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电影 » 南印度电影工业
扩展阅读
国外最新恐怖电影 2025-04-16 17:11:43
电影中的励志英语句子 2025-04-16 17:02:23
看下一场电影怎么说 2025-04-16 16:49:30

南印度电影工业

发布时间: 2025-04-11 03:38:20

Ⅰ 男人靠走私紫檀暴富是什么电影了

《普什帕:崛起》。

《普什帕:崛起》是由苏库玛执导,阿卢·阿尔军、法哈德·法西尔、拉什米卡·曼丹娜、贾加帕蒂·巴布、普拉卡什·拉贾等主演的印度喜剧动作电影。

影片讲述了卡车司机普什帕-拉吉在南印度塞沙查拉姆森林中走私紫檀木的故事。

剧情介绍:

森林中普什帕正带领众人砍伐紫檀木,结果警察包上来了,众人吓得扔下木材就要逃跑,但普什帕不甘心到手的木材就这么失去,于是他带领众人将紫檀木都藏在了树上。

警察什么也没有找到,拿他们没有办法,就撤走了,就这样,普什帕一次次的盗砍紫檀木,一次次获得巨大的利益。

Ⅱ "宝莱坞"是什么

分类: 文化/艺术
问题描述:

我们都知道好来坞,但有谁帮我介绍一下宝莱坞

解析:

宝莱坞(Bollywood)是印度电影的制作中心

宝莱坞(Bollywood)是位于印度孟买的广受欢迎的电影工业基地的别名。尽管有些纯粹主义者对这个名字十分不满,看上去“宝莱坞”还是会被继续沿用下去,甚至在牛津英语大词典中也已经有了自己的条目。

宝莱坞也被称作是“印地语(Hindi)的影院”,其实乌尔都语(Ur)诗歌在这里也相当常见,同时英语的对白和歌曲所占的成分也正在逐年增加。不少影片中的对白中都有英语单词短语,甚至整个句子。一些电影还被制成两种或三种语言的版本(使用不同语言的字幕,或者不同的音轨)。

宝莱坞和印度其它几个主要影视基地(泰米尔语 - Kollywood,特鲁古语(Telugu),孟加拉语(Bengali) - Tollywoord,坎拿达语(Kannada)和马拉亚拉姆语(Malayalam)等)构成了印度的庞大电影业,每年出产的电影数量和售出的电影票数量居全世界第一。宝莱坞对印度以至整个印度次大陆,中东以及非洲和东南亚的一部分的流行文化都有重要的影响,并通过南亚的移民输出传播到整个世界。

宝莱坞不在孟买市区。从孟买国际机场乘车西行,公路两边,大约两米多宽的小铺面肩挤着肩,手写的店牌错落重叠,汽车修理铺外墙挂着的轮胎常常侵占到隔壁水果杂货店的地盘。店铺门面与公路间距狭窄,昏黄灯光下仍然人来人往。黄黑相间的出租车在湿热的空气里扬起尘土,计价器形同煤气表而且挂在车外。

接待我们的阿拉德罕纳电影公司老板阿辛·萨曼塔的字条留在小桌上,打过电话,十多分钟后他与编剧乔丁·果埃尔一起出现在大堂。

“宝莱坞在哪儿?”应该是我最想问的,却觉得有点傻气,于是问为什么安排我们住在这个叫做“虬湖”的海滩。阿辛的回答很简单:“因为孟买的电影工业就在这里。”乔丁是那种“眼神里闪着智慧”的印度人,他抱歉地说,次日不能作陪,因为要去参加选举。乔丁是印度电影制片人协会(IMPPA)执行委员会成员,也是新一届执委会委员的候选人。

谁最先发明和使用宝莱坞这个名称?“大约是1980年代中期开始由媒体叫出来的。当时有种越来越普遍的感觉:许多印地语电影都不过是稍加掩饰的好莱坞电影翻拍。有些人声称是这个词的创始人,他们不过是那些尽一切办法出名的人罢了。许多有骨气的电影人厌恶这个词,因为它终究暗示了剽窃,我们更愿意用‘孟买电影业’、‘印度电影业’或‘印地语电影业’的说法。”

