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香港“黑帮”题材电影中,大佬们总喜欢吃廉价盒饭,原因你都知道吗
香港“黑帮”题材电影中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盒饭,不仅是因为它廉价,而且还能体现出人物的特点和背景故事的需要。
曾志伟和黄秋生在警局的一场对手堪称经典,曾志伟吃完盒饭以后,直接将盒饭甩了一地,一个简单的动作彰显出了大佬角色的霸气。在我们的印象当中,黑帮老大那么有钱,应该是吃山珍海味的,就算不是山珍海味,也应该找个像样的,稍微上档次的饭店吃,而不是像那些最底层的小弟,或者是普通白领一样吃最廉价的盒饭。
虽然吃一些大餐,确实符合他们的身份,但是在电影中,要都是这么演的话,那就根本没什么看点了,为了能衬托出人物的形象,以他们的身份,去做一些看起来不太可能的事情,更加能突出这个人物。
『贰』 求一部香港黑社会电影的名字~其中一个场景就是有个黑帮老大和一个女人,二人在大排档吃饭,整条街都是手下
龙腾四海 (1992)
导演: 霍耀良 (Clarence Fok Yiu-leung)
编剧: 韦家辉
主演: 邓光荣 / 刘德华 / 任达华 / 黎明
类型: 剧情 / 喜剧 / 动作
制片国家/地区: 香港
语言: 粤语 / 英语 /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92-06-05
片长: 99 分钟
又名: Gun N Rose
『叁』 香港“黑帮”电影里,老大们为何总喜欢吃廉价盒饭
提起香港黑帮电影里的老大吃廉价盒饭,我最先想到的就是《无间道》中曾志伟饰演的韩琛吃盒饭的画面。
其实香港人管盒饭叫“外卖”或“便当”,拍夜戏的时候,剧组一般都会供应盒饭,如果是在片中提前“死”去的人,就可以先走,也就可以提前领便当,因此才把在片中被杀叫做领便当。
记得以前曾经跟过剧组,当时拍一晚的戏才几十块钱,但有供应盒饭,是我们这边一种叫“肠粉”的米食。有次因为很多人还没等到盒饭送到就提前先走,我竟然一口气吃了六七个盒饭,直到吃到嗓子眼为止。
在《无间道》中的韩琛也跟我有一样的饭量,片中的情节是他被警察带到警察局接受调查,就自己点了盒饭进去吃。
后来因为一言不合,还把桌子上的盒饭打翻在地,显得特别有气场。
但是在续集中,开头他又吃得津津有味了。
我真怀疑曾志伟平常是不是很喜欢吃盒饭,在另一部电影《Laughing Gor之变节》中,他饰演的正兴社叔父福爷也同样有吃盒饭的情节。
身为黑帮头目,平常的理想当然是餐餐上酒楼大鱼大肉。但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如果是跟人谈生意,当然是上酒楼,如果只是正常饮食,很多时候还都是吃着家常饭菜。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正常家庭都是在家里做饭,而黑帮人物大多都是一群大男人,哪有自己做饭的习惯?这个时候叫外卖就是最好的选择,不用自己动手做饭,吃完也不用洗碗,简单省事。
因此很多电影的剧情,都会把叫外卖,送外卖这些事,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一环写进电影里。
比如《喜剧之王》中,吴孟达饰演的剧务老头,就作为警方卧底,找尹天仇去送外卖,借机把窃听器带到一群黑帮匪徒藏身的小屋里。
期间因为尹天仇被匪徒识破而发生了枪战,送盒饭这件事就成了电影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电影的最后尹天仇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明白了做一名好演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实如果是一群犯罪在逃犯,却是隐藏起来避开警方视线,等待时机再出来犯案的匪徒,三餐叫外卖就显得很合理了。
