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黑太阳731是怎么拍摄的
记忆中电影《黑太阳731》拍摄的背后故事
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年拍摄电影《黑太阳731》的情景,在我的记忆里非常深刻,仿佛还历历在目,那些故事使我永生难忘!
摄制组报到
1987年7月,正当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在全国播出获得成功,观看为万人空巷时,我在湖南岳阳演出(就是走穴)。当时,接到中央电视台文艺部的邀请,要我参加中秋《红楼外传》文艺晚会。我便放弃了在岳阳的演出,赶到了北京。到剧组报到后,接到的任务,是要求我写一个小品。内容是“薛蟠”开了一家酒店做总经理,“小红”是“薛蟠”的秘书。富裕了的农民“刘姥姥”来酒店就餐。“刘姥姥”发现这酒店的饭菜很不卫生,向“小红”投诉,“小红”态度不好,与“刘姥姥”发生了争执。“薛蟠”跑出来向“姥姥”耍横摆谱。经过“姥姥”的耐心教育,“薛蟠”深深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向“姥姥”道歉的故事。几天后,由于一些原因,我们的小品节目被剧组取消,改换了其他节目。这时,我接到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教授崔新琴的电话,推荐我去香港银都机构拍摄的电影《黑太阳731》(当时片名叫《731部队》)摄制组做副导演。告别晚会,我连夜赶到了长春,到省武警总队招待所摄制组报到。
到了摄制组,见到了一个大胡子,才知道这个导演就是拍过《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台湾、香港两地的著名导演牟敦芾。我被安排负责化妆、服装、道具、组织群众演员的副导演工作。经过二十多天的筹备,电影《黑太阳731》于8月1日在长春开机了。首先拍摄的是关东军731细菌部队在安达实验场杀戮“马路大”的场景。8月1日的长春太阳还很赤烈,我光着膀子在现场忙碌了8天,背上晒掉了一层皮。8月9日摄制组转场到长春火车东站拍摄731部队大撤退的雨戏时,天气巨变、我们已经穿上了军大衣,很冷了。首次和导演牟敦芾合作,使我学到了很多电影拍摄的知识。也学到了导演的为人和艺术品德。
拍尸体的戏
拍摄电影《黑太阳731》焚尸房一场戏,在长春的一个坦克团的一间锅炉房里布置,焚尸房这场戏,需要十二具尸体,因为演员要用斧子砍剁尸体焚烧,导演要求必须启用真尸体更为感官。更能体现日本关东军731细菌部队非人性的残酷。为此、我特意到了长春白求恩医科大学实验室停尸房。我戴着口罩,看到一间有200多平方的一个福尔马林池子,池子里漂着上百具裸体的男女尸体,有的尸体头发在水里飘着,很吓人。房间里的福尔马林气味很浓很难闻。我带了两层口罩都被熏得够呛。我们要在这池子里挑出了十二具较新鲜的尸体,听工作人员说这个池子里还有40多年前的尸体标本呢。我指着其中的一个说:“就那个!”停尸房的两个工人,一人一把很粗的铁钩,一人勾住其中一个尸体的脖子,一人勾住尸体的大腿,两人喊:1、2、3。瞬间,尸体就从池子里拉了出来,摔在地上,我摸摸那尸体还比较新鲜。就这样,我们选了十二具尸体,三千元一具买下。当时我就和实验室的人商量,在我们不搞坏、不搞脏尸体的情况下,二千元再卖还给你们,他们也就同意成交了。因为尸体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很难买到的。其实我们就花了一千元一具租的。我们砍剁了的肢体,破坏的尸体由我们负责送到火葬场烧掉。十二具尸体用白布裹上,装车,拉到了焚尸房现场布置。因为现场房屋里有十二具尸体,大家感到紧张,现场气氛凝固。大家都不讲话,默默的布置。我为了调解现场气氛,我在和尸体开玩笑,我把一具尸体的手搭在另一具尸体的肩上说:你原来和他不认识,现在你们认识了,不许吵架哦,要配合我们拍摄哦。说完、大家就笑了,气氛也缓解了许多。现场布置好后,导演觉得尸体还是太少,要求我到部队再找12个人来扮演死尸。我找到了部队首长说明情况后,首长很赞成说:你们拍的是日本关东军731细菌部队在残害我们中国人的电影故事,我们全力支持。即刻打电话给警卫排,要求派一个班的战士配合我们拍摄。战士们听说要拍电影,高兴得要命,警卫排长告诉战士们,一切行动听从陈导演指挥,必须服从导演的要求,要你们演什么就演什么。听到没有?战士们齐声“是”。其中一个战士问我:导演,是不是让我们演日本鬼子啊?另一个战士问我:导演,是叫我们演八路军吧?我说你们到了就知道了。战士们要拍电影了好开心啊!
