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影《找到你》孙芳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找到你》是近期上映的新电影,该剧讲述了两个女人因为孩子而引发的一系列故事,由于前期宣传力度偏低,很多人直到电影上映才知道这部电影的存在。
虽然孙芳是一个拥有多重身份的人,但说到底,是一个可怜的人。
婚姻失败,丧失幼女使她的心灵渐渐变得扭曲。马伊琍在塑造“孙芳”这一人物形象下足了功夫,动作、神态都与人物形象极为符合,不少人对影片评论说心疼马伊琍,但换句话说,马伊琍也成就了可怜人孙芳。
2. 求父母打孩子的那种电视剧电影 越多越好
霸王别姬开始的时候,蒋雯丽演的妈妈打小时候的程蝶衣,还有用刀切手指
3. 盲人孩子被母亲逼着去森林打猎,身上拴着绳子是什么电影
《唇亡齿寒》。
电影原名为:Tethered。在电影《唇亡齿寒》的场景中,一个失明的少年和他成为朋友的猎人被潜伏在森林中的神秘生物折磨着的故事。
4. 怎么评价韩国电影《女儿》
画面和故事都很干净的电影《女儿》,像大多数韩国伦理电影一样,都有着残酷的社会现实,但《女儿》却有着很多韩国现实主义题材所没有的温情。
作为具惠善演员转型导演的作品,《女儿》算是很不错的作品了,也很值得每一个人去感受这部影片想带给我们的思考。
5. 《妈妈别哭》的悲剧和残忍,教育是罪魁祸首
《妈妈不哭》是一部韩国青少年性犯罪的悲剧电影,讲述了得知女儿因被男学生们强暴而自杀的妈妈亲自为女儿报复的残忍故事。
这部电影的可怕在于它跟《熔炉》、《素媛》一样都是改编自韩国现实中的真实事件。
唯一不同的是《熔炉》、《素媛》都是成年人对孩子的性犯罪,《妈妈不哭》却是一群未成年人的犯罪。(孩子们的无知犯下的罪,有时比成人更可怕可恶)
电影一开始出现的镜头就是气质优雅的女人和一位西装革履的男人站在法院门口,刚办完离婚手续。
接着女人就去接上学的女儿回家。
在车上,女人问到面容姣好的女儿:刚上高中的感觉怎么样。
女儿反问妈妈:离婚的感觉怎么样?
母女俩亲密宛如一对无话不谈的好姐妹。
妈妈不干涉女儿的感情和成长发展,这种宽厚融洽轻松的教育本可以让女儿成长得更好。
但是妈妈满足在和女儿成为好姐妹的关系上,而忽略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引导。
虽然女儿已在读高中,处于青春期尾声,拥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思想,但毕竟年龄尚小。
她的社会阅历、人生经历很有限,距离能够清楚分辨危险和是非还有很大一段差距。
影片中的妈妈很尊重女儿,缺少引导女儿对危险的警惕,忘了对女儿进行适当的束缚,所以女儿放学后没能按时回家时有其他约会时,妈妈并不知道她在哪里、和谁在一起、在干什么。
女儿在学校遇见班上冷酷沉默的少年并且对他很有好感,旁边的朋友提醒她这个男同学不是好学生,但女儿初来乍到,对这个沉默寡言如同父亲的少年并不了解,她单纯的认为只是不爱学习。
女人再次来接女儿,看见女儿一同出来还帮女儿背着大提琴的男同学,妈妈十分亲切的和他打招呼,随后看见这位男同学和头发衣着夸张的几个不良少年在一起。
妈妈隐隐感到不安,手里的方向盘一转,汽车就远离了这些不良少年,却没有对女儿进行提醒教育。
女儿说到内衣变小,乳房又长了时,妈妈如同对待闺蜜一样直接袭胸跟女儿嬉戏打闹,她没有提到保护自己的话题。
母女俩一起敷面膜聊深闺话题,妈妈问到女儿喜欢的人就提醒她别像妈妈一样,不小心上了床就把整个人生都托付给人家。
妈妈把话题说到这里,也只是点到为止,没有过多涉及性安全的教育。
这对母女的关系是完全可以敞开谈性、给女儿做足性教育功课的,但是很遗憾,妈妈没有。
妈妈只是结合自己经验之谈劝告女儿,她没有考虑除了心甘情愿被骗上床之外,还有很多种失身的可能:性强迫、强奸等性犯罪。
