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电影 » 印度小众看电影全部电影

印度小众看电影全部电影

发布时间: 2025-04-13 03:25:46

1. 悲情印度电影《为爱毁灭》好不好看

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我也是从《三个傻瓜》(相比《三傻大闹宝莱坞》这个译名来说,更喜欢前者或《寻找兰彻》,后者的字面意思让有些人错过了这部经典的影片)才知道了阿米尔汉。然后才进一步知晓了《三傻》之外他的作品(《未知死亡》、《地球上的星星》、《为爱毁灭》等,如饥似渴地看完了这些片子。发自内心地感慨:原来电影可以这样排,原来电影还可以排成这样!自吹地说,作为一个超级伪影迷,(二十多年来去影院的次数不超过一只手的手指数)靠着祖国强大的光盘复制及发行能力,纵览了国内外大部分经典或有名的电影,凭借多年的观影经验,阿米尔汉的这几部电影的构思、立意、叙事、表演、音乐、场面不得不让人佩服,不知道国内电影人看了会不会有些许汗颜和触动。今年来国内代表官方层面的最高级别导演的影片如《三枪》、《大地震》、《非诚勿扰》、《山楂树》说实话我都是作为了解而快进看完的。要是有心者可以总体分析比较下!
《三傻》的相关评论很多,几乎代表了各种观点。在这里我也不凑热闹了,重点说说比较小众的《为爱毁灭》。第一次看完《三傻》是深夜零点10分,头脑中久久盘旋着那荡气回肠的主题音乐,那有笑有泪有思有悟的曲折剧情,那充满智慧和哲理的经典台词,到了一点多随着困意就睡了。事隔几天后,同样的时间段看完了《为爱毁灭》,却整晚都难以入睡。脑海中反复浮现的是那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绝美画面,(直接截图就可以当桌面和写真了)是那一段段推进剧情及角色的代表印度电影风格的歌舞,最为感慨难忘的就是那直转而下完成180度转弯的剧情转变,从小自行车遛弯直接干到F1赛车冲刺,最为震撼的是拿起手枪向心爱的只相处了7天却期待了7年的能组成健全幸福家庭的爱人开枪,而那这种转换只发生在一瞬间!躺在床上像小时候看电视电影一样发问,为什么要这样演?!为什么相爱的人不能厮守!?
《为爱毁灭》,制作和拍摄手法完全可以喝好莱坞大片相提并论,仔细的回味这部片子带来的3小时绝妙体验(印度或好莱坞的好片子好像都得在3小时左右才能充分展示很多想法和细节),这部片子取名叫做《为爱毁灭》,注定了会是个悲剧,但是没想到悲剧会是这样上演!前面一个小时的抒情,只为铺垫一段7七天短暂相处的浪漫爱情,画面很美,完全可以成为印度旅游的宣传广告,第一次出远门,7天时间,一个导游带领一个盲女逛小街,吃美食,游古迹,谈人生,盲女打开了心扉,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找到了心爱的王子。而男主角却有着复杂的身份,他表面油腔滑调、圆滑世故,实际上是背负着重大使命的特殊战士,(利用导游的身份勘查地形,策划各种恐怖活动。他的生命属于组织,随时随地要准备为危险的任务牺牲。因此他不能有普通人一样的情怀。面对感情,他选择的是像他的导游生活一样,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没有终点!他不愿也不能干扰如天使般纯净可爱的盲女正常的生活,盲女没有世人的复杂,她单纯的内心像小鹿一样跳动,认定了这个自称恶棍的男人就是心中的王子,母亲的话告诉她面对值得爱的感情就主动去把握。在充满爱情传奇色彩的泰姬陵,在石凳上终于等来了“恶棍王子”。盲女的执着和纯净感动了“恶棍王子”,古今中外,有谁不渴望一份真挚的爱情呢!? 幸福而短暂的相处,到了盲女该离开返乡的日子,传统的站台离别,经典地从火车上带走美丽的姑娘。盲女的父母答应了他们的婚礼,要从远方来见他们。“恶棍王子”利用这个时间带着盲女去检查眼睛,科技的进步,使得盲女可能恢复正常视力!她可以亲眼看见慈爱的父母、心爱的王子及五彩缤纷的世界了!如果电影就这样结束,也不失为一部美好的浪漫爱情电影!一个多小时的篇幅也和很多小型影片接近!看到这里,我在想,后面还有近两小时的时间该演啥啊!? 然而为爱毁灭,爱为谁亡呢?!这是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什么样的爱值得去毁灭美好的生活呢!电影的开头,克什米尔地区的国歌演唱似乎说明了一切,只有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大爱才是最值得牺牲的!(想起无数这样的镜头:为了新中国,前进!呵呵)而盲女父母的话:今天的选择会影响明天的发展;有两种选择时,选择更好的或不太坏的!充满智慧和哲理!这个片子的主题都是围绕这个开头来发展的。只是问一句:为什么把剧情安排得这么残酷!!!一部经典而伟大的电影总是会有曲折并充满伏笔的!从自行车遛弯到F1赛车冲刺的剧情转变,只有亲自感受才有切身的体会!具体的情节变化我就不想去细说了,也不想为没有看过的人把啥都说细了!
印象中的印度电影,很多人会说起《大篷车》、《阿育王》、《可汗》、《宝莱坞生死恋》,看了《三傻》和《为爱毁灭》之后,会对这个南亚人口大国、我们曾经的友好邻邦、总是以大国自居的国度刮目相看,和我们的电影一比较,又有了拿中国足球和日韩相比的辛酸与无奈!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电影的题材及话语权的开放性,那是我们没得比的!在印度电影里,可以抨击自杀率、交通、寡妇生活、教育、政治等。让人会心一笑,让人笑中有泪!个人觉得特别值得提一提的是,在《三傻》和《为爱毁灭》中,涉及到了班公措和克什米尔地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这两个地区的归属性相当的敏感!而在电影中,似乎都属于印度了,影片全球传播,潜意识里会有很多人认可这种观点!印度电影的诉求,值得深思!
总的来说,喜欢看电影就看看阿米尔汉的电影吧!没有好看的片子就看看独特的印度电影吧!你会有特别的收获的!