战士们来到现场看到了很多光光的尸体堆放在屋里就问我:导演那死人是真的还是假的?我逗他说是假的。一个战士听说是假的,就趴在尸体的跟前看清楚------“我的妈啊,是真死人”!顿时、一帮战士都吓得跑出来了!战士们问我他们演什么?我说就演死尸!战士们听说要他们演死尸都表示不干了。我说:日本关东军731细菌部队在东北犯下了滔天罪行,作为我们东北人要向日本侵略者讨还血债!你们还不愿意参加吗?我比你们大,我先来扮演死尸可以吧。战士们都不说话了。我说:你们来的时候,首长怎么要求你们的?一切行动听指挥是吗?战士们点点头。我说现在进现场听我指挥。
战士们进了现场。现场开始清场,所有的女同胞都离开了现场,我第一个开始脱衣服,脱得光光的躺在尸体的旁边。其他工作人员把战士们堆落在一起,往身上泼上血浆。此时景象就像是刚从解剖实验室运过来的新鲜尸体一样。那天的长春冷啊!0下20多度啊!看到战士们表现,导演的很满意。镜头很顺利的怕完。其中有我们哈尔滨话剧院的老演员刘田夫扮演731部队的焚尸工,他用斧头砍尸体,砍下一块送到炉子里烧,一边跳着舞一边喝酒,再砍,再跳,再烧,再喝酒,表现日本侵略者以砍中国人尸体为乐!演员演得很认真,很像,特别真实!老演员的敬业精神和艺术品德,真值得我们今天的年轻演员好好学习!
当你们再看了这部电影,这个场面时,就能体会到我们电影人的艰辛了。
拍冷冻试验
在电影《黑太阳731》拍摄中,有一场室外冷冻试验的场景。 “女马路大”在室外做冷冻试验。我们演员用自己的胳膊做冷冻实验。影片中关东军731细菌部队的日本人,不停的往实验者胳膊上浇冰水。扮演“女马路大”的演员,是我们摄制组的服装员,也是导演牟敦芾的亲外甥女闽江。戏整整拍了一天,把闽江冻的一直在哭:舅舅!我不拍了!舅舅我冻死了!救救我疼啊!我不拍了----。导演含着眼泪在给闽江鼓励:孩子、坚持!坚持啊!每一个镜头拍下来,工作人员就不停的用雪搓闽江的胳膊,让她胳膊血液流通循环,一直把胳膊搓红了才停。这样才不会出现胳膊冻伤。东北人在冰天雪地里还是非常有经验的。导演在继续拍,再往胳膊上浇水,再冻,再拍,再浇水,再冻,再结冰,(当然、镜头里结的冰,是化妆师用冰糖做成的冰模型贴上的)731部队的日本人用刺刀敲打冻成冰的胳膊,每一次敲闽江的胳膊都会起一个紫包,每敲一次就是一个紫包!闽江在哭!镜头在拍!再拍!就这样拍了整整一天啊。我们都含着泪在看着,拍着、看着,拍着------!闽江的精神感动着在场的所有人,我们都流泪了!这就是我们电影人为电影制作做出贡献的精神!
