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部被歪解的电影:从剧本的结构看待《我不是潘金莲》
一开始知道这部片子的时候,是因为上映以来一水的差评,差评来的很是突然,而且毫无道理,让我替冯小刚导演感到憋闷,但苦于没有相应的理由去支持这部电影的“好”,所以当时也就没有多费嘴舌为电影说话。
现在,我想好好说说这部电影。
官僚阶级和市民阶级的矛盾是很多片中经常提到的一种戏剧冲突,因为这种冲突具有普适性和戏剧性,所以很多导演都喜欢通过展现两者的冲突来表现影片本身的张力,比较熟悉的就比如我最近看的《我是布莱克》和《归来》,又如罗马尼亚导演的克里丝蒂安·蒙吉的最新作品《毕业会考》以及其他一系列作品,都有对这种矛盾的烘托和展现。
这是影片的大背景。
在《我不是潘金莲》这部电影里,作为主角的 李雪莲 就是整部电影的主角,而她所面对着,是所有的官僚阶级,影片着重将李雪莲这个形象刻画为狭隘、偏执、无理取闹的农村妇女形象,而相对的,官僚阶级的形象则更丰富多彩一些, 但主要还是以“自私的官僚阶级”这个人格面具存在的。
在影片中,李雪莲为了一个不可能“公道”的公道而上诉十几年,结局并不是被判败诉或息事宁人,因为事情闹得越来越大,导致众多人被卷入了这件荒诞的控诉中,从最初的躲躲闪闪,到最后的低声下气的求和,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态度的转变,同时还有一些别的东西,我会慢慢来讲。
总的来说,片子是以狭隘的市民思想对抗自私的官僚阶级的,所以这种冲突一旦建置,就必然会有其局限性。
比如逻辑上的夸张和偏执:人物性格的单向化发展影响了人物塑造本身的立体化进程,使得影片中的人物太过平面了,这一点和电影《狩猎》中所犯的错误基本一致,如果没有一个性格上的转变和对抗,也就很难让角色的心理冲突展现在观众面前,电影《狩猎》中所有人都对男主进行了疯狂式的打击和排斥,除了男主儿子之外,没有任何人愿意帮助男主,而且这种矛盾冲突一直持续到影片的最后一秒——虽然这样的影像展现丰富和加剧了外在冲突(男主与世界的冲突),但是同时也舍弃掉了人物立体化的塑造过程——这是超现实主义作品经常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提到了超现实主义,作为与《狩猎》同一类型的作品(单一主角对抗世界),《我不是潘金莲》也属于一部超现实主义作品——这是影片的前提,也是我们在观看这部电影之前需要代入的一个概念:它并不全是真实世界的一个现象,而是通过戏剧性的形式或手段来将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瑕疵或现象呈现出来的一种载体。
同类的作品,比较熟悉的有《罗拉快跑》、《钢的琴》、《布达佩斯大饭店》...诸如此类,一般来说和现实之间存在联系的作品都可以被称之为超现实主义作品。
在《我不是潘金莲》这部作品中,存在的外在冲突就是主角 李雪莲 和官员的冲突,还有一个冲突就是李雪莲与其丈夫“假离婚”的冲突,这两个外部冲突决定了整个故事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冲突的建置也是一步步重叠起来的,比如李雪莲的冲突是由于其丈夫的侮辱,这个侮辱就是影片中主要事件的第二层冲突,而第三层冲突则是与众多官员的自私主义的冲突,这层冲突可以说是第二层冲突的衍生品,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层冲突,李雪莲才为自己找到了上诉的理由和原因。
而第一层冲突,也就是本片最关键的一个冲突点,就是李雪莲的内在冲突,在影片的最后,李雪莲与离职县长史为民的一番谈话,让我们知道,原来李雪莲的真正想法,是想为自己肚子里“未成形”的孩子求一个公道,也正是由于这个内在冲突,才使得故事的发展方向朝着第三层冲突,也是就我们所看到的最大外在冲突发展。
同时,电影的整体形式也呈现出一种层级关系,首先是构图。
在剧本中,一般分为开头——情节点1——第一幕结尾——情节点2——第二幕结尾——第三幕结尾。
这样的剧本结构构成了整个剧情的大框架,也正是在这样的框架之下,故事才能有条不紊的发展和建置,而在这个过程中,构图起到了分割的作用。
分割什么呢?
