张。最开始一直在与保加利亚人的老对手阿瓦尔人争夺霸权,由于查理大帝的突然出现,让保加利亚人和查理的帝国结成联盟,终于让他们的老对手彻底失败,才造就了这个保加利亚人的崛起,并且渐渐的蚕食拜占庭及其他周边国家的土地,发展了保加利亚民族的实力,再一次把保加利亚王国推向巅峰。
拜占庭对于这种咄咄逼人的态势自然不能不管,因为保加利亚人的扩张直接威胁到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安全。没有好的防卫系统,那么保加利亚人就可以长驱直入,达到色雷斯、马其顿、爱琴海或者直接到君士坦丁堡的城下。为此,拜占庭人坚守巴尔干防线,德维尔图斯、亚得里亚堡、腓利浦堡、萨尔迪卡都成了防守要区。但科鲁姆利用保加利亚人善于山地站的特点和拜占庭人打游击,多次袭击并洗劫这些防守要区,就好像这些地方就是他的奶牛。正如拜占庭作家尼基弗鲁斯所写:“他们恐怖的喧嚣声常常划破夜空,与疾驶而来的马蹄声一起打碎人们的美梦,接着就是烧杀强掠,死神顿时降临到毫无防备的人们头上。”刚刚答应南方穆斯林进供三个金币的人头税的尼基弗鲁斯(Nikephoros I,802-811)对于保加利亚的进攻忍无可忍,终于在807年正式发动了第三次保加利亚战争。战争一开始,拜占庭皇帝就亲自统帅军队打击保加利亚人在色雷斯北部的军队。科鲁姆无法抵抗,率领军队遁入巴尔干山区。可是拜占庭未加以追击,原因是内部发生了内讧,贻误了战机,从而让科鲁姆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拜占庭军队撤离后,科鲁姆再次率领军队进攻拜占廷腹地。809年,在科鲁姆的领导下,斯特里蒙河畔的拜占庭人被伏击,拜占庭人仓皇逃脱。科鲁姆乘胜追击,并历史性的夺取了拜占廷北方重镇萨尔迪卡(即后来的索非亚)。拜占庭人立刻反击直接攻入保加利亚腹地,袭击了保加利亚的首都——普利斯卡。这次保加利亚人损失惨重,但科鲁姆并不气馁,充分做好拜占庭人再次反击的准备。在811年,科鲁姆发起和谈,建议于拜占庭休战。可是拜占庭皇帝尼基弗鲁斯仰仗自己刚刚组建的军区精英组成的新军战斗力极强,对这个提议不理不睬,再次攻入首都普利斯卡,抢走了保加利亚皇宫的金银,并焚烧了皇宫。尽管如此,科鲁姆并不慌张,他利用拜占庭人的骄傲气势,在莫埃斯亚山区成功劫击拜占庭军队。在拜占庭人回国的道路上设立埋伏,用大量的树枝封堵了拜占庭军队的撤离道路,几乎全歼拜占庭军队,再次上演了800年前的条顿堡森林战役的经过(参见拙文《蛋糕战争与馅饼和平——条顿堡森林伏击战》)。拜占庭尼基弗鲁斯皇帝阵亡,他的儿子斯达乌拉西乌斯(Stauracios,811-811)侥幸逃脱至亚德里亚堡。得胜的科鲁姆国王十分高兴,他命令部下把尼基弗鲁斯皇帝的头颅制成酒碗,让每个大臣和将军都用这个碗喝一碗酒,以增强他们的勇气。之后,保加利亚人变本加厉,大举进攻,为了报复拜占庭人进攻首都的仇恨,他所到之处城池彻底销平,村镇焚烧殆尽,所过之处,尽为焦土。他占领了色雷斯地区以及黑海沿岸的诸多城市,包括德维尔多斯、安西亚罗斯、菲力普堡等都成了库鲁姆的囊中之物。拜占庭作家瓦希里对于这段历史曾说:“保加利亚人和斯拉夫人成为拜占庭帝国的两个最可怕敌人。”
斯达乌拉西乌斯在这种情况下与继承拜占庭皇帝之位,虽然按照法定程序宣布了他成为皇帝,但他的伤势使他根本无法继续坚持下去,在一场宫廷政变中他结束了自己做为皇帝的历史,之后不到三个月就一命呜呼了。811年10月2日米哈伊尔一世(Michael,811-813)继他为皇帝,这个人软弱无能,把拜占庭搞得一团糟。在外交上被法兰克查理帝国压制,在与法兰克的战斗中舰队彻底失败,不得不第一次承认了欧洲存在两个皇帝,一个是他本人,另一个是查理大帝。这在拜占庭的历史上是第一次,但不是最后一次,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权益之策,但它造成的后果是当时的人跟本无法想象的。