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香港电影 » 香港电影风情浮世绘
扩展阅读
书剑恩仇录电影版大结局 2025-02-25 04:15:08
抖音电影封面怎么调全屏 2025-02-25 04:13:36

香港电影风情浮世绘

发布时间: 2022-03-05 16:56:52

『壹』 求电影卡拉瓦乔(浮世绘)字幕,中英皆可

射手网的,不知是不是你要的?
地址:http://shooter.cn/xml/sub/64/64279.xml

『贰』 浮世绘是什么意思

浮世绘,是日本的风俗画,版画。浮世绘的字面意思为“虚浮的世界绘画”,主要描绘风景及百姓的风俗人情,多为多彩的版画。

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年间)兴起的一种独特的民族艺术,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艺术。浮世绘的特点是以木版印刷,大量生产,价钱廉宜,并易于购买。起初,市场上仅有单一墨色印的画,但不久出现了赤版,以红为主色,再加印黄和绿,在日本绘画史上打开了新的境界。

浮世绘特点:

早在浮世绘产生之前,日本绘画已经产生了颇具代表性的“大和绘”和风俗画。他们有别于以模仿中国唐代绘画为主的唐绘,无疑是浮世绘产生的源泉。大和绘的产生奠定了日本风情绘画的基础,具有典型的日本风格。

无论是对贵族日常生活的描述还是对自然风光的展现,都符合日本人的审美要求:唯美又富于装饰性,追求清风雅韵,画面不仅色彩艳丽并且线条优美,多绘于屏风和长卷。而风俗画则是展现祭奠、游乐、都市风光等题材为主的绘画。

『叁』 浮世绘是什么

浮世绘的字面意思为“虚浮的世界绘画”。“浮世”来自佛教用语,本意指人的生死轮回和人世的虚无缥缈。即,此岸或秽土,即忧世或尘世。日本语言中自“浮世”一词出现开始,就一直含有暗指艳事与放荡生活之意。因此浮世绘即描绘世间风情的画作。

