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老译制片里有哪些如今已经看不到的电影
从小看译制片长大,非常怀念心中的《佐罗》童自荣老师,《魂断蓝桥》里的玛拉刘广宁老师,他们一代人用声音为我们诠释了经典,记得小时候看这些译制片的时候单纯的认为外国人也和我们说一样的语言,只是语气怪怪的,现在看来真的是老一辈配音艺术家给我们留下的经典,很多很多的译制片都是在十岁之前看过但现在还是记忆犹新《茜茜公主》《罗马假日》《尼罗河惨案》《东方快车谋杀案》《巴黎圣母院》这些,印象最深的是《虎口脱线》里的澡堂鸳鸯查那段还有最后德国二货高射机枪手是个斗鸡眼,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前把自己国家的战斗机打下来的镜头。
译制片里的经典是那些逝去且不可复制的作品,逝去的是那些不可超越的演员像英格丽褒曼,奥黛丽赫本,葛丽泰嘉宝等等,在那种全凭演技的黑白年代,他们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深入人心角色,不可复制的是当年的场景,设备,导演,我们很难回到当年哪种氛围中,回到那种落后的设备器材中,回到那个时代的导演演员的思维中,这些经典代表了一个时代,永远的闪着光辉,为后来者照亮前路,成为阶梯让经典不断。
这些老译制片应该还是能看到的有DVD珍藏套装《奥斯卡经典一百部》
6V电影网有很多资源,以前都是从优酷下载,但优酷大部分版本都不清楚,10月份在6V电影网下载了不少,大家可以上网下载,《虎口脱险》《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尼罗河上的惨案》《东方快车谋杀案》《茜茜公主》《佐罗》《办公室的故事》《基督山伯爵》《机组乘务员》,高清版的。
这个问题真不是一般人能回答的,首先没点年龄的人都不知道咋回事,其次还得对电影比较热爱。70后少部分会知道那么一点点、80后九成九的懵懵然、90后的吗………。作为一个喜爱看电影还曾经做过好多年音像出租各种电影基本都能欣赏的我,老译制片的电影也只看过一部印度的《流浪者》,这么多年过去了故事情节都几乎忘光了。所以能回答这个问题的人真不多!
很多老译制片都能找到片源,比如虎口脱险佐罗远山的呼唤等等。还有很多现在根本找不到了,即便找到片子也没有以前的经典配音。随便说几个,意大利电影《马可波罗》,意大利电影《父子情深》,法国电影《痛苦的抉择》,法国电影《死亡陷阱》,苏联电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北影央视版),巴西电影《生活之路》,德国?电影《热带丛林历险记》,美国电影《危险的关系》(未公映上译内部资料片),还有一下想不起来了。
海岸风雷 伏击战 战斗的道路 宁死不屈 初春 橡树十万火急 第八个是铜像 摘苹果的时候 乡村女教师 火车司机的儿子 看不见的战线 战友 ……
《桥》《第八个是铜像》《列宁在1918》《列宁在十月》《卖花姑娘》《流浪者》《血疑》《追捕》……
日本电影,上海译制厂配音的 猎人,你们保证看不到了。
越南电影:森林之火、回故乡之路、琛姑娘的森林等。
叶塞尼亚、冷酷的心。墨西哥的经典影片
看不到的还很多,建国以来光长影厂就译制了近千部外国电影。
『贰』 译制片简介及详细资料
历史
简介
译制片在中国走过了漫长曲折的路程。从最初的默片到配幻灯小字幕和"译意风"在现场讲剧情,再到真正的译制片出现,观众逐渐习惯外国明星嘴里讲著流利的中国话,而如今又似乎越来越流行看"原声片",中国的译制片在这个过程中写就了它兴衰更替的历史,也抛出了一个问题:人们还需要它吗?
