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日本恐怖片有哪些特点
日本恐怖片的5大特点
一、具有双重性的女性主角。
日本恐怖片中的主角多为女孩,她们既美丽又恐怖。在表现出骇人的残忍和邪恶的同时,也有令人同情和惋惜的一面。无论是贞子、花子或是恶灵,她们身上邪恶而恐怖的力量都源自人性深处的黑暗,源自心灵的不安宁与强烈的孤独感。影片在恐怖的外表下呈现的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这种双重性因素正是日本恐怖片的关键元素之一。
二、虚无缥缈的恐怖意象。
日本恐怖片深得东方神秘主义的传统,恐怖不是来源于视觉刺激,而是来源于想像。《午夜凶铃》系列、《鬼娃娃花子》等日本恐怖片中鬼怪的形象都是不确定的缥缈幻影,这种若即若离、若有若无的处理手法让观众的期待心理愈加浓厚,恐怖感水涨船高。这体现了东方文化长于写意的一面,有浓郁的东方玄学色彩。
三、寓动于静的内敛气质。
日本文化有内敛气质,寓动于静是日本恐怖片的一大特性。日本版的《午夜凶铃》中没有好莱坞恐怖片中常见的血腥和暴力,黑白灰的基本色调、缓慢的节奏、平淡的对白,用日本文化中独有的沉稳与冷静来叙事,却步步为营地迎来让人屏住呼吸的至惊至恐。它用一种相对原始的电影语言,突出表现了对意境的营造、悬念的铺垫,用影片节奏、光线、化妆和配乐来给观众营造一种从内至外的恐怖。
四、源于日常生活的恐怖元素。
日本恐怖片的道具都是日常用品,常常出现录像带、电话、头发、镜子、影子、水、废弃的建筑以及莫名其妙现身的东西。真正的恐怖不是恶形恶状的鬼,而是一束冰冷的目光、一丝邪恶的微笑和某些你欲知未知的、带禁忌性质的隐秘。
五、末日意识的时空观。
日本恐怖片中常有的主题是人类如何在封闭的空间中招惹鬼灵。撞鬼的空间往往幽闭如同荒岛,这种空间的处理方式明显是对岛国的暗喻。由于日本时常受水害的侵扰,因此水被看作死亡的象征,“水”的意象也成为日本恐怖片中标志性的元素。另外,时间也一直给日本人带来恐惧,尤其是当时间被注入讯息,变成历史之后。这可以追溯至如樱花般短命的大正时期,大正天皇在位期间发生的关东大地震造成死伤无数,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醒目坐标,由此产生的末日意识成了近代日本的恐怖源头。
『贰』 浅谈世界恐怖电影,日本暴力美学的文化报复——鬼伎回忆录
恐怖片,作为电影界独特的一片领域,自电影诞生以来就以独特的方式吸引着广大观众。发展至今,世界影坛的恐怖片大致可分为美国类、日韩类、马印泰类、欧洲类等几种类型,其中美国类以血浆横飞著称,日韩类则以其玄奥的都市传说吸引观众,马印泰类则以苦情催泪为主,而欧洲类则以限制级的惊悚片著称。相较于上述类型,国产恐怖片则在质量上略显逊色。
泰国恐怖片以其丰富多样的元素、精心设计的情节以及对血腥与恐怖的极致追求,受到了不少观众的喜爱。然而,真正的经典恐怖电影往往来源于恐怖片大国——日本。日本的恐怖电影以其压迫感和诡异的情节,让观众久久难以释怀。
日本恐怖电影中,以《咒怨》、《午夜凶铃》、《催眠》为代表,它们不仅仅给观众带来一时的惊吓,更能在观众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梦魇。将日本恐怖电影的氛围与美国恐怖电影的血浆横飞相结合,无疑会成为恐怖片爱好者们的心头好。
美国的收费电视台SHOWTIME在2005年推出了一部名为《恐怖大师》的剧集,集合了全球顶尖的恐怖片导演,共两季26集,每集一个导演,一个小时的时长。其中,第一季第十三集《鬼伎回忆录》是由日本著名CULT片导演三池崇史执导的,也是该系列中最为著名的一集。
《鬼伎回忆录》以日本传统艺伎文化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影片中,艺伎不再是日本文化中的清高形象,而是成为了纯粹的性工作者,没有廉耻心,只想着交易自己的肉体。影片通过一个美国人的到来,将所有艺伎设定为性工作者,展现了日本人对自己文化的一种反思。
影片中,一个名为Chris的美国人来到一座岛上,寻找自己被卖到妓院的恋人小桃。在寻找的过程中,他遇到了曾经与小桃共事的女人,而这个女人的生活充满了不幸和痛苦。影片通过一系列情节,揭示了艺伎行业背后的黑暗面,以及人性中的贪婪和欲望。
影片中的女性形象鲜明,小桃善良、单纯、美丽,但最终成为了牺牲品。而另一个女性形象则展示了人性中的另一面,她对生活充满绝望,为了报复社会,不惜牺牲无辜的生命。影片通过这一鲜明对比,展现了人性中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影片最后,Chris掏出手枪,准备结束这个怪物的生命,但意外的是,他开枪打死了那个曾经对他关怀备至的女人,而她却正是小桃。这一转折揭示了影片的主题,即救赎之路的虚幻和无力。影片通过这一情节,表达了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影片中的政治隐喻,以及对日本文化反思的深度,使其成为一部值得深思的恐怖片。影片通过展现艺伎行业背后的黑暗面,以及人性中的贪婪和欲望,引发观众对社会、人性以及文化反思的思考。影片中的情节和主题,不仅让观众感到惊悚和恐惧,更让观众对社会、人性以及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