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电影 » 最新电影卡帕
扩展阅读
2020年9月最新电影有哪些 2024-11-02 05:28:48
中世纪的骑士战争电影 2024-11-02 05:20:13

最新电影卡帕

发布时间: 2022-04-21 19:27:29

㈠ 想了解关于卡帕《背靠背》的历史,或成立时间等!

Kappa 品牌介绍

在70年代初期,意大利发生了一场深刻的社会文化变革,可以称之为是反抗、叛逆的年代。在这场变革之中,服装也随之适应着新的生活方式,Kappa便是这场变革的产物。

在强大的赞助行为的支持下,Kappa于1981年签约赞助了意大利尤文图斯足球俱乐部,随后又成功赞助了美国参加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国家田径队。在赞助活动中,Kappa品牌所提供的使用创新面料、令人难忘的设计和代表品牌语言和品牌形象的产品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使得Kappa品牌的知名度得以迅速的提升。

Kappa品牌的符合市场规律的正确的品牌定位,使Kappa在世界范围内的业务内容正享受着高速的增长。目前,Kappa以特许经营和直接分销的方式已经进入到欧洲、亚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

Kappa国际市场的发展是建立在特许代理商网络的发展及快速增长基础上的。BasicNet将为特许代理商们提供完整的商业技术;对于本土化的市场发展,BasicNet将给予策略性的指导,使他们在其区域内规范经营。
BasicNet为特许代理商提供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强大的集团信息管理系统支持(简称“KOS”系统),其KOS系统具有从集团到代理商,代理商到零售商,直到零售终端的完整的管理功能。

特许代理商们现已成为BasicNet的一部分,共同拥有一个全球化的发展目标。由于BasicNet可以帮助特许代理商们建立全面的商业和市场服务体系,因此Kappa的商标和公司形象甚至可以为一个本土化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创造核心的竞争能力。

创造适合人们日常穿着的运动服装是BasicNet的产品开发策略,在产品创新中追求的目标是:运动休闲产品的再生。同时功能性的运动服装是支持和带动运动休闲产品的桥梁。

㈡ 以前看过一部美国电影 讲的是一个kappa家族的女孩在学校里的选美故事,忘了叫什么名字了

大学新生

个古老的童话故事被带进了现代生活:雪梨·怀特是一个像男孩般顽皮活泼的女孩,这可能跟她妈妈去世的早,和爸爸一起生活有关。刚刚高中毕业的雪梨即将进入大学迎接全新的生活,为了更能贴近妈妈曾经有过的生活

㈢ 电影!!讲述卡帕姐妹会

是不是这个 名字叫雪梨公主
剧情 ~~~
从踏足大学的第一天开始,一切在大一新生雪梨·怀特(阿曼达·拜恩斯)眼里都是那么新鲜。这里不仅是雪梨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也是她刚去世的母亲一直希望女儿加入的地方。所以,身为1990年卡帕联谊会荣誉会员保罗·怀特和黛博拉·莉的女儿的雪梨,为了怀念自己的母亲,也不能免俗地加入了女生联谊会的严苛考验。

虽然是个可爱漂亮的女孩,可雪梨的性格却更像男孩子一样大大咧咧,女生联谊会的各项淑女训练很快就让她一个头两个大,这让联谊会会长蕾切尔(萨拉·帕克斯顿)很是不爽。偏偏雪梨的坦率随性还深深吸引了蕾切尔的前男友--帅气的男生联谊会重头人物泰勒(马特·朗),这对本来就心里疙瘩的蕾切尔无异于火上浇油。如今的卡帕女生联谊会,早已不是昔日友爱的姐妹会,而已经完全沦为蕾切尔一个人独揽大权的组织,于是,在一场舞会上,蕾切尔当着所有人的面正式宣布雪梨被逐出了姐妹会。

在大雨中无处可去的雪梨,却被七个在学校一点不受欢迎的社交呆子收留。这七个还相信有圣诞老人的呆子,有的只穿黑衣、有的是游戏狂人、有的痴迷木偶、有的是科学怪人、有的是书呆子、有的戴着高度眼镜、有的从头到脚就是呆瓜像,可心胸宽阔的雪梨却很快和这帮善良的呆子打成一片。而且,为了改革陈旧的体制,为了结束蕾切尔的“独裁”,雪梨更决定联合起新结识的好友们与联谊会斗争,创出另类天地!

