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电影 » 最经典深山野林枪战电影
扩展阅读
怎么用百度网盘搜索电影 2025-02-24 13:29:03
u盘下载电影什么格式的 2025-02-24 13:22:01
青梦大学生微电影 2025-02-24 13:13:07

最经典深山野林枪战电影

发布时间: 2025-02-08 22:08:44

1. 《大追捕》观后感

*本文剧透,慎入。

因为阴差阳错,看了港产警匪片《大追捕》。

与魔幻片、悬疑片和情感片之类的相比,其实对警匪片,我并不是太感兴趣,可能是跟我从小看就香港电视剧有关。小时候常看翡翠台,看过的人都大概知道,翡翠台的电视剧,起码过半都是警匪题材的。只要一提及警匪片,脑子里准会闪出谋杀伤害、贩毒诈骗、奸淫掳掠之类的犯罪以及警匪枪战的场面,这部名为“大追捕”的电影,自然也少不了这些。

在本片当中,正如大多数警匪片,查找真正的凶手就是主线。

电影故意制造很多假象,诱导观众认为开篇就出狱的王远阳就是凶手,但对于我这些老道来说,越是明显的剧情布局,就越是脱离真相,往往最不可能的那个人就是凶手。

看到结尾,完全证实了我这一推断。

然而到电影结束以后,才发现并没有谁是凶手,这结局打破了林sir一直坚持的信念——他一直认为,结案并不代表找到了真相,而从剧情来看,到最终,他还是没以真相对本电影的案子结案。

纵观全程,电影实际上是借警匪题材来述说了三段非同寻常的父爱。

第一基御厅段,是名人徐翰林。他出身音乐世家,身为闻名的音乐指挥家,对自己女儿甚为疼爱,并保护得密不透风,生怕她在外边吃亏,住址选在深山野林之中,足以看出他对女儿非比寻常的父爱——充满严管、约束和强势。二十年两段悲剧,他是关键人物,也是受害者。他专横,自以为是,以为自己对女儿的严看苛管,就能百分百保护女儿,而且对女儿有种不可理喻的占有欲,不允许女儿对自己有丝毫的背叛和隐瞒,甚至甚于对妻子的态度。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位名人,可能有极度的恋女情结。这段父爱,是畸形的。

第二段,是林sir。据他上司所述,他一直不能高升,是因为他太爱翻案,而导搏隐致他这一执着举动,只是因为他一直不敢相信,或者说,不能面对他妻子莫名其妙地自杀的现实。用他的话说,就是“她不可能自杀的!”于是一直对很多可疑的案件翻案,以致疏忽了对女儿的呵护和管教。与徐翰林并看,这两段父爱完全是极端。也许到了影片最后,王远阳的牺牲,让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更应该为其女儿付出些,“有时候,太执着于真相,对每个人来说,并不都是好事”。电影中的这句话,个人感觉适用范围很广,我联想到《中国式离婚》里的林小枫,她一直疑心丈夫有外遇,经常捕风捉影,非要把外遇真相揪出来,到最后把婚姻赶上了绝路。她母亲最后告诉她,有些事情我们不必要都知道,该糊涂的时候还是糊涂点好。

第三段,是王拆笑远阳。他是一个彻底的悲剧。徐翰林变态的父爱,害了他女儿,也害了深爱他女儿的王远阳。虽然说徐翰林有错,但王远阳也有。年轻人,总会因为心底的狂热和冲动而犯些错误。王远阳就是不该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让徐依云怀上孩子,至少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低估了徐翰林的变态程度。不过,他也为这个结果付出了一辈子的代价。该死的导演,误导观众以为他因为女儿太像依云,而喜欢自己的女儿,而随着剧情的推进,才发现,他只是极度沉溺于与依云的爱恋之中,并极力地维护女儿,最终为了她甘愿制作一幕畏罪自尽的假象。他最后那句话,既表达了自己对不能从小陪伴女儿长大的惋惜之情,也警醒了林sir要珍惜眼前人。对于这么一个爱恨交加,欲说不能的“罪犯”,张家辉的演技,总算让人看到了可圈可点之处。我承认我的眼光在那一刻有那么一刹那的闪烁。