镜头穿帮补拍
在电影拍摄中还有一场戏,就是把在室外冻伤试验人胳膊放在到温水池里,当水温升到一定程度时,被冻伤的胳膊的皮肉被实验人一撕,顿时皮肉脱落,只剩下骨头的镜头。由于演员要握着一双真尸体的胳膊的尾部,人骨头上有油,要用卫生纸包着才能拿稳,才能手心朝下的姿势,镜头顺利的完成了场景的拍摄。晚上,我们在胶片小剪辑机上发现镜头里隐隐约约看到了演员握着胳膊的粉红色卫生纸。因为剪辑机屏幕太小,看的不是很清楚,导演决定到大放映室放映。当大银幕放映时,才清楚看到就是卫生纸。哇!镜头穿帮了!镜头穿帮,在电影行业里是件非常沮丧的事故。摄制组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导演要求明天上午10点前这场戏必须补拍完成!因为次日12点我们全摄制组转场到哈尔滨拍摄。分配工作中有的连夜去找扮演小日本军人的长春市朝鲜中学的学生回到组里。服装部门联系借服装,美术部门恢复场景,要求我必须再找到一对女尸体胳膊。我连夜乘车到了长春白求恩医科大学的实验室太平间,我花高价,又给了负责人一点小费,对方才同意卖给我一对女尸胳膊。工作人员又把我带到尸体池子,用手术刀麻利地卸下了一对女尸胳膊。我用白布包着,夹在腋下赶回了摄制组,由于道具师们忙于恢复场景,制作尸体胳膊的工作就落在我身上,我用手术刀剖开胳膊的皮肤肌肉,剥到整个手臂的骨头到了手指部位,再把皮肉恢复到原样,再用胶沾上。我一人低头制作着,忙的一头大汗,直到天亮才完成我的工作。导演看到死尸胳膊很满意时,我才深深的舒了一口大气!补拍,在次日上午10点顺利完成。这样我们全摄制组准时12点离开了长春,开拔去了哈尔滨。这就是我们电影人在制作电影时的责任心啊!
拍老鼠的戏
拍摄电影《黑太阳731》实验室,需要一万多只老鼠,我们号召黑龙江双城的当地老师、学生、农民抓老鼠,小的不要,一律8毛钱一只收购。已是寒冬季节老鼠,山鼠都钻进洞里很难找到了。老师学生、当地农民上山去挖,每天收工后我们就开着车到附近村、屯、学校收集,经过十多天的努力,我们终于收集到了一万多只老鼠,收到的老鼠就放在一个准备拍摄带走廊的两间房子里,一万多只啊!灰呀呀密密麻麻的一大片。老鼠们相互掐架,山鼠最厉害,一口就能把对方咬死。这样、每天就有几百只老鼠意外死亡。每天工作人员就从房间里拣出很多的死老鼠。当地农民告诉我们,房间里要放一些玉米和玉米杆儿。老鼠能有吃的,能躲就会减少死亡率。我们按照老农的说法果然奏效,老鼠死亡率下降了,我们把走廊里点上火炉,由于天气太冷老鼠们相互扎堆,互相取暖一堆一堆的不动。我们要拍摄了,四台摄影机对着老鼠们,可老鼠一动也不动,我下去拿大扫把去扫,老鼠们也不动,用脚踢老鼠也不动。整整一天一个镜头也没拍成。回到招待所,导演牟敦芾沮丧的不想吃饭。我想了想告诉导演:是否可以用电打?导演说:别胡说八道了,220的电一打不就死了?我说:可以用变压器慢慢升电压就行了,到十几负时老鼠一定会动。导演一听,有道理。马上安排铺电网,工作人员在离地一公分的高度铺上了20公分平方宽距离的铁丝网,每个钉子头上再包上绝缘胶布,电就不会走地了。第二天四台摄影机对准老鼠们准备开拍,导演喊:小陈慢慢一点一点升啊,我掌握着变压器。一点一点,0负、2负、5负------这时的老鼠开始抖动了,我再慢慢往上升,变压到了十几负时老鼠就开始跑了,老鼠时时刻刻在跑,时时刻刻被电,灰呀呀一片一片密密麻麻的很是壮观。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哇!很好看,也显有很多很多的老鼠------!导演喊:停!我立刻把变压器关到了0。这时的老鼠们被电的、跑的浑身是汗,气喘吁吁。导演笑了、摄影师们笑了、我们都笑了。导演说:让它们歇歇再拍,小陈把那只猫拿来。我把预先准备好的一只大花猫抱来,放进老鼠的房间里,我们以为老鼠见到猫会乱跑,这只大花猫一辈子也没见过那么多老鼠,吓得躲在一个角落里发抖,四处乱看,可没想到老鼠们根本不怕猫,老鼠和猫和平共处相互取暖,很多老鼠钻在猫的肚子下取暖,用铁丝拴住猫的脚。导演说准备开始。摄影机的马达又响了,我又把住变压器慢慢升压,到了十几负时,老鼠和猫被电的乱叫乱咬。猫在惨叫,抓住老鼠就咬就撕,猫咬老鼠的镜头,老鼠的的血四溅的特写镜头非常精彩!“停”!老鼠在喘,猫在喘,浑身是汗都湿透了。道具师傅用刀把大花猫杀死,用蜂蜜食色调和的血浆涂在猫的身上,老鼠是爱吃甜食的,都跑来吃血浆,就仿佛老鼠在吃猫一样!这就是日本关东军细菌部队长石井四郎的研究逻辑——弱者众多时,强者也就成了弱者。小跳蚤也能把人类灭亡的非人性强盗逻辑!
