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夏洛特煩惱》結尾的淚點,你覺得感動你了嗎
感動到我了,因為每個人對生活都有一定的煩惱,而主人公的煩惱則是以為自己娶了一個不好的女生,到最後他才發現原來只有自己的妻子對自己是真心的,這樣真的很感人,也在一定程度上教育我們,要珍惜眼前人。
㈡ 《夏洛特煩惱》是哪一年上映的
《夏洛特煩惱》電影於2015年9月30日全國公映。
《夏洛特煩惱》(Goodbye Mr. Loser)是由開心麻花、新麗電影和騰訊視頻聯合出品,閆非、彭大魔執導,沈騰、馬麗、尹正、王智、艾倫聯袂主演的喜劇電影,該片於2015年9月30日全國公映。
該片改編自「開心麻花」同名舞台劇,講述了夏洛在大鬧初戀婚禮後意外重返青春並最終領悟人生、找回真愛的故事。
《夏洛特煩惱》主要角色介紹:
1、夏洛
夏洛膽小、顧面子,學生時代是被全校同學和老師欺負的差等生。因為一場意外,在夢里穿越回了1997年,從窩囊廢逆襲成為時代偶像。
成為人生的贏家,以最機智高效的方式改寫人生,笑果十足。穿越後的夏洛成功追到校花,還被「女備胎」馬冬梅苦追不舍,後來擺脫了現實中的媳婦馬冬梅。
2、馬冬梅
從小習武,體育生,愛耍標槍,性格大大咧咧,與校花秋雅有諸多反差。為人豪爽仗義,卻缺乏「女人味」。喜歡夏洛,並且努力進取去追求,這種越挫越勇的態度令人動容,在夏洛的夢里,為了阻止社會人士加害夏洛而遠走他鄉。
㈢ 從影視批評標准分析《夏洛特煩惱》
2015 年國慶檔上映的喜劇電影《夏洛特煩惱》是由開心麻花、新麗電影和騰訊視頻聯合出品,閆非、彭大魔執導,沈騰、馬麗、尹正、王智及艾倫聯袂主演的喜劇電影,於2015年9月30日全國公映。一舉成為票房黑馬,僅以2000 萬元的小成本製作,收獲了14.41億元的高回報,躋身內地華語片票房排行榜前三名,內地影史第八名。與同期上映的《港囧》共同占據著國慶電影市場。沒有大卡司明星坐鎮,沒有人氣小鮮肉站台,更沒有知名導演背書,甚至連主創人員裡面的編劇都是第一次寫電影劇本!由這樣一個話劇團隊承包打造出來的電影,居然吸引了大批中國觀眾的眼球。所以,本文試從社會影響,藝術水準,商業價值三個方面解析這部電影。
一、社會影響
《夏洛特煩惱》講述了中年一事無成的夏洛,盛裝出席高中時暗戀對象秋雅的婚禮,一個失去尊嚴的男人偏偏要找回自尊,在一場充滿虛偽的婚禮中,同齡人之間的比較,面子上的掙扎,被無形中放大。妻子馬冬梅拆穿了他所有的偽裝,屌絲僅存的一點尊嚴也被妻子徹底抹殺掉,場面徹底失控,當大家都覺氣氛已經被推向高潮時,喝多了的夏洛在夢里穿越回到到一個光怪陸離的高中時代。依靠之前的記憶,剽竊他人的作品,去放手追校花,揮霍金錢,睡外圍染艾滋,夏洛重返中學生活的一系列誇張的行為早已超越對現實社會做出的補償,所有的橋段均充斥著小人得志的激動和暢快。空虛的生活讓他開始無比懷念當初的溫情,卻無法將當初的糟糠之妻奪回。當生命線終於沒有波動的時候,鏡頭終於一轉,從回到了真正的現實生活:「夏洛突然在馬桶邊上蘇醒」。是的,影片成功的讓觀眾也相信了之前發生的一切只是一場夢境,一個符合中國觀眾審美的大團圓結局。屌絲回頭是岸,無法割捨糟糠之妻,真愛難尋和瀕臨死亡成為他回頭是岸的原因。試想,倘若秋雅並不出軌,或夏洛並未身染重疾,還會有這樣的人生頓悟嗎?醒來後的夏洛唯一的覺醒是痴纏在了馬冬梅身上,其實所有的東西都沒有變,他仍是那個好吃懶做依靠老婆養著的夏洛,而馬冬梅仍舊是那個賢妻良母。片尾盡力使故事有一點正確的社會價值,「珍惜當下,回歸自我」卻難以掩蓋電影空洞的價值內涵。