比如李连杰主演的《给爸爸的信》,也将吃盒饭这件事作为一个重要情节展开。当时他的黑帮大哥甫光已经识破了李连杰饰演的男主角巩伟的卧底身份,故意把其儿子巩固抓到他的面前要他现出原形。
而柯受良饰演的小黑是个好人,他借送盒饭之机在给巩固的盒饭盖子上写下“坏人”两个字,以提醒巩固周围是一群坏人。
后来巩伟为求不揭穿身份,故意将他儿子“勒死”,但其实他们父子俩都练过团气功,巩固只是自己团气,才瞒过了众匪徒。
《英雄本色》中的小马哥,因为意外废了一条腿,从此在黑帮中失去地位,只能做着保安的工作忍辱负重。
在片中小马哥的一个盒饭吃出了辛酸和无奈,周润发的超强演技,就连吃饭都这么有戏。一个盒饭能够吃出血光之灾、吃出落莫、吃出逼格,所以吃盒饭这件事太重要了。
但是吃饭毕竟是有些不雅的事,切不可乱用。
比如《三国之见龙卸甲》中,诸葛亮出场时的一碗饭,就把他的光辉形象全吃没了,使这个角色成了电影最遭受影迷口诛笔伐最严重的人物。
另外,需要说的是香港的外卖太—好—吃—了。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热血丹心)
看到这道题,我突然想起了“杀马特时期”的我所做的一件事,应该可以用来解释电影中的黑帮老大为什么喜欢吃廉价盒饭。
记得在前几年,可能是因为刚刚进入 社会 的缘故,我变得愤世嫉俗,觉得这个世界充满了恶意,于是我每天沉浸在小说的世界中,看金庸,读玄幻,觉得小说中所描写的世界才是“完美世界”。
那段时间我真的很颓废很颓废,性情也变得很是暴躁,爸爸妈妈对我好心管教的一句话到我耳朵里都觉得是一种折磨,会对他们大发雷霆,整个世界似乎只剩下了我自己,没有人愿意接近我,更别提什么朋友。
...
直到,我看到了他~济公先生,才慢慢恢复,从黑暗走出。
因为一直觉得如今所拍的影视剧都没有儿时所看的那些经典更有“嚼劲”,所以看老电视剧和老电影成了我那段时间经常做的事。而我在看到《济公》得时候,就很纳闷,为什么他能吃的那么香?
游本昌老师扮演的济公,左手端酒葫芦,右手拿狗肉,躺在树下,一口酒一口肉,那叫一个舒服。作为纯素食主义者的我,第一次因为看一部电视剧产生了吃肉的冲动,也想去体验一下济公有多爽。
于是我从家拿上钱,去熟食店里买了只鸡腿,又从爷爷家偷偷倒了半杯酒,就跑到了家附近的公园里。
正好是中午,烈阳高照,大部分人都回家吃饭了,所以公园并没什么人。我也不怕尴尬,找了个能乘凉的大树,靠在下面,学着济公的姿势。左手拿酒杯,右手拿鸡腿,还吞了口口水,脑海中尽量让自己放空,一脸陶醉,然后咬了口肉,喝了口酒。
结果,直接被辣吐了...后来也没吃,把鸡腿拿回家给了我弟弟。
这么难吃的东西济公也能吃得这么香?看来全靠演技。后来过了几年偶然知道,游本昌老师在拍那段戏所吃的狗肉还是已经变质的,就更加佩服。
讲完这件事,再说回到香港电影中“黑老大”为什么总吃廉价盒饭。
1、因为看起来香啊,他吃的盒饭,不就是大部分人都吃过的吗?要是摆一大桌鲍鱼和大部分人都没吃过的饭菜,他还吃特别香,你看到这段,那种感觉肯定就会变得生疏了很多。
就和济公一样,他要是吃的不是狗腿,而是正经去大酒楼点一桌饭菜吃,那我当时也不会看着流口水去做那个模仿秀。
2、香港电影中的“黑老大”,像《无间道》中的韩琛,那都是从最底层摸爬滚打才到今天的位置,吃盒饭早已习惯,安排“黑老大”吃盒饭的剧情也能突显这点。
3、看似是在吃盒饭,其实吃的是气场。不仅香港电影,全世界带有“黑 社会 ”题材得电影里都经常用这种拍摄手法。
比如在《速度与激情》中, 汽车 就在身后爆炸,但是主角看都不看一眼,潇洒抽着烟一脸“我最帅”的表情从镜头走过。这个镜头里的 汽车 ,就相当于“盒饭”。
再比如大家都熟知的《上海滩》中,许文强点烟然后向后扔打火机,一脸“我最帅”的表情看镜头,这里面的打火机,就相当于“盒饭”。
还有我们的“苏大强”,也曾是电影中的“黑老大”,背后房子在爆炸,可他却还淡定抽雪茄,这里的雪茄就相当于“盒饭”。
老大们吃的不是盒饭!不是盒饭!不是盒饭!虽然是在盒饭盒子里装着的,但那是餐厅外卖!餐厅外卖!外卖!老大心态有时候类似于暴发户,哪怕没有时间去餐厅吃,肯定也不会吃二三十一份的盒饭啊!
