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陈凯歌的电影孩子王是讲什么的
十年动乱时期,群山环抱的小山丘有一所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学校,师资奇缺。一天,队长把一个在这里插队7年的知青叫去,派他去学校做"孩子王",当教师。知青们得知消息后,为伙伴有了出息而高兴,热热闹闹地为他送行,从此,"孩子王"成了他的雅号。学校分配孩子王教初三,令他吃惊不小。只有小学程度的校长鼓励他挑起这个担子。孩子王苦恼的事真不少。学校的政治学习材料堆得像小山,可学生手里却没有一本书,只好学大批判材料。批判文章学了一篇又一篇,但孩子们连小学课本上的生字都不认得,孩子王感慨万端,只得从认字记事教起。放假了,孩子王回队上看望大家,大家玩得很开心,他却提不起精神。临走时,一心想去学校教音乐的来娣特意把他送了很远。几个月过去了,孩子王和学生们相处很熟。家境贫寒的王福很想得到孩子王手中的字典。在一次布置作文时,他以字典做赌注,今天就能写出记叙明天劳动的作文。傍晚,他和父亲进山砍竹子,前半夜就把作文写好了。孩子王告诉他"要写一件事,永远在事后"的道理。王福明白输了,字典得不到了,他决心把字典全部抄下来。知青们顺路到学校看孩子王,起着哄一定要让孩子王给他们上课。孩子王一本正经地讲着"从前有座山"的故事。这故事从教室传到另一个教室的学生们耳里,朗痛声循环往复,不绝于耳。晚上,王福依然就着孩子王的油灯抄字典,他已抄满了一大摞黄麻纸。来娣不理解,问孩子王以他独特的教学方法激起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但是却违反了教学内容。他终于被退回队里。临走,他把唯一的一本字典留给王福,并在上面写道:王福,今后什么也不要抄了,字典不要抄。
㈡ 孩子王 阿城 读后感
1.从今天起,我准备就我看过、有印象的一些好小说陆续写一点感想,就教于各位。需要补充做交待的是,我前面已经许下诺言,还要就小说开头的问题写几篇文章,这个承诺我还是认账的,只要有时间,写起来并不困难。我也会穿插在一起写出来的。这一周写了四大名著的开头,因为要检阅资料,费了一点神。今天去医院看病,医生就要我少动脑子多动身体。我对这个说法感到诧异。不过,既然是医生的警告,听一下也是对的,所以,我尽可能写吧,如若一时跟不上,还请各位能给予原谅。
话归正题。
我之所以把阿城的小说放在第一位,那是因为在我的心目中,当代作家当中短篇小说写得最好的,就是阿城。
阿城的这个“三王”小说,我初次看到还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也就是阿城小说刚发表的时候。那之前,我就喜欢阿城父亲、电影评论家钟惦蜚的文章,感觉那是了不起的大评论家,说话文章平易和缓,从不说大话、空话。后来听说老艺术家在文革当中吃了苦,去世了。直感觉可惜。
阿城,真名叫钟阿城,1949年出生于北京,文革后期,与史铁生那一代作家的命运差不离都去了农村。阿城好像去的是云南。之后,回城,干什么不清楚,反正就写起了小说。一出手就是“三王”,《孩子王》、《棋王》、《树王》。惊动文坛。我在很多年后才与阿城联系上,阿城和我说,他就写了那么几个小说,之后就再也没有动过笔。总共加起来也就五万字多一点。阿城写小说出名后,去了美国,住在洛杉矶。这些年回来了,大概是觉得老在美国待着没什么劲。不过这也好。要让我在美国待一辈子,那还不如把我关禁闭得了。这不是个生活好坏的问题,而是一个文化隔膜问题。中国再怎么不行,我也还是喜欢。
阿城的几个小说,我都会一一来赏析,先就《孩子王》写点感想。
《孩子王》的故事简单,一目了然,就写一个下乡的知青被叫到农村学校去当教员。就这么点事儿,可是阿城写的却不那么简单。
写知青当农村小学的教员,从什么节骨眼开始写呢?阿城选择了从他劳动的生产队书记召唤他开始。不要小看了这个开始的点,里面颇多讲究。
书记先扔给他一根烟,“我”就蹲在地上听书记说话,书记告诉他上面要调他去当教员。“我”则还以为这是书记在拿这个事在调教他,所以不敢应承。书记认了真,说就是这个,真的。“我”才恍然。书记后来对他说:“我可派不了你的工,分场调你去学校教书,明天报到,到了学校,要好好干,不能辜负了。我家老三你认得,书念得吃力,你在学校扯他一把,闹了就打,不怕的,告诉我,我也打。”就这几句话,把书记与阿城的角色关系定了位。很准。一方面,书记要做出一种小领导的姿态,但是又不希望他这一去辜负了上面的器重,所以要嘱托几句。说到自家的孩子,那就不见外了,用了打这个动词,显得亲近和信任,很传神。之后,作者又写了同屋老黑和做饭的来娣两个人物对这件事的反应。都很传神。小说用了很少的文字,将孩子王即将上任前的气氛全部都给铺垫了出来。