诞生
1948年1月8日,大上海大戏院公映了由20多个华侨译配的义大利影片《一舞难忘》。这是第一部在中国公映的"外国人说中国话"的电影。1948年9月,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东北电影制片厂"正式成立翻版组,开创了我国电影译制事业的先河。1949年5月,一部反映前苏联近卫军战士马索特洛夫英勇事迹的影片《普通一兵》译制完成,标志著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译制片的出现。
1949年东影早期译制片人员在兴山合影袁乃晨回忆当时的情形,"一开始也不叫译制片,就找了个俄文翻译来翻译文本,等到配音时才发现不对,怎么人家一句我们却要三句,以为是翻译错了,找来翻译一看,没翻译错啊,那时才知道原来配音不能光意思对,还要注意字、词、句的转换。第二次配音,这回一行一行是对上了,可这嘴型又对不上了,才知道这译蔽脊制工作还要考虑苏联他们的口音和语气,他们的嘴型的起合,第三次配音时就注意哪里发出这段词的闭合音。还要作出修改,就比如说乌拉是万岁的意思,可我们冲锋不喊万岁啊,就改成冲啊。不知从何时期开始叫做译制片"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片中东北味十足的配音虽有些滑稽可笑,但却与苏联红军战士的工农身份很符合,让观众感到亲切。该片的译制导演袁乃晨被称为"中国译制片之父",片中的几位配音演员也因此走上译制片的道路,成为新中国电影译制事业的奠基人。
《普通一兵》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东北电影制片厂译制人员。仅1949年下半年,他们就接连完成了卖并乱另两部苏联电影的译制,即《俄国问题》和《伟大的转折》。次年的产量更令人咋舌,多达31部。
从译制片《普通一兵》诞生到1965年,17年间我国译制的外国电影达到了775部。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前苏联革命题材的译制片,而这些影片中,许多都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的。
发展
就在《普通一兵》译制的那年冬天,上海电影制片中档厂派出翻译片组到东北学习经验,队长就是后来的上海电影译制厂厂长陈叙一,其被称为"中国译制片的奠基人" 1950年2月开始准备译制苏联影片,1950年3月,上影厂翻译片组译制的第一部作品《小英雄》完成(后译为《团的儿子》)。并决定在六一节放映给全国的孩子。只有四个专业的配音演员,三女一男,也是第一个由女生来配音男角色,配音导演又抽来高博等三名临时配音演员入组。同年6月,在上海梵皇渡路(今万航渡路)618号,一间十五、六平方米的旧汽车棚改成的放映间,加上用麻布片包稻草作隔音改装的录音棚,诞生了中国日后最负盛名的译制片基地--上海电影译制片厂,译制片开始有了"南腔北调"的差别。如果说《普通一兵》、《小英雄》这两部对苏联影片的译制工作仅仅是实验性质,那么从那时之后,在上海、东北的译制工作就迈入了"快车道"。
1958年长影译制片拍摄小组合影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上影厂翻译片组制作出了《乡村女教师》 、《列宁在1918》等一大批上乘之作,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经典。"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至今仍是常被援引的名言。
繁华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对外国文化的渴求和一批爱岗敬业、有着极高专业素养的配音导演和演员的努力,造就了中国译制片最辉煌的时期。 《虎口脱险》中尚华和于鼎堪称珠联璧合的配音,将法式幽默表现得淋漓尽致;《魂断蓝桥》中刘广宁、乔榛的完美演绎让这部在欧美原本非常普通的影片成为中国影迷心中的爱情经典;《茜茜公主》中丁建华和施融恰到好处的表现让这个王子与公主的完美童话成为许多影迷的最爱;《叶塞尼亚》中李梓的一句"喂,当兵的……"让美丽泼辣的吉普塞女郎呼之欲出;《佐罗》中男主角富有磁性的声音让无数人迷上了童自荣;《简·爱》让邱岳峰所演绎的罗切斯特成为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追捕》中冷峻刚毅的杜丘警长让毕克成为高仓健所有中文"代言人"的不二人选;群星荟萃的《尼罗河上的惨案》更是一演再演,成为配音教学的经典教材。
