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当幸福来敲门》:“留宿卫生间”,分析这场60秒的戏
《当幸福来敲门》感动了一波一波的观众,尤其是克里斯和儿子留宿卫生间那场戏,让很多观众湿了眼眶。看过很多电影,总会有些情节在这里或者那里重复,但是这一场没有前人也没有后者,它独一无二,形成了电影史上一个小小的场景记忆点。
这是一部自传改编的电影,从故事情节上来说大致已经固定,但是导演加布里埃莱·穆奇诺如何表现,却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最后为什么选择了这种方式?这样的方式又是通过哪些手段组合的?
此文从多角度分析这场戏,看看导演采用了哪些手法制造了这些感动,并将感动推向高潮。
剧情。剧情的推动必然是第一位。
如果导演不想让这一幕的出现显得突兀,需要前面制造很多阶梯,看父子俩是如何一步步走入绝境,也让观众的情绪一步步酝酿,在克里斯的泪水滑落时,观众的情绪也恰好在此时爆发,不迟不早,正好相遇。
克里斯的骨密度仪销售不成功——车辆被扣——成为证券公司实习生——妻子离开——交不起房租搬到汽车旅馆——接到扣税通知——与朋友韦恩关系弄僵——最后一台骨密度仪因质量问题卖不出去——被赶出汽车旅馆——流浪到地铁站。
导演一直在做交待。
为什么克里斯没有了房子?没交房租失去原来的家,后被赶出汽车旅馆,也没有车可以过夜。
为什么克里斯没有人帮忙?妻子离开去了纽约,和唯一的朋友韦恩间发生了矛盾。
为什么完全没有了钱?骨密度仪本来销售就不好,又做了没工资的实习生,停车罚单交了一笔,突然强制性扣税……
以前只是挣扎在贫困边缘,现在瞬间破产,而且还没有时间去做多的考虑。所以,从剧情上来说,在外面流浪一夜成为必然。选择了卫生间,是因为那个睁眼闭眼的游戏,父子俩如此投入这个游戏,到底是父亲在安慰孩子,还是孩子在安慰父亲,不得而知,观众却在这场强作欢颜的镜头中隐含了泪水。
镜头。镜头是导演的语言。
从父子俩在卫生间开始睡觉,到换下一个镜头,克里斯出现在证券公司的电梯里,是从87分26秒开始,到88分26秒结束,时长60秒,共6个镜头。
第一个镜头25秒,侧面镜头,先水平移动,从克里斯托弗的书包,水彩笔,到脚,再垂直移动,从下往上,克里斯托弗的腿,小手,被父亲抱住的熟睡小脸,再往上,父亲激动而强忍的脸。观众的情绪潮水在此处已经有些破堤了,21秒后,外面又有声音传来,是谁在开门,推门,父亲无可奈何地摇头,眼里饱含泪水。观众此处的泪水大概也到了滑落的边缘。
第二个镜头,8秒,俯拍镜头,整个画面里有父子俩,满地的卫生纸,手提箱,卫生间的门,骨密度仪,克里斯的背包,洗手池,小小孩的书包和水彩笔,克里斯用塑料袋套起的西服。
俯拍镜头,传递的总是主人公的渺小、卑微、无助、脆弱,在这个镜头中,克里斯怀抱着小小孩,低着头,看不到他的表情,但是在这看不见中,观众完全可以感受到他胸中的不平、愤怒,已到崩溃的临界点了。外面的推门声仍在继续。克里斯伸出一只脚去,抵住本已锁好的门。
第三个镜头,4秒,侧面镜头,远景,好像是俯拍镜头的一个90度旋转,景框内多了抽纸匣,水管,烘手器等在前景。侧面镜头一般来说是客观描述,此处也表现出了导演的克制,观众的情绪在此有一丝丝的和缓,但因为前面的情感太汹涌澎湃,此处的和缓反倒像是大风大浪来临前的缓冲。
第四个镜头,4秒,侧面镜头,特写,克里斯抚摸着儿子的头发,好像在通过手传递心中的强烈感情,显得是不自主的动作。外面的推门声在继续。观众的情感在此处显然被提升,这一动作传递的意义大概是:不得已留宿在如此不堪的卫生间,自己倒没什么,只是不该让孩子受此苦难。