阿城小说善于从小事小人物入手,不说概念的语言,全都是小摆设,小动作,几句摸不着头脑的话语,几句不知深浅的议论,就把个劳苦大众下层社会的众生相给写了出来。
我要说说阿城小说的这个切入点,那就是从书记呼唤他开始写,而不是直接就写到学校去站上讲台,这个切入点选的非常精妙,一方面,把“我的生活和劳动的环境都作了铺垫,另一方面,也透过对书记、老黑、来娣这三个人物的素描,将”我即将要开始的新生活的氛围也给带了出来,这是非常精妙的表现点。
再往下看,“我”站上讲台了,可是怎么个教孩子,心里一点数都没有,因为毕竟自己也就是上过几年初中,切不要说读书和教书完全不是一回事,即便就是那点知识,也是不足以给人讲课的。听课的孩子当中也有敢说话的,直接说出了没有哪个老师是像你这样上课的,是不是来混饭吃的?这个叫王福的孩子也真是胆大。不过,“我”并不因此恼怒,而是问,那应该怎么上?要不你来试试?王福赶紧摆手。接下来就是教孩子认字,所有的孩子都跑到讲台上,往黑板上写不认识的字,“我”则在一旁看着,因为不会教书,只有这样才更像是一个老师。阿城小说总是喜欢表现那种唯唯诺诺的小人物,这说起来,也与文革与他的家庭被冲击有关。当然,更与阿城自己的性格有关。
非常来不起的是,阿城在那个时候就那么看重真实在小说当中的重要,与同时代的很多作品不同的是,阿城的小说弥漫着一种卑微萎缩的气氛,只要是写到下层民众,他就来了劲,一笔一划都是那么的深刻,那么的真实。汪曾祺后来也对阿城小说的这点味道感到非常佩服,说要是他一定写不出来。汪先生的话并不是谦辞,而是事实。
事实上,不仅汪先生写不出阿城这样的小说,当时的中国那么多作家,谁都写不出这样的小说,等我稍微有了一点年纪的时候,我就特喜欢看老照片,老照片里有一种无法抹去的真实。读阿城的小说,就有老照片的感觉。我非常佩服这位老大哥的创作。无论过去多少年,这样的小说只要能读,就立刻可以将你召唤回那个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年代里去。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的教授王德威(David Der WeiWang)认为,阿城的小说具有很强的民间性,突出地强调了生活的俗与闲,小说还是仍然未脱微言大义的框架,不过,较之文革后期的作品,他已经走得太远了。而我认为,阿城小说的着力点已经不是简单地批判历史,算历史老账,而是看到了民间生活的自在性。与这些自在的民间生活相比,文革的介入及其恶劣的后果,简直如同闹剧一般荒诞不经。阿城在未留一字的情况下,清算着这个时代的谬误。阿城的非凡之处在于,他用自己的文字还原了无数比之更加荒诞的生活,以及在这样生活处境下的普通人性。
2。第一次读阿城是在高三的时候,去书店买一些备考资料,顺手从一个书架上拿下《棋王》来看。书店不大,以参考,教辅类书籍为主,彼时正值周末,小店里挤满了穿白色校服的学生,人声鼎沸,汗臭味极重。想借一本书不但要考验体力,还要考验耐性。我租了书,拿到教室看。整整一个晚自习,我看得入迷,记得最后车轮战的一段很吸引我,我喜欢的那个长发女生给我传条,也只是草草的回复,估计后来她跟别人跑了这也应该是小原因之一吧。
阿城的文字是让人着迷的。虽然在《棋王》中看起来还有些学生腔,但是驾驭大场面的能力和文字组合中的灵性已经略显一二了,再后来他的散文集里表现的是淋漓尽致。他对那段岁月的书写跳脱了伤痕和反思,用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视角,通过“棋”带出人物,写王一生这个奇人。看似一个简单的奇人的故事,但是在王一生的棋道中渗透了阿城对这个世界的看法:道家的无为,无所不为。
再次读阿城已是三年后的今天,这一次读的是“三王“系列中的《孩子王》。因为有过对阿城文字的初体验,现在读来格外亲切,仿佛与久别的老友重逢叙旧。读完《孩子王》的一刹那,我的眼睛湿润了。老朋友果然一点也没变,讲起故事来还是那么气定神闲,不蔓不枝。古意,禅境,仙气,伴随着若有似无的淡淡的青烟,从文字的炼丹炉中袅袅升起。一个恍惚,我甚至会想,阿城或许是神仙吧。文字功底之深,实在人迹罕见。