在关东军细菌731部队大撤退时,要把所有的实验室炸掉。那些老鼠被我们的道具师用固体汽油涂在每个老鼠身上,再点着火。带着火的老鼠们四处狂奔,一团团火球四处散开非常壮观好看!
2. 极简生活,极致追求——观日本电影《小森林》有感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这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为世人展示的一处质朴自然的世外桃源。
喂马、劈柴
只关心粮食和蔬菜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这是现代诗人海子用诗扒蔽中歌为世人描绘的一处宁静美丽的世外桃源。
周末在家看的一部日本电影——《小森林》(Little Forest),也描绘了一种这样宁静美丽、质朴自然的世外桃源的生活。
电影分为“夏秋篇”和“冬春篇”。四季如画,清新唯美,真可谓:美景,美人,美食。
1美景篇
小森,主人公生活的地方,坐落在日本东北部的一个山村,犹如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宁静而美丽。
这里,没有现代化的城市设施,没有电视和手机,没有网络和娱乐,甚至也没有商业。有的只是茂密的森林,清澈的小溪,绿油油的田野,灿烂的樱花,皑皑的白雪,并槐简朴的木屋。
这里,森林是寂静的,田地是寂静的,山村是寂静的。这里宁静安详。但是,空气是流动的,河水是流动的,四季是流动的。这里充满生机。
天然而不加雕琢的自然,才是最美的风景!
2美人篇
主人公市子
一个美丽的山村女孩
被男友背弃
被母亲遗弃
生活似乎抛弃了她
但她没有放弃生活
从山村来到城市
从城市回到山村
独居乡野山间
只有猫虫为伴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挖野菜,捡野果
种植,收割
劈柴,做饭
精心制作食物
用心努力生活
就这样
一日三餐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在小森,人们以农耕为生,采用最原始的劳作方式,跟随自然的脚步,春种秋收,精耕细作。没有播种机,没有除草剂,也没有收割机。
农忙时,市子一个人去稻田里插秧,一个人去田地里播种,一个人在太阳底下大汗淋漓的弯腰拔草,一个人手持镰刀一把一把的收割庄稼。
农闲时,市子还去做男人们才做的体力活,打零工,赚取零用钱。
干完活回到家,还要一个人劈柴锯木头,掏烟道里的灰,并用心地制作美食。
认真做饭的时候,总能激起她对母亲的回忆。
就在这种自给自足,自力更生的周而复始中,她体味到了母亲当初的辛劳,孤独和苦楚,慢慢理解了母亲,慢慢冰释了对母亲抛弃自己的怨恨,也鼓起了努力生活的勇气。
日子在春夏秋冬里静静流淌,她在四季更迭的生活里独自长大。
潮湿的梅雨季,木制的果酱勺都发霉了。为了对抗潮气,闷热的夏天,市子点燃火炉,再利用火炉残存的温度烤制出喷香扑鼻的焦黄色面包。
人生而孤独,一个人也要活得有滋有味!