第五个镜头,14秒,侧面镜头,特写,克里斯的脸部表情,听着外面的推门声,克里斯倔强地摇了摇头,眼泪终于忍不住滴落下来,虽然强忍着,却还是有了压抑着的抽泣声。
观众的情绪也在前面一系列的推波助澜中,达到高潮,此情此景,胸中有波涛,外面有逼迫,这个小小的卫生间,如此逼仄,对父子俩,起到一个洞的作用,他们好像也不得已回到了洞居时期。
第六个镜头,5秒,侧面镜头,远景,与第三个镜头方位和构图完全一致,唯一不同的是克里斯的脸部表情,怀抱着熟睡的孩子好像又不敢痛哭,只能压抑着抽泣,稍微扭动的身体,好像是压住胸中的猛兽。
导演对情感的表现非常克制,表述简练,整个场景只有60秒,用了六个镜头来表现,并没有将观众完全带入到那个绝望之境,用了两个侧拍的客观镜头,突显绝望的俯拍只用了8秒。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这个场景里,用30秒钟来俯拍,会是怎样的情形?观众会感到压抑、无望,那不是克里斯的真实心境。导演要传送的克里斯形象,是即使身处绝境,也只允许有一毫的崩溃,但永远不会被困难压倒。导演通过这些镜头,准确无误地传达了这些意义。如果眼泪特写有30秒,又会是怎样的情形,电影院里可能会哭成一片,那样的话,情感是强烈了,但是对显现克里斯对命运的控制感和力量感无丝毫帮助,反倒有拖后腿的可能。
色彩和构图。
这个场景里的色彩,够单调——黑色,是克里斯的西服,身上穿的和旁边挂的;白色,卫生间墙壁和满地的卫生纸,水池,行李箱上的白色方便袋,还有克里斯的衬衣;蓝色,这里面有想象不到的多重蓝色,包括卫生间的门,小小孩的鞋子,袜子,牛仔裤,上衣中的蓝色条纹,行李箱;咖啡色,是小小孩的围巾和外套,克里斯的背包、鞋;而浅黄色,除了小小孩的外套、水彩笔盒,还有骨密度仪。整个构图中唯一的喜庆颜色是小小孩的书包,红色和蓝色。
地面上过多的卫生纸,既有现实中的作用,为了让地面相对来说干净一点,也有色彩上的作用,克里斯的黑色西服和白色卫生纸构成鲜明对比。当两种色彩对比如此清晰,而卫生纸又如此不规整地摆放,感受到的就有分离、割裂的情绪。
其实整部片中,都没有很明亮的色彩,克里斯托弗的书包,始终是片中唯一的明亮之处。
俯拍镜头时,整个画面的重量是不均衡的,过多的深色压在画面上半部,这样的构图,给观众造成心理上的悬空感,本来就很无助,现在还加上这种不协调的画面,更加搅动观众内心的情绪。
当克里斯伸出一只脚去抵住门的时候,形成了一个“N”字形的构图,好像传达出克里斯想要撑住世界的决心,即使只是伸出一只脚去,也要为小小孩留最后一片安静的空间。
声音。
声音在电影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推动、引导、发动观众的情绪,在这个场景中音效也有很明显的作用。
一直有音乐在做铺垫,悲伤的、低缓的,当敲门声、推门声响起的时候,音乐声会降低,此时推门声更显突出。
一直有推门声,在这个60秒的场景中持续了39秒,但也不是一直在推,而是断断续续,可以感觉到一直有一个人在外面。导演并没有破坏这个场景的整体感和神秘感,把镜头放到门外告诉我们这个推门人是谁,也许是之前那个工作人员,克里斯和儿子玩游戏时曾经扭头注意那个人一眼,也可能是任何人。导演也许想表达的是:任何人。那是一个公共场所的卫生间,任何人都可以来推门,它可能只是想上厕所的人,也可能是潜在的威胁。
有朋友开玩笑,那是幸福在敲门吗?显然的,那不是幸福在敲门,而是绝望在敲门。绝望在门外,一步步紧逼着克里斯,如果克里斯放它进来,它势必会将克里斯撕裂吞食。如果克里斯有力量抗住它,它就永远只能在门外耍威风而已。
