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與鋼琴有關電影
《海上鋼琴師》
《鋼琴家》
《鋼琴課》《鋼琴師》《鋼琴別戀》
。《沒有終止的歌》(Song
without
End):這部電影講述李斯特同伯爵夫人的戀情,並戲劇性地講述了他想放棄演奏而從事作曲的企圖。
2。《愛情之歌》(Song
of
love)1947年電影,描寫克拉拉舒曼和她丈夫羅伯特舒曼以及和她未結婚的密友勃拉姆斯的關系。凱瑟林·赫本扮演克拉拉。
3。《閃亮的風采》(Shine)戲劇化了鋼琴家大衛·海爾夫戈特真實的一生,以及最後以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三鋼琴協奏曲的演奏而獲得勝利。
4。《音樂戀人》(Music
Lovers)講的是柴可夫斯基,
5。《一曲難忘》(A
Song
to
Remember)當然是最經典的肖邦傳奇。
6。《鋼琴課》(Piano
Lesson)
7.《鋼琴師》(Pianist)
8。《不朽的戀人》(Immortal
Beloved)回憶了貝多芬,當然裡面有他的鋼琴曲。
9。《不能說的秘密》(secret)周傑倫導演。
B. 閃亮的風采
「音樂是這個夜晚劃過的流星,是與世界碰撞了一天之後的皈依。」
——《閃亮的風采》
最近一直在看關於音樂家的書和電影。許多著名音樂家都曾飽受病痛折磨,貝多芬罹患耳聾,肖邦因肺結核離世,莫扎特,舒伯特英年早逝……曾是柴可夫斯基、肖邦、李斯特等人忠實信徒的波蘭天才古典音樂家戴維·赫考夫也是如此,年少成名後卻極速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
他的故事被拍成了這部傳記電影《閃亮的風采》這部由斯科特·希克斯執導,傑弗里·拉什、諾亞·泰勒主演的劇情片,獲得了第69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獎。因為內容真實,它才比虛構的故事更感人。
影片講述了鋼琴家大衛·赫夫考的音樂與情感經歷,對人生的熱愛與嚮往,在跳躍的琴鍵上充滿激情的旋律,是主人公自由的音樂之夢和頑強的生命力。動聽的電影音樂更是讓每一個畫面都充滿情感。
大衛·赫夫考生長於一個家教極嚴的猶太家庭。很年輕的時候就已經顯露出了鋼琴家的才華,但也有輕微的神經緊張症。他父親把全部希望都寄託在他的身上,時刻督促他勤學苦練。大衛在琴藝有了很大的飛躍,並得到了赴美學習的機會。但父親卻對他嚴加控制讓他放棄出國,但這幾乎斷送了他的音樂生涯。大衛開始了自我救贖,為了實現理想,大衛獨自離家出走。雖然父親對他說「永遠不許回家」,但他還是離開了澳大利亞,遠赴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師從塞西爾教授。
當他要在音樂會上演奏了難度極高的《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時受到了很大的質疑。「你是不是瘋了?居然選它!」「我一直是瘋的。」簡短的對話中我們看到大衛已處在了精神分裂的邊緣。他分不清音樂和自己,他是音樂的傀儡,被音樂貪婪地佔有,只為了與音樂的一次激情碰撞……演出雖然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但大衛卻因為精神負擔在演出結束後暈倒……
可能他的一生中最大幸與不幸,就是他有一位崇拜音樂但卻偏執的父親。「望子成龍」是他成就的動力也是枷鎖。年少的天分,讓他獲得無數榮譽,同時也承受了太大的壓力。幸虧他終於遇到了女小說家,母愛,親情,愛情的混合,對這位命途多舛的天才有很大的慰藉。妻子的愛對他的精神恢復有很大的幫助。當他重新站在舞台上為人們演奏,接受全場觀眾潮水般的掌聲時,他用雙手捂住臉頰,流下了悲傷和感動的淚水……
又一個關於天才的故事,看完電影不勝唏噓。身邊看到很多有才華的孩子,從小對音樂有驚人的悟性,但由於種種原因,最後都成了「傷仲永」的故事。才華,是成功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恰當的教育方法更為重要。對音樂家來說,他們有著敏銳的感覺,就更需要給他們出口去發泄不良的情緒。在壓力很大的時候,學習放鬆是很重要的功課。
一直覺得人生是場馬拉松,不必爭一時快慢,只要堅持跑到終點,就是勝利。路上有很多風景,經歷比速度更重要。學習的過程不是成功就是成長。讓他們發揮自己的專長,在合適的節奏中找到自己,總有一天我們會看到他們「閃亮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