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哑姑电影 结局
哑姑电影结局是哑姑与妈妈踏上还乡的小船。
在南方某山区,一个素不相识又不说话的姑娘突然闯进了宁静的苦水塘村,整个山村为之轰动。外号“政府大叔”的生产队长召集社员会,决定将她暂时安顿在养鸭能手春哥隔壁的福奶奶家。在日后的共同生活中,人们逐渐对勤劳、善良的哑巴姑娘产生好感,并亲热地唤她哑姑。
不久,队里要扩大养鸭业,“政府大叔”决定通过考试选择放鸭人。哑姑以过硬的水上功夫中了状元,同春哥一起为队里放牧鸭群。春哥的妻子因嫌山村贫穷,几年前就离开了春哥。春哥独自带着四岁的儿子阿毛生活。哑姑很喜欢阿毛,常带他玩。
一日,春哥在劳动中不慎被石头砸伤了腿。住院期间,哑姑挑起放鸭和照顾阿毛的担子。生产队实行责任制,丰收后社员收入明显增加。记者采访苦水塘,并将哑姑的照片登在报上,不料报纸起了广告作用,哑姑的妈妈来到苦水塘。
通过母女相见,人们才知道哑姑并不哑,只因前几年家境贫寒,欠了走私犯的债还不起,妈妈只得将哑姑嫁给比她大二十岁的走私犯。
哑姑抗婚不从,在娶亲的路上跳水逃走,为躲避追寻,故意装哑。现在,哑姑的家乡富裕了,走私犯被司法部门制裁。哑姑与妈妈踏上还乡的小船,春哥抱着阿毛默默相送。
影片评价
《哑姑》电影由肖朗导演,丁正泉编剧,万琼、沈冠初、凌元、吴素琴、陈裕德主演,秦怡的妹妹秦文以及电视剧《小兵张嘎》中的“嘎子奶奶”黄素影亦有精彩客串。
电影不仅成功塑造了以哑姑为代表的这样一位新时代反抗包办婚姻的农村女性,还大胆采用了新老演员配合塑造了一群形象各异、生动的角色。在细节之处,也颇见用心。
在80年代电影中,很多时候为了制造对比,为了更好地衬托女性的明快、自主,男性角色往往是沉默、温吞甚至性格上是带有一定怯懦的。
电影里“春哥”一角亦是如此,作为“单身奶爸”,他性深沉,寡言语。面对哑姑的爱意,起初还有所忌惮(用电影里的话说就是顾忌“光棍汉”的名声),在众人的心照不宣中,他亦逐渐放开心扉。
② 陈裕德的经典电影
1965:龙马精神 1979:瞧这一家子 1981:当代人 1982:泉水叮咚 1983:
③ 八九十年代国产电影里有个叫四圈的是那部影片
《咱们的牛百岁》
1983年 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
电影描述在农村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后,共产党员牛百岁把五个没人要的后进分子组成作业组,经过了艰辛的奋斗,终于使这个作业组获得了好收成。
作业组中的“懒汉”田福(外号“四圈”,陈裕德扮演)一角给观众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有趣的是被誉为“银幕第一嫂子”的王馥荔,在里面扮演的是“破鞋”菊花。
④ 陈裕德在那部电影中跟哑女挑担是什么电影
《哑姑》。
讲述了在南方山区的山路上,春哥赶着鸭子走,不小心丢了两只,被哑姑发现还给他。之后,哑姑被收留了,帮助村里看鸭,还与春哥产生了感情。当春哥受伤住院时,哑姑挑起了照顾春哥的孩子阿毛和独自放鸭的重担。当发现有人用公鸭换了生产队的母鸭后,她设计换了回来。有人想把她赶走,她正在离开时,她的妈妈来找她。原来,哑姑并不是哑巴,只是被迫嫁给走私犯,她跳水逃跑。哑姑告别大家,随母亲离开了。春哥目送着她离去,直到消失。
陈裕德(1940年-1996年),演员,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代表作品有《沂蒙山人》、《女人也是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