这样的推门声,会让多少人崩溃,又会激起多少人的斗志?导演通过推门声,将克里斯推入绝境之地,黑暗之地,正是在这样的黑暗中,克里斯的坚强和勇敢才会显得那么激荡人心。
分析完这场60秒的戏,却觉得这个场景里还蕴含着更多的内容,一个优秀的导演,总是把电影的画面当作画家手中的画布,每一个笔触每一种颜色每一道阴影,都有其特定的意义,我也许只解读了其中一部分而已。
B. 二战的时候父亲带着小孩在监狱生活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美丽人生》!经典之作
C. 电影《何以为家》引发哪些深思
电影《何以为家》讲述了一个12岁的黎巴嫩男孩扎因悲惨的生活经历,他控告自己的父母,原因是父母生下了他,却没有能够好好的抚养他,从而引发了许多有关于生命的深思,具体如下:
1、仅仅是给孩子生命这件事情,并不伟大:
在剧中,十二岁的男孩赞恩对节目主持人说:关于童年,我日后能记住的只有暴力、辱骂、殴打——链子、水管、皮带打在身上的感觉。在家庭中,父母常常会将负面情绪强加给孩子,而孩子照单全收。剧中的父母认为生下了孩子,孩子就应该感谢父母,但比起生下孩子之外,给孩子营造的环境和对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要。
2、生存不易,也能给孩子最大的爱:
《何以为家》中,收留赞恩的单亲妈妈没有合法身份,还是拼尽全力带着孩子争取生存的机会,上班时候把他藏在厕所,趁着休息的功夫偷偷去喂奶,没钱买,就捡来别人剩下的大块生日蛋糕给孩子庆生,也欢迎赞恩加入他们的生活,最走投无路的时候,孩子也是她的底线。
3、唯一能做的是,让悲剧从这里终止:
赞恩是悲剧家庭的受害者,可赞恩的父母,又何尝不是,他们饱受中东战乱,流离失所。他们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而是在战火纷飞的时局里,不懂如何去爱。
在赞恩的视角里,父母是恶人,房东也是恶人。但其实他们都没想作恶,他们只是按照社会教给他们的方式生活。如果说,这个故事里全是受害者,那悲剧的始作俑者究竟是谁,追究这些已经毫无意义了,唯一能做的就是,让悲剧在赞恩这里终止。
(3)父亲带孩子住厕所是哪部电影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黎巴嫩一个小城镇里的法庭,12岁的男孩扎因因为持刀伤人被判入狱,不过在律师的支持下,扎因起诉自己的父母,是因为父母不能为他提供保护和安全感。
扎因的父母很穷,负担不起抚养孩子们的费用,这意味着扎因不能获得身份证,所以扎因是一个没有资格获得护照的黑户,无法去学校上学,甚至在紧急情况下也无法在医院获得救助。
扎因是家里的长子,为了养活自己和兄弟姐妹,被迫工作为当地的杂货商送货,杂货商老板对扎因的妹妹有一种邪恶的兴趣。当扎因的父母把妹妹卖给杂货商时,扎因无比伤心跑到了一个海滨小镇,在那里,扎因遇到了埃塞俄比亚移民的拉希尔;
是一个善良的人,她的生活比扎因稍稍好一点点,拉希尔隐瞒了她有个一岁的儿子约拿斯,为了逃避雇主和政府部门的监视,她在工作时一直把孩子放在购物车上,她住在一间用塑料和碎石搭成的小棚子里,正努力攒钱试图买一张伪造的身份证。
D. 一个男的带孩子买机器的是什么电影
《当幸福来敲门》。
《当幸福来敲门》是一个父亲和孩子一起卖治疗仪的电影,电影内容大概是克里斯父子为了养活自己和儿子,克里斯选择一边推销机器,一边报名申请做股票经纪学徒潦倒困苦的父子二人身无分文,睡厕所,住在流浪收容所,每天带着所有的家当奔波,
E.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印度家庭片是哪部为什么