妈妈和女儿及女儿好朋友一起做巧克力,女儿做好巧克力带去学校主动约少年要送礼物给他,结果少年约女儿去学校教学楼的天台,妈妈当时看到的几个不良少年对她进行了轮奸。
女儿给妈妈电话求救时,妈妈被游泳教练约进了KTV没有听到电话。
回到家的妈妈不见女儿,却误以为女儿已经早早睡下,(这样粗心的妈妈,生活中还真不少,比如高速路上把孩子遗忘在中途,自己却把车开回了家……)最后被警察通知赶到医院得知女儿被性侵的事实。
这时候妈妈依然处理的很不好,医生告诉她没有大碍之后,如果她能正向引导孩子,给予孩子更多的精神支持,告诉女儿没关系,而不是痛哭流涕,女儿的羞耻感可能不会这么强烈。
以至于女儿被视频威胁时,强烈的羞耻心让她不愿意视频被妈妈看见,她没有告诉妈妈、也没有报警,只身一人前往索要视频,遭遇再次强奸。
第一次强奸后几个少年几乎没有受到法律的惩罚,因为国家对未成年的保护没有办法严惩他们。
法院上受害的少女战战兢兢如同被审判,犯罪的少年们却嚣张如同审判官。(影片中可恶的少年在现实生活中也不在少数,他们就是一群教育不当培养出来的性暴力、各种犯罪、杀人的人提木偶)
视频索要不成反被再次强奸,女儿不堪羞辱,用出门时带在身上的刀割掉了自己的头发,最后躺在浴室里自杀。
打开女儿的手机,看到了女儿被威胁以及勒索的视频,看见女儿再次被强奸时强迫裸体拉琴时,妈妈崩溃了,她充满了愤怒和绝望,之后她开始自己实施复仇杀掉他们。
不少留言弹幕在不断的骂女儿蠢,遇到被勒索的事情直接报警就好了,更有人骂女儿不自爱,因为是她先约男孩才导致了强奸悲剧。
观众就像是一群站在审判视角位置的上帝,只知道对局中人指手画脚,各种急怒的谩骂。
试想,青春期的少女想亲近喜欢的男生,单纯的想送一份表达爱的礼物,这是正常的成长中的必要状态,这竟然被骂成不自爱。
有问题的不是女孩不该主动约男生,而是没人教涉世未深的孩子们懂得自我保护。
换成我们任何人,未必会比她做得更好。
我们对美好的事物没有戒心,认为它们具备美好的特征,看见喜欢、长得好看的人,我们的警戒心会松懈下来,这是人性使然。
把这怪罪在孩子身上,肯定不可以。
我们应该做的,不是辱骂孩子没脑子、真蠢、智商真低,更不是禁止孩子们情窦初开,而是要提醒:
情愫暗生的少男少女啊,美好的事物未必真正美好,不要被表面迷惑放松警惕,无论面对谁,都需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比如不要单独约见不够熟悉的朋友,约朋友不要同意去偏僻人少的地方,比如天台、被人们忽略遗忘没有人烟的场所。
影片中女儿受到视频威胁时,那些骂她蠢透了,活该的人,可能也忽略了,换做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能想到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直接报警?强烈的自尊心和羞耻感会引导我们做出报警的选择吗?
如果真的如此,为什么生活中那么多被强奸的女孩选择了忍气吞声?
直接告诉母亲吗?尽管母女感情更像闺蜜,可以讨论性和身体的话题,但是你愿意让闺蜜看自己的隐私视频吗?更何况是被强奸的耻辱视频!
把事情告诉母亲,这么羞耻的视频被母亲看到,在没有做过性教育的家庭里,有多少人有这种勇气?
就算是接受过性教育的孩子,遭遇这种事情也未必一定有勇气。
所以女孩拿了一把刀,企图鱼死网破找他们索要视频,连鱼都没杀过的孩子,就算手里有刀,又怎么可能下得了手!
至于到最后,母亲愤怒杀人,这是对司法不能处置未成年人的绝望,也是对自己失去生活希望的绝望,哪怕我死,至少也会让他们付出惨重的代价。
如果不是当事人,我们可以轻易从理性的角度来分析事情,因为我们抽离了遭遇不幸事件的情绪感受,我们缺乏对身处不幸的理解,所以才会站在优越感的位置去骂他们真蠢、活该。
换了我们,我们有谁又会做得更好呢?
我们还会有这份理智去让反复强奸自己孩子导致孩子自杀身亡的罪犯接受法律的制裁吗?而且保护未成年的法律无法让罪犯受到应有的惩罚,这样的法律,哪个母亲还会继续抱任何幻想?