1962年周恩来总理与长影译制片全体人员合影那一串串耳熟能详、精彩绝伦的对白,那一部部脍炙人口、百看不厌的影片,那些或轻柔娇媚、或阳刚洒脱的声音,作为经典永远地留在了一代人的记忆中和中国电影发展的史册上。
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铁达尼号》、《珍珠港》、《蜘蛛侠》、《黑客帝国》、《指环王》、《哈利波特》、《加勒比海盗》 译制片依然一如既往地为我们打开那扇了解异域文化的视窗。据统计,2006年译制片与原声片的比例约为10:1,每年数量有限的进口大片中,译制片仍是绝大部分影院放映的主要拷贝。
然而,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到来,外语学习的普及和流行,老一代配音艺术家的淡出,以及市场化环境下译制作品质量的下降,译制片似乎渐渐被纳入了"怀旧"的范畴。
"活着,还是不活?"这句《王子复仇记》的经典对白,是2006年4月中国译制片问题讨论会的主题,也是人们近来关于译制片讨论的核心,正反双方都有一箩筐理由和论据。关于中国的译制片,这是一部未完待续的历史,未来究竟怎样,或许不仅仅取决于译制片工作者的勤勉努力,更将取决于我们--大众的选择。
分类
原声本国语言字幕
这是最基本的译制片,也是为了能最快得让观众看到国外电影,但是,因为电影是靠画面和语言来表现的一种艺术,因此,听不懂外语的观众一边看画面一边看字幕会极大的破坏掉电影本身的完整性,这只是一种最快速最基本的选择。但对于无法体会外语文化的人来说,看了这种译制片实际上并不等于真正看懂了电影,只是了解而已。
苏联老译制片海报原声本国语言解说
这种译制片可能基本上没有人看过,这是在一边放原片时一边有人在解说,解说包括故事基本发展内容,并且解说人还要担任片中人物对白的表演。著名旅美华裔演员卢燕就曾经在上海做过这样的译意风小姐。因此这个要求很高,存在时间也很短,目前已经淘汰。
原声本国语言配音
这种译制片多用于纪录片,因为纪录片多为科教性质的,基本无故事性和人物,因此只需要将原声减弱并加上配音就可以了,著名主持人赵忠祥解说的《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科普节目就属于这种范围。
无原声音轨本国语言配音
这就是最终的译制片了,通过本国本地语言来代替别国语言,但是要符合演员表演,嘴型相同,年龄性别在声音上做到相同,这就是最难得了。这就是我国的配音演员基本都是演员出身的原因,不过近年来,也开始专门培养配音演员了。
译制片作品
简介
曾经有这样一些电影画面:瘦弱单薄的简·爱终于靠在了失明的罗切斯特先生肩头;面对一屋子嫌疑犯,客轮上的波洛探长终于说出:凶手是你,杰吉小姐!指挥家在水气蒸腾的浴室里一边绕圈一边哼著"鸳鸯茶,鸳鸯品";敢死队里的乌合之众叫着"头儿";甜美的茜茜公主清新活泼而又高贵典雅……
那时,谁没有花一毛钱看过电影,或者至少,没有抱着"匣子"在百无聊赖的午后听过录音剪辑?那些单调的岁月因为那些带点欧式腔调的中国话而生动起来。这些电影有着典雅的气质、轻松幽默或跌宕起伏的情节、精彩的台词,今天转头再看的时候,就像品尝陈年的老酒,或者翻开泛黄的相册,遥远的记忆在一瞬间变得无比清晰。
简·爱
《简·爱》是不能不提的经典。它在国外有很多个版本,引进到国内并由邱岳峰和李梓配音的这一版并不是最好的。但它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却无可替代:"你哭了?""没有。""眼泪顺着睫毛落下来了。"
苏联老译制片海报"还没有结婚?这可不太好,简,你长得不美,这你就不能太挑剔。可也怪,怎么没人向你求婚?"……"喔……那么早晚有个傻瓜会找到你。""但愿这样。有个傻瓜早已找过我了。我回家了,爱德华。让我留下吧。"
邱岳峰的声音是低沉沙哑的,许多圈内人士都认为他的声音条件并不好。然而,他在同行和观众眼中已经被奉为神明--他就是外表潇洒、内心痛苦、性格多变的罗切斯特,而他也可以是灵活幽默地与警察周镟的小偷(《警察与小偷》)、一步步走向失败的梦想者(《白夜》)、良心未泯的杀手(《凡尔杜先生》)、死在红军爱人枪口下的白军中尉(《第四十一》)、帅气的美猴王(《大闹天宫》),还有《大独裁者》、《巴黎圣母院》、《孤星血泪》中身份不同的各个角色。
"他配的任何一个角色都能让你服气,就认为他配小偷就是小偷,他配绅士就是绅士。"跟邱岳峰对过戏的同事赵慎之这么说。陈丹青曾写道:"当我在美国看到《简·爱》和《凡尔杜先生》,那原版的真声听来竟像是假的,我无助地想念邱岳峰,在一句句英文台词中发生'重听'"。
