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入殮師電影講述了什麼
入殮師電影講述了什麼
入殮師電影講述了什麼,用很輕柔的敘事手法講述了個很沉重的故事,而這個故事很簡單卻也很感人,因為提到生離死別那是每個人都無法買過的坎,入殮師電影講述了什麼。
入殮師電影講述了什麼1
《入殮師》是日本導演瀧田洋二郎在2008年拍攝的作品,豆瓣評分8.8,TOP2550排名第,曾獲81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並在當年的日本電影學院獎上面大獲豐收。同時也在當年的香港金像獎獲得最佳亞洲電影獎。
《入殮師》是一部溫柔而平和的電影,它講述了一個簡單的故事,就是大提琴家小林大悟在樂團衰落並欠下大量貸款的前提下,賣掉了心愛的樂器跟妻子返鄉生活。在家鄉他為了生計找了一份很多人包括妻子都不理解甚至厭惡的工作入殮師,最終小林大悟通過自己對職業對的堅持對死亡的尊重得到了妻子對的理解,周圍人的尊重,還有自己跟父親的和解。
《入殮師》在我看來來是一部很溫柔的電影,他用很輕柔的敘事手法講述了個很沉重的故事,而這個故事很簡單卻也很感人,因為提到生離死別那是每個人都無法買過的.坎,人生只有一次,親人也只有一次,所以哪怕這個故事所表達的不僅僅是關於生離死別的痛苦,也足以令觀眾流下眼淚。
我個人認為《入殮師》主要表達的有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對死亡的尊重,每個人都可能經歷過死亡,也見證過死亡後繁復得到禮儀,在我們國家對於死亡後事這件事大多也是由專業人士來完成,形成了一套產業鏈,而這套產業鏈下面卻是驚人的利益,我想經歷過親人去世的人都會懂。在我們家鄉也流傳一句話「死人錢最好賺」這也從側面反映了這個行業的暴利。而日本電影《入殮師》他所傳達的也是這個行業的特色,既對死亡的尊重,入殮師這個職業他是跟死者最後接觸的人,為的是讓生者做最後的道別,死者可以灑脫的上路,如連這個工作顯得格外嚴肅莊重。《入殮師》表並沒有刻意煽情或者放大死亡這件事,而是從入殮師工作的 細節入手,小林大悟從起初被人瞧不起被家屬罵,到最終家屬對其充滿敬意,因為他的工作就是讓死者美好的去另一個世界,而他對待自己的工作的態度跟對死者的尊敬都讓人肅然起敬。
第二個方面就是要表達工作無分貴賤,也是要表達日本人的匠人精神,小林大悟從最初的忌憚跟不適,到最終對待自己工作的認真跟尊重,也是這部電影要表達的一個觀點,在人們傳統印象里,入殮師這個職業第一是不吉利第二是不幹凈第三就是人們認為的這個行業的暴利,這部電影從小林對待工作的變化從開始的驚愕厭惡為了錢而工作直到電影最後他溫柔的送走了自己的父親,這樣一個人心態的變化,對工作態度跟想法的變化,工作無分貴賤,努力尊重才是真正的匠人精神。也正是社長對工作的態度跟敬畏之心,也正是小林對工作的認真跟尊敬,妻子最終才會理解他,事業無分高低貴賤,努力才會讓一份工作有價值。
第三個方面電影要說的就是死亡,生離死別,人之常情,我們活著的時候常常意識不到死亡的恐懼,可當身邊人突然去世的時候我們才會發現死亡原來如此之近,曾經爺爺離開我的時候我才發現所有難受所有遺憾在死亡面前真的微不足道,而在入殮的時候才算是真正的生離死別,親人是這一輩子的緣分,所以無論怎麼樣下輩子也不會再見,別等到真正後悔的時候才發現還有好多對親人的事情沒做,這世上唯一不能等的就是盡孝。
入殮師電影講述了什麼2
《入殮師》表達的是:傳統家庭中的親情故事,提醒生者,不懼死,才能更好地生。
《入殮師》是松竹出品的傳統家庭故事片,散發著親切的人情味。影片側重於表現不同家庭關系中的親情,能獲取日本本土中老年觀眾的好感。
但《入殮師》還有新奇成分,就是日本獨特的文化美學,如入殮過程。再者故事通俗易懂,有笑點有煽情,大提琴等內容更不會產生隔閡障礙。
關鍵一點,在西方世界與死亡有關的行為往往涉及宗教,《入殮師》與宗教的牽連則幾近於無(影片社長有一句與此對應的話,稱不信三大教),這顯然提供了另類的東方視角。
影片看似通篇在說不同的死,但其實更是提醒生者:不懼死,才能更好地生。至於片中人物的真情實感,不同國家的觀眾都能感受得到。
《入殮師》的劇情簡介
由於樂隊解散,大提琴手小林大悟(本木雅弘飾)就此失業。他和妻子美香(廣末涼子飾)一起離開東京回到了老家山形縣。然而即使在山形,沒有實用一技之長的大悟還是很難找到工作。
「年齡不限,高薪保證,實際勞動時間極短。誠聘旅程助理。」一張條件惹眼的招聘廣告吸引了大悟,不料當他拿著廣告興沖沖跑到NK事務所應征時卻得知「啊,那個是誤導,我們要找人給去那個世界的人當助理。」
事務所老闆佐佐木(山崎努飾)向大悟說明了工作性質,所謂的「旅程助理」其實就是入殮師,負責將遺體放入棺木並為之化妝。
