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孫子不像爺爺是什麼電影
擴展閱讀
迪麗熱巴電影搞笑叫什麼 2025-04-24 13:19:42
孩子成長電影推薦 2025-04-24 13:08:42

孫子不像爺爺是什麼電影

發布時間: 2025-01-27 19:15:20

Ⅰ 求一部歐美老電影,講的是一個老企業家變成了自己的孫子。

重返十八 18 Again!(1988)

劇情介紹:
十八歲的男孩大衛是名門之後,他的爺爺是他所在大學的創始人,不過他的同學們並不知道這一點。大衛本人因為性格內向羞怯,因此在校園里不但不被女孩青睞,還受男孩們的欺負 !
大衛的爺爺很喜歡這個孫子,在他八十一歲生日時,特別邀請大衛前來參加。宴會上,爺爺許了個願望,希望能夠重返十八歲;宴會結束後爺孫倆同車回家,結果出了車禍,爺爺昏迷不醒,但是醒來的大衛卻在照鏡子時發現自己的軀殼里是爺爺的靈魂!
脫胎換骨的大衛在學校里一反常態,變得成熟、老練、大膽、精明,他嘲諷了好色的老師,教訓了囂張的同學,獲得了美女的垂青(就是這美女的演員長得差了點),並在去「爺爺」家拜訪時,發現「爺爺」年輕的情婦試圖勾引他,當然她並不知道大衛的身體里是他爺爺的思想 !
電影中有一個鏡頭很震撼,就是大衛在好友的引領下,看到了真正的大衛畫在一面牆上的壁畫,那畫巨大而美麗,像春天一樣充滿生機 !
大衛的爺爺意識到,自己的孫子是個才華橫溢但沒有全部發揮出來的孩子,他也就是在那一刻,才認識到大衛一直以來追求的精神世界 !
後來大衛突然聽說始終昏迷的「爺爺」病危,他意識到大衛年輕的生命即將消逝,急忙趕去醫院;在一連串的事件之後,兩人終於換回了身體 !
爺爺痊癒後,驅逐了不忠的情人,找回了舊日的老友,並鼓勵大衛靠勇氣和能力贏得榮譽。大衛參加了田徑比賽,並奪得了冠軍,與他心愛的羅賓終成眷屬 !

Ⅱ 愛在前方觀後感作文

3月13日早上,學校組織學生在操場觀看《愛在前方》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一個生命垂危的老人帶著孩子尋找親生母親的故事。爺孫倆根據孩子父親所提供的一個地址,風餐露宿,輾轉多地。無論中間發生多多少困難多少挫折,倆人都始終沒有放棄。而就在這一段漫長的尋親路上,孫子由最初對爺爺的誤解也轉化成同爺爺的互相依靠,相依為命。這部電影最吸引我的是故事裡包含到的情感。眾所周知,情感是人部電影最吸引我的是故事裡包含到的情感。眾所周知,情感是人類最高級的表達方式。一直以來,不管是親情,還是友情,一直追求高調的宣揚,盡可能地將故事講的濃郁又催人淚下。我們大膽地說愛,大膽表達內心的情感,恨不能分分鍾種都要戳中淚點,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真的可以完全做到這些嗎?不是的,現實中大多數的我們其實是害羞而低調的。而《愛在前方》的感情也是貴在這份低調。特別清楚地記得影片中有這么一個細節,爺爺因為孫子的誤解,委屈得蹲在路邊放聲大哭。孫子輕輕地走了過去,明明眼睛裡寫滿了愧疚,卻又不好意思說出口。於是,孫子便上前輕輕碰了碰爺爺,用家鄉話問爺爺:夠了沒?沒完了!爺爺轉頭看向孫子,孫子小聲說你平時就是這么對我的。寥寥幾個鏡頭,沒用過多的台詞,也沒用大開大合的情節,便將爺孫倆人之間的情感渲染的濃墨淡彩。甚至回顧起劇本來,也是故事中情感線的一個重要轉折。同樣的低調也貫徹在最後小杉與母親的相認上。小杉看著媽媽,半天沒有說出話,最後還是在徐萌的鼓勵下才喊了一聲媽媽。而徐萌面對孩子的悔意和歉疚,在哄孩子睡覺的時候,手猶豫了半天依然沒有放在孩子的肩膀上。類似的情節影片中隨處可見,含蓄而不熱情,明確但不過分,如同初夏田間的微風,涼爽自然。 最後雖然找到了孩子母親但她卻沒有留下孩子,在為孩子小衫難過的時候,我們也體驗到爺爺的愛是踏實而細膩的。這個故事,沒有太多的懸疑和跌宕起伏,爺孫間平平淡淡的生活細節,卻刻畫了最真實的愛。 看完這部電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對小杉媽媽不要小杉而憤憤不平,糾結於一旦爺爺離去小杉該怎麼辦?呼籲不要再拐賣兒童了,關注空巢老人,他們都很可憐。 讓我們珍惜和親人在一起的分分秒秒。愛,大聲說出來!愛,就在前方!

Ⅲ 有一部關於爺爺和孫子的電影叫什麼

有一部關於爺爺和孫子的電影叫《上海假期》。《上海假期》講述的是兒子兒媳要去進修,所以孫子顧明要來和他住一段時間。然而,在美國出生長大的顧明根本無法理解和適應弄堂里的生活,於是祖孫倆之間的矛盾開始顯現並激化,顧老伯一味的遷就也無法改變孫子的思想的劇情。

Ⅳ 爺爺帶孫子去做親子鑒定,本來以為是兒媳背叛兒子。結果大跌眼鏡,是什麼

2月7日,電影《興風作浪3》正版視頻平台上映。此片由本山老師指導,遼寧省民間藝術團榮譽出品,楊樹林、關婷娜和諸多本山大叔的徒弟們協同出演。這部影片較大的特性就是:都是倫理梗,頗有一些劇場東北二人轉的味兒。它是一部用影片的方法展現二人轉喜劇負擔的著作。

像《興風作浪3》那樣的倫理梗喜劇,直到現在,大家也就是作為俚俗喜劇嘿嘿一笑而已。顯而易見,時期是發展了,這類內容,亦早已並不是悲傷的事兒了。像《馬橋詞典》之中寫的這種倫理內容,盪然無存。

Ⅳ 有一部國產老電影,講述弱智兒童的。誰知道叫什麼名字大概像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拍的電影。

《啟明星》

鰥夫謝長庚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十分擔心弱智兒子晨晨今後的命運。絕望中,他欲同兒子一起結束生命。關鍵時刻,街道辦事處的幹事石鐵解救了父子倆的生命。在石鐵的說服下,謝長庚住進醫院做手術,晨晨也被送進了啟明星學校。晨晨在學校里,智力得到了提高,長庚的住房條件也得到了改善,喚起了長庚對新生活的嚮往。不久,謝卻因為病情惡化住進了醫院,晨晨把在學校得到的獎勵「啟明星」送給爸爸,謝握著「啟明星」平靜地閉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