《孩子王》的故事情节和他的文字一样干净简单,讲了一个关于教育的故事,里面的人物寒碜无聊,教书,干活,看戏,编曲儿,扯淡,生活过得波澜不惊。小说大部分的故事都围绕一本当时稀有的新华字典展开,先是充当了“我”与伙夫来娣的交易条件,然后又变成了“我”与学生王福的赌注,最后又被当作精神寄托转赠给王福。《孩子王》中的山村男女,一颦一笑,如此质朴无文,而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开启了”文革”绝境中的一线生机。
这个小说的好处有二。
首先是文字。《孩子王》在行文上的简洁、老道让人吃惊,两万多字的小中篇,我逐字推敲,竟找不出半句废话。在干净爽利的短句中,动词的功能被发挥到极致,而繁芜的形容词和成语则几乎是不可见的。且看开头一段:
“一九七六年,我在生产队已经干了七年。砍坝,烧荒,挖穴,挑苗,锄带,翻地,种谷,喂猪,脱坯,割草,都已会做,只是身体弱,样样不能做到人先。自己心下却还坦然,觉得毕竟是自食其力。”
短短三句话,七十个字,用了十四个逗号,十三个动词,十个动词短语,无形容词。这样的干净,犹如没有半点臊子的精肉,让人看着就能眼馋。可是吃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好的作家就像好的屠夫,能运笔如刀,挑筋断脉,闭着眼睛心无旁骛,几刀下去,肉是肉,皮是皮,骨头是骨头,猪毛是猪毛。
阿城是我见过最好的文字屠夫。他的老练,明快,以及不可思议的冷静,堪比高素质的职业杀手。
其次是故事。阿城的文字犹如鸦片,能让你慢慢上瘾。当你浸淫其中时,你甚至能感觉到作者正坐在你的对面,他像一个师爷一样抽着大烟,同时像个故事大王一样给你讲故事,他的口吻平和从容,余韵十足。在你入迷的时候,他会用烟斗轻敲你的脑瓜,然后看着你的囧态哈哈大笑。可是你还会觉得,那烟斗真像禅师的法杖,你木鱼般的脑袋会因此一点即通。
阿城所讲的故事可能并不奇巧,但是他讲故事的方式却是独具魅力的。他有着广博的见识与超拔的品格以及老成的气质,在起伏不大跌宕有致的故事框架里,阿城尽量在细处着笔,将玄渺的哲学命意和高远的文化沉思寓于平凡人生的揭示与升华,而在故事的叙述中,则以朴素的写实笔法,注之以意、行之以情、凝之以神。故事以外的魅力超过故事本身,正是大师的特征之一。
《孩子王》的故事并不曲折,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没有悬念。但阿城自有他的办法,他的小说多取材于他熟悉的知青生活,但又不同于以往的知青小说,他不着意表现人物的不幸遭遇、悲剧命运。他笔下的知青生活虽然艰苦、物质匮乏,但不乏乐趣、幽默,甚至有些叫人向往:如《孩子王》中作词谱曲臭贫耍嘴等情节,无不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与快乐。阿城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独立的人格与生命,他们大多外表普通平凡,但内在却超凡脱俗。作为寻根文学的代表,阿城不仅仅寻的是传统文学的根,更是道德之根,品格之根,精神之根。
总之,阿城是个会讲故事的人,他自己就是一个孩子王,老成而低调,机敏而智慧,所有的读者都在一瞬间成了听他讲故事的乖孩子。
遗憾的是,阿城不是个多产的作家。当初他对外戏称可能会再写五个王者系列的小说,与“三王”小说放一起,整个《王八集》的心愿也没能实现,冯唐分析说这是因为他文笔太老道太内敛的缘故,仿佛奶太稠,挤出来的产量严重受限。 我想,这个见解还是颇有说服力的。当然,阿城是个太过聪明的人,什么都看得透透的,自然会丧失对很多事物的表达激情,因而不想写,或许这也是封笔的原因之一吧。
管它呢,既然成了神话,何不再传说一把?在至高点停下,至深处消失,也不失为明智之举,至少还能引来无数粉丝的怀念与追踪。指不定哪天,这个神秘的“孩子王”再现江湖,亮出一身更加出神入化的绝技,还不知道会引起多大的骚乱呢。
3.阿城,以静静地视角注视着山村,以坦然的心态过着他的知青生活。
知青,被冤枉的一代,对于命运的感叹只能默默地呻吟。而《孩子王》把知青的呻吟缓缓的呐喊出来。
孩子王是教师的称呼,这让人直接对那个年代老师的概念产生另类的理解。
看完《孩子王》最有感触的不是它的故事情结,也不是其中的乡土气息,而是文中“我”的那种对待生活与人生的淡然态度。对待教育“我”有“我”的观点,不像王七桶为了生活而变成哑巴,(当然王七桶是位可许的好父亲,无可非议)哪怕因此“我”又回到从前,但又有什么可怕,王福不正是大雾天里白白一圈的太阳,有些迷茫,总归是希望。
下面的网址可能会给你一点启发,你看看先。。。。 望满意,望采纳,谢谢合作!