电影是真实事件的改版,但愿我们能从电影当中引以为戒,学会给孩子一份更好的教育、性教育、成为孩子人生的向导。
6. 九十年代德国有个反应家暴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1.《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
导演: 千丙哲
主演: 徐英姬 / 池成媛 / 朴政学 / 白秀莲
豆瓣评分:8.3
这是一部看完之后让人灵魂战栗的电影,太给力。
影sir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台词是:男人是废物,女人是怪物,世界最终由怪物干掉废物。
金福南是一个热情、憨厚的乡下女人。
她被丈夫和家人视为猪狗,任意欺负和凌辱,尊严肆意践踏。
除此之外,她还要一女侍二夫,备受丈夫和小叔子的蹂躏。
但最可怕的是,她的女儿也被丈夫染指了。
一开始,金福南想要逃离,但是自己的发小,虽然从大城市首尔回来,却十分冷血,不愿意帮助福南。
后来福南求助妓女美兰,但是没想到没能逃跑反而遭到了丈夫的毒打,女儿也不幸丧命。
金福南崩溃了,她不再继续逆来顺受下去,而是拿起镰刀奋起杀人。
婆婆、小姑子、丈夫....所有那些凌辱过她的人都成了女儿的祭品。
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太压抑的电影,压的人透不过来气。
120分钟以浓缩的形式展示了一个女人悲剧的一生,最后自己也以死解脱,
最后福南杀人的时候让观众也有一种强烈的快感,太震撼人心。
这片应该能给所有家暴的男人一个警示吧。
2.《天水围的夜与雾》
导演:许鞍华
主演: 任达华 / 张静初 / 罗慧娟 / 覃恩美
豆瓣评分:7.5
各位宝宝们可不要把这部电影和《天水围的日与夜》弄混了。
虽然只差了两个字,但剧情简直十万八千里,不过导演都是许鞍华。
本片改编自轰动香港的一件灭门惨案,丈夫残忍地杀害了妻子和双胞胎女儿后自杀。
中年离异的香港男人李森娶了大陆来的晓玲,一家人都在天水围生活。
整日在家带孩子的李森总是担心妻子红杏出墙,不仅每天监视妻子,更是在晚上对妻子实施性虐。
晓玲被折磨的遍体鳞伤,离家出走却又走投无路。
最终在家里被丧心病狂的丈夫刀斩,两个女儿也未能幸免,最后丈夫也自杀。
3.《空房间》
导演:金基德
主演: 在熙/ 李成延 / 李忠秀
豆瓣评分:8.0
这是一个被家暴的少妇和男孩之间的奇特爱情故事。
当然最奇特的是全片只有一句台词。不过放心,一点也不影响观看。
无所事事的年轻人泰石有个怪癖,就是喜欢潜入没有人的房间中小住,洗澡做饭拍照,也会帮主人做一些家务,打理房间。
一天,他在一所空房子里遇见一个被丈夫狂虐的女人善华。
满身伤痕的女人,眼神里透露出的悲伤让泰石难忘。
于是,他又一次潜入了善华的家中,恰好碰见善华的丈夫虐待她,泰石出手教训了善华的丈夫,并带走了善华。
从此俩人过上了一起探索空房间的日子。虽然不说话,但却非常温情。
当然没有台词,也是本片导演金基德的一贯做法。
金基德通过图像传达感情的技巧,已经炉火纯青,加上感染力十足的配乐,让整部电影十分出彩。
最终善华说出了对泰石说过的唯一一句话:我爱你。
后来泰石被善华的丈夫报复,却练就隐身技能,来到善华家中开始了三个人的生活。
4.《庸才》
导演:园子温
主演: 染谷将太 / 二阶堂富美 / 渡边哲 / 吹越满
豆瓣评分:7.6
这是一部残酷的青春故事。
15岁的中学生住田, 母亲与人私奔,长期忍受烂赌父亲的家暴。
这样状态下多的住田,由孤独引发绝望,总是用暴力来发泄心中的焦虑。
忍耐和犹豫过后,他走上了杀父的道路。
杀死父亲以后,住田的信心全线崩溃,走上了自毁的道路。
一个心智健全的男孩从正常走向黑暗最终灭亡。
可想而知,一个家暴成性的父亲对孩子有多么大的影响,足够毁了孩子一生。
5.《忍无可忍》
导演:迈克尔·艾普特
主演: 詹妮弗·洛佩兹 / 比利·坎贝尔
豆瓣评分:6.9
故事开始于英雄救美。
在餐馆打工的丝丽姆被花心男人纠缠,旁边的客人米奇挺身而出,为丝丽姆解围后俩人陷入爱河。
后来俩人买房结婚,还生了个可爱的女儿格蕾丝,按理说应该开始了幸福的一加三口生活。
但是米奇却屡次出轨并家暴丝丽姆,还义正言辞的说:我是男人,你打不过我。而且我赚钱,你就该听我的。