1、《地球上的星星》(Taare Zameen Par)
《印式英语》是由Gauri Shinde执导,Sridevi等人主演的一部剧情片。
莎希(希里黛玉 Sridevi 饰)是一名喜欢做拉杜球的印度家庭主妇,因为终日把照顾家人生活作为自己生活的全部中心,和时代有些脱节。不懂英语的莎希在生活中受到了丈夫和女儿的嘲笑,和家人共同话题的减少让她感觉到了危机的存在。意外的机会,远在美国的亲人邀请莎希去帮他们料理结 婚事宜。为了促进和家人的沟通,赢得他们的尊重和关注,莎希决定在纽约的四个星期报名参加英语培训班来克服自己的语言障碍。在这个培训班里,莎希也告别了以往沉寂如水的生活,结识了各式各样的朋友,为了学好英语这一共同的目的,大家相互鼓励共同进步。功夫不负有心人,日夜苦学英语的莎希由零基础到在婚礼宴会上大放光芒,一席对新人用英语讲述的祝福不仅为她赢得了众人的刮目相看,更是让她重新赢得了家人的爱和尊重…
3、《怦然心动》
《怦然心动》是由卡伦·乔哈尔执导,沙鲁克·汗、拉妮·玛克赫吉等人主演的一部爱情片。影片讲述了三个大学同学的爱情故事。
拉鲁(沙鲁克·罕 Shahrukh Khan 饰)、安佳丽(卡卓尔 Kajol 饰)和缇娜(拉妮·玛克赫吉 Rani Mukherjee 饰)是大学时代的好友,安佳丽是典型的温婉美人,贤淑而又善良,缇娜则恰恰相反,一头利落短发的她个性大大咧咧,十分活泼好动。拉鲁和安佳丽两情相悦,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然而,安佳丽却因为难产死在了手术台上,留下了一个小女儿和丈夫相依为命,安佳丽给女儿取名缇娜。
F. 求一部美国电影,好像是一个父亲带着儿子,教他一些东西。。。教父什么的。。。
毁灭之路
主演:汤姆。汉克斯
剧情: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个年代却是个堕落而充满暴力的年代,有人穷的发疯,也有人挥霍无度,芝加哥的地下世界被卡波尼黑帮分子牢牢控制。芝加哥所在的伊利诺伊州是意大利和爱尔兰暴徒聚集的地方。在这个州的洛克岛,爱尔兰裔的鲁尼(保罗·纽曼),人称“老头约翰”,是这里的黑帮教父。他的社区里居住的多是爱尔兰移民和他们的后裔。鲁尼的助手是他的儿子康纳(丹尼尔·克雷格),和“养子”迈克尔·苏利文(汤姆·汉克斯)。苏利文在圈子内有“死亡天使”之名,是个令人生畏的职业杀手;但他同时却有他的同情心和正直的一面,更重要的是他十分看重自己的家庭,忠实于妻子和两个儿子,从不抽烟喝酒,家庭生活中规中矩。多年来他努力在杀手和丈夫父亲的角色间保持着平衡。他的两个儿子小迈克尔和彼德虽然不知道父亲是干什么的,却一直当他是自己的英雄,十分崇拜。小迈克尔12岁了,渐渐懂事,他非常想知道父亲的职业。于是有一天父亲和库纳尔出去办事时他悄悄藏在了汽车里。小迈克尔因此目睹了一起杀人事件,变故因此而起,康纳一时冲动杀人引起了其父亲的不满,父亲对苏利文的深深信任让他感到不安和嫉妒,于是,他假借小麦克尔可能会泄露当晚所见为名,一心想除掉苏利文,不料苏利文凭借敏锐的身手逃过一劫,但其妻子和小儿子彼得却未能幸免于难,于是怀揣着对义父明知亲生儿子的背叛却仍旧袒护的愤懑和对康纳深深的仇恨,苏利文带着小麦克尔走上了毁灭之路。苏利文一心想让鲁尼放弃自己的亲生儿子并以种种手段相逼,但鲁尼舐犊情深,却一直奉劝奥苏利文放弃杀戮,最终奥苏利文迫不得已,通过亲手弑父来让父亲的伙伴们放弃对康纳的保护,从而完成复仇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