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电影 » 电影盲道结局
扩展阅读
日本电影化学女教师 2025-04-29 21:07:43
饮食男女电影刘德华 2025-04-29 20:58:19

电影盲道结局

发布时间: 2022-04-13 06:52:03

Ⅰ 《中国机长》改编自真实的事件,这种电影的播出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以川航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中国机长》宣布定档国庆,加上此前《我不是药神》和《红海行动》,在国产影史上,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来的电影还有不少,今天就推荐两部比较有代表性的给大家。

《湄公河行动》该片由林超贤执导,张涵予 、彭于晏 、孙淳 、陈宝国等主演,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片,但也是一部振奋人心的主旋律大片,根据“10·5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湄公河惨案)改编而来,13名中国船员全部遇难震惊世界。对此,中国政府对犯罪分子持零容忍态度,不惜跨国捉拿主犯归案。这种以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很好看,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当时事件的经过,引起我们对真实事件很大关注,更加对社会现象了解深刻。

Ⅱ 电影盲侠女主演

《盲道》的故事以李杨自己担起主角,饰演穷困落魄的歌手赵亮,假装盲人在地铁兜售一些宗教用品,意外与被犯罪团伙控制伙控制乞讨的盲人女孩相依为命为引,在电影里面虽然有着丑恶的黑暗,可已然不再如李杨之前的作品那般露骨,与之替代的使透过一个个没有真实存在感,扁平的“好人”去展现社会的温情,但这种讲着一口普通话背离真实的说教温情,不仅充满了漏洞百出的逻辑缺陷,其俨然也失去了李杨作品最为根本的真实奠基。

最终犯罪团伙还是找到了他们,并以晶晶“监护人”的身份把她带走,晶晶和犯罪团伙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赵亮为了弄清楚这一切,踏上了一场未知的行程。而他和晶晶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Ⅲ 科学停滞的困境远超我们的想象

广告
爱因斯坦之后,科学停滞的困境远超我们想象

博雅印象
02-13 22:00
订阅

有人说,培养科学天才很容易,我希望如此。但殊不知,能够提出攀爬到大楼顶部的两朵白云,找出存在哪些难题,才是天才级。具备这些,似乎需突破现有认识的枷锁,才能够释放新的希望。不然,只能固守自封,冲入一条漆黑隧道,不知深远。

这张合影,浓缩了自然科学一个鼎盛的时代,至今从未被超越。他们留下的理论体系,构建了当今世界的面貌。

然而,他们聚集开辟地曙光科学之路,正在被今天的我们走成了一条漆黑盲道,且不知到底还有多远。究竟为何?

在当下,不乏创造性的科学,但都是基于爱因斯坦一辈留下已有知识上的交叉融合。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在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领域,令人吃惊带有颠覆性质的原创自然科学新突破,从未出现过。

1

我们冲入一条漆黑隧道,不知长度。

意大利格兰萨索山,终年白雪皑皑,山下1400米处,藏着地球最大的地穴实验室。

科学家们聚集于此,日夜守候在三层楼高的探测器边,捕捉远方微小的粒子。

2011年秋天,他们宣布,捕捉到了从瑞士同行射来的中微子,速度比光还快。

按照狭义相对论,光速不可超越。如果超越,时间就有可能倒流,因果律也随之崩塌,整个物理学将推倒重写。

学界因此沸腾,该学术视频超过12万人观看,过往,观看者只有几百人。

几个月后,科学家们开始道歉,世界的铁律并未松动,只是“GPS接收器和电脑之间的光缆松动了”。

没有超光速,没有时光机,世界仍在爱因斯坦的凝视之下。而在这凝视下,科技进化的速度并没有我们想象中快。

1927年服役,二战时被日军击沉的美国列克星敦号航母,最高航速33节。

90年后,法国现役的核动力戴高乐号,轻了0.1吨,航速只有25节。

1970年,第一台波音747用8小时从纽约飞往伦敦。48年后,飞行时间仍是8小时。

载人航天器最快时速,是阿波罗10号的3.9万千米,创造于1969年。而阿波罗10号环绕的月球,人类已46年未能再访。

如今各国发射的太空探测器,仍未突破70年代的水平。火箭依然要依靠化学燃料,一如数百年来冲天的烟花。

从德国原始的V1、V2火箭,到人类登月只用了不到30年。上世纪70年代,人们普遍认为有生之年可以火星旅游。

40多年过去了,大家能做的事情是宅在家里逛淘宝。

上世纪50年代,大学教授告诉学生,再过50年,人类将实现可控核骤变,太空旅行与清洁能源不再是梦。

2010年,教授的话术中,这个期限依然是50年。

40多年过去了,瞭望星空,旅行者1号,已经飞出了太阳系,进入星际空间。人类在实现登月后,至今还未能重返,按照计划最快还需10年。客机航空发动机,相同距离,1970年需飞行多久,至今保持一致。以微观面去观察这一切,或许摩尔定律正在失效。