尼罗河上的惨案
《尼罗河上的惨案》被誉为明星云集、班底强劲的剧目之一。哪怕是一个只有几句话的小角色,也会有专人"代言"。苏秀配音的黄 *** 家奥特波恩太太,刘广宁配音的杀人犯杰吉,童自荣配的激进青年……而滔滔不绝用大段的台词分析案情的毕克(波洛探长)更是让人印象深刻。机敏镇定的探长,声音浑厚得令人安心,语气又虚虚实实,张弛有度,将扑朔迷离的杀人案情条分缕析,语言有声有色,观众跟随着他透过层层迷雾,抽丝剥茧地弄清了真相。
说起毕克,不能不提的另一部片子是《追捕》。这部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并未产生太大轰动的影片在我国却能风靡一时,毕克功不可没。高仓健的硬汉形象因为有了毕克的演绎而更加入木三分,以至于80年代高仓健访问中国时,还特意与毕克会面;1999年出品的《铁道员》,高仓健还曾打算请毕克配音,只是因为毕克的身体欠佳而作罢。
不论是配《阴谋与爱情》中的斐迪南、《音乐之声》中的男爵还是《卡桑德拉大桥》中的张伯伦医生,毕克都是那样风流倜傥;而在《追捕》、《远山的呼唤》、《幸福的黄手帕》里,他又是那样冷峻、凝重。尚华曾经说:"他的感情是即兴的,现场抓来,分寸感准确,感情又饱满,这是他的功力,没办法,学不来的。"
虎口脱险
如果说邱岳峰的符号是罗切斯特,毕克的代表作是波洛和杜丘的话,那么《虎口脱险》则成就了尚华 和于鼎。恐怕看过《虎口脱险》的人没有不被吵吵闹闹的指挥家和油漆匠逗得哈哈大笑的。略带神经质的乐队指挥出场的那场戏语速飞快,配这部戏的时候,尚华的血压一度升高到180,晚上睡觉都在回忆指挥的面部表情,想像他的情绪。而于鼎则是慢功出细活,他的声音条件并不出众,也算不上伶牙俐齿,配过的配角不计其数,但主角却屈指可数。尚华跟他配戏的时候就一遍一遍地陪着,等到他慢慢把台词捋顺,才投入情绪。尚华说,一次录戏,于鼎说完,音效师就用力拍一下桌子。反复排练,于鼎自己却总也不满意,直到音效师忍无可忍地说:"我手都拍肿了!"
译制片宣传画于鼎的代表作还有《英俊少年》里的卡尔、《大篷车》里的莫汉,尚华的代表作还有《悲惨世界》里的沙威警长,《冷酷的心》里的魔鬼胡安,《加里森敢死队》里的"黄毛",《追捕》里阴险的长冈了介。
制作单位
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片分厂
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片分厂成立于1955年,现名为"长春电影集团译制片制作有限责任公司"。长影是我国译制片的诞生地,前身东北电影公司翻版组,译制了新中国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之后又诞生了上千部优秀译制电影和一批批优秀的艺术家。
历年获奖作品如下:
《舞台生涯》(美国) 1979年获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
《舞台生涯》(美国)1979年获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
《永恒的爱情》(巴基斯坦)1980年获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
《妈妈的生日》(日本) 1981年获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
《神秘的黄玫瑰》(罗马尼亚) 1982年获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
《金牌》 (菲律宾) 1983年获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
《浪花之恋》(日本) 1984年获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
《弗兰西丝》(美国) 1985年获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
上海电影译制厂
上海电影译制厂成立于1957年4月1日,由近十家电影厂改组成为一个联合企业性质的公司。后经过多次改制,组建成了上海电影(集团)公司,是我国最好的的译制外国影视片的专业基地。它的前身是1949年11月16日成立的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翻译片组。初创期的翻译片组,设在江西路福州路的汉弥尔登大楼的一间办公室内。基本成员只有组长陈叙一和翻译陈涓、杨范;译制导演周彦、寇嘉弼;演员姚念贻、张同凝、陈松筠、邱岳峰以及录音师、放映员十余人。