乔丁在谈话中刻意地将“印地语电影”和“印度电影”分开。印度电影年产量超过美国,全球最高,不全是宝莱坞生产的印地语电影。印度方言有200多种,如果细分大约在1600种以上。在复杂的语言环境里,印度电影的构成也是复杂的。

“每年大概有130-150部印地语电影在孟买生产。这和好莱坞是类似的——美国每年600部电影中,大约150部由好莱坞主流大公司制作。印地语是印度官方语言,印度的10亿多人口中,40%以上能够欣赏印地语电影,所以印地语电影在印度全国发行。孟买电影业的独特地位始形成于1930年代,且部分归功于印地语的发展。宝莱坞的制片厂有150家左右,电影成本一般在50万-100万美元。也有300万以上的,但那就不太容易挣钱,200万成本还有可能赢利,再高就很难了。

“数量与印地语电影相当的另两种方言电影,是泰卢固语和泰米尔语电影。印度每年出产的800-900部电影大概可作如下区分:印地语130-140、泰卢固语130-140、泰米尔语120-130、卡纳达语80-90、马拉雅拉姆语70-80、孟加拉语60-70、其他方言(马拉地语、旁遮普语等十多种)和英语150-200。”

“我们有那么多种语言。有时如果有一个好电影,其他人会买下剧本,再拍成其他方言的电影。”阿辛补充说,“印度60%的银幕集中在南印度四个邦,所谓的‘方言电影’在数量上超过宝莱坞的电影产量,但在本土和海外的收益都比不过宝莱坞。”

“那是不是说,虽然全印度每年拍摄近千部电影,但实际上可能只有两三百个故事?”

“不!只有少数影片是这样,应该说不超过5%。”

印地语电影有许多类型,但几乎全都是歌舞片,一般每部电影有五六首歌。电影上映前,流行歌曲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还能够推动票房收入。“目前为止最流行的印地语电影类型,还是富家公子和贫苦姑娘的爱情故事,或者反之。消失了数十年后,一些历史和幻想题材的电影有重新抬头的迹象,青春浪漫片的数量也在增加,人们还在试着拍‘印地英语’电影。总的来说娱乐是所有类型电影的基调,悲剧电影的数量已经大大减少了。”乔丁说。

Ⅲ 除了人尽皆知的宝莱坞,印度还有哪些著名的电影基地

我们对于印度的电影产业,如果我们以为印度宝莱坞就代表整个印度电影工业,那可就真的大错特错了!

因为在印度,至少有两个著称的影视基地,分别是宝莱坞、托莱坞。宝莱坞是指以孟买为影视基地,通常宝莱坞使用北部印度语为主的电影,代表作有《三傻》、《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等。因为临近我国,所以被广大影迷熟知。“罗摩吉电影城”号称是一座包罗万象的电影工厂,制片人只要拿着脚本走进影城,不用离开一步,就能拿着拍完的电影出来,所有的拍摄、剪辑、混合、上映,都能一气呵成,还能一下子提供2000个临时演员,完成一个有品位的舞蹈场景。甚至连给剧组人员准备的饭菜,隔音设备,布景需要的仙人掌、棕榈树都一应俱全。
如果说孟买的“宝莱坞”是印度语电影的生产基地,那么海德拉巴的“托莱坞”就是印度第二大方言泰卢固语电影的拍摄基地。海德拉巴是一座熙熙攘攘的大都市,这里里每年大约有150部电影出产,仅次于“宝莱坞”。

Ⅳ 南印度电影是指什么

印度南部地区的电影,比较知名的就是考莱坞(泰米尔语电影❩托莱坞(泰卢固语电影❩,当然也有很多其他语种的精品获奖电影 如坎纳达 Malayalam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