㈣ 卡帕是哪个国家的品牌

意大利。

卡帕即kappa,Kappa的前身是一家叫calzificio Torinese的以织袜和销售为主的企业,于1916年在意大利都灵成立。

1939年二战爆发,意大利政府对军需供给的需求激增, 针织类产品被添加到 Calzificio Torinese 工厂的流水线上。而工厂的产品也第一次打上了商标。

1951年战后重生,二战中惨遭炸毁的工厂,在战后新址进行了重建。由于军事订单的锐减,公司开始转型为日用消费品市场供货。

从1998 年到2006年,Kappa 赞助了37个国家,420个左右的队伍和个人频频亮相体育赛事,涉及足球、滑雪、赛车、网球、帆船、乒乓球、冰球、板球、沙滩排球、曲棍球等多个体育项目。

(4)最新电影卡帕扩展阅读:

1969年意外得来的logo

在一次泳装样本的拍摄中, Maurizio Vitale偶然发现了一张样片,图中是一男一女背靠背坐着的逆光剪影,并决定用它作为Robe di Kappa的logo。这个充满浪漫色彩的人物标记一直沿用至今,成为风靡世界视觉符号。

㈤ 一部科幻片是说太阳要灭亡了,人类用地球上所有的资源做了一个飞船去往太阳里扔炸弹。。求这部电影的名字

是电影《太阳浩劫》的剧情。

《太阳浩劫》是由福斯探照灯公司于2007年4月5日推出的一部太空灾难科幻片,该片由丹尼·博伊尔执导,希里安·墨菲、杨紫琼、真田广之等主演。

该片讲述了由八位科学家及航天员组成的救援团队重新点燃垂死的太阳拯救地球的故事。 2007年4月5日,该片在英国上映。2008年该片获得第34届土星奖最佳科幻电影提名。

公元2057年,在短短的半个世纪之后,在科学家的证实下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太阳,渐渐失去了它普照万物的能量,已经提前进入了可怕的衰竭期阶段。地球将因为缺乏光照能源而陷入冰封,全人类濒临灭绝危机。

这对于渺小的人类来说,不啻于可怕的灭顶之灾的提前到来。于是,人类组织了一支由八个人组成的“太阳营救小组”。乘坐一艘名为“伊卡洛斯二号”(Icarus II)的宇宙飞船迅速地奔向炙热的太阳。他们执行的任务就是负责运送核子弹头,重新点燃垂死的太阳。

(5)最新电影卡帕扩展阅读

主要角色介绍:

1、凯恩达

演员 真田广之

伊卡洛斯二号飞船船长,太阳救援小组的队长,日本人,老成持重,冷静果敢,是整个团队的精神领袖,负责指挥和调动所有队员。当飞船隔热板出现故障,主动出舱维修,为了保住飞船,被太阳风暴卷走。

2、卡帕

演员 希里安·墨菲

物理学家,被队员视为最重要的人,只有卡帕知道如何引爆核弹。负责利用电脑模拟计算飞船航道和各种数据分析。性格犹豫、感性、柔弱。建议改变航线飞向伊卡鲁斯一号飞船,增加引爆核弹的可能性。看着队员一个个牺牲,被团队寄予重任的卡帕最终引爆核弹,淹没在太阳中。

3、柯拉珊

演员 杨紫琼

细腻、富有爱心的植物学家,来自马来西亚,负责照料飞船内的植物园,种植蔬菜水果为组员提供营养补给,同时负责氧气供给和检测氧气。被突然出现的一号船船长庞贝克杀死在植物园里,死前还拼命保护最后一颗树苗。

4、凯西

演员 罗斯·波恩

飞船掌舵,驾驶员。年轻,美丽,在队员投票决定牺牲特雷时,表现出悲悯和同情。看似柔弱,但面对危险时表现出异常的冷静、机智,和物理学家卡帕联手除掉庞贝克,自己也在搏斗中牺牲。