上海电影译制厂当译制片这朵艺术奇葩正待艳丽怒放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浩劫,摧残了文艺的百花园,译制片这朵小花自然难以逃脱凋谢的厄运。整整十年,寒流肆虐。外国影片成了"封资修的毒草",自然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但侥幸的是上译人有赖于当时所谓"内参片"的渠道,依然可以默默地精心地从事著译制片的创作。《创伤》、《宁死不屈》、《地下游击队》、《广阔的地平线》、《第八个是铜像》等阿尔巴尼亚影片系列,被译制成了中文。《简爱》、《红菱艳》、《鸽子号》、《魂断蓝桥》、《巴黎圣母院》、《基度山恩仇记》、《鸳梦重温》、《罗马之战》、《音乐之声》、《警察局长的自白》、《冷酷的心》等世界经典名片的对白,也悄悄地被演绎成中文。墨西哥的《叶塞尼亚》(1977年)、义大利的《佐罗》(童自荣配佐罗、假总督)、法国的《黑郁金香》(一开始译作黑马丁花,但因欧洲对郁金香有特定的历史原因,故译作黑郁金香。童自荣配兄弟俩)、法国的《虎口脱险》、美国的《爱德华大夫》等各国的优秀影片译成中文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喜爱。
历年获奖作品如下:
《追捕》获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
《安重根击毙伊腾博文》获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
《啊!野麦岭》获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
《国家利益》获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
《胜利大逃亡》获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
《黑郁金香》获广播电影电视部1985年优秀译制片奖
《斯巴达克斯》获1986、1987年优秀译制片奖
《谜中之谜》获1988年度优秀译制片奖
《靡菲斯特》获1988年度优秀译制片奖
《随心所欲》获1989-1990年优秀译制片奖
《追寻铁证》获1991年度优秀译制片奖
《国际女郎》获1993年度优秀译制片奖
《亡命天涯》获1994年度优秀译制片奖
《真实的谎言》获第一届中国电影华表奖1995年度优秀译制片奖
《失落的世界》获第四届中国电影华表奖1997年度优秀译制片奖
《诺丁山》获第六届中国电影华表奖1999优秀译制片奖
《哈利·波特与密室》获第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2002年度外国影片优秀译制奖
《爱有天意》获第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2003年度外国影片优秀译制奖
《翻译风波》获第十一届中国电影华表奖2004年度优秀译制片奖
《惊涛大冒险》获第十二届中国电影华表奖2005-2006年度优秀译制片奖
《功夫熊猫》获第十三届中国电影华表奖2007-2008年度优秀译制片奖
八一电影制片厂
八一电影制片厂目前是我国唯一译制电影制作的事业单位。1954年,八一厂为配合部队作战、训练以及科研需要,开始译制以前苏联为主的军事教育片、纪录片和科研片,到目前共译制了140余部。
八一电影制片厂1969年,八一厂开始译制外国故事片,至九十年代初,译制了内部参考片《翠堤春晓》、《山本五十六》、《啊!海军》、《日本大海战》、《巴顿将军》、《侠盗罗宾汉》、《阿福》、《莫斯科保卫战》、《敦煌》等30余部(以上部分影片未发行)。
1994年开始,是八一厂译制片的辉煌时期,共译制了40部外国故事片,译制质量逐步提高。影响较大的有《沉默的羔羊》、《阿甘正传》、《断箭》、《龙卷风》、《空中大灌篮》、《拯救大兵瑞恩》、《西点揭秘》、《U-571》、《珍珠港》、《指环王:护戒使者》、《指环王:双塔奇兵》、《指环王:王者无敌》、《公主日记》、《星球大战前传:复制人的进攻》、《烈火雄心》和《国家宝藏》、《星球大战前传:希斯的反击》、《国家宝藏》、《漫长的婚约》、《小战象》、《加勒比海盗1-4》、《误入歧途》、《光荣岁月》、《女王》、《 *** 纯情》、《火线战将》、《黑客帝国2、3》、《纳尼亚传奇1-3》、《飞行者》等片。
八一厂译制片获奖的有:
《阿甘正传》1996年获第十六届"金鸡奖"最佳外国影片译制奖。
《拯救大兵瑞恩》获1998年度"华表奖"外国影片优秀译制奖。
《U-571》获2000年度"华表奖"外国影片优秀译制奖。
《珍珠港》2002年获第八届"华表奖"优秀译制片奖。同年获第二十二届"金鸡奖" 最佳外国影片译制奖,这是中国译制片史上首次一部影片同时获得两项国内大奖。
《烈火雄心》获十一届华表奖优秀译制片奖提名。
北京电影制片厂译制片部门
从1973年开始创作译制影片,成为中国译制片制作四大厂之一,曾译制了很多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典影片,给中国人民留下深刻印象。
《瓦尔特保卫塞拉耶佛》、《桥》南斯拉夫 1973年、《山村女教师》、《小火车站》越南 1973年、《玛丽娅》墨西哥、《沸腾的生活》罗马尼亚 1977年、《大象音乐会》苏联 1977年等片。
2012年成立北京电影译制厂 ,是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译制片制作部门。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译制中心
由于成立中影集团后,北京电影制片厂名存实亡,因此中影集团在2003年在北洗厂成立了译制中心,2004年译制的《亚瑟王》获得了中国电影华表奖(十一届)优秀译制片奖。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译制中心2011年随着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电影洗印分公司译制中心也挂牌成立了。
由于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关系,中影译制中心近年来得到中影公司分配的大量外国大片的译制任务。
其他
电影频道为纪念中国电影译制片65周年,于2014年12月31日晚22:00播出讲述中国电影译制之路的专题片《永恒的魅力》
『叁』 请问这部外国经典老电影的片名是什么(里面有台词如"当兵的"“我们吉普赛人是说话算话的”以及看手相等等
叶塞尼亚
墨西哥老电影!
片 名: Yesenia
译 名: 叶塞尼亚
导 演: ( Alfredo B. Crevenna )
主 演: ( Jacqueline Andere) ( Jorge Lavat) ( Irma Lozano) ( Juan Gallardo) ( Óscar Morelli) ( Pilar Sen)
上 映: 1971年09月11日
剧情介绍:
吉普赛姑娘叶塞尼亚与白人军官奥斯瓦尔多相爱。婚后不久,奥斯瓦尔多在执行任务中被俘,音信断绝。两人再度相见时,奥斯瓦尔多即将与身患绝症的路易莎结婚,而路易莎竟是叶塞尼亚同母异父的妹妹……
『肆』 有一个相声,两人的,他们比看电影,一个说自己的 外号是好莱坞,一个说自己是奥斯卡,然后开始PK
最初的版本《巧对影联 》
(1987年演出)
作者:董铁良 薛永年
表演者:刘伟 冯巩
甲:虎年就要过去了,兔年就要到来了,这会儿正是虎跟兔交接班的时候。
乙:是啊!工作一年啦,也该换换岗啦。
甲:去年哪我们说的是虎年谈虎。
乙:对对!
甲:今年哪?
乙:今年啊,“今年我们就说回兔年谈兔。
甲:我们的任务?
乙:没错!
甲:到了猴年我们谈猴。
乙:到了狗年我们谈狗。
甲:什么年谈什么呀?
乙:这一辈子就算拿下来了!
甲:谈虎还可以,兔就不大好谈了。
乙:那得分搁谁嘴里。
甲:那要搁你嘴里呢?
乙:比你虎说得好!
甲:那咱俩说一回。
乙:咱们一人一句的。
甲:我说虎。
乙:我说兔。
甲:我是虎老雄心在。
乙:我是……我,免小志气大。
甲:我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乙:我,兔爷捣药救死扶伤。
甲:我虎头虎脑不虎心。
乙:我兔子不吃窝边草。
甲:我老虎屁股摸不得。
乙:我兔子耳朵支楞着。
甲:我老虎本是兽中王。
乙:我兔子尾巴……
甲:你怎么着?
乙:我根本就没打算往长里长。咱们换词吧,这兔不好说。
甲:这样,今天我出个主意,咱们今天说一个电影对联。
乙:用电影片子对对子啊?
甲:怎么样?
乙:你了解我。
甲:我了解你?
乙:知道我电影看得多。
甲:你电影看得多啊?你不如我。
乙:怎么的?
甲:打听打听,在单位我有个外号,叫电影工厂。
乙:啊!啊哈哈,可是你打听,我也有个外号,我在我们单位都叫我电影公司,专管那工
厂的。
甲:在单位我还有个外号叫电影仓库。
乙:您是?
甲:电影仓库。
乙:怎么仓库啊?