香港的盒饭其实并没有那么难吃,像很多内地外卖的盒饭,真的很难吃,就连高铁上的盒饭真的也是又贵又难吃,但是香港的盒饭,在九几年的时候,从电视上看到的,那些上班族拿着五六份盒饭,大概一百多块的样子。
也有很多朋友说了,香港的盒饭很良心,什么烧腊、烧鹅、沙姜鸡之类的,都很好吃,完全比内地的盒饭高了好几个档次。所以哪怕老大吃盒饭,从味觉上来说,并不是那么吃亏。
老大吃盒饭,也说得过去啊,他们只是老大,不是大佬。大佬谈事情都是在高档的酒店里,而且香港电影里很多黑帮人都爱自己拼在一起吃火锅,自己吃,不去火锅店之类的地方。这也是一种“黑帮文化”吧。
而且我理解的是,这些老大也是从小弟时期做起来的,吃盒饭也是一种习惯。
只是更倾向于,这些饭盒里面装的,可不是那些二三十的盒饭,而且一些高档餐厅的外卖送餐。老大吃盒饭说得过去,不去餐厅吃,但是定这家餐厅的外卖也说得过去啊。只不过是从视觉上看上去像是外卖而已。
这些老大们动不动就进局子,吃盒饭、或者餐厅送饭,那更说的过去啊!
很简单的原因。香港的很多黑暗盒饭很好吃。就像我们喜欢吃的方便面一样。如今的小朋友家长不允许他们吃泡面,所以他们就觉得泡面非常好吃,能吃泡面在同学里非常有面子。一个道理。
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黑椒鸡排饭,是在油塘某个叫不出名字的工业厂房一楼的food court 吃的。那个food court简直有点恐怖。灯光昏暗,四面没有窗户,就像一个拍枪战片的片场。这里一般只有码头工人来吃。我是因为去附近办事,同事带我去才知道有这个所在。
但是那份黑椒鸡排饭着实好吃,饭后我同事还推荐了隔壁摊档的丝袜奶茶。同样味道非常难忘。我自己的感觉,比翠华那些高出不知多少。
这个就是所谓的黑暗料理吧!
能带我去吃的,言下之意就是给足了面子!:)
首先,香港的盒饭,并不能与我们有些工地上的盒饭相提并论。我们有时候可以看到,某些工地车站有那种5块钱,10块钱的廉价盒饭。
里面就说一点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肉,一点辣椒,一点土豆丝,豆芽菜或者其他什么青菜,米也是很廉价的大米。一句话就说非常难吃。毕竟5块钱的盒饭,10块钱的盒饭,还想吃什么?
香港盒饭,至少都是35块港币起价,大部分价格在35-68块港币一份。比如35-42块,这一档位的,就有餐肉煎蛋饭,火腿煎蛋饭,肠仔鸡扒饭,咖喱鸡饭,茄汁鱼柳饭,茄汁牛扒饭和生炒牛肉饭,豆腐鱼柳饭,芙蓉煎蛋饭,菜心牛肉饭。说实话,都是材料新鲜,烹饪讲究,量足味好的优质盒饭。
如果是68块的白斩鸡饭,鸡肉都有好多块,还有青菜和咕咾肉,味道非常好吃,量也很足。同时,在60-80年代,香港黑 社会 盛行的时代,实际上大部分社团成员的收入都不高。实际上长期养一批马仔是赔本的生意。据了解,现在一般情况,马仔被雇佣一次约为一百到两百港币不等,遇重要场合可达500港币,还不包括伙食、交通费、医疗费、律师费及安家费等等其他的费用。
现在香港一年四季很少再发生由“黑 社会 ”出面组织的声势浩大的“黑帮火并”,一般都改为“晒马”,晒马很少会演变成武斗。毕竟真打起来,弄不好要使自己破产,一般组织都“破费”不起。
一个手下真有100人的角头老大,如果那怕是一份像样的收入,也要为手下一个月发200-300万的工资。这还不算,各种伙食费,住宿费,交通费,还有日常活动经费和 娱乐 花销,打架的安家费,伤病费和奖金。
一个月几百万支出,得有多少生意,才能维持?给 娱乐 场所看场子,一个月才能收到多少钱?更何况,现在这种看场子的工作,也早就是少之又少了。天天吃餐厅?随便一顿好一点的早茶,两三个人都要五六百块。
能不能纠正一下,香港黑帮题材的电影,大佬们也不总是在吃盒饭,还有打边炉、可乐、啤酒、奶茶、泡面……所以那么多吃的,你为什么只看到了盒饭?
