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個人買電影怎麼分紅
擴展閱讀
熊出沒元寶是什麼電影 2025-04-03 03:28:51
微電影叫什麼間 2025-04-03 03:21:36

個人買電影怎麼分紅

發布時間: 2025-04-01 23:10:44

『壹』 電影投資怎麼分紅

一、票房收益
電影票房收入在扣除電影發展基金和稅費後,剩餘部分為可分賬票房。例如,一部電影的票房為1億,扣除5%的電影發展基金和3.3%的稅費後,可分賬票房約為91.7%。影院和院線通常獲得50%-55%,宣發佔5%-8%,片方則獲得37%-39%左右。以《戰狼2》為例,其累計票房為56.83億,片方分賬為20.84億(佔比39.25%)。若投資者投資100萬,則其獲得的利潤為10420000元,盈利為10.24倍。
二、網路版權收益
電影下線後,會在視頻平台如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等播放,並按流量收費,即有效點擊量。一般每個有效點擊量2-3元。例如,《新喜劇之王》在騰訊視頻播放1.4億次,若會員6元,非會員12元,則網路平台可分紅的金額為該數。
三、電視台版權收益
電影也會在電視上播出,需電視台購買播放權。播放權價格一般在500萬-1000萬,投資者可參與分紅。
四、海外版權收益
海外版權收益通過與海外電影公司商談確定,方式與網路版權收益類似,投資者可參與分紅。

『貳』 電影票房和演員片酬是如何分配的

1. 電影票房的分配涉及多個環節。首先,院線總票房需扣除5%的專項事業發展基金和3.3%的稅費。
2. 扣除這些費用後,剩餘的91.7%票房中,院線大約會保留50%-55%,宣發費用佔5%-8%,其餘約40%左右為片方可分賬票房,即出品方的分賬比例。
3. 個人票房分紅計算方式為:總票房乘以35%左右(往期統計約為35%)乘以個人的投資比例。
4. 除了票房,電影的其他收益來源包括電視台版權、網路版權、海外版權以及廣告收益。
5. 票房的結算在中影集團監督下,與第三方會計事務所合作,在電影下映後三個月內進行。結算後的款項會分配到出品方的對公賬戶,再由出品方結算至個人賬戶。
6. 票房外的版權收益通常在合同中有明確規定,結算周期為六個月一次。
7. 演員、導演、製片人通常會獲得固定片酬,這部分薪酬算作前期投資的一部分,投資方的利潤則來源於此。
8. 在某些情況下,如果上述人員也參與投資,他們將按照投資比例獲得收益。
9. 演員片酬的偏高與市場上資金的湧入有關,資金方常常高薪吸引明星以增加項目的知名度,並可能進行不當炒作。
10. 為了減少這種現象的影響,有建議對惡意抬高片酬和炒作的公司進行行政警示,並建立片酬指導制度。若片酬顯著超過指導線,相關公司需提供解釋。
11. 同時,應倡導正確的價值觀,減少社會不良影響,不宣傳和炒作片酬問題,不鼓勵發布收入排行榜。
12. 應通過指導原則限制以明星為中心的過度宣傳,並鼓勵藝人參與公益慈善,成為青少年的榜樣。

『叄』 電影收入的票房是怎麼分配的,演員多少,投資方多少,導演製片人分多少。

隨著2017年3月正式推出《電影產業促進法》政策出台以及電影票房連年高升(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的票房分別是218億、296億、441億、455億,559億)2018年票房突破600億。源於政策導向和高收益,電影投資已經悄然植入到每一位投資人的決策當中。投資的動力源於收益,電影投資的收益主要來源於電影票房的高低。

那麼電影票房是如何分配的呢?

首先,院線總票房需要扣除5%的專項事業發展基金,其次扣除3.3%的稅費,這個是國家收取的。

其次,剩下的91.7%中,院線扣除50%—55%,宣發5%—8%,剩下40%左右,往期統計35%左右為片方可分賬票房,也就是出品方(投資人)分賬票房比例。

個人票房分紅=總票房*35%左右*投資比例

最後,電影版權在電視台版權收益,網路版權收益和海外版權收益以及廣告收益。

票房分紅到賬時間:

票房結算時間一般在院線下映後三個月內,由中影集團聯合第三方會計事務所進行結算,然後分賬到出品方對公賬戶,再由出品方結算給個人賬戶。

票房外的版權收益也會有合同內具體列出,結算時間一般是六個月結算一次。

演員、導演、製片人拿固定片酬,算在前期投資里,利潤歸投資方。也有特殊情況,比如導演、演員、製片人也參與投資,那就按投資比例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