『肆』 浮世绘的起源与历史

浮世绘,也就是日本的风俗画,版画。它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年间,也叫德川幕府时代)兴起的一种独特民族特色的艺术奇葩,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艺术。主要描绘人们日常生活、风景、和演剧。浮世绘常被认为专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画(日语称为锦绘),但事实上也有手绘的作品。 历史 浮世绘的字面意思为“虚浮的世界绘画”。“浮世”来自佛教用语,本意指人的生死轮回和人世的虚无缥缈。即,此岸或秽土,即忧世或尘世。日本语言中自“浮世”一词出现开始,就一直含有暗指艳事与放荡生活之意。因此浮世绘即描绘世间风情的画作。 浮世绘画师以狩野派、土佐派出身者居多,这是因为当时这些画派非常显赫,而被这些画派所驱逐、排斥的画师很多都转向浮世绘发展所致。 初期 明历大火(1657年3月2日)至宝历年间(1751年~1763年)。此时期的浮世绘以手绘及墨色单色木版画印刷(称为墨折絵)为主。 菱川师宣绘制的代表作《见返り美人図》 17世纪后半,后世尊为“浮世絵の祖”的菱川师宣绘制了许多人气绘本及浮世草子,其中《见返り美人図》为其代表作。 在井原西鹤所撰的《好色一代男》(1682年刊行)中,有一段关于浮世绘绘在有12根扇骨的折扇上的描述,是目前(2005年)已知的资料中最早出现浮世绘一词的文献。 到了鸟居清信时代,使用墨色以外的颜色创作的作品开始出现,主要是以红色为主。使用丹色(红褐色)的称丹絵,使用红色的称红絵,也有在红色以外又增加二、三种颜色的作品,称为红折絵。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鸟居派与歌舞伎业紧密合作,为歌舞伎设计、绘制看板,直至今日,现代歌舞伎的看板仍保有当时流传下来的风格。 中期 明和2年(1765年)至文化3年(1806年)。锦絵在此时期诞生。 因为画历(絵暦)在俳句诗人及爱好者间十分受欢迎,明和2年开始有了画历交换会的社交活动。为因应这种大量需求,铃木春信等人以多色印刷法发明了东锦絵,浮世绘文化正式迈入鼎盛期。 由于多色印刷法需反覆上色,因此开发出印刷时如何标记“见当(记号之意)”的技巧和方法,并且开始采用能够承受多次印刷的高品质纸张,例如以楮为原料的越前奉书纸、伊予柾纸、西野内纸等。另外在产能及成本的考量下,原画师(版下絵师)、雕版师(雕师)、刷版师(刷师,或写做折师)的专业分工体制也在此时期确立。 此时期的人物绘画风格也发生变化,由原本虚幻的人偶风格转趋写实。 安永年间(1772年—1780年),北尾重政写实风格的美人画大受好评。胜川春章则将写实风带入称为“役者絵”的歌舞伎肖像画中。之后著名的喜多川歌麿更以纤细高雅的笔触绘制了许多以头部为主的美人画。 宽政2年(1790年),幕府施行了称为“改印制度”的印刷品审查制度,开始管制印刷品的内容。宽政7年(1795年),因触犯禁令而被没收家产的出版家茑屋重三郎为了东山再起,与画师东洲斎写楽合作,出版了许多风格独特、笔法夸张的役者絵。虽然一时间造成话题,但毕竟风格过于特异,并未得到广泛回响。同时期最受欢迎的风格是歌川豊国所绘的《役者舞台之姿絵》的歌舞伎全身图系列。而歌川的弟子们也一跃形成浮世绘的最大画派—“歌川派”。 后期 文化4年(1807年)至安政5年(1858年)。 蒲原夜之雪《东海道五十三次》之一,歌川广重绘。 喜多川歌麿死后,美人画的主流转变为渓斎英泉的情色风格。而胜川春章的门生葛饰北斋则在旅行话题盛行的带动下,绘制了著名的《冨岳三十六景》。受到葛饰北斋启发,歌川广重也创作了名作《东海道五十三次》、《富士三十六景》。此二人确立了浮世绘中称为“名所絵”的风景画风格。 冨岳三十六景 在役者絵方面,歌川国贞师承歌川豊国,以更具力道的笔法绘制。另外,伴随着草双纸(类似现代的漫画书)所引发的传奇小说热潮,歌川国芳等人开始创作描绘武士姿态的“武者絵”。歌川国芳的水浒传系列非常受欢迎,在当时的日本引爆了水浒传风潮。 在嘉永6年(1853年)所刊行的《江戸寿那古细见记》中有一句“豊国にがほ(似颜絵)、国芳むしや(武者絵)、広重めいしよ(名所絵)”,简单而直接地为此时期的风格做了总结。 末期 安政6年(1859年)至明治45年(1912年)。 此时期因为受到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或译:培里)率领舰队强行打开锁国政策(此事件日本称为“黒船来航”)的冲击,许多人开始对西洋文化产生兴趣,因此发轫于当时开港通商之一的横滨的“横滨絵”开始流行起来。 另一方面,因为幕末至明治维新初期社会动荡的影响,也出现了称为“无残絵(或写做无惨絵)”的血腥怪诞风格。这种浮世绘中常有腥风血雨的场面,例如歌川国芳的门徒月冈芳年和落合芳几所创作的《英名二十八众句》。 河锅暁斎等正统狩野派画师也开始创作浮世绘。而后师承河锅暁斎的小林清亲更引入西画式的无轮廓线笔法绘制风景画,此画风被称为光线画。 歌川派的歌川芳藤则开始为儿童创作称为玩具絵的浮世绘,颇受好评,因而被称为“おもちゃ芳藤(おもちゃ为玩具之意)”。 但是由于西学东渐,照相技术传入,浮世绘受到严苛的挑战。虽然很多画师以更精细的笔法绘制浮世绘,但大势所趋,终究无法力抗历史的潮流。 其中,月冈芳年以非常细腻的笔法和西洋画风绘制了许多画报(锦絵新闻)、历史画、风俗画,有“最后の浮世絵师”之称。月冈本人也鼓励门徒多多学习各式画风,因而产生了许多像镝木清方等集插画、传统画大成的画师,浮世绘的技法和风格也得以以不同形式在各类艺术中继续传承下去。

