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玩具总动员4》一段深情的故事
《玩具总动员》到了第四部,原本觉得主人上了大学,儿时的玩具们留在壁橱,已经没有什么故事可以继续了。但主创团队们还是给胡迪们换了个新的主人,继续了一场新的冒险。
在新主人邦妮家,胡迪们依然济济一堂,开心滴陪着小女孩度过难忘地童年,直到她要去上幼儿园。
第一天上幼儿园的邦妮在老师指导下,用废弃的叉子做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玩具,就叫“叉叉”。
叉叉的出现,成为邦妮去上幼儿园的最大动力。胡迪们却又一次遭到了冷遇。可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叉子,却总是觉得自己是一个废弃的叉子,要逃到本该去的垃圾桶。
这叉子不断逃脱、胡迪警长不断抓它回来的过程中,邦妮一家开始了一趟自驾游。故事也就从这趟自驾游中展开了。
随着影片发展,我们知道了胡迪警长的忍辱负重,明知自己已经不被主人喜爱,明知叉子找回来就要把胡迪的地位挤占,还是要坚持把叉子找回来:“因为那是邦妮去上幼儿园的勇气。”
这种感觉很像一位父亲眼睁睁地把自己的女儿送交给她的伴侣,虽然不舍,但也要坚持送出去,只为了她能幸福。
胡迪的形象,一下子就从一个陪着孩子的玩具,上升到了一个呵护小女孩邦妮的家人,只可惜这无微不至地爱,邦妮根本感受不到,因为她还太小。
回过头来想想,我们父母对我们的爱,很多时候也是像胡迪探长一样,“只要你能幸福,把我忘了也没什么。”
最后,邦妮开心地带着叉叉回家去上幼儿园,胡迪犹豫再三,选择了留在嘉年华,与曾经的伙伴牧羊女在一起。
我挺喜欢这个故事,即使盖比娃娃残忍地要占用胡迪的发音盒,也不过是为了争取一次被小主人喜爱的机会,最后正是因为这个发音盒,她找到了新的主人。胡迪与牧羊女也不再需要主人,可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这个结尾很温馨,没有再重蹈之前主人长大玩具被废弃的结局。不过这样一来,《玩具总动员》系列,应该就会到此结束了,伴着我们长大的安迪早已成年,新的主人邦妮也慢慢把它们遗忘,只剩下曾经追过四部电影的老玩伴们,在记忆中回忆曾经的童年时光了。
其实胡迪这些玩具们,早就已经不是现代孩子们喜爱的类型,片中有一个细节,盖笔娃娃问胡迪的生产年代,胡迪说是五十年代。盖比说跟自己同一年带,所以她才会把身上那个发音盒看的那么重要——当年的娃娃最大卖点就是那个会说话的发音盒了。
可惜在动不动就智能陪伴的玩具面前,这些很有年代感的玩具们,也只能早早地淡出孩子们的视野,所以它们才会在古董店被遗忘好多年。
还有一点启示,以后不能给孩子买太多玩具,从玩具的角度考虑,孩子不能喜爱它,就是它最大的不幸。
最后,这是一部好电影,对我自己而言,情怀上不输同期竞争对手《千与千寻》,欢迎大家带上孩子去电影院一起感受胡迪的大爱。
⑵ 美国的电影《玩具总动员》讲述了个怎样的故事
《玩具总动员》讲述了两个主角玩具牛仔警长“胡迪”和太空骑警“巴斯光年”的冒险故事。
《141 玩具总动员 1-3 合集》网络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0H7Y95EZTFAb6rxXS8fveQ?pwd=k5zn
提取码:k5zn
小主人家境富裕,拥有一屋的玩具。其中他最爱的是牛仔玩偶胡迪,胡迪因此成为众玩具的“老大”。当小主人出门在外时,一屋的玩具自成世界,过着自己的生活。一天,小主人带回了一个新的玩意:太空战警巴斯光年。巴斯光年长相新奇,功能先进,令小主人爱不释手,威胁到了胡迪的地位。胡迪千方百计要赶走巴斯,一不小心二人一起掉出了房间窗口外,邻居的恶狗在狂吠,邻居的小孩是一个玩具虐待狂,胡迪巴斯能不能化敌为友,消灾解难?
⑶ 适合小学二年级看的电影推荐
适合小学二年级看的电影推荐如下:
1.《木偶奇遇记》:
剧情简介:
《木偶奇遇记》描绘了一个小木偶的故事,小木偶被造他的木匠盖比特取名为“匹诺曹”,同时又被善良的仙女赋予了新生命。但是,他必须通过勇气、忠心以及诚实的考验,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孩子。
推荐理由:
通过皮诺曹的种种曲折、离奇的经历,表现小木偶热爱正义、痛恨邪恶、天真纯洁的品质,教育儿童要抵御种种诱惑,做一个诚实、听话、爱学习、爱劳动,并能帮助父母的好孩子。
推荐理由:
1.哪吒的父母,不再是封建的父母,尤其是哪吒的母亲,深受将士们的喜爱,这可以让父母考虑亲子关系以及交流的方式。
2.哪吒的角色和一二年级的孩子年龄相仿,人物既叛逆也善良,有孩子的影子,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
3.动画的形式适合孩子观看,立意不服输、不认命也能给家长和孩子带来思考和启迪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