去年,芯片教父黄仁勋说,人类无法再创造更高层级的CPU。

这已是第六次出现唱衰者了。人类的最高运算能力狂飙数十年后,开始缓步。

回顾历史,今天的我们,在众多科学领域,依旧处于原地踏步,甚至倒退。面对这样的科学现状,2013年1月,西蒙顿在《自然》发表文章称,爱因斯坦之后,科学天才已灭绝。

他对科学现状批评的声音,引发科学界广泛热议,究竟是什么原因引导的结果,众说纷纭。假如,没有前者的科学理论为基础,不敢想象,现在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有人希望,他这样的分析结论有误。不然,这条盲道,恐怕没有尽头。

知乎上,有网友写下:“某些时候,我怀疑是不是三体人真的封锁了我们的科技”。

在这个告别天才时代的氛围下,有人大胆猜测,或许三体人正在用道德伦理的潜意识,封锁我们的大脑,阻止人类进步,消灭科学天才。面对悲悯的现实,借科幻情节来解读,也是安慰心灵愤怒的药剂。

《生活大爆炸》片头,画面从草履虫开始缓慢加速,到了近代让人目不暇接,进入电子社会后则快得看不清影像。

或许,这正是科技停滞的吊诡之处,眼前的繁花之下,可能正流淌着寒流。

我们错在,将信息大爆炸,等同于科技大爆炸。即便是信息大爆炸,爆炸的速度也在放缓。

2013年,《大西洋周刊》称,这是硅谷耻辱的一年。

没有一个突破性产品诞生,但比特币价值增长了10倍,所有人都鼓吹大数据,亚马逊宣布的无人机计划,更像商业手段。

从那一年起,iPhone变得一代比一代长,性能不断提升,但突破性创新越来越少。

今年9月,苹果推出新一代iPhone,最大的创新是实现了双卡双待。

2

过去,人类总能轻易地幻想出未来的构造模样,并能如愿触摸,得以实现。现在,只能盲人摸象,真假七三分。这样的结局,不知前人留下的是坑,还是平坦大道。

因此,在上世纪的科学遗产影响下,大部分人认为,如果没有科学天才推动下,人类认知自然与宇宙,将无法获得新方式,去挑战未知的世界。犹如,现有科学大楼的顶部,还有两朵云,该如何去认知与破解,都不知所措。

1870年,《海底两万里》描述了电力潜艇。85年后,美国第一艘核潜艇试航。

1888年,小说《回顾》中幻想出信用卡,62年后,第一张信用卡出现。

1950年,阿西莫夫写出《我,机器人》,预言智能机器人会在1996年诞生。这一次,我们爽约了。

很快,爽约越来越多,我们没能在2001年开始太空漫游,看起来也不能在数十年内让哆啦A梦诞生。

2011年,美国经济学家泰勒·科文在《大停滞》中断言,人们已经摘完“所有低垂的果实”。

这些果实,包括数百年来廉价的土地资源和巨大的人口教育红利,同样包括科技。

从1945年到1971年,抗生素,彩色电视机,电脑,核电站,互联网,太空旅行,相继面世,那些定义了现代世界的东西,要么已经形成,要么正在萌芽。

从70年代开始,除了计算机,人类已经进入空气稀薄的科技高原。

科学的分支正变得无比庞杂。获得博士学位的难度持续增加,很多人到了40岁,才能完成基础理论的积累。

诺贝尔奖获得者,提出新理论的平均年龄,延迟6年。科学家做出伟大创新的平均年龄,增加了8年。

一本讲述数学分支领域的书籍,需要4位年过七旬的数学家合力完成。

没有这本书,他们一旦死去,人类在这一领域将倒退十几年。

这本书,共350页,只是摘要,而完整的证明,需要15000页。

这个时代正在告别天才。

2010年,媒体梳理当代全球百大思想家,直到第12名才出现经济学家,科学家则更为靠后。

1939年,名单上还会有爱因斯坦、弗洛伊德、哈耶克、萨特和毕加索。而150年前,这个名单上会有达尔文、穆勒、马克思。

2013年,《自然》发表了一篇悲观的文章,《爱因斯坦之后,科学天才灭绝》。

“天才就像命运多舛的渡渡鸟一样灭绝了。”