㈢ 《孩子王》
《孩子王》这本书是阿城“三王”小说系列的最后一篇文章,篇幅也是最长的,我认为也是“三王”系列中写的最精彩的一篇,很有意思的是,阿城在这篇文章中全文都没有提出“孩子王”是谁,虽然读者读完后肯定知道“孩子王”是谁,但也没有《棋王》中上来就说王一生就是“棋王”的那种快速,也没有《树王》中即使在最后给出明确的“树王”是谁,但读者早在文中就猜出谁是“树王”的那种豁然。这一篇只是简简单单地叙事,阿城本人就很喜欢讲故事完完整整地讲述出来,他一直说要“好好说话”,而他也是将这种思想或说是一种特点融入到了《孩子王》当中去,好好地将一个农场干活的人去教书的故事讲的完完整整。这篇文章没有前两篇中有声势浩大的王一生一对九进行象棋大战的场面,也没有老实本分的肖疙瘩与树一起死去的悲伤情绪。但是值得人们深思的东西好像更多了,有更多的文字、段落值得人们去反复细细品味。这次不是一个知青下乡的故事,而是一个在生产队里苦苦干活的知识分子去学校里教学生们语文课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队里支书有一天把我叫到他那里,先是狡猾地夸了我几句话,又说由于学校里缺一位老师教书,咱们队里又只有你一个人上过好点的学,所以就决定让你去学校教书,我由于胆怯觉得自己教不好先是推辞一下,但最终还是拗不过支书意愿,便应了他。大伙知道我要去学校教书后,便纷纷提酒携肉来找我告别,都说我以后会过上好日子了,风刮不着雨淋不着的,以后别忘了我们大伙啊,就在朋友的玩笑中我们度过了一晚,和我最好的一个朋友“老黑”第二天送我去学校,到学校后“老陈”便接待了我们,带我去宿舍先看了一下,我发现这里和生产队并无两样,心里想也罢,老陈便又带我去了教室,见到了学生们后,老陈带我回办公室,给了我一本书,密密麻麻满是笔记,想必也是被许多老师用过许多次了,第二天上课时我发现学生们都没有书,老陈解释道学校太偏僻,也不是什么大学校,去县里批的书一直没来,我只好把课文手抄到黑板上教学生们理解文意,有一个学生叫“王福”,他提出我讲课不行,我大怒反问他如何讲课,他当然是支支吾吾答不出来,这时我发现这学生是以前队里一个叫王七桶的人的孩子,王七桶和肖疙瘩性格颇有几分相似,但这王七桶是一个哑巴,讲不出话,队里的人也总开他玩笑,使他做很多工,在日后的教学中,我发现王福这孩子是个好学的学生,他有一个专门记下自己不认识的字的本子,还记下自己认识但老师没讲过的字,总共有三千八百八十八个字。有一天学校组织去山上砍竹子,王福觊觎来娣送我的字典许久便和我打赌说他今天就能写出一篇明天去砍竹子的日记,我内心虽觉我肯定会赢,当然也是应了他的赌。结果当天晚上是王福和王七桶先砍了百十来棵竹子,先运回去了几棵,才有了这篇日记。我说:“纪录一件事,永远在事后”。但我还是决定把字典送给王福自知输了,便不要我的字典,提出要自己手抄一遍字典。之后有一次上课我让学生们写一篇以“我最亲近的人”为题的作文,学生当中唯有王福写的最好,可是最后上头来人说我不好好教语文课把我调回了队里,临走前,我带走了学生们的作文,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文章其实写了许多的值得人们讨论的点,但就像我在《树王》里写到的那样,都是置而不论,其一比如孩子们的课本这件事,真的是资源紧张吗?恐怕不是,各种大字报满天飞,没有几张纸来给学生们印刷课本吗?俗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一个国家的发展首先要把教育搞好,可是孩子们现在上课连课本都没有,只能上课花大量时间手抄课本来用,这岂不浪费了大量时间,这背后恐怕是上头领导的不作为,连孩子们上学这时事都不当成头等大事,只知每天喊口号,阿谀奉承比自己还大一级的领导。其二则是知识分子的生活环境以及工作环境,从文中可以看出我到学校宿舍后连床都要自己做,几平米大的屋子只有一张桌子和一个床架,这环境和生产队并无区别,按理来说学校教书老师的环境多少要比生产队干农活的人要好些,可事实并非如此,但转过头仔细一想,公家连学生们的书都发不下来,就更别说吃住环境这种事情了。其三则是我在这篇读后感一开始就说的那个观点,阿城在《孩子王》这篇文章中彻底放大了自己“好好说话”的特点,他也很明显地批评了人们应该好好说话这件事,就在文中的我让孩子们第一次写作文时,我总是会读到半夜也读不懂这个字写得是什么,学生们总是用一堆假大空的话,或是口号来硬使自己的作文看起来辞藻华丽一些,可是连字都不会写的学生们怎么可能写出他们心中那种好的文章呢,这样只会更加暴露自己的无知,这么小就会说假大空的话,就会胡编乱造一堆自己见都没见过的东西还把它写到纸上,长大也只会成为那些连书都批不下来的“马屁精”。