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哪些中国电影在日本很红
《那山那人那狗》:一部中国电影的日本神话
一部国内发行几乎等于零的电影在日本取得了神话般的成功。到目前为止,《那山那人那狗》票房已经超过3.5亿日元,取代《我的父亲母亲》,成为日本境内票房最高的中国电影。
《那山那人那狗》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片子?听到这个消息的人恐怕第一反应是像我一样发出这样的疑问,并且像我一样,在发出疑问以后,同样面临周围一片尴尬的沉默。除
了片名听起来比较熟悉以外,绝大部分国人不知道这部电影是新片还是老片,是已经上映还是从未上映。
日前,记者在北京约访了这部影片的导演霍建起先生,请他详谈了《那山那人那狗》在国内和日本不同的发行遭遇。
霍建起至今一提起这件事还激动不已:日本人真是靠这部片子赚了不少钱,但是他们赚多少钱我也不眼红,我的片子能够进到影院里,而且一放就是半年一年,对一个中国导演来说,这就足够了。
十多年前,湖南作家彭见明先生的短篇小说《那山那人那狗》即以诗意的语言征服了不少人。然而,它缺乏情节的散文意象令不少人觉得很难用电影的方式表达。1998年,潇湘电影制片厂的康健民厂长作为这部小说的忠实读者在北京寻求改编合作者,得到北影韩三平厂长的帮助,美术出身的导演霍建起对这部具有纯美意象的小说也很感兴趣,终于使得这部电影在1999年拍竣,并获当年金鸡奖最佳电影奖和最佳男主角奖。但是,这些并不能使这部电影得到发行商的青睐,拥有该片发行权的紫禁城三联公司一部拷贝也没卖出去。这部由潇湘电影制片厂和北京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小成本电影,像不少国产电影一样,一出生就被卖给了电影频道,院线?无人问津。
这样的情形持续到1999年底,《那山那人那狗》眼看就要被中国电影巨大的黑洞吞没,突然,转机出现了,2000年1月,一位日本的老发行人深泽一夫偶然看了这部影片,就通过北京电影学院的倪震老师找到导演霍建起,表示愿意为这部片子做日本的发行工作。老先生显然非常欣赏这部片子,他打算用一年的时间为这部片子的发行做前期工作。深泽一夫很快联络了岩波影院(日本最著名的艺术影院)、东宝东和发行公司,并得到了日本《旬报》(日本的权威电影杂志)总编辑植草信和的支持,《那山那人那狗》在异常周密的部署之下开始了它的日本之旅。
据霍建起说,这部片子在日本应该是四方联合发行,也就是深泽一夫、岩波影院、《旬报》、东宝东和。在发行配合上,他们显得非常熟练。在从紫禁城三联手中购下日本发行权以后,日本方面的发行人立刻着手搜集有关这部电影的所有资料,连一个配角的生日也不拉下。为了配合宣传,《旬报》专门印制了精美的小册子,而岩波影院还从原作者彭见明手中买下了六个短篇的版权,与《那山那人那狗》一起出了一本日文版彭见明小说的合集,现在,这本书已经加印了五次,每次印一万册。
2000年10月,为了便于这部影片的推广发行,日本方面邀请霍建起和本片的编剧思芜女士参加东京电影节,由于霍建起当时正在加拿大参加蒙特利尔电影节,未能成行,后来是思芜女士单独参加了妇女论坛。2001年2月18日,日本方面正式邀请霍建起赴日本参与该片公映前的宣传。五天的赴日时间安排得极为紧凑,除了试映会上的公开见面外,其余四天都是重要传媒的单独专访时间,每天都是上午两个记者,下午两个记者,非常辛苦。霍建起开玩笑说,他们似乎是在剥削我的劳动力,但是我被剥削得很愉快,因为他们已经为我的片子辛辛苦苦地做了一年的发行铺垫,而我只做了五天而已。
2001年4月7日,《那山那人那狗》正式在岩波影院上映。作为艺术影院,它的上映方式跟主流电影铺天盖地的全面上映完全不同,它采用的是细水长流式,在一间100多个座位的小厅中,这部电影被安排了半年的档期,也就是说,在半年时间内,这部影片将在这个厅中循环放映。由于反响热烈,除了东京的岩波影院外,从今年五六月份开始,大阪、神户、京都都开始放映这部影片,到目前为止,这部影片仍未下线,不少边远地区仍在要求加映。
『贰』 中国的电影在日本上映过的有那些
《功夫》 2004.10.30 东京上映
《英雄》 2003.8.16日本上映
《无极》 2006.2.11东京上映
《集结号》 2008.10.23东京上映
《东邪西毒》 1996年日本上映
《大腕》 2005.10。25日本上映
《杀破狼》 2006.3.4
《独自等待》 2004.10.26
《三峡好人》 2008.8.18
《满城尽带黄金甲》 2008.4.12
《霸王别姬》 1993.10.2
《梅兰芳》 2009.3.7
《神话》 2006.3.2
《夜宴》 2007.6.2
《头文字D》 2005.9
《十面埋伏》 2004.8.3
《少林足球》 2002.6.1
《无间道》 2004.9.18
《如果爱》 2006。11.11
《男儿本色》 2008.8.30
《七剑》 2005.10.1
《活着》 2002.3.23
《鬼子来了》 2002.4.27
《2046》 2004.10.23
..............