拜占庭的继承罗马遗产的唯一特权已被打破,一切蛮族都可以挑战它了。在查理大帝的怂恿下,巴尔干半岛的形式越来越白热化。812年春天,科鲁姆再次进攻拜占庭的北部边疆,特维尔图斯城变成荒土,大量人民向南逃难。科鲁姆利用这个机会对拜占庭提出和谈,要求与拜占庭交换战俘以及告密者,但拜占庭由于内部的问题,迟迟没有回音。科鲁姆就借助这个机会于811年11月再次进犯拜占庭领土。米哈伊尔皇帝不会打仗,所以节节败退,黑海重要海港麦森布里亚被洗劫,保加利亚人得到了大量白银,并且得到了最重要的武器——希腊火的制作原理。拜占庭举国大惊。君士坦丁大教长尼基弗鲁斯主张和谈,接受保加利亚君主的任何条件;但斯图迪特修道院院长赛奥多利则极力主张迎战。最终赛奥多利占据了上风,拜占庭军队迅速出动,准备与保加利亚人决一死战。813年6月,拜占庭军队进驻色雷斯,立刻就在色雷斯首府维尔西尼基亚遇上了保加利亚的军队。两支军队僵持了数日,22日,拜占庭军队先发动进攻,但内部倒戈,阿维多利亚将军利奥撤出战斗,胜利的天平再次倒向了科鲁姆,仅仅半日,两年前的悲剧再次上演,拜占庭再次全军覆没,皇帝米哈伊尔侥幸逃至首都。813年7月11日,米哈伊尔一世被废,之后就是那个撤出战斗的将军,亚美尼亚人利奥登上了皇帝宝座,史称利奥五世(Leo V,813-820)。科鲁姆在追至君士坦丁堡城下,再次望城兴叹,尽管把自己的长矛扎在了君士坦丁堡的城门上,但仍旧未攻破城池,只得大肆劫掠了首都的附属乡村,并攻入了亚得里亚堡,俘虏了大量军民。814年,拜占庭人再次得到胜利,科鲁姆则再次挺进君士坦丁堡。在途中,他接受了拜占庭人的和谈要求,但是却在附会之时受到利奥派出的刺客的袭击,受了重伤,遂怨恨拜占庭人,准备第二年彻底踏平君士坦丁堡。但不幸的是814年4月13日,他就像阿提拉一样被脑出血致死。第三次保加利亚战争从此结束。随后保加利亚由奥穆塔格(Omurtag,814-831)即位,里奥五世与他订立了30年合约。自此以后,两国享受了80年的和平,这期间,保加利亚的君主自称沙皇,并在法国和拜占庭的争夺中,最终东正教化。最后由保加利亚沙皇西蒙再次挑起战端,第四次保加利亚战争开始,拜占庭也会出现第二保加利亚屠夫。
H. 求一部保加利亚老电影《可汗的光荣》(The Glory of Khan)的下载地址
《国王的光荣》
保加利亚纪念建国1300年而拍摄,
以前用glory of khan在电驴上搜到过。
是1981年拍摄的
第一保加利亚王国建立于681年,
影片称他们的部落老王库布里尔(罗三洋直接就翻译为“忽必烈”了)死前,留太子巴扬守卫领地,部落余众分三股由另外三个儿子带领各去不同方向,四王子阿斯巴鲁赫带领部众西迁到多瑙河边,后用雷霆手段平息不满,统一了众见渡过多瑙河,跟当地的斯拉夫部落融合。
正在与阿拉伯人作战的东罗马皇帝瘸子君士坦丁四世急忙帅五万大军前来镇压不速之客,终为所败。
影片以东罗马人质威利萨利茨视觉展现。最后被处死的就是他。
I. 欧美古装战争电影
1984年摄制的保加利亚影片《国王的光荣/可汗的光荣/681 - Величието на ханаhe/681 AD: The Glory of Khan》。
影片讲述了保加尔可汗阿斯巴鲁赫率部族自亚洲迁徙至多瑙河畔,与当地斯拉夫民族联手抗击东罗马帝国,并于公元681年建立了多瑙河保加尔汗国(第一保加利亚王国)的一段历史。上译曾于1987年引进过此片。
当年国内上映时的海报:
http://pic2.997788.com/mini/shopstation/picture/MA/00/0006/000606/MA00060642.jpg
http://pic2.997788.com/mini/shopstation/picture/MA/00/0006/000606/MA00060642a.jpg