“天才就像命运多舛的渡渡鸟一样灭绝了。”

作者说,当下的科学如同奥林匹克竞赛,科学家只能团队作战,为零点几秒的进步而努力。

2016年,美国经济学教授罗伯特戈登著书断言: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到2005年已基本接近尾声。

“曾经我们想要能飞的汽车,今天我们得到的只是能输入140个字母的推特。”

“曾经我们想要能飞的汽车,今天我们得到的只是能输入140个字母的推特。”

信息大爆炸之后,人类的命运打了个结。

一切只是消费主义推动的表面繁华。

肆虐的风雨忽然收势,我们正冲入一段幽暗的隧道。

难捱之处不在于有多黑,而是不知有多长。

3

这已经不是人类第一次冲入漆黑隧道,变化总会突然发生。

1900年的4月27日,76岁的物理泰斗在英国皇家研究所的报告会上,对全欧洲有名的科学家宣布,物理学已到尽头,只是“天边还有两朵小小的、令人不安的乌云。”

这两朵小小的乌云,一朵导致了相对论,另一朵引发了量子革命,隧道土崩瓦解。

而今,现实是我们正在一条通往惨烈目标的惨烈道路上狂奔,没有人知道我们到达的目的地长什么样。很多人觉得光是想想就很吓人了,但是我觉得这反而很刺激。因为我们出生的这个时代,让我们不需要像普通人一样过普通的生活,而是可以像活在惊悚电影中一样。

有人说,培养科学天才很容易,我希望如此。但殊不知,能够提出攀爬到大楼顶部的两朵白云,找出存在哪些难题,才是天才级。具备这些,似乎需突破现有认识的枷锁,才能够释放新的希望。不然,只能固守自封,冲入一条漆黑隧道,不知深远。

这是我们有生之年亲历的惊险一幕,我们静候结局。

来源:摩登中产

Ⅳ 急求盲井的电影 百度云 !!!

电影《盲山》《盲井》《盲道》为什么都带个“盲”字呢?现在我好像已经明白了。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拐卖这个话题热度非常高,全国沸沸扬扬。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很多年以前的电影《盲山》又重新出现在了观众的视野里。
电影讲的是一个被拐卖的女生的故事。
当年导演李杨拍这部电影的时候,走访了二十多位被拐卖的妇女搜集真实的素材,揭示底层最真实的状况。
电影在国际上获得了大奖,然而在国内的票房几乎为零,可以忽略不计。
经济效益没有,可是据李杨说社会效益已经达到了,这就够了。据传有一些女孩儿外出打工的时候都要看一看这部电影,以防自己上当受骗,被拐被卖。
也许这就是李杨所说的社会效益。
据说导演李杨在当下这个语境当中,直接放开了版权,不管是盗版的还是正版的,他说《盲山》他都不收费,为的就是一种社会效益。
其实大家都知道,在中国一些揭露底层黑暗现象的影片是要经过严格审核的。
国家层面进行严格审核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一点我们完全支持。
我说想到的是以真实揭露底层现状的李阳所拍的几部电影都带着一个盲字这真的坎坷玩味,盲山,盲井,盲道。
这不就让人觉得有些好奇,为什么都带着一个忙字呢?
视而不见,视为盲。
这几部电影揭露的是拐卖妇女儿童以及矿工的故事。
导演的用意大概是说这些现象被我们忽视了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
想想也是,这个道理,我们只有看到了这些现象,才能够想方设法去改变,去完善。
这个世界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阳光能够轻易的照到。
但我们也不要悲观绝望。相信所有的人都开始关注那些阴暗的角落,一起想方设法做出努力,阳光便迟早会照到的。
相信盲山不再盲,盲井不再盲,盲道不再盲,人心也不再盲!
真的很感谢所有为这个梦想做出努力的人!

