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侗族大歌主要分类
侗族大歌的丰富多样主要体现在其风格、旋律、内容和演唱方式上。首先,嘎听是侗族大歌的核心,又称为声音大歌,其特点是旋律起伏跌宕,声音优美。歌词简洁,以衬字和曲调为重,歌手间通过轮唱高音和齐唱低音形成鲜明对比,旋律往往模仿自然界的虫鸣鸟叫,如《蝉歌》、《知了歌》等,以季节或昆虫鸟兽为主题。
其次,嘎嘛是柔声大歌,主要表达男女恋爱的情感,旋律缓慢而富有感染力,侧重于情感的抒发。嘎想则是伦理大歌,以劝教戒世为主,音乐旋律平稳,歌词注重内容的表达,多为称颂或讽刺,是侗家社会秩序的重要维护手段。
再者,嘎吉是叙事大歌,以讲述故事和人物对话为主要内容,音乐旋律低沉而忧伤,主要通过单人领唱和群体合唱的方式呈现,歌词较长,对歌者记忆力和表现力要求极高。
除了以上分类,侗族大歌还根据性别和年龄划分为男声、女声和童声大歌。随着时代的进步,侗族歌师们不断创新,创作出反映新生活、赞美新时代的混声大歌,丰富了这一传统音乐形式的内容和表达方式。
(1)贵州侗族大歌电影完整版扩展阅读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贵州黎平侗族大歌一经亮相,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