在《九龙冰室》中郑伊健和李彩桦他们吃的就是火锅。
好吧,为什么香港黑帮电影里老大们老是在吃盒饭,这个问题,容我瞎掰一下。
一、生长在市井
混黑帮的人,大多是学生、小混混、无业游民,无权无势,生长于市井。选择盒饭,很贴这些人的生活。
二、习惯
在多部香港黑帮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出黑 社会 这种职业,不仅全年无休,还要求随时待命。显然,盒饭更能符合随吃随停的要求。还有一点是,有朋友说香港的盒饭好吃,这一点无法苟同,因为真不好吃。 如果你遇见哪家好吃的香港盒饭记得请我吃一顿,本人丝毫不介意打脸。
三、推动剧情
在《无间道1》中,大佬韩琛被抓到警局,在重案组面前,韩琛点了一份盒饭,在众目睽睽之下吃了起来。
如果韩琛当时点火锅,那么显得有点难为人。相对来说,盒饭还是比较符合当时的情景的——你都是阶下囚了,还那么多要求,活腻歪了吗?
不过,韩琛吃盒饭,不是因为穷。在韩琛吃好之后,掏出手巾擦嘴。这手巾来自爱马仕。在《无间道2》中,韩琛还是在吃盒饭,这或许是某种传承吧。
其次是在电影《英雄本色》中,落魄的小马哥推着车,在一个不大的停车场里窝着吃盒饭。小马哥手里捧着的这盒饭很能说明当下的情况——当时用美钞点烟的小马哥如今 落魄 了。
小马哥吃盒饭的这一幕被狄龙看见了,小马哥抬头看到狄龙的时候,眼睛里的光芒不知是久别重逢的欣喜还是混得不如意的狼狈……
还有 在《Laughing Gor之变节》里,帮派开堂会审,在间隙时也是点一份盒饭来慰劳自己。
在小的时候,我以为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应该就是泡面了。但是,看到盒饭之后,我觉得它不是了。从泡面到盒饭,它一直在,它不是不美味了,只是我们长大了。
一份小小的盒饭,在周星驰和周润发身上,我们看到了忙碌生活里的一份小确幸;在曾志伟身上,我们看到了作为大佬的意气风发。同时,也因这一小小盒饭,让影片里的人物变得更丰满立体。这一点点的小细节,远比金表钻戒更有说服力。
老大们吃盒饭,主要是符合剧情,另外香港盒饭也在香港 美食 中占有一席之地。
导演安排老大们吃着盒饭谈着正事,是为了让老大们更接地气,更符合人物形象和场景设置。
首先,有的是为了显示,老大们即使已经掌管一方,骨子里依然带有底层小人物的一些习惯和认知,比如吃盒饭,挂大金链子,高声喧哗等。还有的,就是剧中老大们其实吃的是打包的餐厅 美食 ,这是为了突显老大地位不凡,吃食讲究,这些都是为了塑造角色形象服务的。
另外,也有一些特殊场景,比如警察局,监狱,这种地方,大佬们常去,也只有吃盒饭,是符合场景要求。
再次,为一些推动情节的动作设计做准备。比如生气随手把盒饭丢出去之类的。
香港生活节奏很快,大部分人都非常忙碌,餐厅里的服务员很多五六十岁的大爷大妈,用他们的话说,“手停口停”,很多香港人的生活,其实是很没有安全感的。食用方便,价格低廉的盒饭也就成为普通大众,快简就餐的不二选择。
香港盒饭普遍肉多菜少,常见的一种是烧腊饭,就是各种叉烧,烧鸡,烧鹅,白切鸡,一种烧腊就是单拼,两种混合就是双拼,然后再配一两根青菜。另一种就是双送三送,就是普通的家常菜放一起。