不知道这电影的定位是什么,但媒体对其分类是属于“犯罪”、“悬疑”、“惊悚”类别的。如果是这些类别,那么感觉这电影还不足以符合这些类别。因为该片没有深刻反映犯罪的内容,包括心理、犯罪的过程等;也没铺垫太深的悬念,原以为林sir妻子的死,可能会与剧情有关,没想到不过是个幌子;也没有很惊悚的场面,充其量就是一两幕的血腥片段。

这片还是与众不同,很多警匪片最后把凶手揪出来以后心情就畅快了,而《大追捕》让人越看越沉重,总感觉结局处理得不够完美——也许这电影是故意设置的缺陷美!

片名:大追捕导演:周显扬主演:张家辉 / 任达华 / 王敏德 / 文咏珊 / 谢安琪地区:香港年份:2012简介: 7月12日,电影《大追捕》在香港举行开镜礼,导演周显扬率领演员张家辉、任达华、王敏德、文咏珊及谢安琪到场。家辉更带病戴上口罩到场,由于家辉在戏中会有好多空的动作,制作方突发奇想找来露台爬梯,令家辉先感受下高空的感觉。当天除了面带口罩的张家辉外最引人注目的......

2. 张国荣与《倩女幽魂》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各种港台剧形式多样,异常纷呈,在大陆也风靡一时,令人惊叹叫绝。如爱情生活剧、枪战片、滑稽片和鬼狐片等等。印象最深的当属各式各样的鬼片,什么狐狸精呀,吸血鬼呀,特别是僵尸,尤为突出显眼。在幽暗的深山野林和古刹中,一蹦一跳的僵尸面目狰狞,凶相毕露,在荧屏中频频出现,煞是恐怖,令人心惊肉跳,胆战心惊。

张国荣与王祖贤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演绎的《倩女幽魂》正是取材于蒲松龄的小说《聊斋》,据说当时内地引进该片时,因影视界规定片名不许出现“鬼、魂”等字眼而将片名《倩女幽魂》改作《小倩》,的确与马瑞芳所讲的《聊斋》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对影片《倩女幽魂》,人们至今仍记忆犹新,仍然难以忘怀。书生气极浓的宁采臣月夜途径金华兰若寺时,被美妙的琴音所吸引,偶遇人间尘世最漂亮迷人的女鬼狐聂小倩,王祖贤主演的女鬼狐,打扮入时,宛如天仙一般,这女鬼狐不仅人美,心肠也好。宁采臣一见被痴迷,再见便痴心,三遇则缠缠绵绵,并蒂连理,心心相印,以身相许。

老一辈人常把小倩这样浓妆的漂亮女人骂做狐狸精,也许是因为狐狸精长得美,像朵玫瑰花似的,而且爱扮俏,喜欢涂脂抹粉而过于妖艳的缘故,所以古人对狐狸精常常喷鼻,不屑一顾。但今天人们则不以为然了,许多人则以狐狸精自居为荣,狐狸精甚至成了人们心目中挥之不却的美丽形象。不信?那为何我们如此喜爱欣赏电影《小倩》呢?在八十年代初,当含着忧郁眼神的“宁采臣”幽情伤感的吟唱那首《倩女幽魂》的主题曲:“人生路美梦似路长,路里风霜风霜扑面干,红尘里美梦有几多方向,找痴痴梦幻中心爱,路随人茫茫……”而当他的魂魄被“聂小倩”勾走之后,无论他怎么试着回心转意,丢失的魂灵如死寂一般便再也无法回归,最后一步步径直的迈向黄泉之路。

斯人已去,除了哀痛怜惜他的唱歌和演戏的天才,当年正因他所主演的电影《霸王别姬》而一炮打响,轰动一时,成为我国电影的经典而载入史册。人们至今仍无法知道他内心深藏的秘密,他用这样特殊的方式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究竟是出于何种原由?至今仍是一个不得而知的未解之迷。大概鬼迷心窍的张国荣后来一直被“小倩”的幽灵纠缠不清,难以解脱;也许是人鬼情未了,幽情未结,张国荣一时鬼使神差般的追随他的梦中情人“小倩”而去了。

我想是这样的,不然,他的神情为何总是那么忧伤?内心又为何总是那么痛苦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