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阜陽90後小伙就地取材,翻拍了一部農村版的《三國》,他的執導能力如何
有一點不得不承認——這個村的人非常團結,團結到大家一起折騰的境界
從平台短視頻播放量來看,此導演很有商業頭腦。懂得抓住大眾視野,執導能力很強。劇中他們用自行車當馬包, 他自己一邊干裝修工作,一邊自學編劇、拍攝,還有剪輯,他還在劇中演了一名小兵,真是忙衣不沾灰,腳不沾土,能把全村人都發動起來。其實這個劇投資下來錢也挺多的,而且劇中的演員還都挺到位的,其中有一個將軍,那個將軍的氣勢還挺足的。這樣的視頻影視讓大家看見就是開心快樂,雖然太搞笑,但聽著阜陽話也挺舒服的。
❷ 為什麼沒人把《三國演義》改編成電影
因為三國時期概括的東西太多了,電影概括不過來
此後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後期的實權漸漸被司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時期。無論是陳壽的《三國志》,還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腔盯並都稱魏、蜀、吳三分天下。實際上,在遼東,有一個與魏、蜀、吳三國性質相同的國家──燕國,該國從190年初成規模,到238年被司馬懿所滅,立國48年,比劉備創立的蜀漢還要長6年。燕國鮮為人知的開國之主公孫度,也是一個堪比曹操、劉備和孫權的亂世梟雄。區區一部電影很難概括出來的,大家是怎樣認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