二、藝術水準
《夏洛特煩惱》源自開心麻花的招牌賀歲舞台話劇,台詞經過之前話劇的打磨已經很流利了。具有典型東北風格的小品被搬上銀幕成為電影,敘事結構的安排更加自由,畫面剪輯的合成與蒙太奇手法的運用再加上對演員的肢體語言和誇張的表情,大量鏡頭特寫,放大了影片人物和劇情的荒誕滑稽,使用現代化手段使影片的動漫式,幽默搞笑的得到了最大化的呈現。
本片對幽默效果的設定是成功的,但卻難以掩蓋影片邏輯結構散亂的硬傷。《夏洛特煩惱》影片借用大量段子的組合編排營造出喜劇效果,場景的段落式獨立於故事情節外,缺乏邏輯關系。影片對喜劇段子的演繹仍是相聲小品的表演形式,脫離故事情節,笑點的製造仍採取的目前國內喜劇電影的慣常套路:對經典歌曲、影視劇台詞、娛樂圈話題、網路熱點的惡搞和調侃。 惡搞經典曲目《一剪梅》,將袁華與秋雅的你儂我儂,惡搞為哭笑不得的言情戲碼;一曲「劉德華」版 《咱們屯裡人》 倒土不洋,倒成為年輕人的手機鈴聲;編劇甚至直接山寨那姐、周傑倫等明星,並拿《中國好聲音》 等選秀話題開涮。各種網路語言和流行元素的拼貼,將影片敘事徹底碎片化。這種碎片化的敘事策略在惡搞、戲仿、拼貼和無厘頭等手段下,對影片的文化內涵進行了徹底的解構。
三、商業標准
任何一部影視作品都不能完全將它的商業利益置之度外。許多西方著名導演曾深有體會的指出,電影製作者可以允許數次藝術上的失誤,但絕對不允許有一次經濟上的一敗塗地。商業標準的重要內涵之一就是「娛樂性」,而《夏洛特煩惱》14.41億的票房成績,也證明著這部電影豐富的娛樂性。當然娛樂性的重視要是以社會標准為前提的,單純的哈哈大笑,為何會有如此多的人去討腰包。
第一,電影巧妙的迎合了當下青春電影的梗,電影中懷舊的色調,游戲機,汽水,三八錢,無不勾起青春的回憶。但它又不同於以往青春類電影的酸澀不同,它用一種「我是屌絲我任性」的口吻詮釋著幽默、輕松的氣氛填滿歡樂的國慶假期。
第二,迎合了屌絲心理。當電影定位於「屌絲」這個草根階層的人物時,與絕大多數觀眾就產生了共鳴,不管你承不承認,我們每一個人都多多少少都有夏洛的煩惱,也有做過和夏洛一樣南柯一夢,電影的亮點變成了純粹的草根青年的勝利,在這種自我認同中,觀眾也不再僅僅滿足過去旁觀倒霉蛋一路出盡洋相的優越感,屌絲的成長史暗合大多數人自身經歷,當觀眾能借著影片中能借電影為所欲為的時,屌絲的形象就成為一種被眾人擁護的形象。
四、結語
《夏洛特煩惱》 是當下中國喜劇電影發展的縮影,它對流行文化和草根精神對觀眾的影響力的體現,是中國青年文化娛樂狂歡的體現。影片人物「奉行娛樂至上,不關心娛樂的社會倫理價值,作為一種文化姿態的反諷搞笑,成為他們的重要話語手段,他們是以反諷、顛覆、搞笑、娛樂化的方式從邊緣藉助商業的力量向中心和大眾社會突進。」超高票房下中國喜劇電影的內涵的缺失不容樂觀,當娛樂已經成為一種權威的影像話語,無論是電影從業者還是觀眾都應提高警惕,在追求影像視聽快感的同時別讓文化精神變成娛樂至死的舞台。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