『伍』 浮世绘的介绍

《浮世绘》是著名作家六六的中短篇小说集,从女性的视角非常全面地概括了社会中的女性,及她们在生活中的挣扎,她们的欲望,和她们对生活的向往。语言热辣,风格鲜明,让人读到欲罢不能。生旦净末丑悉数登场,酸甜苦辣咸展人间百态,一世繁花一世风情一路幻象。

『陆』 浮世绘的绘画形式是

浮世绘是产生于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年)的一种以描绘市井风情、人物百态、民间文化的有色木版画,它表现的题材非常广泛,是江户时代人们生活的网络全书,它以其鲜明的色调和装饰性的平涂以及精致的东方线条呈现出题材通俗易懂、色彩丰富、生活气息强、色调明快简洁、形式感强、装饰风格浓重的绘画语言,具有淳厚的东方审美特征。

『柒』 请问,浮世绘,映画纪,ORZ之类的词是什么意思

Orz(也可以写成 Oro、Or2、On_、Otz、OTL、sto、Jto、○| ̄|_)是一种源自於日本的网路象形文字(或心情图示),并且在2004年时在日本、中国与台湾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次文化。

这个图示的意义是一个人面向左方、俯跪在地,在日文中原本的意义是「失意体前屈」,o代表这个人的头、r代表手以及身体,z代表的是脚。人们在网路上,例如在电子邮件、IRC聊天室以及即时通讯软体中广泛使用这个符号,表现他们失意或沮丧的心情。而通常来说,这个符号在口语中是被拼出的、而非念成一个英文单字。

另外,Orz亦可混合表示无可奈何的「囧」成为「囧rz」。

Orz随著使用的广泛,其涵意逐渐增加,除了无可奈何或失意之外,开始引申为正面的对人「拜服」「钦佩」的意思。另外,也有较反面的「拜托!」「被你打败了!」「真受不了你!」这类意思的用法。

orz在台湾与另外一项次文化—「好人文化」有关。

更多的Orz
orz 这是小孩
OTZ 这是大人
or2 这是屁股特别翘的
Or2 这是头大身体小的翘屁股
orZ 这是下半身肥大
OTz 这是举重选手吧
○rz 这是大头
●rz 这是黑人头先生
Xrz 这是刚被爆头完
6rz 这是魔人普乌
On 这是婴儿
crz 这是机车骑士
囧rz 这是念"窘"
崮rz 这是囧国国王
莔rz 这是囧国皇后.
商rz 这是戴斗笠的囧
st冏 楼上的他老婆吗
sto 换一边跪
益r2 闭起眼睛,很痛苦且咬牙切齿的脸;另一说法为无敌铁金刚

什麼是 Orz ? 何谓失意体前屈?

失意体前屈,原本指的是网路上流行的表情符号:_| ̄|○
看起来像是一个人跪倒在地上,
低著头,一副「天啊,你为何这样对我」的动作,
虽然简单却很传神
在初期的时候,并没有人对这个符号起个名字,
失意体前屈也是后来才出现的,
据说是某个餐厅的座垫上绣著这五个字,
至於再之前又是谁想到的,就不可考了。

后来,又有人发现,
用简单的三个英文字也可以表现这个动作,於是 orz 就开始流行了,
后来,更有 orz 的日志软体、日志网站!
orz 真是魅力无法档啊 ...

当人挫败时会做出跪倒在地上的动作,
OTZ就是象徵一个人跪在地上的样子:
O是头 ,T是手撑在地上,Z是脚跪在地上。
参考资料:想你风就停 - 魔法学徒 一级 11-1 12:37的回答

『捌』 什么是浮世绘风格

浮世绘风格是起源于日本风俗版画的一种艺术风格。

浮世绘,就是是日本的风俗画,版画。它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年间,也叫德川幕府时代)兴起的一种独特的民族艺术,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艺术。主要描绘人们日常生活、风景和演剧。浮世绘常被认为专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画(日语称为锦绘),但事实上也有手绘的作品。

早期浮世绘有“东之师宣,西之祐信”之说,与东都的菱川师宣相对应,西京的西川祐信也创作颇丰,只是由于许多场景均已在师宣的作品中出现过,因此祐信的名声不逮。

(8)香港电影风情浮世绘扩展阅读

浮世绘风格的艺术背景:

在亚洲和世界艺术中,它呈现出特异的色调与丰姿,历经三百余年,影响深及欧亚各地,十九世纪欧洲从古典主义到印象主义诸流派大师也无不受到此种画风的启发,因此,浮世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浮世绘的艺术,初期原为肉笔浮世绘,即画家们用笔墨色彩所作的绘画,而非木刻印制的绘画。肉笔的浮世绘,盛行于京都和大阪,这个画派开始是带有装饰性的。

它为华贵的建筑作壁画,装饰室内的屏风。在绘画的内容上,有浓郁的本土气息,有四季风景、各地名胜,尤其善于表现女性美,有很高的写实技巧,为社会所欣赏。这些大和绘师的技术成就,代代相传,遂为其后的浮世绘艺术,开导了先路。

『玖』 你喜欢的香港电影有哪些

开头有趣极了--一副生动的时代浮世绘跃然画面上:发现原来真正让人着迷的不是讲着情义赶着架的九十年代,而是那个黑白不分又快意恩仇的六七十年代。只可惜时代布景还不够精致,仿佛看到了《城寨英雄》、《枭雄》...等一堆堆三色台叠加的质感。比甄子丹更好的选角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可惜究竟有原因。看它重现银幕的那些镜头都很满足,虽然除泰国都是在影棚拍的吧。好久没看王晶电影了,但挂名导演的摄影关智耀功劳也很大,近期少有的大制作纯港片。最后有些崩的复仇英国人只能解释成告诉统治者黑白联手的港人最强。甄说的潮州话,百老汇粤语。

有点意思,但不太值得回味,不是烂片,也不微妙。局部还原了九龙城寨是最大亮点。剧情相当漫画,人物也太单纯,想来和真实相去甚远。价值观方面,虽然极力丑化英国人,但看起来他们还是来自文明世界,底线远比两位主角高,如果观众同情主角,应该想想真由雷洛和跛豪说了算的世界,和地狱并无两样。香港电影的大IP融合,可惜并不够纯粹,黑帮片史诗还是被拍成了武侠片,最终又成了民族仇恨,打外国人。有些浪费了题材。

五星!甄子丹刘德华和黄金时代的港片全部上线,经典的兄弟情和正港味道,故事流畅又简洁,节奏超酣畅,撑起一个故事片需要有这么多场景才对,10秒钟就一个巨变。王晶还是太厉害,说老子拍个好的就是好的,想赚钱就赚钱,想牛逼就牛逼。这就是把世界当成乐土的大玩家吧。这么多年一直get不到刘德华的帅点!看了《追龙》才觉得!我的天!太帅了!都五六十岁的人了!怎么能这么帅!

双雄爽片。配乐剪辑布景都赞,后半段要能像前面那么利落可五星。王晶够贼,性格决定命运老生常谈,上家国情怀主旋律再搭个人奋斗不敌历史进程有新意。收放自如的雅痞难得,没能多些暗战那样的性感角色给刘德华,真是巨大的浪费。甄子丹的巷战戏好看依旧,演技虽相对稚嫩,但这个草莽版跛豪让人买账。不枉我来回两小时专程看粤语原版,近年刘华演戏确实就像杜sir说的越来越放松,最后一幕有型到我词穷,期待再?{一座金像奖男配?陈光荣也可以提前锁定最佳原创音乐了

王晶还是适合拍这种片儿。德华回过头再演雷洛看了有点奇妙的感觉。上一次拍这样的人物还是刘德华年轻时候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吧。有几个地方看的比较别扭,能看出王晶试图讨好观众民族情绪或者官府的地方,但所幸的是一闪而过。这部应该近几年王胖子少见的能看的电影,虽然仍然投机的利用了国民情绪。甄子丹一般而轮演技属于比较着急的,但是这部竟然不违和。雷洛的铺垫不够。另外,枭雄片就别美化了,又不是什么好人,港英又背黑锅