3美食篇
从地里的种植,到变为桌上的美食,都离不开市子的辛勤耕种,匠心制作。每当经过一番精心烹饪的美食上桌后,市子都要郑重而虔诚地说一句:“我要开动了。”饭桌前的这样一种仪式,似乎是对自己辛劳成果的赞美和满足,也是对大自然无私馈赠的感恩和珍惜。
燥热潮湿的夏春山日,劳作一天,汗水湿透衣襟,唯有清爽可口的自制冰镇米酒才能拯救。
硕果丰收的秋日,割完稻子,在田间地头席地而坐,吃着香味浓郁的核桃饭团,疲乏顿消。
白雪皑皑的冬日,学母亲的样子,精心烤制出一份裹着白色奶油的、长方体双色分层圣诞蛋糕,和朋友一起享用,温暖幸福自然溢出。
万物生长的春日,采一把门前带根儿的野生蒜,摘几朵雪化后开出的白菜花,烤制上盐焗蛙鱼,煮上意大利面,然后,炒野蒜的时候放上烤好的鲑鱼一起翻炒,加入酱汁,拌上煮好的意面,添上焯好的白菜花,让人直咽口水,吃下去,心灵都要被治愈了。
对于绞尽脑汁匠心研制美食的市子来说,美食当然不止这些。
春天的冬花味增酱、姜汁味卷心菜蛋糕;夏天的胡颓子果酱、榛果酱、西红柿罐头;秋天的糖水栗子、番鸭肉;冬天的柿子干、萝卜干、纳豆糯米团……
人间烟火,便是最美的生活!
4
自幼在乡野山村长大的我,深知地里劳作的辛劳和不易,绝不止电影中的轻描淡写和精致唯美。
奔忙于繁华都市的我,也知道人生有很多的无可奈何。现实生活,无法逃避,也不愿逃脱,只愿过一种物质上简朴,精神上丰盈的生活。
极简生活,极致追求,这就是我所以为的美好日子。
3. 求一部日本电影名字!好像是讲日本战败的
看过啊。。。是恋爱地图吧。。这里面有3部分吧。。应该是第三部分的故事吧。。我把剧情贴出来。。LZ看看啊是
上海陈旧的出租房子,趴在柜台上睡眼惺忪的蕴蕴勉强睁开眼,看到一个笑容干净明亮的男孩,他温和地笑,用有些蹩脚的中文说,我是东京来的留学生,我叫修平。
修平被妈妈带上楼看房间后,蕴蕴怔怔了一会儿,然后突然跳起来跑出,在上海老式的拥挤骑楼下,湿湿润润的清晨突然空气大好。
他骑着特意刷了鲜红油漆的老式自行车,她也搬了张凳子,在自家的骑楼门前用红油漆刷自己的自行车,只是,才刷了浅浅薄薄不完整的一层,她就有些恼怒地放弃了,然后,狠狠踢了老车一脚。他在等待正在西班牙的日本女朋友的包裹,没来的时候,他很失望。
后来包裹来了,她亲自送到他打工的酒吧,却看着手中透明水杯外他的温和笑脸由期待渐渐黯淡;后来,她拣起被撕碎丢弃的包裹中的明信片,一张一张细心粘贴,然后逐个查着日文的字典;后来,她一边骑车驰骋在夕阳下,一边慢慢地念着向他问来的日文句子,我……现在……正在……巴塞罗那……句子越念越顺,也越念越快;再后来,她烫了他日本女朋友般的细碎卷发,装作不经意地在他身前身后跳来跳去,又欲语还休。
她被她妈妈硬扯着拉直卷发的时候,他就在她面前擦车,她被妈妈训斥,头发被妈妈粗暴地扯起拉直,他看着她倔强的眼,眼中氤氲的雾气,突然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他走的时候,她笑着推着鲜红的自行车看他上出租车,笑着跟他说,再见!拜拜!莎扬娜拉!尔后,轻轻再说,Te quiero!她说,是西班牙语,是再见。于是,他也笑着回她,Te quiero!Te quiero!Te quiero!……
他不知道,绝尘而去的车后,她的眼睛晶亮,笑容却怆然垮下。
他同样不知道的是,她曾经在橙色的路灯下,学着因为伤心的他,一遍又一遍地用自行车的前轮去撞老式的楼墙;曾经在很多个他不在的时候,偷偷而又无限神往地注视着他晾在阳台上随风飘荡的白衬衫;曾经在知道他要走的那个雨天,骑在自行车上,淋着满头满脸的大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念着他女朋友的明信片;曾在他留下的空房子里,拿着他曾教过她的棒球,孤然站在窗前的阳光中,一下一下地弹跳着……
一年后他回来,在偶然闹出的笑话中,酒吧老板好笑着教他,Te quiero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是我爱你。夜色下霓虹璀璨,酒吧的音乐还在轻快流淌,他却突然呆住,眼中一片错然。
一年前的那个老式的拥挤骑楼区,如今只是一片废墟,还只剩半堵残旧的红砖墙。那堵墙,他用自行车撞过,她也用自行车撞过,只是不同的是,他撞的时候带了伤心的怨忿,而她撞的时候,脸上呆呆木木,看不出伤心,却也没有笑容。
只是他仍旧不知道,她曾在他要走的前一天,突然从酒吧骑车冒雨回家,匆匆跑到阳台上,垫着小凳收下被雨淋湿的他的白衬衫,重重地,而又紧紧地拥在了同样湿透的怀里……
他的出租车绝尘而去后,她垮下勉强的笑脸,眼里渐渐积水,温柔而轻缓地说,Te quiero。
渐渐哽咽,眼里落下泪来,然后,一遍比一遍大声地喊——
Te quiero!