2.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印度战争片是哪部为什么

印度本土的战争片很少,《巴霍巴利王(上)》虽然不算很好看,但自己觉得却是最好的印度战争片了

作为印度制作的史诗电影,《巴霍巴利王(上)》并没能给出与史诗二字之相并论的逻辑构思,华丽特效的金玉其外下,其浮夸的演技,断层的故事,不仅无从引人入胜,更虚化了电影的真实,确堪为一部印度特色的“神”片。

鲜明的印度特色,震撼的战争画面,这样的电影或许能以其神博取印度观众的钟情,但空洞虚假的内在,却无法如《勇敢的心》般真正触人心房。文/梦里诗书

3. 白虎电影

电影白虎是根据小说《白老虎》拍摄的电影,在印度农民浩浩荡荡进京的前提下,这电影能拍出来也算是一个奇迹。从开头的中国总理出场,主角旁白,你们中国各方面远胜于印度,除了一样,你们缺少企业家。实际上中国不缺你这样的企业家。另外有一句对了一半,世界的未来在中国和印度,在中国对了,在印度未必对。

电影白虎,又翻译为电影白老虎,讲述了穷苦的印度下层人巴尔郎从煮茶工开始,逐渐到地主家小公子的司机,搞清楚自己只是主人可以不择手段的使用的棋子后,开始疯狂自救,成为成功企业家的故事。白虎电影反应了印度社会阶层体系和真实的穷苦人民。巴尔郎形象的把它称之为鸡笼,即使在鸡笼外杀掉鸡,笼里的鸡也无动于衷,毫无反抗意识。

低种姓的人想过上好点的生活,在这种严密的种姓制度下简直难如登天,在印度实现的途径只有两个,要么从政,要么犯罪。而巴尔郎选择了后者。白虎是一种特殊的动物,具有超越自己处境的天赋,电影反应了当今印度贫穷阶层的内心愤怒,做为低种姓的巴尔郎,从一开始就认为自己是稀有的白虎,是幸运儿,为了过上想要的生活努力讨好自己主人,不断献媚,却受尽欺凌。他的遭遇也是千千万万贫苦人民的缩影。

巴尔郎在喝咖啡的时候,打开的报纸上写着北方村庄17人被杀。这些人很可能就是他的家人,因为他的行为遭到的报复,怀疑和愤怒又一次在他眼中浮现,但是很快,他轻轻的笑了,他建立的出租车公司,有自己独特的运行规则,这种规则看起来更加公平,虽然对整个社会影响不大,却也是他自己对这个社会规则斗争的唯一胜利。白虎还有另一个解释,就是基因变异,非常稀有,对于大部分人连普通老虎都算不上,只是笼子中待宰杀的鸡。