以上两张图,分别代表了两种构图,而从这两种构图的过渡中,我们可以看出电影剧情的转变来,方形构图出现在北京,而北京可以说是李雪莲告状的最后一站,这里的方形构图,其实也就意味着“豁然开朗”的意思。
圆形构图象征着一种局限,而这种局限不仅仅是针对于李雪莲来讲的,同时也是相对于那些下层官员来说的,由于这种主观视觉上的狭隘来让观众意识到或体会到主角和配角认知上的狭隘——也正是由于这样的铺垫,使得整个故事的形式和结构紧紧的捆绑在了一起,变得密不可分了,我们在意识到形式上的狭隘的同时,也可能轻易的区分故事结构和大体框架了(两次情节点都隐藏在两种构图的两次过渡之中),电影中总共向我们展现了两次入京上访,这两次上访一次就在情节点一,而另一次的时间,恰好对应着剧本中的情节点二的位置。
而剧情真正豁然开朗——也就是剧情冲突终于被解决的时候,构图则采用了正常电影的尺寸来展现,这也是为了避免与以上两种构图相混淆。
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让影片的三幕结构更加清晰,同时也使得故事的形式感更强烈,其实也在隐约间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和荒诞性。
在故事情节上,影片中的主角可以说是一个现实生活形象的艺术加工的载体,也正是有了这一层身份,导演和编剧才可能让主角完成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做到的事情,比如上访。
在开头就说过,这是一部超现实主义作品,因为套在这个超现实的套子之下,所以故事也发生了不少变化,这类故事其实可以和贾樟柯的多部现实主义作品相比较,而正是在这种比较之下,我们可以看出超现实主义作品呈现出来的风格和意识形态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在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中,故事起源于一个寓言,也就是关于“潘金莲”的寓言,在冯小刚导演的娓娓道来之下,我们了解了关于潘金莲的故事,同时也对李雪莲的上诉缘由有了个大致的了解,这个片段,就是在上文中所提到的前提。
在剧本开头建置的过程中,前提站到整个页数的十页,也就是差不多十分钟的时间,最经典的建置剧情除了《公民凯恩》中的画中画的影像叙述,还有《飞屋环游记》中前十分钟的默片,这些占据时间很短的片段,其实可以代表或展现整个故事的意识形态,在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中也是如此,主角李雪莲通过与过去的流言对抗,用了十几年的功夫去完成一场诉讼,诉讼的过程就已经不是在求得公道。
而是在求得意义。
什么意义呢?
活着的意义。
可能很多人不理解,但是想一想之前我之前写过的两部作品《嫌疑人x的献身》中的石神哲哉的爱情和《千年女优》中的追寻,大概就稍微能够理解我所说的意思了。
在李雪莲的眼里,她的上诉并不是为了讨回公道,在讨了十几年的“公道”之后,李雪莲选择了自杀。
这种自杀的行为其实就是因为人生意义的丧失:李雪莲在讨公道的十几年间,讨公道的行为已经成为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即使是在中心点——李雪莲改变主意的片段,仍旧是一种“讨公道”的行为的展现。
这种行为的展现,因为被赋予上了荒诞和寓言的色彩,也就使得故事本身的关于“讨公道”的意义变得十分正经,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种解释(听了牛的话不告状了)非常牵强而且十分侮辱人,但是对于主角李雪莲来说,这是符合她的价值观的解释。
也正是因为这种人物性格的建置,使得故事的发展显得非常魔幻,他讲的可能是一个妇女上访的故事,但是观众看来就是一场荒诞不经的闹剧,如同戏剧《等待戈多》一样——无意义的产生源于对有意义生活的循环提取。
简单的讲的话,李雪莲的人生意义,其实和《等待戈多》中所展现的意义,是一样的。
综上,我给这部片子打7.6分。
最后,谢谢观看。
❷ 我不是潘金莲 在哪看
如果你想看的是小说的话,我推荐你在掌阅里看,因为掌阅有这本书作者所有作品的版权,推出了典藏版,校对工作比较完善。当代著名作家刘震云获茅奖后的第一部长篇,也是他第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小说。直逼现实,书写民苦,使这部小说成为一句顶一万句的姊妹篇。 和一句顶一万句一样,故事都是写一个戴了绿帽子的人想杀人,其实不过是想在人群中找到能说上话的人,不同的是,这本书中是一个戴绿帽子的女人,从杀人到折腾人,不过是想在人群中纠正一句话。 这个顶了潘金莲冤名的妇女经历了一场荒唐的离婚案后,要证明之前的离婚是假的,更要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走上告状路,竟持续二十年。 刘震云用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讲述真切的生活常理。他的写作立场使他成为当代文坛少有的可以与时代、人民和国家对话的现实主义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