对于我来说,是盒饭让我看到了香港的物价水平。从小看TVB的剧集,剧中富豪们随时支票百万千万的,因为离自己太过遥远,对这个没太大感觉。唯独觉得香港东西好贵的时候,就是剧中外卖小哥提着一袋盒饭,大概四五盒,开口就是“120谢谢”。
九十年代的时候,父母工资一个月才几百块,一百块在当年绝对是大钞。好家伙,他们几盒盒饭就120,二三十一盒。说个暴露家乡的话,我们那里当年的豆花饭三五块一碗,饭随便加,管吃饱。实在太震撼了,以至于我一度觉得是配音搞错了。
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我们各大城市普遍盒饭价格也都涨起来了,一二十,二三十的盒饭总算吃开了。这才觉得,嗯,配音诚不欺我。
不请自来,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靠谱的原因被前面答题的小伙伴们说完了。乐哥搜肠刮肚,找出一些不靠谱的原因,大家千万别当真。
乐哥认为,香港“黑帮”电影中,老大们之所以爱吃盒饭(大排档),有以下几点原因:
“大排档”二战后在香港兴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至顶峰,成为那代人的集体回忆!
“排档”、“档口”、“收摊”、“打包”……,这些耳熟能详的词汇,在港片中的“出镜率”非常高。这与香港的餐饮文化密不可分。
按照《无间道》的时间线,刘德华和梁朝伟在1991年被选出来做卧底时,两人当时都在18岁左右,也就是说,他们都是70后。以此类推,黄sir(黄秋生)和堔哥(曾志伟)应该是50后。
由此可以看出,两个大佬级别的人物,出生年代和香港大排档的兴盛年代基本吻合,所以,在他们那一代人的回忆中,盒饭、大排档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元素。就跟现在很多50后老人爱吃肥肉一样,肥肉,是那个物质匮乏年代大多数人的幻想与回忆。
我们再进一步发散思维,盒饭与大排档,是那个年代出生的导演和演员们的集体回忆,也同样是香港观众们的集体回忆。
综上,“黑帮”大佬爱吃盒饭,是港片“接地气”、“不忘本”的体现,是由香港独特的餐饮文化决定的。
香港的生活节奏,比起北、上、广、深这几个城市,只快不慢。如此快的生活节奏之下,一起坐在大饭店,边吃边喝浪费几个小时时间,似乎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所以,一般情况下,叉烧饭、腊烧饭、煲仔饭、咖喱饭等各种盒饭,才是填饱肚子的首选。
拍电影也一样,涉及到吃饭,道具首选盒饭。
当然,盒饭并不完全是低端快捷的代名词,再高端的菜品,打包之后,都会变成“盒饭”。而且,香港有很多高档盒饭的价钱也不便宜。
还记得TVB的传家宝公鸡碗吗?
要不是网友们眼尖发现了这个“传家宝”,乐哥根本没留意到,一个花型的碗,TVB居然用了20年!
怎么评价好呢?抠?懒?不知变通?
我想,这些都不是最根本原因,就跟小马哥当年吃盒饭,几十年后,堔哥还在吃盒一样。某个场景在港片中出现的次数多了,观众们也就有了认同感与亲切感,导演不用了,观众反倒还不习惯。
乐哥找了些不靠谱的理由,来说明香港电影中的大佬们都爱吃盒饭,期望小伙伴们还有更不靠谱的原因,大家一起探讨探讨!
