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搞笑电影 » 念书那个孩子电影
扩展阅读
抗日战争老电影完全版 2025-02-24 16:30:21
电影老虎完整版在线观看 2025-02-24 16:29:00
经典越战电影爱奇艺 2025-02-24 16:23:58

念书那个孩子电影

发布时间: 2025-02-09 04:28:16

① 影片《念书的孩子》表达的是什么道理

念书的孩子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我们一定要勇敢,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强地生活,刻苦地学习,快乐地成长。

影片《念书的孩子》,豆瓣评分8.7,分为上下两部,讲述了一个9岁的“留守儿童”路开与爷爷以及被捡来的狗狗“小胆儿”在其父母外出务工后相依为命的故事。

电影情节本身并不复杂,但它给人带来的触动和震撼却是难以言喻的。影片里出现的主要人物并不多,却是他们共同影响了路开,让他成长为善良懂事又温暖的孩子。

除了留守儿童,留守老人也是需要关注的,他们大多已经年迈,如果政府和社会能在本地提供就业机会,选择外出务工的人员会减少很多,由此而产生的其他问题也会相应地得到解决。

影片里出现的人物大多淳朴善良,充满浓浓的人情味,在这寒冷的冬季里让人心生温暖和感动。

② 《念书的孩子》印象最深的镜头

《念书的孩子》这部电影反映了农民工留守孩子情节的电影,影片的意义是呼吁全社会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心这一庞大的弱势群体。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念书的孩子》印象最深的镜头,欢迎大家阅读。

《念书的孩子》印象最深的镜头

父子俩带着小胆儿到了村口汽车站。要上车的时候,爸爸却突然说小胆儿不带了,到城里爸爸再给买个更好的。开开不同意。爸爸说火车上不卖狗票,带着狗人家不让上火车。开开仍然不同意,爸爸生气了,说开开不听话,把开开的手掰开把狗绳扔掉,硬是抱着开开上了车。车开了,开开一边反抗着爸爸,一边哭喊着让小胆儿快跑,说我在前面等着你。小胆儿拼命地跑起来追赶着汽车,但越追离汽车越远。

《念书的孩子》基本信息

片名:《念书的孩子》

出品单位: 河南金象影业有限公司

总策划:王全书

总监制:敖丽蓉 张志功 李新红

出品人: 郭爱景 原雅轩

策划: 司马众志 张桂枝 康华

监制:于明业 王宏晓 王鲁明 张富国

总统筹:李大伟 黄天奇

统筹:张栋梁 原明轩 熊延江 安琪

艺术总监:韦廉

制片人:叶传林

导演: 原雅轩

编剧: 孟宪明

执行导演:冯子华

演员副导演:王奇

主演:江化霖、李佳奇、原明轩

类型: 剧情 / 儿童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2012-6-15

片长:90分钟

《念书的孩子》影片意义

顺应时代要求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 电影《念书的孩子》顺应时代要求,符合我国国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实践特色。通过真实的描述,引导人们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反映社会焦点问题

《念书的孩子》抓住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抓住了当前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是深入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抓紧推进的重大任务。

电影《念书的孩子》,分析当前形势,既充分说明当前社会提供的有利条件和重大机遇,又实事求是讲清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梳理社会矛盾

《念书的孩子》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就如同本片在结尾讲述的那样:宽阔的大路上,飞驰的客车载着哭泣的开开继续前进,路边的风景来了又去,快速的在路的尽头消失。有些事会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伤痛和无奈!但这是社会前进过程中难以避免的,要前进就要有放弃。留守儿童的问题要放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来看待,只要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综合运用行政的、经济的、思想教育的多种手段,就一定能够推动社会主义的大发展。

喜闻乐见形式

《念书的孩子》联系实际、贴近群众,切实增强宣讲性,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是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作品语言清新朴实,讲的都是群众看得懂、听得进的话,运用生动真实的典型事例讲清道理,运用群众喜爱的接受形式阐明了观点。

呼唤良知回归

《念书的孩子》并不仅仅是在讲述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孩子作为社会的未来,更多的是需要理解。强势的家长往往难以理解弱势的孩子,很容易在不经意间就给孩子造成心理上永远的创伤。爸爸来接开开进城,却强硬的抛弃了开开收养的流浪狗小胆儿。社会的现实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深深地刺痛着人们的心灵,让所有抛弃了宠物甚至烹食了宠物的人们从此终结残忍的行为。

留守是整个社会变革道路中蹒跚前进的脚步。《念书的孩子》呼唤理解!呼唤关爱!呼唤良知回归!关爱孩子,关爱老人,关爱动物,关爱让一切变得温暖!

