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香港电影 » 香港电影春秋
扩展阅读
刘德华演的电影什么鬼 2025-01-26 10:57:17

香港电影春秋

发布时间: 2025-01-25 07:42:11

① 如何看待 1999 年王朔对金庸的批评

王朔的这篇文章里,偏见很多。
一上来对港台作家的评论就是胡说八道。首先把「港台」合论,贴个共同的标签,就是一种常见的大陆偏见,港是港,台是台,这两个地方的文学,即使是流行文学,也大不相同。说港台作家只写言情和武侠,这也显然与事实不符。
有人说王朔批评金庸是小青年拍砖老古董,我觉得反了,王朔在这篇批评里体现的文学观念,其实比老古董还要老古董,新鲜的东西不多,主要是沿用过去批评话语里对旧小说、演义、评书的那套口径,这里提到有这么几点:
1. 语言陈腐
2. 人物虚假
3. 鼓吹杀戮,并冠以正义的名义(换句话说,以今天的观念是政治不正确)
4. 为读者提供逃避主义享乐
至少这几顶帽子在金庸作品里是不成立的。
金庸小说的语言,不是现代的那种大白话,而是接近民国时期白话文成形时的白话,这和今天的阅读口味,略微有点距离感,但武侠小说总是发生在古代,这种距离感是合适的。关于金庸作品语言风格的研究,已经有太多,基本都是肯定的态度。
金庸小说的人物,已经进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成为常常引用的「原型」。比如我们说到什么人喜谀恶直,我们会拿丁春秋、东方不败、洪安通作比喻。说到什么人狼子野心,会用左冷禅作比。说到伪善,会想到岳不群。说到慷慨侠义,会想到萧峰。试问,还有什么现当代作家笔下的人物,能这么深度地介入我们的生活?这还不能说明金庸人物在中国社会中的「真实」吗?
逃避主义的享乐也是对大多数流行文化的批判,关于这点的正反讨论就太多了,没有重复的必要。这就是流行文化,它有宣泄,也有净化。
我觉得这篇评论最重要的还是倒数第二段,特地引一下:
卖画的朋友有一个概念:东南亚庸俗文化圈。这是指以港台为中心包括新马泰一带的华人资产阶级趣味。这些年来,这种趣味一直在反攻大陆,并节节获胜,身在中国北方也能感到这种趣味的影响,四大天王,成龙电影,琼瑶电视剧和金庸小说,可说是四大俗。并不是我不俗,只是不是这么个俗法。我自认为是新北京文化圈中人,这个文化脱胎于49年以后的革命文化,其精神实质是向西方的。我们有过自己的趣味,也有四大支柱:新时期文学,摇滚,北京电影学院的几代师生和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十年创作。现在都萎缩了,在流行趣味上可说是全盘沦陷。这个问题出在哪儿,我不知道。也许在中国旧的、天真的、自我神话的东西就是比别的什么都有生命力。
这段话集中反映了王朔对港台流行文化的看法,并比较了大陆流行文化和港台流行文化的差异。他的看法不能说全无道理,流行文化有很多需要审视的地方,大陆流行文化肯定和大陆外的华人流行文化有很大区别。
既然是流行文化,一定需要借鉴「俗套」,或者说「成规」,它是重复的,易于理解的,所以是「俗」的。然而在这种「俗」当中,它同样可以体现非凡的创作才华和先锋性,把这展开是个巨大的话题,我只能说,好莱坞电影也好,香港电影也好(特别是以成龙为代表的动作片),它们都蕴藏着各自的先锋性,这和纯文学、纯艺术是一样的,只不过,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而且不摆出来给你看。
从二十世纪开始,流行文化已经成为全世界最主流、最显性的文化,很多严肃的创作者,把他们的艺术企图心包裹在流行文化中,所以曾经由严肃文艺实现的功能,如今很多是以流行文化的面貌出现的。把「俗」文化一棍子打死,完全没必要。
王朔列举的八十年代四大文艺支柱:新时期文学,摇滚,北京电影学院的几代师生和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十年创作——都可以看作是前三十年革命文化与新时期舶来文艺的杂交品种,那么一个是西方马列文化和西方现代流行文化的结合,一个是传统东方文化和西方现代流行文化的结合,我看不出前者的「俗法」比后者的「俗法」高端在哪里。那四大支柱里面当然有今天看来也非常了不起的作品,包括那种夹生和粗糙的感觉,连当时对西方文艺的误会和想象,今天也显出某种鲜活生猛的时代感来。东南亚四大俗要更圆熟、迎合、窝心(台湾用法啊),棱角隐藏,和中国旧传统(无论你认为它是好还是不好)对接更好,同样有它的审美价值,只是和某些人习惯的「四大支柱」审美习惯有所区别罢了。
归根结底,我认为王朔这篇对金庸小说,或者广而言之,对港台流行文化的批评是有问题的。流行文化当然可以批,世界上天天有人批。问题在于,他站得还不够高。你不能以北京人对抗港台人的姿态来批,你不能说流行文化只有这样才是好的,那样就不好,这很成问题,你只能一视同仁地批,高屋建瓴地批。