Te quiero!
……
而这一幕,也许,他可以想象得到。
晨光微熙的上海,啾啁的鸟声中,一段从未开始,也无疾而终的爱恋。
4. 关于电影《东京审判》中一首歌曲的名字
那是日本民歌《海滨之歌》。
这首歌是日本音乐家成田为三(1893~1945)的传世佳作。完成于他在东京音乐学校甲种师范科毕业的翌年(1918年)。这首歌所以成为日本各类合唱团的保留曲目,作为中小学校教材,并由世界著名大提琴家福伊耶曼(1909~1942)改编为大提琴曲加以推广,实在因为它的旋律太优美动人了。全曲抒写的是:当朝阳初升和斜阳西下时,主人公徘徊在海边,想起自己的恋人而从心底里涌现出一幕幕往事的情景。6/8拍舒缓的旋律构成了歌曲的A段。主人公激动的情绪展了B段的画面:海风飘肖,白云翻荡,船儿在波谷浪尖时隐时现;浪涌海岸,寒星颤闪,月亮在夜空里忽明忽暗。看来写的全是风云星月、海涛轻舟的变幻浮沉,实际上正是主人公激动不安的内心世界的生动写照。那时隐时现的风云海浪,不正是她爱情道路上所遇到的波折?那穿行出没有小船和月亮,不正是她得到和抓住的爱情?在有的版本上,《海边之歌》还第三段歌词,内容是写茫茫深夜独自徘徊在海边,想想伊人而不知伊人如今安在怅惘的心情。这首歌的词作者是林古溪。
成田为三于1918年发表的一首日本的代表曲之一。悠远流长的歌词表现了在海边怀念过去的人和自然之间的对峙,优美的歌词好像布兰穆斯写的曲一样,让人印象深刻,被人誉为名曲。据说作词的林古溪抱怨旋律明显和原诗不称。
我也觉得这首歌很好听呢。
这是歌词。
浜辺の歌
作词者名 林古溪
作曲者名 成田为三
あした浜辺を さまよえば
昔のことぞ 忍ばるる
风の音よ 云のさまよ
寄する波も 贝の色も
ゆうべ浜辺を もとおれば
昔の人ぞ 忍ばるる
寄する波よ 返す波よ
月の色も 星のかげも
はやちたちまち 波を吹き
赤裳のすそぞ ぬれもせじ
やみし我は すべていえて
浜辺の真砂 まなごいまは
翻译大致为:
清晨我独自一人 在这海边彷徨
心中不尽回想起 往日的时光
啊 看那阵阵轻风 吹荡着白云
啊 波涛拍打海岸 那贝壳闪银光
黄昏我独自一人 在这海边徘徊
故人难忘的身影 涌现在我心上
啊 起伏的波涛 翻滚的浪花
啊 轻淡的月色 冷落的星光
Music......
深夜我独自一人 在这海边游荡
一阵海风卷起波浪 湿透了我衣裳
啊 我这忧郁的人 苦苦地思念
啊 我心中的故人 如今你在何方
说句题外话,听人说这首歌好像是新闻连播以后的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用了十几年。你可以去听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