甲:您公司里的片子,全在我仓库里装着呢。
乙:噢,那我也还有个外号。
甲:什么玩艺儿?
乙:仓库保管员。
甲:怎么仓库保管员?
乙:你现官不如现管,钥匙在我这儿呢。
甲:我还有个外号。
乙:你什么外号我也保管员。
甲:我叫……
乙:我有钥匙,你叫什么我支持你。你说——
甲:我叫(大声)仓库保管员的爱人。仓库保管员你也得听老婆的?
乙:这位有惧内的毛病。
甲:跟你学的!嘿嘿。
乙:这样吧,现在就开始,我出上联。
甲:给你对下联。
乙:我的上联是一个字的片子。
甲:我给你对一个字的。
乙:这一个字的片子是——
甲:来吧。
乙:“灯。”
甲:张嘴就来,“药。”
乙:不、不、不,你不要信口开河。
甲:什么叫信口开河?
乙:给你三分钟时间。
甲:出口成电影。“药”对上来了。
乙:你别让我问住了。
甲:问不倒我啊。
乙:你这”药”跟我这“灯”有什么联系?
甲:有联系啊!
乙:啊。
甲:你是“灯”我是“药”。
乙:为什么对“药”?
甲:为什么对“药”啊?
乙:啊?
甲:…………
乙:为什么?应该问你呀。
甲:你是“灯”我是“药”啊!
乙:为什么对“药”啊?
甲:它是这么一回事啊,它这个道理啊,晚上吃药你得开灯啊,你要不开灯你肯定吃错了
药啊。对上来啦!
乙:牵强附会。
甲:一点不牵强!
乙:行、行、行。这回我说两个字的。
甲:对两个字的。
乙:我这两个字的片子是——
甲:什么呀?
乙:“小街”。
甲:张嘴就来,“老枪”。
乙:老枪?
甲:小对老。
乙:字面挺工整。
甲:非常工整。
乙: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没有?
甲:有内在的联系。
乙:你说说。
甲:你是“小街”,我是“老枪”。
乙:为什么对“老枪”啊?
甲:为什么对“老枪”啊,你走在小街上……
乙:小街上。
甲:我给你一老枪。怕你走在小街上不安全,给你一支老枪带在身边。
乙:起保护作用。
甲:对,对,对。
乙:我要是多说点。
甲:多对点。
乙:我说得急。
甲:对得紧。
乙:我说一串。
甲:来吧。
乙:我这是“熊迹”。(拉长声)
甲:什么?
乙.再听一遍。“熊迹”。
甲:还够瘆得慌的啊!
乙:吓唬吓唬你。
甲:我给你对——
乙:什么?
甲:“蛇案”。(也拉长声)
乙:也够瘆得慌的。
甲:嗯!
乙:“伤逝”。
甲:“情探”。
乙:“夜茫茫”。
甲:“路漫漫”。
乙:“二度梅”。
甲:“十五贯”。
乙:“三家巷”。
甲:“五更寒”。
乙:“红楼梦”。
甲:“白蛇传”。
乙:“宝莲灯”。
甲:“桃花扇”。
乙:“车轮滚滚”。
甲:“山道弯弯”。
乙:“梨园传奇”。
甲:“哈里之战”。
乙:“兵临城下”。
甲:“挺进中原”。
乙:“突破乌江”。
甲:“智取华山”。
乙:“丹凤朝阳”。
甲:“御马外传”
乙:“佩剑将军”。
甲:“家务法官”。
乙:“六斤县长”。
甲:“八百罗汉”。
乙:“绿色钱包”。
甲:“蓝色档案”。
乙:“红楼夜市”。
甲:“金象奇案”。
乙:“火山禁地”。
甲:“冰海沉船”。
乙:“飞向未来”。
甲:“走向深渊”。
乙:“后补队员”。
甲:“预备警官。
乙:“城南旧事”。
甲:“阿混新传”。
乙:“独立或死亡”。
甲:“爱情与遗产”。
乙:“陌生的朋友”。
甲:“神秘的旅伴”。
乙:“生活的颤音”。
甲:“远山的呼唤”。
乙:“咱们的牛百岁”。
甲:“快乐的单身汉”。
乙:“蓝光闪过之后”。
甲:“今夜星光灿烂”。
乙:“珊瑚岛上的死光”。
甲:“尼罗河上的惨案”。
乙:“大李、小李和老李”。
甲:“儿子、孙子和种子”。
乙:“51号兵站”。
甲:“72家房客”。
乙:我这上联有号码,51号。
甲:我这下联有数字,72家。
乙:我这能添字。
甲:我这能加词儿。
乙:我是51号兵站住着72家房客。
甲:那……有你那么出上联的么?