所以我教孩子们先写自己见过的事,就写自己上学这件事,孩子们写的虽然只有潦潦几字,但我看了也是倍感欣慰。我心中认为这才是语文该有的样子,阿城当然就是这么认为的,文中在我被调回生产队时说的“语文课和政治课没区别”也是讽刺了这一现象,语文不是语文的样子,不重基础,上来就是胡编乱造,一堆自己都不认识的东西,这样的话能学好语文才怪。阿城真是极力想让人们好好说话,这使我想起了现在这个时代有多少不知其然莫名火起来的网络热词,这些热词或许只是某个网红随口一说,亦或者是认为高笑所被人胡乱拼凑出来,这极大地误导了现在孩子们的思想,这也使得很多人都认为自己跟不上时代,以为是自己的问题,我也总是在网上看到一个词语,百思不得其解,只有上网去查才知道这个“年纪尚小还在吃奶”的词语什么意思,各种莫名火起来的缩写满网络飞,各种阴阳怪气的话语腐蚀又挑逗着人们的内心,我生怕我们这一代的孩子出生后只会满嘴吐出各种词汇缩写,只会阴阳怪气,只会用脏话形容某件事物,遇到一件可争辩的事物,这本是一件好事,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可是张嘴就是问候对方的祖宗十八代,没有任何逻辑可言,更无任何内涵在其中,甚至还有各种表情符号代替了文字,原本黑黑的一串文字像是被披上了恶心丑陋的外皮变得花枝招展,搔首弄姿。还有互联网上的造词技术,一句十个字就可以说完的事情每个字都被替换成自己硬造出来的狗屁不通的词语,来使得自己和话语充满“文化气息”,结果只是推脱责任专用,迫使对方找不到可攻破的点,因为对方根本就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自然没法推翻你的话语所立起来的逻辑结构。如若生剥这言语丑陋的外皮,我们会发现更加丑陋的是人们的内心,他们不仅丑陋且脆弱不堪,只得以充气充起来的言语来强大自己弱小枯竭的身躯。如果我们继续照这个样子发展下去,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就要从文字这里开始废掉了,仔细想想这是一件可怕而又使人感到无力的事情,“好好说话”简简单单四个字简直难如登天。其四则是文章最后我因为没有好好教语文被调回生产队的这件事,这一点写的比较隐晦,就是最后吴书记递给我一支烟,我以我不会抽烟所婉拒掉了,但是其实前文中有所讲到,王七桶的烟还是我递给他的,文中也有描写我躺在麻袋上抽烟的场景,文中的我怎么可能不会抽烟呢,所以我认为我最后不接吴书记递过来的那只略带歉意的烟是代表我在默默反抗我被调回生产队这个决策,但是我更加反抗的可能是孩子们在我被调走后又要学披着语文外衣的政治,我痛心但无力,文章最后写我被调走,无法继续教孩子们学语文,看似是一个较为悲伤的结局,其实还是给予了人们一些希望在其中的,因为那个年代极少有人能站起来反抗,我就是那少有的一份子,即使是暗地里小小的反抗一下,但是这也只是一个虚构小说的例子,现实中敢于反抗的人更加少之又少,各个上班族996的人被资本家榨干了自己最后的剩余价值,也鲜有人敢站起来反抗,但这至少是给予了人们一种提示,被压迫时是可以站起来反抗的,敢为人先不是一件坏事,到这里阿城“三王”系列就都写完一些话,我学到了许多,我知道了那个年代艰辛的生活环境(本来也是想在这里一一列举再写一些自己的感受的,但是由于题材等原因,日后读到其他有关方面的书再细讲也不迟),我学到的不光是书的内容上所带给我的,也给我阅读了许多书后所带来的自信,也教会了我如何思考,更教会我如何深思,如何好好说话,我一直不相信“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因为我们每个人对颜如玉和黄金屋的概念是不同的,我认为这件事可以这么理解,但是可能你就认为这件事不是这样的,他又认为这件事是那样的,我们就可以借此展开讨论,当然是用好好说话的方式展开讨论,读书不是一件功利的事情,我们不可能从一本书中就得到所有人生的道理,也不可能从十本书,一百本书中得到,但是我们可以从无数本书中得到人生的道理,得到为人处世的方式,得到自己颜如玉和黄金屋,“腹有诗书气自华”是我唯一在读书方面唯一相信的话。感谢阿城,深深地来自内心的感谢!