5、梅斯

演员 克里斯·埃文斯

副驾驶,也是飞船的维修员。目标明确,不择手段,必要时不惜牺牲他人或自己。冲动、冷酷、勇敢,机长牺牲后他是实际的决策者。先是认定隔热板故障是特雷的责任,提议牺牲特雷。后来从一号舱返回二号舱的途中决定牺牲自己保住完成拯救任务的关键人物卡帕。

㈥ 电影《大学新生》里的kappa是什么意思啊

美国大学的兄弟会fraternity(姊妹会sorority)是一种学生社团,通常都会用1~3个希腊字母来代表一个兄弟会的名字(比如说ΓΨΦ)。兄弟会不是强迫性的,所以学生不一定要参加,但是参加兄弟会是一种扩张人脉的捷径。加入兄弟会要缴交会费,兄弟会会办很多party,只要是会员都可参加,但是当你是菜鸟(刚入会)时,会被老鸟整~

那个电影里面的kappa算是那个大学里面比较有历史的有名的姐妹会了,而且女主角的母亲也曾经是那个姐妹会的成员,对于跟着建筑工人长大的女主角来说是带着继承母亲的名号(相当于世袭)加入了那个姐妹会,后来又被那个反派的会长给赶走了...

㈦ 有没有一部电影叫《kappa》

河童Kappa (1994)

导演: 石井龙也
主演: 藤龙也 原田龙二 阵内孝则 更多>>
类型: 奇幻 / 科幻
上映日期: 1994年12月10日 日本

透过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生花妙笔,河童(一九二七年发表的作品)已不再是可怕的水鬼形象,反过来成为一个幽默风趣的典型人物,能够引领人们进入神奇的乌托邦世界。小说中钜细靡遗地描绘了河童的长相:它们的头上有个碟子,常会做出青蛙跳跃的姿势,或是爬在树上看人。身体略微透明,且能随着环境而改变颜色(感觉像是树蛙或雨蛙)。在河童国境内,所有的观念都在嘲讽着现实社会中的人们,它们甚至了解人类更甚于了解自己。一旦掌握了它们特有的语言,接受了它们的怪异思想,离开了这个乌托邦之后,便会立刻陷入对人类产生无比嫌恶的烦恼之中。小说的最后一章,主角好不容易才返回人世间,由于他已经无法习惯人类的生活,而被当作是疯子对待。如果说来到河童象征着人类的觉悟和精神力量的超升,那么回到人类世界就等于是一种自甘堕落的行为,终究造成悲剧,因为这样的人注定不可能在现实世界里继续生存下去,或许这就是作者芥川龙之介最后会选择以自杀来终结自己生命的主要原因。

㈧ 《拯救大兵瑞恩》:为何被无数影迷奉为“影史最伟大战争片”

1944年6月6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场重要战役打响了。

对于登陆诺曼底奥马哈海滩首轮冲锋的盟军士兵来说,生死是一次掷币游戏似的豪赌。

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闯入一寸寸丈量这片海滩的弹雨、血浆和断肢之中,体验着这场父辈的战争。


他和主演汤姆·汉克斯一样,对二战题材的构想在心中深植已久,二人一拍即合,创作出了这部影史最伟大的二战题材影片——

《拯救大兵瑞恩》

经典,永远经得起时间考验,二十多年过去,它依旧是我每年几乎都要重温一次的影片。


抱着向父亲那“伟大的一代”致敬的理想主义而来,但极端追求写实的创作方向,让斯皮尔伯格在拍摄过程中逐渐接近了暴力和战争的真相。


一天在片场,他转过头对身旁的汤姆·汉克斯说:“拍这部片我很享受,对此我很惭愧。”


《拯救大兵瑞恩》的伟大正在于它不仅在用全新的方式观察战争,也用前所未有的角度无限接近从前少有被触及的、战争中人性的晦暗地带;

