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电影 » 卓别林无声电影中的字幕
扩展阅读
小孩子看电影买票 2025-01-16 10:06:42
日本电影皮卡咚 2025-01-16 10:03:31
最新炒股的电影 2025-01-16 10:00:43

卓别林无声电影中的字幕

发布时间: 2025-01-16 06:53:35

A. 对卓别林无声电影的评价

卓别林是20世纪享誉世界的伟大电影艺术家。他的创作跨越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两个时代。一生作品或长或短,大概81部。要说他的无声影片,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狗的生涯(1918),孩子(1921),从军记(1918),淘金记(1925),城市之光(1931),摩登时代(1936)等等。

卓别林早期的影片多从他本人的生活经历出发,反映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和奋斗。搞笑的噱头层出不穷。那时候卓别林的电影甚至没有剧本,演员自由发挥,打打闹闹,经过剪辑,就是一卷。后期的影片,卓别林开始有意识地反映社会问题,思想内容逐渐丰富,对社会的批判也趋于深刻,剧中的人物也比早期电影更有血有肉,反映的社会画面也更为广阔,创作的风格终于成熟起来。

卓别林的电影,可以让人一会儿笑,一会儿哭。很多人可以在他的影片中或多或少看到自己的影子。卓别林的幽默表演,风格独特,又符合生活逻辑,让人百看不厌。而且他的表演风格和他要表达的思想是统一的。随便举个小例:在《孩子》中,卓别林出场那一段。破衣烂衫,手套露指头。但他仍保持着优雅的举止。充分显示了小人物的自尊。你看他从兜里翻找烟头,然后把手套打量一下最后扔掉那一段表演,动作稳健优美,又令人忍俊不禁。(其实不只卓别林,影片中其他演员的表演也同样稳健优美,没有一点多余的动作。所有的肢体表演都是语言。如《孩子》中那个大个子警察。)

与我们今天的某些影视作品从表现手法上做个比较,有一点引起我的注意。今天的影视作品,特别喜欢用面部特写,好像要把观众揪到演员脸前,好让观众牢牢认住他们。举个小例:近年拍的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有这样一个镜头:鲁智深在五台山和众僧人打起来了,镜头几乎贴到鲁智深演员的脸上,汗毛孔都看见了。在那种情况下,有什么道理这样拍摄呢?贴得那么近,人的威武气概怎么表现?好多所谓城市情感剧,就更是喜欢面部特写。而卓别林的电影,他就很少使用面部特写。通常演员身体的2/3直至全身,都会出现在画面上。卓别林说,我的全身都会表演。的确是这样。这才是演员啊。

卓别林的表演,超越了所谓“性格表演”和“本色表演”的概念。他演什么像什么,同时又始终保持别人不能替代的风格。达到这个水准,不知道演员对生活的观察和领悟达到了什么样的广度和深度。对比一下《狗的生涯》、《淘金记》里的流浪汉和《大独裁者》里的希克(当然后者已是有声了)。看今天的影视作品,感觉许多大腕演什么都是演他自己。而且题材、视野也非常有限,老是自己那个圈子里的事。我很想知道,平时他们花多少时间拍广告、剪彩、商演,又花多少时间深入生活?

卓别林的无声电影虽然没有对白,但是演员的肢体表演辅以少许字幕,形成了一种流畅的无声语言,一看即懂。他的影片还有另一种语言:音乐。卓别林为自己的很多影片作曲。音乐往往贯穿影片始终。而且,曲调、节奏、色彩与画面反映的环境、人物心理完美配合。如《城市之光》。音乐不仅增强了情节的感染力,而且大大地丰富了电影的美感。先写这几句打住。自己的一点感受而已。受专业和知识水平限制,也只好这样,参与一下。奢望方家有以教之。筷子婶婶2007-1-29

B. 无声电影与有声电影的区别是什么

一、出现时间不同

1、无声电影:出现于1860年左右,但在1880至1900年期间,当单卷电影的制作已经变得容易时,默片仍然算是新奇的东西。

2、有声电影: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

二、特点不同

1、无声电影:没有任何配音、配乐或与画面协调的声音的电影,默片非常依赖大量的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好让观众知道和了解角色的内心思想。

2、有声电影:观众既能在银幕上看到画面,又能同时听到剧中人的对白、旁白,以及解说、音乐。

三、制作方法不同

1、无声电影:早期电影只有画面,影片本身不发出声音,剧中人物的说白通过动作、姿态以及插入字幕间接表达。拍摄和放映无声影片的运转速率为每秒16格画幅。无声电影时期,电影发展为纯视觉艺术。

2、有声电影:有些默片是演得颇为含蓄的,这取决于导演的取向和演员的演技。默片中的过态演出通常都是演员在舞台表演中培养出来的习惯,很多知道新媒体的取向的导演都不鼓励这种演法。

C. 求大神介绍一下默片(即无声电影)的历史。还有为什么默片至今仍具有持久魅力

一、默片兴起:

无声电影(或称默片),就是没有任何配音、配乐或与画面协调的声音的电影。默片技术发明于1860年左近,但在1880至1900年期间,当单卷电影的制作已经变得容易时,默片仍然算是新奇的东西。

把电影影像与声音配合的想法,几乎是与电影本身俱生的;但由于技术上的困难,在1920年代末以前,大部份电影都是默片。可是默片的影像等同共通的语言;默片年代,亦被称为“银幕年代”。

二、默片大师:

巴斯特·基顿创作出来的喜剧电影其实更符合银幕美学,他完全靠动作挑动观众神经,不愿以凄婉的故事博得同情;他在银幕上做观察者,引领观众的目光,观察、等待、思索,在动作中抓住身边一切可利用的东西,抗击对手,脱离险境。而他永远平静,无表情的脸,好似一张空白的银幕,观众可以根据主角的境遇,将自己的希望与害怕敷上去。这个小人物不断向我们宣示着最简单,也最有力量的道理:不论自己被如何巨大的困境围拢,人们总应找准方向,看过去,抓住跳跃的时机,将自己投向风暴中心,靠智慧勇猛地穿越过去,最终迎接风平浪静的胜利时刻。

代表作:《将军号》

三、默片的衰落

起始于上世纪20年代末的经济大萧条时期,当时正值有声电影兴起,无声电影开始衰落。进入30年代,有声电影黄金时代渐入佳境,并于二战结束后的1946年达到最顶峰,从此,无声电影只存在于人们的怀旧中。

四、恒久的魅力

卓别林的无声电影虽然没有对白,但是演员的肢体表演辅助每个情节发展时特有的一些字幕,形成流畅简洁的无声语言,一看就懂。他的影片的另一种重要的语言就是音乐,卓别林为自己的很多影片编制各种风格的音乐,音乐往往贯穿影片始终。而且,曲调、节奏、色彩与画面反映的环境和情节、人物心理完美配合。卓别林的早期配乐节奏明快、逗趣,看似漫不经心的情节主题下却搭建着复杂的结构。在他的早期电影中,可以看出他对于电影表现手法的不断摸索。卓别林很早就注意到音乐在电影中的表现,并利用音乐来描绘场景,并进行时空的过渡。例如在影片《狗的生活》中,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而且每个情节高潮的连接都产生了内在的关联性,片中的每一个场景都有音乐的伴奏,不论是从两名抢劫犯手中夺回钱包,还是众人哄抢扭打成一团,甚至警察加入到混战之中时的搞笑神态,以及流浪汉和歌女埃德娜、流浪狗“斯凯普”幸福生活在一起的轻快节奏,那种跳跃的音符穿插人物的表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都在风格迥异的同时衔接流畅的音乐旋律,串联在一起,整体上一气呵成。
在卓别林的每一部经典影片中,都会有一个主题旋律,要么诙谐,要么欢畅,要么舒缓到悲伤或者是激情到悲壮,每一个场景每一段音乐每一个音符都如同钉子,把电影的主题紧紧地连接在一起。那些主题旋律常常在影片一开始就出现并贯穿始终,或结合许多散落在影片其他地方的不同音乐段落,或改变配器,生动表现出画面中的人物肢体语言和情绪变化。如《发薪日》中的主题曲由两组管乐轮奏,在逐渐变调上升的行进中汇聚到一起,呈现出工地里忙碌的节奏。忽然,曲风在飘忽委婉的弦乐中发生改变,手执鲜花扭捏躲闪的夏尔洛登场了——这是一个卑微但富有生气的建筑工人。旋律继而在工头由困惑不解变为严厉呼喝的神情中回到主题,为人们展现出夏尔洛和工人们如杂技般紧凑而有序的工作场景。漂亮女人的出现,使得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开始交替更迭,并通过建筑工地中的道具,描绘了一段令人惊奇而又忍俊不禁的午餐休息时光。

声明:以上资料大多来源于网络搜索

D. 卓别林电影为什么有配乐没对话

无声电影
又称“默片”。早期电影只有画面,影片本身不发出声音,剧中人物的说白通过动作、姿态以及插入字幕间接表达。拍摄和放映无声影片的运转速率为每秒16格画幅。无声电影时期,电影发展为纯视觉艺术,拍摄了《战舰波将金号》、《淘金记》等经典性影片。
无声电影时期,诞生了一大批电影艺术大师,梅里爱、格里菲斯、卓别林、爱森斯坦、勒内·克莱尔、茂瑙等,他们在电影创作实践中已经积累和完善了一套成熟的影像蒙太奇艺术。有声电影诞生初期,这些默片艺术大师对有声电影的出现产生过强烈的贬斥和抵触情绪。的确,早期有声电影在技术和艺术上的幼稚,曾对默片蒙太奇艺术的精妙产生过不良作用,但随着它在技术和艺术上不断发展、成熟,以不可阻挡的势头成为电影发展的方向,许多默片大师也开始尝试有声电影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