粤语版,很满足。。明知是假的,可看到被漫天烟花照亮的城寨,还是有点感动。。王胖总算用心了一回,许多细节跟老面孔都有可以回溯的出处,看得专注又容易恍神,恍到那年头的曾江秦沛吕良伟,叶童张敏邱淑贞。在港片没落到即将入土之际,这样一部堪称遗孤的香港古典枭雄电影,临近内地最大的帮派大会期间被临时扔入国庆混战,也算是一种呼应。讲义气,累手足,兄弟反面,仙人跳,绑家人,细囡仔变霸王花,全是套路,我热泪盈眶,照单全收。城寨片有其自己的型格,无需擦亮皮鞋地学意大利黑手党

难怪王晶要撤掉《降魔传》,《追龙》确实有实力杀出一条血路。还原了一个真实的九龙城寨的故事,果然有血有肉的电影才会好看!甄子丹颠覆了我对他的认知,打戏里都带着演技。华仔还是以往睿智潇洒的形象,微表情处理的很到位。非常过瘾,仿佛回到了那个纵横四海的年代。有情有义,有勇有谋。打戏看的爽,文戏斗的妙!看到了久违的港味和情怀,尤其是配乐和取景,可以说是王晶的正名之作!甄子丹的造型让人惊喜,华仔还是一如既往地帅,双雄相爱相杀张力十足,熟悉的配角们也给力!不足的地方就是情节跨度有些大,城寨两次对决有些模式化但个人还是认为可排今年观影前三

『拾』 浮世绘的题材种类

美人画
以年轻美丽的女子为题材。主要是描绘游女(妓女)和茶屋的人气看板娘(招牌女郎),后来也有街头美女的题材。
役者絵
以著名的歌舞伎演员为题材。肖像画与广告传单的形式都有。
戏画
以滑稽有趣的事物为题材,常见拟人化的手法,也可包括下文的鸟羽絵。另外有时也有讽刺画的性质,但还是以娱乐性为主。
鸟羽絵
得名自鸟羽僧正,常常将人物的手足画得很长、很滑稽,属戯画的一种。类似现代的漫画,因此现代的漫画在发展初期亦被称为鸟羽絵。
漫画
即绘画教学手册,有各式各样的题材,定义和现代的漫画不同。
春画、あぶな絵
春画是以性爱场面及相关事物为题材,亦可见将性器拟人化的手法。这类画作在实用上也有做为情趣用品目录及嫁妆之用。在当时的乡村地区提到锦絵的话,多半就是指春画。 あぶな絵则是较为含蓄的情色画,有美人出浴、罗衫轻解等题材。
名所絵
除了满足当时无迁徙和旅行自由的民众对名山秀水的憧憬之外,也有做为旅行手册的应用。
花鸟絵
以花、鸟、虫、鱼、兽为题材。
武者絵
以传说、传奇、历史小说中的武士为题材,在传奇热潮后特别流行。但幕府规定不得绘制织田信长、丰臣秀吉时代以后的武士。
历史画
以历史上著名的事件为题材。明治维新后,为了更加巩固天皇家的正统性,也有以历代天皇为主题的创作。
玩具絵
因为应用在玩具制作上,所以种类很多,有双六(游戏方法类似大富翁,但游戏内容不同)、めんこ(即尪仔标)、人气浮世绘的小型版、变装游戏的纸娃娃、尽くし絵(绘有妖怪和武者的卡片收集)等。
见立絵
取材自既有的历史故事,但以当时的人地事物仿套。
相扑絵
以相扑为题材,也有相扑力士的肖像画。
张交絵
一张纸上区分成数个大小不一的区块,各区块中皆有独立的主题。张交絵常常是多位画师共同完成的作品,因此同一张画上可以看到多位画师的画风。
死絵
名人去世时的追悼肖像画。
子供絵
以小孩子游玩时的情景为题材。
长崎絵、横滨絵
以长崎、横滨的异国风情为题材。
风刺画
以时事为题材,例如安政大地震(1855年)后出现的鲶絵,因为当时日本人相信地震是鲶鱼所引发的。 又例如讽刺幕末社会动乱的あわて絵、把戊辰战争描绘成小孩子嬉闹的戊辰戦争の絵皆是。
疱疮絵、麻疹絵
做为防治天花及麻疹的护身符之用。
団扇絵
绘在团扇上的装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