以上电影在日本都有上映,但是据日本的中国电影翻译家水野卫子认为,日本电影观众多为女性或是学生年龄段,所以对中国多数内容现实的影片不是很感兴趣。而中国的武侠动作电影在日本比较受欢迎。并且,从总的趋势来看,日本民众对中国电影的关注程度已急剧增多!
我们同时还可以发现,我国的很多反映抗日战争的影片没有在日本上映。这种现象应该是日本在此段历史的认识上与我国产生的分歧造成的。
总的来说,中国电影在日本的影响力,还是略显不足。
『叁』 日本网民热议中国抗日电影大陆版和台湾版的区别
以前我们熟悉的是大陆版本的抗日电影,最近在出国的飞机上我看了8部台湾拍摄的抗日电影,看完之后作了一个对比,发现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差异。 第一,题材上明显不同。大陆版本的抗日电影名字很边缘,比如《小兵张嘎》、《地道战》、《地雷战》、《李向阳》。而且反映的抗战多半是乡村的抗战,非城市正面抗战,比如《敌后武工队》。 而台湾版本的抗日电影起名较宏观,比如《笕桥英烈传》(空军跟日本人激战)、《八百壮士》(四行仓库保卫战),还有《英烈千秋》(讲张自忠)、《梅花》、《香火》等,多半选取城市正面抗战题材。 第二,人物身份选取不同。大陆拍的全是穷人的抗战,比如乡下老百姓、穷人参加革命抗战,地主老财是汉奸。而台湾拍的全是富人的抗战,比如《梅花》,讲的是绅士、大乡绅的抗战,家里几代同堂,生活很好,很体面,小孩都在国外留学等等。 而《笕桥英烈传》里的人物角色也全出生于有钱人家。国民党在大陆代表有产阶级的政权,价值体系对富人是正面的,对穷人是负面的。 第三,国恨、家仇的先后顺序不同。大陆抗战电影多半是国恨在前,家仇在后。但在台湾电影里顺序恰恰相反,往往家仇是一个故事的引子,而国恨是背景。比如《梅花》体现的是民族精神,但是它也是先家仇后国恨的逻辑关系。第四,抗争的出发点不同。大陆版本反映抗战最主要是从国与国、民族与民族的对抗出发,多从正义、侵略等角度来阐释,而台湾版本更多从中华民族的文化出发来阐述一种文化的抗争。 比如《梅花》这部电影,梅花的精神百折不挠,喻示着中华文明不能被日本人打断;再比如《香火》,喻示着中华民族香火不能灭、不能断,而且要顽强地接续下去,这是一种文明、文化的抗争。 第五,对阶级和人性的处理不同。大陆抗战电影往往重阶级性、斗争性、反抗性,比如展现日本人的残酷性和中国人的斗争性。 而台湾版本着力反映了很多在抗战过程中微妙复杂的人性。比如《梅花》里老大的父亲被日本人杀了,老大决定去从军,临行前他跪下来向母亲辞行,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为了打击日本帝国主义,我要参军”的台词,而是很简单地说了一句:孩儿不孝,长子不能保全家安全,所以我应该去从军。 老太太站在台阶上送他,含着眼泪只说了一句“打赢了回来”。短短几句话,给人心灵留下的震撼很大,因为它体现出人性及中国文化方面的顽强。 比较之后我发现,把这两个版本合起来看应该更能反映抗战的事实,单看哪一方面都不够。让我们回到历史现场,去看历史的另一面,看历史被遗忘的那一面,被歪曲的那一面,被掩盖的那一面。
『肆』 有哪些在日本上映的中国电影
其实要说在日本市场上映的中国电影是有很多的,因为毕竟有很多小众的院线。会上一些他们认为的文艺片或者小众电影。以我看,要想了解一部电影的影响力还是要看票房。因为这是普罗大众用钱来投出的选票,更具备参考价值。下面是中国电影在日本票房前20名的名单:
《赤壁(下)》2009年 55.5亿
《赤壁(上)》2008年 50.5亿
《英雄》2002年 40.5亿
《少林寺》1979年,82年日本上映 36亿
《A计划》 1983年 31亿
《龙争虎斗》1974年,李小龙 30亿(配给16.42亿)
《死亡游戏》1978年,李小龙 29亿
《少林足球》2001年 28亿
《十面埋伏》2004年 22亿
《A计划续集》1987年 19.1亿(配给10.5亿)
《警察故事》1986年 18.7亿(配给10.3亿)
《功夫》2004年 17亿
《五福星》1983年 15亿
《猛龙过江》1974年,李小龙 14亿(配给7.72亿)
《龙兄虎弟》1986年 13.6亿(配给7.5亿)