推动先进文化发展

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并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就要不断开创全民族创造活力持续迸发,就要加大财政投入,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不能再继续为纯粹的吸引眼球而发展闹剧、穿越剧和花费巨资打造的古装武侠剧、神话剧。社会呼唤回归现实!党群呼唤关注民生!

③ 电影《读书的孩子》的观后感

在电影中,由于开开的爷爷有肺心病,不得已开开的爸爸妈妈,丢下年仅9岁的开开进城打工去了,为了不使开开寂寞,爷爷就哄着开开念课文。爷孙俩相依为命。后来开开的爸爸要给家里点个炉子,爷爷推辞说不用了,再冷的天没有炉子,不一样熬过去了。可开开爸爸非要装,爷爷就同意了。第二天,开开捡的流浪狗小胆儿,叫着拽着开开的裤腿去爷爷屋,开开跑过去,发现煤气阀门没关,爷爷煤气中毒了。开开急忙打了120,所幸抢救及时,爷爷才醒了过来。有一天,小胆儿又拽着开开的裤腿,开开连忙跑过去,发现爷爷呼吸已经停止。开开的父母回来葬了爷爷,要带开开进城。开开不去,说他们班的吴美芳进城半年都没找到学校。于是开开的爸爸只得花钱找了一些人,解决了这个麻烦事。走的时候,开开的爸爸说小胆儿不带了,进城给他买个更好的。开开不同意,于是爸爸把开开的手掰开把狗绳扔掉,硬是抱着开开上了车。车开了,开开一边反抗着爸爸,一边哭喊着让小胆儿快跑,说我在前面等着你。小胆儿拼命地跑起来追赶着汽车,但越追离汽车越远。

看了这部影片,我明白了留守儿童的孤独。由此,我希望所有留守儿童的家长,能多顾虑孩子的感受,这些自己孤单,无依无靠,夜晚睡觉都想着父母的孩子,是多么渴望得到爸爸妈妈的爱啊!看了这部影片,我受益匪浅,我佩服开开的坚强和勇敢,和他相比我自愧不如,我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要做一个坚强的“念书的孩子”。

④ 开开和爷爷是什么电影

开开和爷爷是电影《念书的孩子》里的角色,《念书的孩子》是由原雅轩执导,江化霖、李佳奇、原明轩等主演的儿童剧情片,该片描述了一个老人,一个小孩和一条小狗在农村相守相伴、共同生活的故事。
电影《念书的孩子》里的开开是一个留守儿童,他与爷爷生活在农村里,捡了一条流浪狗,爷爷生病去世后在城市打工的爸爸妈妈不得不把他带进城里去生活,但不允许他带狗进城,看见紧追汽车的小狗,开开非常伤心,但也无可奈何。
电影里留守儿童开开的爷爷因为儿子和媳妇在城里打工,独自一人在农村抚养孙子开开,后来与开开共同领养了一只流浪狗,因肺心病花光了积蓄,最终因为无钱治病去世了。
《念书的孩子》有直面现实生活、关注弱势群体、表达人性关怀的主题,影片以真挚的感情、丰富的细节、自然朴实的叙事手法,牢牢抓住了观众,该片采用了自然朴实、近乎白描的叙事手法,不以复杂的线索和激烈的冲突来吸引人,而是以丰富的细节和真挚的感情来打动人。

⑤ 念书的孩子100个字读后感

《念书的孩子》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关于一个留守儿童路开的故事。
观看电影时,周围有许多同学都被感动地哭了,我也哭了四次:第一次是爷爷吃喜酒忘了开开,当路开找到爷爷并抱住他时,我哭了;第二次是爷爷煤气中毒,被医生救活,开开抱着爷爷哭了,我也哭了;第三次是爷爷离开了人世,开开悲痛不已,我留下了心酸的眼泪;第四次是爸爸把开开带到城里上学,把小胆儿留下了,可是小胆儿一直追着大巴车,我被小胆儿的人情味深深打动,就又哭了。
开开很爱学习,经常给爷爷念书,虽然他经常把字读错,但是他认真专心给爷爷读书的态度,深深地打动了我,爷爷从中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安慰。
回到家后,我把我和路开对比了一下,觉得我比路开生活幸福多了,热了冷了就开空调,饿了就有可口的饭菜吃,而且还有手机、点读机,同时又有爸爸妈妈陪伴在身旁,沉浸在父爱母爱之中……
所以,我今后决心好好向路开学习,珍惜我所处的优越条件,把学习成绩提上去,不辜负社会、老师、家长对我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