Ⅳ 盲道电影为什么没有大结局

一开始就是一个骗子或者说流浪汉装瞎子在地铁口卖十字架,卖佛珠,博取大家的同情心混日子,或者说混口饭吃。第二天他到自己的地盘上班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地盘上多了一个小瞎子,后来经过接触她知道这个小女孩瞎子她的名字叫晶晶,流浪汉叫赵亮,曾经是一名歌手。女警察听他的歌长大的,晶晶的父亲死了,母亲改嫁了,继父把她卖了,养父母(郭伟)靠她乞讨过日子,和晶晶一起的还有好几个孩子,都是残疾孩子,即使没有残疾的孩子,郭伟他们也会把孩子打成残疾。经常打她们,还不给饭吃。
2、郭伟他们找到了晶晶和赵亮,撕打起来,警察来了,赵亮想救晶晶,郭伟他们收养晶晶有证明是合法的,在法律面前,没有证据警察也没有办法,那天晚上赵亮喝的不省人事。但是第二天他还是放心不下晶晶,到处去寻晶晶的下落。
3、赵亮曾经是个歌手,红火了一时,他自己也有个女儿,在一次醉驾时,出了车祸,她女儿当时就死了,赵亮懊恼懊悔一生。
4、赵亮再次救走了晶晶,郭伟他们再次找到了晶晶,故事的结局事郭伟用匕首捅死了好人赵亮,好多冷漠的人在周围观看,没有人上前帮忙,任歹徒逍遥法外。

Ⅵ 电影盲道用了多少镜头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19

Ⅶ 电影盲道什么时候上映 盲道讲了什么故事

《盲·道》是李杨执导,李杨、杜函梦、于越、胡明主演的犯罪剧情片。

该片聚焦底层乞讨儿童,讲述了一个落魄摇滚大叔与流浪失明女童的冒险与救赎的故事[1]。

  • 中文名

  • 盲·道

  • 其它译名

  • 盲道、盲流

  • 制片地区

  • 中国大陆

  • 导演

  • 李杨

  • 编剧

  • 李杨

  • 类型

  • 犯罪、剧情

  • 主演

  • 杜函梦,胡明,于越,李杨

  • 片长

  • 110分钟

  • 上映时间

  • 2018年2月2日(中国大陆)