让我们意识到即便在看似善恶分明的战争立场下,身处局中的普通士兵仍然要经历超越身体痛苦之外的不可逆的伤害。


而正是因为这种无所逃避的直面勇气,让“集体拯救个人”的光辉主题不失落在空泛与教条之中,也成就了一次真正的对父辈的致敬。


也正因如此,《拯救大兵瑞恩》不仅在视听上启发了此后二十多年里世界范围内的大量战争片,也在延续着《十二怒汉》、《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杀死一只知更鸟》等片的精神,个体价值与理想主义的火焰,竟也能用一种令人战栗的死亡美学来点燃。

角色

汤姆·汉克斯饰演的米勒上尉有两个最重要的设定:

一名职业是老师的美国公民(并且在影片前半部分,他在观众的脑海中可以是任何职业);

一名身经数战的老兵。


前者让他的牺牲有了普世的分量,后者让他的恐惧有了扎根的土壤。


汤姆·汉克斯总能最恰当地糅合平民英雄的非凡与不凡,堪称詹姆斯·斯图尔特之后最能代表美国精神的男演员;

而主角米勒则是D日登陆的士兵中仅有的10%的老兵之一,面对惨烈的奥马哈海滩说出“好一番景象”时,深邃的眼神不只是一面映出惨状的镜子。


如汉克斯在20年前接受罗杰·伊伯特采访时所说:“(作为少数的老兵之一)米勒已经在意大利见过惨烈的战况,他恐惧是因为他曾经经历过这一切。他不会天真地觉得这是简单的。”

汉克斯对角色有着自己所勾画的清晰轮廓,米勒在部下产生分歧时讲述自己的工作,原来的剧本中台词较长,但汉克斯觉得米勒并不会说太多自己的事情,他向斯皮尔伯格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于是这段台词被缩减了。

普通公民面对责任与死亡的极限时所展现出的真实人性,是米勒作为老师最后的一堂言传身教。



汉克斯形容他在未知状态下所看到的奥马哈海滩:空气已经变成血染的粉色,枪炮声震耳欲聋,断肢残体坠落。


最动人心魄的是,在如此混乱的血战之中,米勒的责任感与勇气,似乎已经化为一种本能,伴随“别辜负”(Earn it)的弥留呓语,至死方休。

卡帕佐一角是斯皮尔伯格看过范·迪塞尔自导自演的独立电影《迷失者》(Strays)后为其量身打造的。当时还籍籍无名的他,获得了10万美元片酬。



汉克斯和斯皮尔伯格都是听着父辈们讲着二战的经历长大的,尤其是斯皮尔伯格,父亲和他的老战友们每次在家中聚会,都会讲述他们二战期间在印度和缅甸的经历。


“二战让我们这一代(婴儿潮)得以存续。二战让我们的未来成为可能。婴儿潮的这一代人,亏欠父辈们太多。”斯皮尔伯格感谢父辈的方式,就是尽可能地了解他们的牺牲。


这部残酷、血腥、让理想主义的光芒在最黑暗处点亮的影片,却承载着斯皮尔伯格将床边故事搬上银幕的温柔夙愿。


他曾无数次强调这是一部“献给父亲的电影”,经常在作品中表达“父爱缺位”元素的斯皮尔伯格,终于用一部尽力走近父辈伤痛的电影,化解了与父亲的误会与隔阂。


在那之前,父亲只是默默地消化这一切;而在那之后,父亲感受到发自内心的温暖,斯皮尔伯格也终于释然:“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亲密。”