我想题主一定是一位《无间道》系列的影迷,因为在这个系列中,作为黑道大哥的韩琛吃盒饭的片段出现了多次,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韩琛在警局吃盒饭的那两次,从韩琛吃盒饭的状态来看,他确实挺喜欢吃盒饭,但是这些盒饭是警局的人给他买的啊,也就是说他平时不一定会经常吃这些盒饭。
纵观其他的出现过类似桥段的香港电影,我发现了一件事,并不是这些电影中的黑道大哥对盒饭情有独钟,而是吃盒饭在香港比较盛行,就像吃煎饼果子在天津比较盛行一样,倘若天津的影视行业也那么发达,我相信在天津拍的电影中一定会经常出现各种角色吃煎饼果子的桥段。
再纵观香港其他题材的电影,我们也可以确定吃盒饭在香港确实是一件普及度比较高的行为,如在电影《喜剧之王》中,盒饭就出现过多次,影片的结尾周星驰饰演的尹天仇还配合吴孟达饰演的卧底假扮了一位送盒饭的,这足以说明盒饭行业在香港是比较火的。
那么,为何盒饭在那个年代的香港比较火呢?这取决于香港这个地方的生活节奏,生活节奏快,外卖盒饭自然而然会受到大家的青睐。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内地的城市的生活节奏也快了起来,于是外卖行业在内地开始盛行,如今的我们不也对外卖盒饭“情有独钟”了。
总之,并不是只有“黑帮”类型的电影才会有吃盒饭的片段,可以说在各个类型的香港电影中都会有吃盒饭的片段,因为吃盒饭在香港本就是一种常态行为,既然是常态行为,在香港电影中经常出现吃盒饭的片段也就不足为奇了,不是吗?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吃盒饭的肯定比吃大餐的老大,杀人狠,战斗力更强!因为他明白,简单实在才是硬道理!
还有就是老大不容易当呀,开销也很大啦!香港很多黑帮老大,都是学生时代的混混走过来的。知道什么样的饭菜来的现实!
还有就是人家盒饭很好吃的!可不是你认为的那种廉价盒饭呀!
还有最大的原因那就是影视剧出于效果出发啦!越是生活的简单直接,越是可怕。比如你看到一个老大吃着盒饭喝着可乐,浓厚的神秘感会让你产生这人“深藏不露”的错觉,这样一来这个黑帮老大的形象就变得更加立体和生动。曾志伟的形象就是这样体现出来的。
在警局里面吃盒饭,一言不合直接掀桌子,简直就是霸气直接的代表。一股狠劲吓得没人敢动!
导火线里面,三兄弟出来贩毒贩军火,在和几个老大谈生意时,老二就吃的最简单的泡面盒饭,简单却很吓人。在座的几个都很怕,因为这种人做起事情来,直接又可怕!
大家对于盒饭的第一印象就是“难吃”“廉价”,几块钱甚至是十块钱左右的盒饭就已经是顶天了并且味道超级不好吃。
香港的盒饭无论是从分量还是质量来说都是非常可观的。叉烧肉都是大块大块的,配送的蔬菜也是非常新鲜可口的。
『肆』 香港有哪些特别小吃
茶餐厅 茶餐厅作为最道地、最草根的饮食场所,早已成为香港文化的一部份,即使在旅游协会向外地人士推销香港时,茶餐厅也是卖点之一,而其中有些更成为该类型食肆的“名牌”,吸引大量市民甚至明星光顾。代表香港饮食文化的茶餐厅,也是非吃不可的香港饮食体验。最出色的港式咖啡、奶茶仍只有在茶餐厅品尝得到。 大牌档 大牌档,很多人误写为“大排档”,其实它们虽然是同音字,意义上却很不同。大牌档之「牌」其实是牌照的意思。由于香港法例规定所有食店必须设有洗手间才会获发营业牌照,但街边大牌档却没有洗手间,因此不能作为一般食店发牌,而被归类为“固定的小贩档口”。 大牌档可说是香港传统饮食业的一大特色。所谓大牌档是指在行人道或小巷中排列出一张又一张的桌子,客人便是在这种露天或半露天的环境下进食。大牌档所提供的食物种类很多,有海鲜、广东菜、粥、粉面……等等,大都价格廉宜。部份大牌档是在晚上才营业,直至深宵才关铺,这正是大牌档的一大特色。 