《威龙猛探》1985年 12亿(配给6.6亿)
《快餐车》1984年 11亿
《精武门》1974年,李小龙 10.9亿(配给6亿)
《唐山大兄》1974年,李小龙 10.9亿(配给6亿)
《龙少爷》1982年 10.9亿(配给6亿)
第一名毫无争议的是三国题材的《赤壁》,要知道《赤壁》在日本的票房比大陆的票房还要高。可见日本人对三国题材是有多么的热爱。日本对三国题材的拍摄和改变可以说是乐此不疲。有以曹操为主角的《苍天航路》有比较正统横山光辉的《三国志》甚至还有娘化的《一骑当千》三国的游戏更是非常的多。所以吴宇森操刀的《赤壁》在日本取得如此的成绩,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伍』 日本电影韩国电影和中国电影哪个比较好看
我觉得我把韩国最近三年,各个类型片里面的优秀代表提出来,你就知道差距在哪了。
10年之前对韩国电影的印象就是野蛮女友、色即是空。10年之后,韩国人真的是在各种类型片都有佳作,分别如下:
一.动作片
1.《大叔》 2010年
<img src="https://pic3.mg.com/50/_hd.jpg" data-rawwidth="315" data-rawheight="4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5">
返老还童是老梗儿,但是谁说老梗就不能拍出有意思的电影了?!韩国人办到了。一个受家人嫌弃的老奶奶,在自杀未遂后神奇的返老还童,加入了孙子的乐队,参加韩国好声音,成为了受人的歌手,你要是以为这是部励志片,那就错了。韩国人在家里最重视啥,传统家庭伦理啊,所以这部电影的结尾,奶奶为了子孙又放弃了青春的容颜。想来,为子孙而活也是中国妈妈的心吧。电影高潮的对白:
儿子:“快走吧,不要再吃别人丢掉的东西,不要再吃发了腥味的海鲜。不要为了孩子,像奴隶一样生活。不要找短命的丈夫,不要生像我这样不孝的儿子。求你,快走吧……”
即将返童还老的奶奶:“即使还有来生,我也会一成不变,就这么活着。再苦再累,也不想改变,就这么活着。那样,我才是你妈妈,你是我孩子。”
猜到了车祸这种万年韩剧三宝,猜到了儿子最终认出母亲的情节,却依然在此刻眼角划过热翔。棒子的本事就在于他们真的掌握了如何把素材完整的搞出一部具有电影素质的电影。及时你知道他们马上就要骗你的眼泪,却依然在内心深处被他们打动,因为影像和对白的运用是诚恳而朴实的。
该片两大亮点,女主是第一,音乐是第二。你能想象一个前年还在演初中生的小妹妹,今年已经可以演70岁的老奶奶了么,虽然有些地方处理起来还是有表演痕迹,但是那种碎嘴老奶奶的气息真是扑面而来。网络了下,小姑娘叫沈恩京,今年已经凭借这部电影拿下韩国本土的影后。哥就大胆预测了,不要过10年,她一定能拿个国际影后,这起点,这实力,妥妥的。
由于女主返老还童后参加韩国好声音去了,所以该片附赠好听的歌若干首。尤其是在歌曲中穿插女主年轻时的回忆,既解释了之前留下的疑问又推动了剧情的发展,点个赞。做个好雷锋,下载地址在这奇怪的她 。
综上,韩国人拍电影一如他们的外号,越来越棒了。他们的电影工业强处是创作,短板是市场,但是我们也看到,他们在利用好莱坞模式打开市场。当我们还在争论《小时代》和《后悔无期》哪个更好时,韩国电影已经在过去两三年里突然爆发,甚至拍出好莱坞级别的大片,恐怕是值得中国电影人以及我们普通观众深思的。一部分电影观众比如我,经常抱怨国产片的品质太差,向那些拍出烂片的导演作鄙视状。但反过来想想,有什么样的观众就会有什么样的剧本和电影。市场是双向调节的,如果中国电影观众足够成熟的话,自然也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烂片了。
以前总觉得,棒子各种历史胡吹,各种文化遗产炒作,很烦他们。但是这两年看了很多韩国电影,让我觉得,这个民族还是很可爱的。某个历史老师说过,一个国家到底是让人觉得可怕好呢,还是让人觉得可爱好呢?具体可怕好还是可爱好,我也不知道。但是韩国人已经用他们的电影,改变了我对他们的一些负面看法,所以说,文化作为软武器,还是很有效果的
希望,未来我们也能有大量好看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