㈨ 卡萨布兰卡电影,求影评

时光流转中的男人——《卡萨布兰卡》影评

最近太忙,脑子里头绪也多,静不下心来写影评,但《卡萨布兰卡》是应该要写的。如果说一个男人能够成为众多女性心中的偶像,亦或是一个男人能成为风口浪尖的弄潮者,其付出的代价无疑是巨大的,这种“苦”只有他自己才能知道,而他的快乐其实多数都是敬仰者臆断出来的,还有,追随他其实也是痛苦的,这只有真正融入他生活的人才能明白,可到底有没有追随他又能和他最终走到一起的人呢?很少。要不然,英雄就不孤独了。有那么一类人,他们注定要把自己心爱的女人送上飞机,眼看着她和另一个男人走了。而他自己在送走心上人之后,却可能面临极度危险的境地,或堕入极度的忧郁当中。Rick就属于这类人,这种人命中注定痛苦一生、操劳一生,甚至被过早的牺牲掉。电影是虚构的,Rick在送走伊尔萨之后,可能投身反法西斯战斗,结局凶多吉少。这个角色据说当初鲍嘉很不愿意演,几乎是“扭着鼻子”被导演按着拍摄的,这部影片在剪辑的时候留了三个结尾,除了影片现在这个版本之外,还有一个结尾是Rick最后被逮捕;另一个是褒曼和Rick走掉,维克多牺牲。拍摄当中几易其稿,甚至拍摄时连鲍嘉和英格丽褒曼都不知道下一场是什么,而恰恰是这部艰难成型的影片,融爱情、理想、正义、人性与一身,却成为了影迷心目中一座永远的丰碑。

影片中Rick和伊尔萨拥有爱情,片子里的吻戏都发生在两人之间,而伊尔萨从没主动吻过维克多,甚至没说一句“我爱你”。维克多和伊尔萨拥有理想,伊尔萨被维克多勇敢、坚强的人格魅力所感染,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一边是爱情一边是理想,这两种高尚的情操在影片结束时用Rick的奉献而最终合流,Rick才是纯爷们,这种男人天下真不多。

从影片联想开来,还有一个真实的Rick,这个人倒是和英格丽褒曼有过一段神秘的恋情,他就是罗伯特卡帕,一个享誉世界的战地摄影家,是著名摄影组织马格南图片社的创始人,他报道过许多次重大战役,盟军的诺曼底登陆是他参加的最著名的战斗,可惜的是,他的胶片在运输被毁坏,今天大家能见到的只是其当时作品的一小部分。那时的卡帕只知道在外面采访,拍完照片就把胶片寄回总部,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然成为了世界级的摄影大师。卡帕是个赌徒,他特别精于赌博,把赌博挣来的钱,用来维持马格南图片社的生计。许多马格南的照片里都能够看见卡帕在玩牌或赌马。当然,他最大的赌
注是自己的生命,他把这个赌注压在了新闻报道事业上。卡帕生的一幅英俊的面容,他和英格丽褒曼那段恋情被许多人传为佳话,这是战争中难忘的美好记忆。

且看卡帕给褒曼的一张小字条(摘自《战地记者卡帕传》),卡帕充满幽默也很有男人味:
主题:晚餐。6日6点45分。巴黎,法国。
致:英格丽·褒曼女士
第一部分:这是集体行为。这个集合有鲍勃·卡帕和欧文·肖构成。
第二部分:我们本计划随邀请您今晚吃晚餐的字条一并送上鲜花的,但是,经过咨询后发现,有可能买花,也有可能买晚餐,要么买花,要么买晚餐,但无法两者都买。我们进行投票,结果晚餐险胜。
第三部分:有人建议,如果您不在乎晚餐,那就有可能送鲜花。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第四部分:除鲜花以外,我们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好东西。
第五部分:如果我们写得太多,那就没有多少话留在晚餐上说了,因为我们的魅力供给是有限的。
第六部分:我们会在6点15分来接你。
第七部分:我们不睡觉。

抗日战争的时候,卡帕来到中国,记载了中国人的奋起与不屈。 卡帕的女友塔罗很早就死在西班牙战争中,而卡帕则死在越战,年仅40岁,在地雷把他炸飞的瞬间他还本能地按下了快门,拍下了一生中最后一张照片。卡帕是真的战士,是英雄般的人物,他抽烟的样子酷似Rick,如果说Rick是影片中的大哥,那么卡帕就是现实中的大哥。在女人面前,男人都想当英雄,就像《卡萨布兰卡》中维克多对伊尔萨说的:“男人并不是总有机会在自己的女人面前表现出英雄气概的”,可是在当英雄时男人都觉得很爽吗?小时候觉得一定爽,后来觉得不一定爽,再后来发现,认为爽的人本身就当不了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