J. 第一保加利亚王国的第二次保加利亚战争与第一保加利亚屠夫
这是一段保加利亚的屈辱历史。经过了这些和平时代以后,保加利亚和拜占庭又进入了战争年代。拜占庭原本在两线作战,很难腾出手来消灭一个国家。但是东方的阿拉伯人由于继位的问题又一次陷入了混乱中,这就给拜占庭消灭保加利亚带来了希望。公元756年,保加利亚汗王温内奇(Vinech,756-762)继位。他继续奉行以前的路线,要求拜占庭加倍进贡。但拜占庭由于军区制的改革与阿拉伯的混乱问题,使得自己恢复了元气。这个时候保加利亚问题成为了拜占庭的最重要问题,他们不会再求和了。君士坦丁五世(Constantine V,741-755)为了抵御保加利亚的进攻,一连修建了600多座城堡,但是,对于南方地区的富庶馋涎的保加利亚人是不会被这些问题吓倒的,保加利亚人立刻组织了兵员进攻色雷斯地区,所过之处无不抢掠殆尽。当保加利亚人再次到达君士坦丁堡的时候,他们再次望城兴叹,高高的城墙,严密的把守,也许这就是保加利亚人一直无法逾越的高墙。当然保加利亚人还是老习惯,劫掠了周围的乡村后就退兵了。这件事开启了保加利亚与拜占庭的再次敌对。并由此引发了第二次保加利亚战争。
从公元756年开始,每年都会有一次战争。而真正的战争于公元762年终于爆发了。这时是保加利亚新王特勒茨(Teletz,762-765)继位,他一继位就开始准备对拜占庭发动进攻,同时保加利亚的贵族又十分支持这次战争,因此更助长了保加利亚汗王的士气。这一年,有大量的斯拉夫人和保加利亚人迁移到了拜占庭的北部边疆。这些人一改以前民族迁徙的方法,不再随水草而居,而是直接随农田定居,从而牢牢的把握住了自己在迁移过程中所得到的一切。并且随时可以组织起来对政F施加不满的情绪,这就是一把插入拜占庭心脏的尖刀。而保加利亚汗王此时又十分想得到拜占庭的肥沃土地,自然而然的就发动了大军,而且还联系拜占庭境内的保加利亚和斯拉夫人一同起义。对拜占庭来说这可不是一件好事,如果保加利亚人成功了,那么拜占庭将会从地球上消失。在这个生死存亡之际,君士坦丁五世发动大军,从水陆两线进如保加利亚境内。水路由黑海进入保加利亚,陆路则由皇帝亲自率领从色雷斯和阿恰鲁斯向北行进。沿路虽然多次遇到保加利亚人的阻击,但是由于拜占庭与保加利亚的武器装备相差悬殊,几乎每次都是保加利亚全军覆灭。保加利亚人只好在山区设置重兵,形成一道道防线,才延缓了拜占庭的推进。可是君士坦丁五世的战争经验相对来说还是强于保加利亚特勒茨王的,他绕过了这些布防线,直接进攻多瑙河畔的苏塞达瓦和诺瓦埃,在保加利亚人的背后开花,公元763年6月30日两军对垒,从早晨一直打到晚上,保加利亚军队大败,拜占庭军队全面瓦解了保加利亚人的进攻。这场战斗以拜占庭的全面胜利和保加利亚的全面失败告终。君士坦丁五世回到君士坦丁堡后举行了盛大的凯旋仪式,因为这场战争非比寻常,他拯救了整个拜占庭帝国,让帝国不至于灭亡,同时,他的统治也更加牢固了。而等待特勒茨则是一场政变,他最终死于内乱之中。
从此以后保加利亚陷入了四十年的内乱之中,而拜占庭人也从中渔利。今天分化瓦解,明天收买眼线,几乎每次的保加利亚人进攻都被拜占庭人预先得知,大量的保加利亚人被君士坦丁五世俘虏,在君士坦丁堡大竞技场上被处死。公元773年虽然保加利亚汗王特利里格(Telerig,772-777)曾发动了一次强烈的进攻,但却被自己人出卖,虽自己侥幸逃脱,但数万士兵被歼灭在色雷斯南部的利索色利亚,战俘也被君士坦丁五世在军事坦丁堡竞技场上全部处死。因此君士坦丁五世被人们冠以第一位“保加利亚屠夫”。保加利亚也由于这些年的过度用兵,已无法与拜占庭争锋,就承认了拜占庭的宗主地位,并签订了和约。尽管如此,但此时的保加利亚已经成为了拜占庭的最大敌人。合约只是三十年的休战,三十年之后将会有一个保加利亚人把自己的长矛插到君士坦丁堡的城门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