  • 对白语言

  • 普通话

  • 色彩

  • 彩色

  • imdb编码

  • tt5662662

Ⅷ 所以说陈星汉和光遇办公室到底np到什么程度

1、反叛公司

反叛公司是瘟疫公司开发商新作,核心玩法差不多,也是通过组合策略完成任务。新作题材由培育病毒感染全世界,变成管辖地区、镇压叛军,维护地区和平。两难选择是游戏最考验人的地方,策略游戏穷的要命,拆东墙补西墙实在没办法。
2、sky光遇
风之旅人制作人陈星汉耗时7年做的免费游戏,画面一如既往的优秀,完美继承风之旅人,静谧、唯美、生动的场景表现,每一帧截图都可以做壁纸。一个人游戏或许会孤独,在风之旅人你可以通过联机模式,约上亲朋好友,一同探索光遇这个神奇的世界。
3、隐形守护者
隐形守护者是潜伏之赤徒的真人改编版本,一款互动式电影游戏,通过简单的快速反应事件,让玩家做出选择。题材看名字就知道,间谍战,非常虐心,男主被迫杀了很多心爱的人,还要装淡定。女演员不管有没修过图,真的漂亮,而且风格还不一样,喜欢。
4、惊奇剑士
如果不是“借鉴”城堡守护者,我会给他更高的评价,很久没玩过手感这么好的横板冒险游戏。招式可以升级,打击能得到反馈,虽然也是刷刷刷游戏,但是要有技巧才能帅气通关。卡通风格不够震撼,却让割草变得轻松愉快。剧情是老套的王道剧情,公主一出场就被抓了,剑士自然去营救咯。
5、幻视空间
又是一款解谜游戏,看名字就知道又是在视觉上做文章。画风简洁清新,没有多余的线条和渲染,毕竟独立开发,没钱搞美术。玩法也没有太多新颖的地方,还是利用场景内道具,改变视角寻找出路。主题是小男孩认为父母工作太忙没时间陪伴他,但是到了最后才知道,原来是...
6、我的孩子:生命之泉
本年度最虐心游戏之一,以纳粹小孩为题材,反映这批小孩受到的虐待和歧视。作为孩子的抚养人,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想尽办法去保护孩子,却发现现实太可怕。操作没有任何难度,就是一些选择题和分配资源,但是真会越玩越气,太可怜了。
7、花园之间
如果你喜欢纪念碑谷,一定不要错过这款治愈解谜游戏。对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花园之间这款游戏处理得相当巧妙,每一个关卡都是男女主过去生活的点滴,在真实与梦幻之间创造一种平衡。核心是利用时间线解谜,改变现有场景的排序方式。如果我能控制时间,或许就不会失去你。
8、冰冻符文
这是一款点击式解谜游戏,讲述的是挪威的一个传说故事,操作跟其他解谜游戏没什么两样,来到一个场景,然后点击探索场景内的物品得到线索,最具特色的应该是他的手绘风格,插图和场景把北欧风格完美呈现,对传说的还原也很到位,旁白也是恰到好处。
9、绘真:妙笔千山
网易研发的免费游戏,惊梦团队的新作。真免费,别说后期氪金啥的,真没有。中国风满满的诚意之作,剧情融入大量《山海经》《镜花缘》等经典神话志怪传说,玩个游戏还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过,游戏的操作有点蛋疼,总是点不到我想要的。
10、薪人迷途
一款以物理引擎为核心的解谜闯关游戏,通过改变场景的物品摆放,让上班族逃离办公室。色调为灰白加上红色警告色,强烈的视觉冲突。关卡设计十分巧妙,由于是物理引擎制作,会有非常多的意外,通关的方法变得不唯一。
11、密教模拟器
相当硬核的策略游戏,目的是成为教会的教主,然而更多的情况是体验了社畜的一生。游戏核心玩法是卡牌交换,将一生所有变成卡牌,生命、健康、书籍、朋友等等。在特定的场景里消耗卡牌,获取新的卡牌,再重新组合使用,内容十分庞大。
12、逃脱者2
能出系列作品说明品质不会差到哪里去,逃脱者系列是扮演囚犯,在监狱里搞好人际关系,收集越狱道具,或者硬肝狱警,想尽办法逃脱监狱。上帝视角控制小人移动,还是比较好察觉监狱内动态,不然拐角遇到狱警,真的没法玩了。
13、希望之村
这游戏以前叫一小时人生,由于代码开源,谁都能用,国内公司拿来用,做成了希望之村。原名字比较能说明游戏核心玩法,1分钟成长1岁,1小时就是1生。从原始部落开始,挖菜、种田、养娃一点点建立自己的氏族。这是个多人联机游戏,系统会随机给你分配爸妈儿女,都是真实玩家,可以互相不管,然后各种死亡。
14、见
这是腾讯做的一款公益游戏,目的是呼吁更多人关注盲人的世界,此举真要点赞。游戏基本是全黑操作,模拟盲人行走在城市中的场景。你能控制一根盲杖,戳屏幕寻找盲道,但是会发现消防栓、井盖、共享单车出现在盲道上,你根本无路可走。为什么现实中我们看不到多少盲人,因为他们单独出门可能会头破血流。
15、记忆重构
腾讯出的一款免费游戏,前三章免费,后面DCL会不会收费不清楚。将密室逃脱元素与真人互动式电影结合,模拟角色在密室里寻找线索,逃出密室,演员相当敬业,演技也在线,代入感很不错。解谜元素同样丰富,数字解谜,光影投射,情景联系应有尽有,游戏时长2个小时左右,可以一试。
16、埃德蒙庄园冒险记
恐怖游戏的受众一直很少,毕竟玩游戏就是为了休闲。如果想要点刺激的剧情,又不那么恐怖的话,这款互动式恐怖/诅咒游戏值得一试。文本有80万字,7位角色塑造的很立体,动漫场景降低恐怖氛围,对于细节把控做得精细,你的决定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死,多大100种结局。
17、恐怖僵尸之夜
又是一款PC移植作品,像素画风保留题材完整性,又增加不少奇葩元素。玩法是让人类感染僵尸病毒,进而为僵尸创造活动条件,让他们按照你的意思前进,去感染更多人类。僵尸的移动规律是固定的,改变场景或利用道具,达到目的。人类会用枪支、武器进行反抗,一不小心,你的僵尸被干得一干二净就GG了。
18、异常
异常这款可以玩到脑子异常,游戏玩法就是编程,通关算法控制机器人移动、攻击、躲避、补血等。前十关是教学关,后面如果不理解核心玩法,会被绕晕。像素风画面并没有什么视觉上的冲击,适合那些喜欢挑战自我,数理逻辑比较好的人玩。
19、文嘉
微软发布过一款名作叫奥日与黑暗森林,文嘉就是参考他的,由国内团队制作,虽然剧情用的是英文配音。画面精致,细节精彩,比如踩在蘑菇上,会飘落下孢子。核心玩法是横版的跳跃闯关,手残党的克星,最大亮点是二重世界切换,一个色彩明亮,一个黑暗阴森,通关要素分布在两个世界,跳到一半路没有,要切换到另一个世界。
20、欧几里得天空
空间解谜游戏,类似于纪念碑谷的玩法,通过转动建筑,利用视觉差通关。画面没有纪念碑谷唯美,相对写实,强调建筑的设计美感。有意思的是,建筑上有很多敌人,可以通关旋转建筑将他们砸得稀巴烂。还有一点特别的是,游戏有AR功能,让建筑模型出现在现实场景中,仿佛身临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