㈣ 如何理解《孩子王》
影片《孩子王》剧情简介
十年动乱时期,群山环抱的一所山区简陋学校,师资奇缺。一天,队长把一个在这里插队7年的知青叫去,派他去学校做"孩子王",当教师。学校让"孩子王"教初三,令他吃惊不小。学校的政治学习材料堆得像小山,可学生手里却没有一本书,只好学大批判材料,但孩子们连小学课本上的生字都不认得。家境贫寒的学生王福很想得到字典,就在油灯下抄字典。"孩子王"以他独特的教学方法激起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但是却违反了教学内容。他终于被退回队里。临走,他把唯一的一本字典留给王福,并在上面写道:王福,今后什么也不要抄了,字典不要抄…………
一部缺失的时代影片
陈凯歌拍摄这部知青和乡村教育的影片,不知道带有多少他青少年时代的经历和情感。但可以理解的是,他已经把个人的经历和情感都隐藏起来了,转化为对文化和教育的深层反思。这种文化思考影响了影片对现实的关注,但在画面上的精心雕琢,让影片传达出了更为遥远的隔离效果。文化的缺失让一部字典成为联系世界的钥匙。虽然影片具有隐晦的文化反思,但过于强调和回避某些经验,让影片显得距离现实还是那么遥远。无论如何,这部影片还是陈凯歌最具现实的一部影片,甚至超过了他后来号称的"现实主义"影片《和你在一起》。
教育·文化反思
推荐度:★★★
本片根据阿城同名小说改编,由于影片对教育问题上的批判思考,曾获法国第41届戛纳电影节教育贡献奖。作为经历过文革的陈凯歌,他的青少年时期正是处在政治斗争超越一切的时期,影片把当时教育和文化的缺失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理性而又具反省式的思考。如今看来,这种教育的缺失越发看出对中国当代社会的不良影响。影片除了延续了文革后反思文革的传统外,还从深层的教育缺失问题上提出了更加让人痛心的思考。这部影片虽然提出的问题晚了很多年,但如此深刻的反映出中国教育缺失问题却还是没有见到的影片。
㈤ 阿城《孩子王》:知识贫瘠时代的教书故事
这是一篇上山下乡年代围绕字典展开的故事,虽然作者开篇没有刻意这么写。
支书远远扔过一支烟来,通知我,作为队里唯一一个上过一年高中的人,要去教初中。
送行会上,喝了几口苞谷酒,我心里觉得有些恋恋的,来队里做饭的四肢粗大的来娣,也进屋来摸着坐下,眼睛 有情有义 地望着我(她也想去当老师,教音乐)。
漫天的大雾,山沟里潮冷潮冷的。我穿上一双新尼龙丝袜,脚上茧子厚,扯得袜子咝拉咝拉响。
来到教书地点,我看到:
大约是快上课了,教室前的空地上学生们都在抓紧时间打闹,飞快地跑着,尖声尖气地叫。
老陈(叫我来教书的人)似无所见似无所闻。
我居住的环境:
蛛网横斜着,一张矮桌靠近竹笆壁,有屉格而无抽屉,底还在,可放书物。桌前的壁上贴了一些画片,一张年历已被撕坏,李铁梅的身段竖着没了半边,另半边擎着一只红灯。一地乱纸,一只矮凳仰在上面(此处描写从下往上再往下,极强带入)。
母鸡轻轻跑几步,极清高地易地啄食,公鸡擞一下毛,昂首阔步,得体地东张西望几下,慢慢迂回前去(文中拟人极多,让破烂的环境充满乐趣与色彩)。
场上又有猪鸡在散步,时时遗下一些污迹,又互相在对方的粪便里觅食。我不由暗暗庆幸自己今生是人。若是畜类,被人类这样观看,真是惭愧。
第一次上课, 只有门口可见几个学生在望着我,便觉得如同上刑。
山野里很难有这种景象,这样多的蓬头垢面的娃子如分吃什么般聚坐在一起。桌椅是极简陋的,无漆,却又脏得露不出本色。椅是极长的矮凳,整棵树劈成,被屁股们蹭得如同敷蜡。孩子们没有课本,每次教课文只能抄在黑板上,让孩子再抄自己的本子上。
快下课时,我会让学生们唱歌,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提,我定了一首,班长起了音,几十条喉咙便也震天动地地吼起来。这歌唱得屋顶上的草也抖起来。
看着初中的学生们字还没有认全,且不理解课文的意思,孩子们的作文如同天书,多是时尚语句。读来令人瞌睡,认为光教课文没有用,我决定先教他们认字,把基础打牢,后让他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你们自己写,就写一件事。 随便写什么,字不在多,但一定要把这件事老老实实、清清楚楚地写出来。别给我写些花样,什么红旗飘扬,战鼓震天,你们见过几面红旗?你们谁听过打仗的鼓?分场那一只破鼓,哪里会震天?把这些都给我去掉,没用!清清楚楚地写一件事,能把流水账写清楚就不错。
我靠在门边,扫看着各种姿势的学生。 (看着学生们抓耳挠腮的样子,觉得做了对的事情,很有意思,很有成就感)。
我收拾着一应教具,觉得这两节课尚有收获,结结实实地教了几个字,有如一天用锄翻了几分山地,计工员来了,认认真真地记在账上。
王七桶的儿子王福是个学习极认真的孩子,会将学过的字一个不落地摘抄到本子上,无一错漏。
王福拿出一只布包,四角打开,取出一个本子,又将包包好,放回去,迈到前边来,将本子递给我。我心里“呀”了一声,这王七桶我是认识的。
王七桶是我有一次去城里运粮时认识的,是个哑巴,却对儿子王福的学习颇为上心,每次都卖力干活,争取机会去城里托人买字典,却一直没买到。
我教学生写作文,王福却说可以写出明天去山上砍竹子的详细过程,我不信,就以字典为赌注跟学生打了赌。
一早起来,雾中提来凉水洗漱了,有些兴奋,但不知可干些什么,就坐下来吸烟。
山中湿气蔓延开,渐渐升高成为云雾。太阳白白地现出一个圆圈,在雾中走着。林中的雾水在叶上聚合,滴落下来,星星点点,多了,如在下雨。