真·不要脸。
忍无可忍的丝丽姆带着孩子离家出走,却遭到米奇古人的追杀,最终忍无可忍,她决定反抗。
丝丽姆进行了艰苦的封闭训练,最后和丈夫来了场生死决战,把这个无赖送进了地狱,并且最终被判为正当防卫。
6.《回归》
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
主演: 佩内洛普·克鲁兹 / 卡门·毛拉 / 劳拉·杜纳丝
豆瓣评分:8.1
这是今年戛纳电影节主席阿莫多瓦的作品,获得当年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剧中母亲瑞蒙达和女儿宝拉都饱受男性的折磨,瑞蒙达的父亲小时候性侵她,生下了宝拉,结果后来自己的丈夫又性侵宝拉。
于是瑞蒙达和宝拉联手杀死了自己的丈夫。
除此之外,剧中还有其他的女人也备受男人的侵害最后痛下杀心,比如瑞蒙达的母亲就亲手烧死了自己的丈夫。
但这俩死去的男人,丝毫不让人同情,相反那些作为凶手的女性却是真实的受害者。
最终一群女人在没有男人的世界里,平静的生活。
所以家暴的男人小心了,一旦女人绝望了这世界就没有你的位置了。
7.《所有人都离开》
导演: 塞尔吉奥·卡布雷拉
主演: Tahimi Alvari?o / Félix Antequera / María Teresa Campos
豆瓣评分:8.2
本片的视角颇为独特,从孩子出发。
8岁的古板女孩小雪,卷入了父母离婚时争夺抚养权的激烈争斗中。
父亲将暴力施加在孩子身上,孩子成了这场冲突最大的牺牲品。
无辜被家暴的小女孩,正如片名那样希望所有人都离开,漂泊如萍。
最终是母亲以牺牲自由为代价努力让小雪回到正轨。
能拯救家暴阴影的,也就只有母爱了吧。
剧中小女孩的一句话非常打动人:不快乐地笑,会痛!
8.《你是好孩子 》
导演:吴美保
主演: 高良健吾 / 尾野真千子 / 池胁千鹤
豆瓣评分:7.3
2015年的日本旬报十佳电影。
丈夫常年在外工作,一回家就会对妻子施暴。不仅如此,妻子小时候也经常遭受父亲施加的暴力。
无助又痛苦,妻子只好把一切都发泄在孩子身上。
一旦女儿惹她生气,她便拳脚相加。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两个长期遭受暴力的孩子,暴力在他们身上最大的表现就是自卑。
然而这些孩子们在被别人问道“你要不要来当我家的小孩”,也还是一脸坚决地说不要,然后投到妈妈怀里。
最终孩子们教会了施暴的大人如何善待小孩子,孩子果然是上天派来治愈成人的天使啊。
家暴的大人们,不配为人父母。
9.《与敌共眠 》
导演: 约瑟夫·鲁本
主演:朱莉娅·罗伯茨 / 帕特里克·博金
豆瓣评分:7.0
大嘴美女朱莉娅·罗伯茨早期的作品,那时候她还十分青涩,但气质和电影十分相符。
她饰演的年轻貌美的劳拉。丈夫是个不折不扣的虐待狂。
为了逃离暴力和控制欲极强的丈夫,劳拉在一次出海时假装溺水逃到了一个小镇,开始了平静的生活。
但是她却经常在现在的生活中发现丈夫的痕迹,没错,丈夫找来了!
紧要关头她扣动了扳机,三颗子弹射进恶魔的身体,她的噩梦彻底结束了。
不得不说这种占有式的爱情太可怕,珍爱生命,远离家暴男。
看过这9部关于家暴的电影,影sir诚意提醒大家:
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对家暴必须零容忍。
7. 突然从关系剧和法律程序变成恐怖电影,如何看待《监护风云》中父亲这个角色
电影《监护风云》中的父亲并不可怜,因为家暴本身就是一件不该被原谅的事情。
家庭暴力中受伤最深的永远都是孩子,《监护风云》以一对离婚父母为引对家暴的聚焦,其在试图走进孩子的心理同时,也着力去解构家暴真正的恐怖,让观众以第三人的视角看到家暴对整个家庭带来无从愈合的创伤,而最后导演泽维尔·勒格朗惊悚悬疑的手法收尾,不仅将电影推向了高潮,更充分调动起了观众的情绪。
面对家暴,不论是谁都应该勇敢的说不!这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孩子,毕竟一个破碎的单亲家庭至少还有亲情的依靠,但一个充满暴力,委曲求全的原生家庭只会毁了所有人。文/梦里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