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電影是黑白的嗎
電影誕生的日子是1895年12月28日。
1939年美國嘗試用成本高的彩色底片拍攝,代替黑白,終獲成功。從此開創了彩色電影時代。
1903年,法國的萊昂·迪迪埃發明了一項與色染印法有關的技術。色染印法與模板印製法相似,用三條分色膠片依次印製一條塗有明膠的膠片,技術的關鍵在於使三幅基色畫面完全重合。1908年,法國的貝爾通發明了一種透鏡加色法,它是將三基色紅,綠,藍混合相加得到彩色圖像的方法。
1932年,美國的沃爾特·迪斯尼攝制的動畫片《花與樹》的膠片是第一部用三基色色染印法拍攝的。1912年,德國的菲舍爾發現,利用某些化學物質的氧化和偶合作用可以生成顏料。
在此之後,貝拉·加斯帕發明了分解膠片顏色膜成像的彩色技術。美國柯達公司及時地購買了這項技術專利,並推出彩色膠片。直到現在,化學構色法仍是彩色電影膠片製作的根本方法,從而為彩色電影的拍攝奠定了基礎。
所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電影已經是彩色的了
② 八十年代的電影特效是怎麼製作的
在上世紀電腦方興未艾的時候,大概是70年以後,到80年之間的時候,電影特效的組成部分非常復雜,有以下幾個方式是比較主流的
1、在拍攝好的電影膠片上製作,這個成本很高昂,因為需要很多拷貝來製作。比如像同場景下的同一個人出現進行復數動作,就需要將演員單獨拍攝一段動作後從膠片上一格一格的摳下來,配合背景進行弊慎枯二次曝光。另外,像激光神馬的也是這個道理
這種無需純色背景,而像星球大戰中的激光製作很簡單的。舉例說下,比如說兩組膠片,A是舉槍射擊,B是熒光燈管的全畫面拍攝,比如紅色、藍色、綠色這種。那麼在A拍攝完成後,順著槍口方向和煙火爆破效果之間,逐幀刻出一條漸進的鏤空線條,將剪裁好的B貼在A下面進行二次拍攝
然後租洞我們就可以得到一段帶著激光飛舞的A片段,即C了。而之後,將C與其他片段組合,拷貝後,就可以拿到電影院去放映了。
2、模型的製作使用,這個同上面,很早在黑白電影時就有過了,最出名的模型莫過於星球大戰,但單價成本最高昂的卻是鐵達尼號……
3、SGI圖形工作站,這種東西效果類似於現在的電腦,不過很明顯那會電腦沒那麼發達,所以說對於完整視頻的處理根本無法想像,所以被稱之為圖形工作站,因為處理製作時都是單幀進行的。
====================
至於一樓所說的純色背景,這個在拍攝膠片時確實被電影人認識到了,但並不是必然肯定是藍色的,在最早時期,使用白色背景的更多,然後經歷了拍什麼背底的片段,用什麼顏色的背景;青色、藍色、綠色這樣一個階段
到現在為止,仍然會有因為背景需要而改變純色幕布的情況出現
====================
嗯,值得一說的是終結者2的那個液態機器人,在這部電影的拍攝中,上述三種方法都使用到了。
特效師先將機器人T-1000(後稱T1K)的扮演者製作出一個完整比例的模型,芭比娃娃那麼大的。然後將其擺放成不同動作進行逐幀孝轎拍攝(單幅畫面),然後將其放入圖形工作站上進行身上的效果處理(比如創口、比如透明液態化等等)
最後,將這段視頻進行摳像,再輸出、沖洗成膠片和原始拍攝素材進行二次曝光製作成成品。
(打字不易,知道這些東西也不易,所以說,採納答案吧)
③ 沒有WINDOWS的八十年代的電影特效是怎麼做的
其實不光80年代沒電腦的時候,就連90年代前後也沒有多少使用電腦的特級。大部分都是膠片疊合的,比如,藍背景的你加上大山的圖片,然後把你的藍背景去掉,就是你在山前的效果了。那時候的技術只能去掉藍色的背景。這是那時候常用的手段。
④ 80年代到90年代香港電影都是在哪裡取外景的
多數都是在香港本地取景,八十年代古裝武俠片很多是室內搭建的布景,像83版射鵰那些很多都是室內布景。
也有些電影去國外取景,日本、美國、歐洲等,比如成龍的福星高照、龍兄虎弟、飛鷹計劃、殺手壕等
八十年代中期合拍片時代很多港片來大陸取景,比如:少林寺、少林小子、南北少林等
九十年代後期一些電影開始來大陸取景,比如超級警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