② 滚滚红尘电影影评800字就可以要深刻

上个月把《滚滚红尘》重新看了一遍。上次看,还是极小的时候。
惊讶于它的幼稚。从第一个镜头开始。
因为知道讲的是张爱玲。忍不住要对照。就更觉得惊人的孩子气和罗曼蒂克。又因为知道是三毛的剧本,勾连着童年的记忆,就还有感慨。
记得张曼玉饰演的女友角色。但印象中,她们二人有些小趔趄。张曼玉有一个狡黠的眼神,因为要气沈绍华,作势同她的男友章能才亲热。但只是作势,她们是亲爱的朋友。
这次看来并没有记忆里的这一段。倒是三人把臂同游,五四青年的烂漫,打断在春秋大义中,很主流的叙述。章能才车中张曼玉质问的一场戏,很有趣,张曼玉义正词严的严肃表情像小孩子认准一件事情再不深究的真切:“韶华,他到底是什么人?!他就是拿着鞭子的人啊!”青年美人林青霞哀哀哭倒在座位里,表演得很表面,舞台剧似的,要让远处的观众也看得到,所以动作剧烈:“他……他是我的男人!”我忍不住笑起来。为这样的戏剧化和文艺腔。
林青霞当时还没有转型演打戏,扮相很琼瑶。因为演的是乱世女作家,所以要拿腔作势。又忘不了天真,不由得忸怩作态。全剧也是这样。不成熟的演员和不成熟的导演,还有幼稚的剧本。看着香港电影长大,记事起,林青霞就已经是《六指琴魔》、《东方不败》中的一个吊梢眼、高帽耸然双唇紧抿的凌厉亮相了,英气、飒爽。现在看到她的少女娇羞,像梦回唐朝一样。
以前翻过厚厚一大本《香港电影年鉴图册》?名字似乎如此。看到郑佩佩十五六岁时演打戏的定装照。还是戏剧女旦扮相。劈七叉,手举一根长矛,刺向前方。双目炯炯,逼得敌人看到也要烫的躬身退避。小孩脸,还是稚气,又怒火中烧。简直像哪咤。好个香江侠女,少年英姿。难怪刀马旦,难怪现在也是碧眼狐狸。
小学二年级读过三毛陈平的书。现在看,发现她的底子除了罗曼蒂克还是罗曼蒂克。无论写作、出走、运命、爱情、革命、选择,没有一样不关乎戏剧性的理想,浪漫化的姿态。在这里,她也以这样切身的想法去整理张爱玲的身世,写作出这么一篇隔山打牛的江湖乱世儿女情。除了一组词“女作家”、“个人”、“奇情”、“汉奸”、“革命”、“乱世”表面化的迭加,再无旁意。几根大树杈干干猎猎的伸向空中,枝蔓都不带有。没有细节和血肉。
三毛自己的东西,也是清且浅。她的固执,有种天真在。她也很骄纵,去撒哈拉上留足印的人,没有那么平静。
然而一种情调是有的,片尾一幕,居然用了航拍。我危危坐正身子,狂风、雪地,一点点蠕动成小黑虫的人物,一个时代的囚人,那种苍凉与绝烈,义无返顾的逆着历史与人世前行。不是剧中的沈绍华,剧外的张爱玲,是三毛自己想要表演的一生呀。
三毛的作品很不幸是那种有文艺腔,没有文艺的东西。小时候我却从里面看到了文艺。前几年看到她的画册。都是跑到世界各地得旅行照片。背着大包,花花绿绿的宽大土布衣裳。挤在各种肤色的人里面,好意的笑。一个有皱纹的旅行女子。颇招我喜。连带到现在,看到这样的女人,觉得全是距离,还是一包好感,轻轻的端着。
大陆好像最近拍了《她从海上来》的电视剧,没有期待。刘若英演的。想想我就要皱眉。刘若英微微侧着身子,四分之三脸上挂着一个僵硬孤直的愣神儿表情,以为那就叫决然——她能对张爱玲想到的全部了。想想她在《人间四月天》等剧和MV里的表演,那种被贴了标签要勇敢面对“一个人孤单”的白领女性表情,真是烦。怎么就知性了呢?猴子脸。连着我也不喜张艾嘉李心洁了。李心洁演一部什么剧,角色有肾病,口中呼吸会有异味。之后不幸每在荧光屏里看到她讲话,总觉得闻得到馊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