位于油麻地的庙街可说是香港的平民俱乐部,有不少街头食肆营业至深夜,是目前最多传统大牌档的地方。由于庙街就在高雅、明珠海景等酒店附近,因此平日也有不少游客光顾,难怪连餐牌也有英文版了。 道地小吃 在香港这个美食之都,您不但可以品尝到世界各地的美食,更可一尝香港的道地小吃。这些风味美食,充满地方色彩,让您体验香港生活,认识当地的饮食文化。 茶餐厅是香港独有的平民饮食地点,充满地方色彩。食品便宜之外,种类亦繁多。一些招牌美食,更令人难以抗拒:「菠萝油」是把厚厚的一块黄油夹入松软的「菠萝包」内(甜美的面包,因香脆的表层看似菠萝外皮而得名),黄油味浓郁,面包可口;新鲜烤制的蛋挞香脆美味;以咖啡和奶茶混合而成的饮料「鸳鸯」香浓幼滑,是香港人勇于创新的明证。 茶餐厅的服务以效率取胜,既方便又节省时间;吃完了,只需自行把帐单拿到结帐台便可,亦无需付小费。 粥面也是常见的道地美食,价钱便宜,热气腾腾,新鲜味美;其中云吞面、「鱼蛋粉」和自选材料的「车仔面」都极受欢迎,艇仔粥、牛肉粥和油条亦颇受欢迎。 香港人喜欢上酒楼「饮茶」,精致巧手的粤式点心更是不可或缺;叉烧包、虾饺、烧卖、蒸肠粉等,都是个中经典,滋味无穷,难怪「港式饮茶」一直声名在外。 外带速食 熟悉的美食香味,在香港处处飘送! 或许是香港人快速的生活步调所需,在香港几乎处处都可以看得到快餐店,无论是美式汉堡包或道地中式速食连锁店,比比皆是,不但方便了在香港生活与工作的民众,更方便了到香港旅游的游客,随时都可以透过这一些快餐店来补充体力。此外,还有许多的三明治专卖店、义大利薄饼店,或是中式熟食店、茶坊…等。在香港电影或港剧中时常出现的路边「大排档」,更是香港最特别的外带速食文化。当您到香港时,不妨也尝尝看喔! 街头小食 香港是一个美食天堂,各式各样的食物随处可见。当你逛街时会感到肚子饿了,想找一些食物来吃吃,最快捷而又最方便的莫过于街边的小食。最常见的街头小食除了鱼蛋、牛杂外,还有琳琅满目的款式:具有地方色彩的小食,如叮叮糖、糖葱薄饼、炒栗子﹑龙须糖等等;饮品方面则有各式果汁、餐茶、凉茶;此外还有粥、粉面类、碗仔翅、油炸鬼、臭豆腐等,真是多不胜数。最常见的街头小食大多在旺角的花园街﹑女人街、及油麻地的庙街。街头小食胜人之处,莫过于它价钱廉美、多元化等原因。除此之外,最富香港特色的流行食品——“鱼蛋粉”。还有在旺角最常见的小食是煎让三宝,炸大肠等,美味可口。 车仔面和云吞面 车仔面和云吞面是在五十年代香港经济最低潮时兴起的,至今天,车仔面和云吞面依然甚得人心,而价格方面则有贵有平。不过这些小贩式经营己成为历史陈迹。车仔面再没有车仔,这也是香港的转变的一部份。而香港的云吞,是香港独特的虾肉饺子,只有香港才可以吃到,或到中国一些铺子,放汤或油炸,再配合油菜或炸鱼皮,真的是一流的享受。香港很多做街坊生意的食肆都有车仔面和云吞面售卖,如果想品尝一下车仔面和云吞面的美味,香港的大街小巷可是随处可见呢 ! 香港的街边小吃 想充分地了解香港,有香港感觉的话,体验大排档和流动摊床,的确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那种一个挨着一个,点着灯泡、冒着腾腾热气的摊点,就是香港的大排档。自古以来,大排档与生活紧密相连,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光顾,可以说是香港的第二厨房。 最近,香港政府加强管理,将大排档都集中起来建成"熟食中心"。于是,高架桥下、铁栅栏内等地渐渐形成了露天小吃村。与往年相比,现在小吃村的规模气氛好像略有缩小,但是其热度依然未变。小贩有许多是不合法的,所以。由于管制的加强,数量有所减少。 油麻地的庙街;旺角的通菜街,以及铜锣湾至湾仔一带,到了晚上就开始热闹起来。