一个很淡又很美的小众电影ご公众号ご:凉心评

(文中图片来源 网络,侵删。)

4. 印度非常好看的电影

【三傻大闹宝莱坞】最喜欢的一部印度电影。

5. 有哪些小众但却非常值得观看的电影

美国电影《猛虎过山》堪称早年版的《荒野猎人》,只不过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能拍摄出荒原雪山印第安人生活的粗旷和苍茫,实属不易,但是影片不因为早期而拍摄水平低,让人眼前一亮。

6. 超级好看的印度电影

我看过最好看的印度电影是一部非常小众的电影,叫《忒修斯的船》。这部电影其实很少人听过,但电影还是有着极强的质感。它采用了标准的三段式结构,而三个段落是非常独立的存在。串联起了盲人、僧人、青年,有偷肾的,有移植角膜的有肝硬化做手术的,电影非常的生猛,力道十足。它串联的是印度最底层最边缘的社会,但从它表现的内容来看,又是极其“上层”的,它表现的是生死、是生活是人生。

然而这部电影在豆瓣上只有291个人看过,少的可怜。小众文艺片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一样,都处于极端的边缘。这部电影在印度本土受到的关注度也并不高。但电影的完成度却是较为罕见的,其实除了这部,印度的《午餐盒》、《法庭》、《孟买日记》、《孟买之恋》都是非常出色的电影。

印度电影并非别人口中的自娱自乐,在小众文艺片上也有着非常棒的作品,只是天然的偏见和缺乏有效的助推,此类电影无论是本土还是海外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但作为一名半电影工作者,有必要将这样的电影普及给大众。

7. 印度电影推荐网站

印度电影在世界电影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深受全球观众喜爱。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个印度电影推荐网站,旨在为影迷提供一个便捷的信息交流平台。这些网站不仅汇集了大量的印度电影资源,还设有讨论区供用户分享观影心得和讨论电影主题。它们通常会根据电影类型、导演、演员等因素进行分类,方便用户快速找到感兴趣的影片。此外,这些网站还经常举办各种线上活动,如影评比赛、观影分享会等,以增强用户黏性。

梵竟论坛作为其中之一,拥有庞大的印度电影爱好者群体。在这里,用户可以自由发表对影片的看法,与其他影迷互动交流。论坛设有多种分类,如电影评论、导演访谈、演员访谈等,内容丰富多样。此外,梵竟论坛还会定期更新最新的印度电影资讯,包括上映信息、导演访谈等内容,帮助用户及时了解最新的电影动态。

与梵竟论坛类似,戎瑟时论坛也是一个专注于印度电影的交流平台。该论坛不仅提供丰富的电影资源,还设有专门的讨论区,供用户分享观影体验。论坛还经常组织线上活动,如影评大赛、观影分享会等,鼓励用户积极参与,促进交流互动。戎瑟时论坛还特别关注一些小众或独立制作的印度电影,为这些影片提供展示平台,同时也为喜欢这类影片的用户提供了一个了解和欣赏的途径。

这些印度电影推荐网站不仅丰富了用户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印度电影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通过这些平台,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欣赏到印度电影的独特魅力,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8. 豆瓣8.6分,这部冷门的小众电影,看哭了太多人

你有多久没看电影了?

近期,各大影院陆续推出“观影惠民”补贴活动,为复工提前做好服务筹备工作,原本备受瞩目的大片如《花木兰》、《唐人街探案3》等影片也是一再的延期上映。由于疫情的关系,特殊时期的电影资源紧缺,《囧妈》不走院线改走网络的招式也得到了其他一些电影的借鉴,可观影市场仍是供不应求。

好在经典的电影资源用心寻找就能看到——《Black》,中文名《黑色的风采》,是宝莱坞历史上少见的几近“零歌舞”的电影,豆瓣8.6分,这部冷门的小众电影,看哭了太多人。