乙:我就那么出。
甲:51、72你全占啦!
乙:谁说头里算谁的。
甲:成心考我?!
乙:考考你!
甲:考不住我!。
乙:你来来。
甲:上联是什么?
乙:51号兵站住着72家房客。
甲:我给你对72家房客搬出51号兵站。
乙:搬出去像话么?
甲:不搬不行,军队不让带家属。
乙:你的片子跟我的重了。
甲:一翻不就对上了吗?
乙:你不懂规矩。
甲:非得成对啊!
乙:从头找。
甲:上联是什么7
乙:51号兵站住着72家房客。
甲: 我跟你对”39级台阶发生405谋杀案”哪!
乙:你听这个,我这是“良家妇女秦香莲”。看这动作(作身段)多温柔哪。
甲:两个片子搁一块儿。
乙:嘿嘿!。
甲:直接有点联系。
乙:有内容。
甲:我还对着。
乙:是吗?
甲:听我的下联。
乙:您下联是?
甲:我给你对“模范丈夫李时珍”。
乙:这李时珍是秦香莲的丈夫?
甲:年三十刚登的记。
乙:你听着“海外赤子刘三姐”。
甲:“雾都孤儿杜十娘”。
乙:“英俊少年马可波罗”。
甲:“卖花姑娘叶塞尼亚”。
乙:“我这是英俊少年马可波罗参加过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
甲:游击队啊!
乙:你甭管!
甲:我跟你对“卖花姑娘叶塞尼亚,卖的是马兰花、苦菜花、锦上添花”。
乙:“羊城暗哨。侦察兵三进山城,追捕骆驼祥子”。
甲:等会儿,您什么声音?
乙:这骆驼打嚏喷呢。
甲:我给您对“马路天使,流浪者十字街头,绝唱半夜鸡叫”。嗯嗯。(学鸡叫声)
乙:怎么这个声啊?
甲:这个公鸡感冒了!
乙:“大河奔流,浪滔滚滚,怒吼吧——黄河。”(拉长声)
甲:带朗诵的。我给你对“小城春秋,杜鹃声声,祖国啊——母亲”。
乙:“基督山伯爵”。
甲:“少林寺弟子”!
乙:“基督山伯爵,爆炸卡桑德拉大桥。”
甲:“少林寺弟子,奇袭相思女子客店”。
乙:客店招你啦!
甲:偷税漏税把它奇袭喽!
乙:“王老虎抢亲”。”
甲:“李二嫂改嫁”。
乙:“王老虎抢亲抢的是大海的女儿。这是烦恼的喜事”。
甲:“李二嫂改嫁要嫁神秘的大佛,那真是奇异的婚配”啊!
乙:我还有个绝对儿,只有上联没有下联的对子。
甲:天下无语不成对儿,没有我对不上来的!
乙:这回呀,你就不行了。
甲:你讲吧!
乙:你听着,我这是“寅次郎的故事,黄浦江的故事,水手长的故事,夏天的故事,柳堡
的故事,爱情的故事,拔哥的故事,这都是不该发生的故事”!
甲:这就是你的绝对儿啊?
乙:绝对儿!
甲:太简单啦!
乙:考考你!
甲:听我的下联儿。
乙:你的下联是?
甲:你再来一遍。
乙:我再来八遍你也不成!
甲:一遍就成!
乙:我这是“寅次郎的故事,黄浦江的故事,水手长的故事,柳堡的故事,爱情的故事,
拔哥的故事,这都是不该发生的故事”!
甲:我这下联有啦!
乙:来吧。
甲:我给你对“茶花姑娘,蜻蜒姑娘,上海姑娘,景颇姑娘,西子姑娘,金刚山的姑娘,
端盘子的姑娘,不当演员的姑娘,这些全是嫁不出去的姑娘”!
现在很多年轻的演员也改编说这个段子,加了一些新鲜元素,你可以再搜一搜
比如杨广业 张萌杰的《巧对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