走进山里却发现,王七桶和王福早已将竹子砍好,作文的赌约也自然是王福获胜。王福觉得有些胜之不武,终是没有把字典占为己有,而是选择将字典抄下来。
再说字典的主人来娣。
我从未见过来娣如此忸怩过,心头猛然一撞,脸上热起来,脖子有些粗,硬将头低下去。
油灯昏昏地亮着,我渐渐觉出尴尬,就找话来说。来娣慢慢翻着字典,时时看我一下,眼睛却比油灯还亮。
我吐出一口烟,看它们在油灯前扭来扭去。
来娣侧身过去,低头看看,一屁股坐在椅上,将腿叉开到桌子两旁,用笔嚓嚓地写。
来娣想教音乐课,让我想词儿,她谱曲,获取当音乐老师的机会,交换是一本字典。
正是在那个知识贫乏的时代让来娣产生一本字典能抵得上一个老师的感觉。
当她看到王福费力抄字典连电影都不去看时,却又慷慨地准备将字典送给王福,王福却不打算接受这贵重的礼物,说抄下来记得牢。
一段时间以后,学生们都写出了作文,王福写出了完整且带有诗意和朴素纯真感情的描写父亲的作文。
我因为没有按进度教学生课文而被迫结束教书,临走前只要求把学生们的作文带走。
老陈将桌上的本子认真地挪来挪去,只是不说话。
辞了老陈回去,月亮晚晚地出来,黄黄的半隐在山头,明而不亮。
㈥ 电影《孩子王》观后感
看完了电影,《孩子王》,就开始打开网络,找评论,大家的观点是近乎一致的。老师,虽是外行,从生产队调过去的,但对知识,他是有信仰的。
傍晚到了学校,第二天开始上课,没有人跟他说,上课流程,可能,大家觉得,识字就能教书。
语文课的流程:抄课文到黑板上,学习生字,划分段落,主题思想,写作方法。看上去,没有任何问题,层次清晰,从易到难。学生,如果这样学,也没问题。但会有掉队的,逐渐厌学的。
新老师,不知道怎么上课,被一名优秀的学生-王福,说明了,但老师,并没有恼羞成怒,而是虚心接受。这一节课,开始让同学在黑板上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学生们积极冲上去,从王福画的两个字,到学生画出更多的字,这节课,他们应该收获不少。
课本上的课文,老师说了一遍,提问班长,班长复述了一遍,是啊,学生们根本不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老师也不好讲明白。所以,他干脆不讲课文,让学生们写作文,从《上学》到熟悉的人,从两次王福的作文对比,我们能发现他的进步是非常大的。
从最后学生的歌声中,我们也能知道,他们学了生字,也学了写文章。
学习,对每个人来说,并不相同,有的学生能收获多一点,有的学生会少一些,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出来了,就不会没有进步和提高。
老师,要有自己的教育观,优秀的老师,各有特色。
㈦ 浅析电影《孩子王》中的教育
一、电影《孩子王》概述
《孩子王》是由 阿城 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讲述了中国“十年动乱”时期,知青“老杆”被调到农场中学教书;他尽己所能教给学生真正有用的知识,最后却因没有按教学大纲及课本教课而被解雇的故事。所谓“孩子王”,指的即是“教师”这一职业。影片整体的意境不显波澜,却展示了当时中国的一些教育问题,暗藏了深刻的主旨。本文将以其中传达的教育观念为切入点展开,并对其中一些细节进行探讨。
二、《孩子王》中的教育观
1、平等真诚、虚心求教
“讲老实话,字,我倒是认识不少;书,没教过,不知道该教你们什么。你说说看,李老师是怎么教的?”
老杆初来乍到,面对学生的质问,他没有生气,而是诚实地承认自己“确实不会教书”,并虚心地向学生请教平常教书的方法,这体现了老杆平等真诚的教育观念。之后他让学生一个个上台圈出黑板上的生字,又进一步拉近了他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老师和学生不应该是绝对的上与下的关系,而应是一种相对平等的教学相长的关系。长久以来的传统教育都强调学生应“尊师重教”,这没有错,但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一些老师对“尊重学生”的忽略。平等、真诚的理念都基于对学生的尊重,对教育事业的敬畏。这也是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必要条件。
2、脚踏实地、学以致用
“我收拾着一应教具,觉得这两节课尚有收获,结结实实地教了几个字,有如一天用锄翻了几分山地,计工员来量了,认认真真地记在账上。”
在老杆来之前,学生上课即是抄书。在尚有许多生字存在的条件下,学生们并不能理解课文的含义,一味地抄书讲解也就失去了意义。老杆放弃课文讲述而专攻生字的决定,无疑是最利于学生自身发展的。几个“结结实实”的汉字,胜与十万高谈阔论的文章——价值取决于是否内化于己。
山里的孩子们并不会写作,甚至一篇文章下来,不过一个“兔子尾巴”似的“走”字,老杆却说这样至少让人明白“他不是跑来的,也不是飞来的,更不是叫人背来的,而是走来的”。“清楚”是老杆对这些孩子唯一的标准,也是最为实际的标准。语言文字的功能性在于传情达意,而能够“传达”的首要条件,便是清楚。修饰性的语言只是辅助,如同房子中的墙饰、浮雕,这些是不能称重的,真正承担起房屋的架构的,仍是朴素的房梁支柱。