《黑色的风采》是个另类的故事,影片的女主角是天生聋哑而且失明的英印混血儿米歇尔,家境富裕却弥补不了先天的缺憾,这个世界的一切对她来说只有“黑色”,遇见酗酒成性的萨海老师是她这一生最幸运的事,从黑暗混沌到光明希望,从嘤嘤学语到与世人沟通交流,萨海老师给予了米歇尔父亲般的关爱,出乎意料的是,米歇尔用了四年的时间,凭努力竟然考上了大学。

米歇尔是不幸的,却又是幸运的,不幸的是与生俱来的残疾,从她出生的那天就宣判了“死缓”,“黑暗”给了她一个低的不能再低的起跑线,能安然无事的长大成人都是件登天的难事;幸运的是她遇见影响其一生命运的萨海老师,她感知到了这个世界的原来是如此的美好,光明和希望不再只是奢望,而是她努力向前的动力。

萨海老师尽己所能的“传道受业解惑”,帮助米歇尔考上了大学,本该是圆满落幕的收尾,剧情突然反转了——萨海老师得了帕金森健忘症,他甚至不记得自己是谁,对于萨海老师来说,这个世界是模糊颠倒的,米歇尔却用“乌鸦反哺”式的报恩,唤醒萨海老师的记忆。

《黑色的风采》中有句经典的台词——我从来没有教她“不可能”这个单词,让一个天生聋哑而且失明的孩子学会与世界沟通交流甚至考上大学,已经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不要说再让这个孩子疗愈“健忘症”了,然而米歇尔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信念有种无坚不摧的力量,就是这股力量看哭了太多的人。

其实大部分电影走的都是大众路线,不论取材如何标新立异,基本是贴近生活且接地气的桥段,或是大场景大制作的特效电影,这类的作品竞争的无非是资源和明星效应,而《黑色的风采》选择了另一个方向的创作,将视角集中在了先天不足的特殊人群,他们的故事一直在延续,却很少展现在银幕上,故而这类影片冷门且小众,但是不见得不叫座。

新京报对电影《黑色的风采》的评论是:在2小时的片长中,《黑色的风采》没有穿插任何歌舞,无论技术层面还是编导演环节都是无可争议的世界级水准。勇敢、真诚、温柔而充满激情,绝对是让人难忘的影片。

对于普通人来说,随时唾手可得的幸福,可能是别人穷其一生也难以企及的奢望,中间的努力和付出是常人看不见的,只有感同身受时,才知道“正常”的生活,是特殊群体一直以来的梦想。

《黑色的风采》看哭了太多人,起初是被米歇尔遭受的苦难所动容,而后是被米歇尔善良勇敢“乌鸦反哺”式的报恩所感动,她是个顽强的奋斗者,面对命运的安排,不妥协不气馁,明明抓了一手烂牌,硬是打出了一手好牌,“黑暗”不代表漆黑、没有希望的落寞,反而成为她人生中最大的挑战。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面对千军万马尚可所向披靡,唯独面对自己,总是一败涂地。影片《黑色的风采》让大家见识到,一个病态柔弱的身躯下藏有一颗坚强不屈的强大内心,挑战人生所迸发出的力量,震撼人心,催人泪下,不得不说电影的用情至深,用心至诚。

值得一提的是饰演萨海老师的阿米特巴·巴强,与《黑色的风采》冷门的小众电影相比,他在印度影坛可是位当仁不让的教父级大人物,地位相当于中国的成龙,在《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了不起的比盖茨》以及阿·米尔汗的《印度暴徒》中,都有他的身影。参演《黑色的风采》饰演萨海老师,教科书般的演技,代入感非常强,这也是影片感人至深的原因之一。

电影《黑色的风采》独具特色的故事内容,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尽管冷门小众,但真情实感,实在值得一看。欢迎下方留言交流,子琪等你哟。

请关注“子琪曰电影”,动手转发,说不定你的朋友也喜欢,我是子琪,愿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9. 中印战争被印度拍成电影,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印度战争片是哪部,并说出理由

对峙 Kya Dilli Kya Lahore(2014)

了解印巴战争的都清楚,两个国家之前为一个国家,中国有句古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人们为什么而生,为什么而战?为何而分?为何而裂?

每次看这种战争电影 愿望就只剩下盼世界和平,小人物在战争面前所展示出的渺小与悲哀,才是战争带给人民最大的痛苦,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有情感有精神有主观能动性。不反应战争的残酷,而是通过小人物之间的情感,来表达人性在战争里面的重要性,这才是优秀的战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