街市(生鲜食品市场)及熟食中心一带从白天就很热闹,虽然在尖沙咀东部以及政厅等新兴开发地区见不到,但在大多数的生活区,则都可以见到。 最热闹的地方当数庙街,规模大,让人感到在在的香港气氛,但是治安比其他地方要差。 大排档就在临街,不尝一下是不行的。虽然内容与通常的餐馆、餐厅及粥面专家等的东西差不多,但是,由于是在一种开放的空间里,空气里都飘着饭香,并且还可以自带酒水,在自由的气氛中尽享美食,所以这里的顾客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想体验香港的自由与食文化,这里该是最好的去处。特别是可自带饮料,正体现了香港真正的共存共荣的思想。饮料可以就近买,也可以让服务员替你去买。 就座以后你就可以马上点菜了,大排档很少准备菜谱,都是各种原料并排摆在盘子里,按菜盘论价,简单明了,你可以用手指着点菜。海鲜有蛤、贝、虾、蟹等,用辣椒、蚝油、豆豉等一炒、再一烫,再用葱、姜等蒸一下,如此简单的烹调之后,就可以借酒下肚了。 冬令时节,火锅、煲仔、香港式的煲仔饭,也独具魅力。 香港的露天小吃摊床旁,经常可见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用餐的情景,此情此景,让人有说不出的感动。 在大排档吃饭,可以省去餐桌上的太多的拘谨、禁忌,空罐、空瓶等都有人来打扫,所以你可以放心大胆地享用。 大良八记。一个吃“糊”的好地方,特色有芝麻糊、核桃糊、杏仁糊等,18元一碗。由于粉磨得非常细,所以冲出糊来也特别爽滑。轩尼诗道铜锣湾和湾仔中间有一家,旺角地铁站西洋菜街出口上来左顾右盼一下也能看到一家。 文辉墨鱼丸大王。4个墨鱼丸配大碌竹挞粉,20元一碗。粉条煮得软软的,但不散,有韧性,所以汤也很清。鱼丸充满弹性,很新鲜。和大多数餐厅一样,这里的味道偏淡,适合口味清淡的朋友。桌上有干辣椒末,但除非你特能吃辣,不然只能加一点点,辣味很重的,不要因此坏了一碗好东西。地址:铜锣湾渣甸街。 杏花楼。香港的杏花楼和上海的不同,是街边一家很普通的连锁餐馆。好吃的东东似乎不多,但那两块硕大的、炸成金黄色的萝卜糕实在让人动心。。 强记。一家粥粉面餐厅,比起同类餐馆显得略微宽敞豪华一些。我特别喜欢那里做的公仔面,其实公仔面无论外观还是味道,就是不加料的泡面,然后你可以选两种配菜,有牛肉、猪排、香肠、雪菜等等不下十几种,和在一起倒是浓淡相宜,香鲜可口,作为早餐再好不过了。每份18元。摩理臣山道近轩尼诗道有一家,离铜锣湾不远。 新钊记。又一家粥粉面餐厅,要一碗皮蛋粥或鱼片粥,配一款鲜虾、叉烧或猪润肠粉,每套18元,可以吃得很满足啦。轩尼诗道铜锣湾和湾仔中间有一家。 街头小食。我们习惯上以为摆在街边的食摊会不太干净,但在香港这类开放式的食摊前,你会发现服务员的操作都很规范,食品卫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这些食摊也有连锁的,像津味(铜锣湾轩尼诗道渣甸街)、龙津等。在这里你可以尝到陈卤熬制的牛杂,香喷喷的咖喱鱼蛋等各色小吃,因为是冬天,所以最后还可以来一杯热腾腾的甘蔗水,清清爽爽,吃得暖心暖胃。 可以的话最好不要选择在旅游景点里面吃饭,贵得很!
『伍』 香港有哪些是王家卫电影迷非去不可的地方
1.重庆大厦
2.佐敦附近的某家m记
3.嘉咸街市集(阿菲常常故意路过这里,与吃饭的梁朝伟偶遇,前段时间由于改造,市集的样子改变蛮多的)
4.香港中环的自动扶梯(留意一下阁麟街靠电梯的单位,就是片里梁朝伟的家。其实当时是摄影师杜可风的住宅)
5.些利街往上的坚道合记士多(这里就是【重庆森林】中金城武借电话,向前女友说分手的店)
6.士丹利街大排档(梁朝伟在那里巡逻)
7.兰桂坊的加州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