在作文章之外,“清楚”的首要性可延伸至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不论做何事,都必须脚踏实地地做,不可做连字也不识,抄“社论”做文章之事。在自身能力有限时,至少保证“清楚明白”,内修而外致,方能屹立不倒。
3、就事论事、适时严厉
“我们说好是你昨天写今天的劳动,你虽然作文是昨天写的,但劳动也是昨天的。记录一件事,永远在事后,这个道理是扳不动的。”
影片中,王福是个刻苦努力的学生,他与老杆以字典为赌注,称自己今天能完成明天劳动后的作文。在他提前完成了劳动与作文,并与第二天交于老杆后,老杆对他说了这段话。此时的老杆是严厉的,他没有因为王福的努力,或是王福向来的“好学生”形象而迁就他,让他赢得这个赌注,而是借刺深刻阐述了“记录一件事,永远在事后”的道理。“就事论事”的教育观念是老生常谈的,但能做到却又是难能可贵的。
由于刻板印象造成的教育中区别对待的现象至今仍不鲜见。老师常常对“好学生”会稍显宽容,而对“差学生”则更为严厉,这在教育中是不恰当的。教师对于学生的态度应当取决于学生处于事件的对错,正确的事情应当赞赏,而错误的事情无论对象是谁都应该加以批评,阐明原委,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正当的对错观与赏罚观。
4、时时反思、常怀审视
“我每每点一支烟在旁边望他抄。有时怀疑起来,是不是我害了学生?书究竟可以这样教吗?学也究竟可以这样学吗?初时将教书看得严重,现在又将学习搞得如此呆板,我于教书,到底要负怎样的责任?”
这是老杆的自我怀疑与反思,也应当是每一位教师都应常常问自己的问题。教育是发展的,甚至教育应当走在时代之前,而非在时代的浪潮中被裹挟。所谓“正常”的教育模式,有时候已经成为限制孩子发展的枷锁,如果我们陷入这种“潮流”,我们是否有勇气去突破禁锢,去寻找更好的教育方式?我们所身负的教育责任,不仅仅是讲授书中的文化知识,更是去培养一个个立体的人。因此,在从事教育事业时,我们必须时时反思,常怀审视的目光,承担起下一代的责任。
三、《孩子王》中的细节反思
1、循环的故事
“老黑他们明白过来,极严肃地一齐吼道:‘讲的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讲故事。讲的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
影片里老黑一众将这个循环的故事吼得极富节奏感,这个场景却透着无法言说的荒诞与虚无。重复的情节还有老杆的两次上山下山。这种重复循环的情节设置,既是前后的一次对比,同时也从结构上暗喻了影片循环的本质。而上山下山的重复,又如同西西弗斯神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而意义在何处尚看不见尽头。这也透露着历史循环于一代人的悲剧性。在这样的历史洪流中,怎样的教育似乎都无济于事。
王福的一个标志是“抄字典”,而“抄字典”行为本身也是重复。影片最后,老杆给王福的一句话是:“今后什么都不要抄,字典也不要抄”。这是在引导王福跳出循环,还是一声无奈的叹息,暗示着王福也无法跳出历史、阶级的层层圈套?答案尚未可知。
2、放牛娃的象征
放牛娃在影片中是一个象征性的人物,老杆曾四次与放牛娃相遇,他执着地询问其是否要念书识字,得到的只有呆滞的凝视。放牛娃的身份经历,影片中没有展现,但仅从他迷蒙的目光中,我们可以推测他对“读书”并无概念,也不知读书对改变命运的重要性,甚至连“改变现在的生活”的意识也没有,只是机械地接受着生活现状。当时中国又有多少这样处于教育背面的孩子呢?老杆有心教授,却空有表达,实乃心有余而力不足。
3、紫色迷雾的隐喻
影片的最后,老杆被迫离开农场中学,他走进了一片紫色迷雾中,神色迷茫。这片迷雾即是以当时的视角,对中国未来教育发展的隐喻。老杆要回队里劳作,孩子们继续抄着讲着阶级斗争的课文,他教孩子们识字写作的这段日子,是否会如向一潭死水里投的一颗石子,激起的波纹转瞬即逝,老杆在迷茫,很多人也在迷茫。众多的迷茫汇聚成紫色迷雾,仍只能随时代前行,怀抱着教育的希冀,等待雾散云开的那一天。
四、总结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电影《孩子王》中,我们看到了一位真诚平等,学以致用、不盲从时代的教师形象,也看到了中国当时教育制度,教育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的忧虑。在当今时代,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解决与改善,但知青老杆传达的教育观念,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品味。
参考文献
[1]陈琳.《孩子王》的影像寓言[J].视听,2020(12):88-89.DOI:10.19395/j.cnki.1674-246x.2020.12.044
[2]邱晨晨,姜思羽.作为教师,我是谁?——来自电影《孩子王》的追问[J].中国教师,2019(05):119-121.
[3]万思扬,苏米尔.压抑的年代与反叛的精神——再谈电影《孩子王》的文化意涵[J].电影评介,2017(11):56-58.DOI:10.16583/j.cnki.52-1014/j.2017.11.016.
[4]阿城.《棋王树王孩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