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搞笑电影 » 南京话配音搞笑电影
扩展阅读
电影寂静岭3剧情图析 2025-01-11 10:00:10

南京话配音搞笑电影

发布时间: 2024-11-11 22:16:06

A. 我想找一个关于一个老师点名的搞笑的视频 有关郑

微博上搜“南京话点名”就出来了,望采纳。

B. 看完金陵十三钗,感觉电影里面的南京话好好听啊!大家有同感吗

是南京话,本人安徽的,临近安徽的马鞍山和芜湖话就和南京话差不多了。看此片是很亲切

C. 南京话的现代传承

听我韶韶 南京电视台十八频道由老吴主持的《听我韶韶》是一个地道的南京话节目。听我韶韶的意思是,听我来吹牛、聊天,内容为南京相关的新闻、民生,节目采用用南京话叙述,诙谐幽默,为广大南京老百姓所喜爱。 《武林外传》 “扈十娘撒娇勾展堂”一段,唐静饰演的“扈十娘”一出场,就是一句句南京话蹦出来:“伯(白)公子”、“慢得儿”、“等一刻”、“干么事啊”、“少得儿什么东西”、“歇一刻”、“一得儿”、“吃撒”、“还晓得啦”、“还是的啊”、“阿晓得啊”、“还是啊”……都是南京方言中的典型发音,而经她那么一演绎,笑倒众人。 《桃花运》 里一直扮苦情的梅婷在影片中负责耍宝工作。她演一个保守的大龄剩女,一开口一句“我是独生女……”就笑倒了一片南京人。 《金陵十三钗》 是一部“谋女郎”最多的电影,她们大都15岁左右,许多人地道的南京话听都听不懂,可她们却把1937年的南京话说得如此顺溜,这就不得不提到南京市档案馆馆藏名人档案全宗里收录的一位名人——南京白局老艺人徐春华。真是她教会了电影里德这些学生们和“十三钗”们说地道的南京话。
翻开馆藏档案:徐春华,1942年出生,1960年进入南京市白局剧团任学员、演员。1970年剧团解散了,她们仍坚持不懈地演唱白局,收集相关资料,整理传统曲目。2007年,被江苏省评为南京白局传承人。
徐春华所传承的南京白局,始自明朝南京织锦工人自娱自乐用方言演唱的俗曲小调,后逐渐发展为一种曲艺曲种。因演唱者不取报酬,“白唱一局”,故名“白局”。白局形同相声,表演一般一至二人,多至三五人,说的全是南京方言,唱的是俚曲,通俗易懂,韵味淳朴,生动诙谐,是一种极具浓郁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上世纪有名的香港电影《三笑》中的大部分曲调,都出自南京白局。如今《金陵十三钗》里的对白,说的也全是南京话。 南京有个很出名的D-evil饶舌团体,出过几首南京话RAP(“说唱”),《喝馄饨》、《挤公交》、《房的一米》都是用南京话演绎,风靡一时。一夜之间《喝馄饨》红遍南京的大街小巷,接着又被某人在梦想中国翻唱以后成了全国知名的歌曲。不仅如此,这首歌还流传到了海外,在留学生中被广为传唱。十运会期间,D-Evil南京饶舌团体为了向全国人民展现南京的魅力创作了一首《欢迎来南京》。电台和电视的播放不仅让外地来南京的朋友对南京有了更好的了解,也让南京人对自己的城市感到更加的自豪。

D. 金陵十三钗的南京话怎么怪怪的

解放前的老南京话就是现在的六合话,也就是明清时期的南京官话。南京在很久以前的古代应该说的是吴语,但大明国建都南京后,因为朱元璋是安徽人,所以从北方来了大量的移民融入了当时的“南京都市圈”,包括现在的南京市区,六合,浦口,江宁,溧水等。由于统治阶层说的都是江淮方言,南京的吴语最终消失了,仅在现在的高淳还保留着。虽然南京的吴语基本都消失了,但在现在的六合,浦口,江宁,溧水等地的方言当中,任然会发现吴语的痕迹,比如“去”读作“key", “哥哥”读作“guoguo"。 我们现在所听到的“南京话”是近些年的产物,完全被“普通话”了,已经失去了南京本来的特色。那是因为南京市区现在的80后有很大一部分是北方(如满洲,天津,河北,山东等地)移民的第二代,这些人的父母来到南京市区后将普通话与老南京话相融合就出现了我们现在听到的南京话。由于这种新南京话非常好学也更容易懂,所以大家也都跟着说了。但如果爷爷奶奶都是从小在南京长大的话,他们的孙子辈应该都能听得懂电影中的老南京话,但移民的二代很有可能就听不懂了。电影中的老南京话仍然流行于现在南京夫子庙,六合,浦口,江宁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