大悟躊躇良久,但還是接受了這份工作。他含糊其辭地對美香說自己當的是婚葬儀式助理,讓她誤以為是婚禮助理。人妖青年、舍下幼女去世的母親、帶著無數吻痕壽終正寢的老爺爺,在各式各樣的死別中,大悟漸漸喜歡上了入殮師這份工作。然而美香知道真相後,和他吵了起來。
2. 一個日本電影講得有關殯儀館得叫什麼名字
入殮師 (2008)
導演:瀧田洋二郎
編劇:小山薰堂
主演:本木雅弘/廣末涼子/山崎努/吉行和子/笹野高史
類型: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日本
語言:日語
上映日期:2008-09-13(日本)
片長:130 分鍾
又名:禮儀師之奏鳴曲(港) / 禮儀師(台) /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台) / 為逝者送行的人 / 納棺師 / Departures / Okuribito
3. 電影《零下8度》又稱《南極物語》或是南極大冒險的這部電影,為什麼取名為零下8度,8度有什麼特別的含義
《零下八度》之創作來源:《南極物語》 拍攝於1983年的日本電影<南極物語>,取材於一個發生在日本科考隊中的真實故事.事件發生於1957年的日本,真實情況是15隻被遺留下的狗有8隻掙脫了鎖鏈,而最後只有2隻叫太郎和次郎的狗得以倖存。
故事的開始要從一九五七年的十一月說起,為了參加翌年在南極舉行的國際觀測年,日本的觀測隊組成南極第一次越冬隊,在東京灣的晴海棧橋登上南極觀測船「宗谷」號前往目的地。登上「宗谷」號的除了十一名隊員之外,還有作為拖橇犬用的十五隻樺太犬同行,其中包括taro(太郎)、jiro(次郎)兄弟和它們的父親kuma(熊)在內。隊員的菊池和北川負責照顧狗兒們,並訓練它們來協助日本觀測隊在昭和基地內的建設。但是就在一次隊任務終了,等待二次隊接班的翌年冬天,因為流冰及天氣惡劣的緣故,載著二次隊員的「宗谷」號無法接近昭和基地。二次隊因此宣布此次觀測活動中止,並用「宗谷」號上的直升機,將十一名隊員救出。因為燃料的緣故,十五隻狗兒們被鐵鏈鎖在原地,和一次隊留下一周份的飼料,就這樣地被棄置在寒冷的南極。現為九州島大學榮譽教授的北川回憶道:當時以為可以再回到昭和基地,所以才將狗兒鎖在原地,但卻沒料到天氣持續惡劣,加上「宗谷」號燃料的種種原因,觀測隊宣布撤離南極。撤退的宣布,對於每天和狗兒們朝夕相處的菊池和北川來說,實在是相當震撼。菊池更是激動地拿出氫酸鉀(毒葯),表示與其把它們留在南極,不如讓它們早點安息。但結果是只有隊員們回到日本,十五隻狗兒們就這樣地被留在昭和基地。
在家人的迎接下,觀測隊員回到了日本,但等著他們的卻是保育團體和民眾的指責。隊員們接到許多信和電話,抗議觀測隊將協助人類工作的狗兒們丟棄在冰天雪地、缺乏糧食的南極大陸的作為慘無人道。北川回憶道,那一年自己都不知道怎麼過的,不僅是因為民眾的責罵,想到和狗兒們相處的種種回憶,自己的良心就一直受到譴責。北川不久進入京都大學研究所深造並且訂婚,情緒也逐漸平復。就在這個時候,召募三次隊隊員的消息發布,北川於是向未婚妻表示要再去南極一次,因為他要親手埋葬狗兒們。
一九五九年的一月十四日,載著第三次越冬隊的直升機,接近昭和基地。就在此時,隊員從上空看到昭和基地有生物活動的跡象!是的,狗兒還活著!下了直升機之後,北川看到的是taro和jiro兄弟,它們不但很有精神而且朝著自己走過來!為什麼taro和jiro能在環境惡劣的南極大陸生還呢?這是一個令人不解的問題。據推測,在人類許久之後未返回昭和基地並且斷糧的情況下,包括taro和jiro兄弟在內的八隻年輕的狗兒們,掙脫了鎖煉離去。而包括kuma在內的七隻老狗們,因為年老氣衰,就這樣死去了。]
掙脫了鎖煉的狗兒們,並沒有吃昭和基地里人類留下來的食物,它們可能以獵食企鵝和吃海豹糞為生。即使如此,taro和jiro如何熬過毫無食物的南極冬季仍是一個謎,北方犬的耐寒極限是一個月,但是南極冬季有缺糧的時間有三個月。還有,taro和jiro為何仍留在昭和基地,也是個耐人深思的問題,推測是因為taro和jiro在未滿一歲時就來到了昭和基地,所以對基地有強烈的歸屬感,因此始終不願離去。
taro和jiro奇跡式的生還,日本民眾不但驚奇而且是相當感動。同年的九月,日本動物愛護協會在東京鐵塔下塑立了當年在昭和基地工作的十五隻樺太犬的紀念銅像,作為愛護動物的標幟。
taro和jiro的故事被拍成電影「南極物語」,影星高倉健飾演負責照料狗兒們的菊池一角。童話作家藤原一生也將taro和jiro的故事寫成小說「taro、 jiro還活著!」
taro和jiro繼續協助觀測隊的活動,之後的一九六○年七月,第五次越冬隊的活動中,jiro去世,遺體被製成標本和那隻天天到涉谷車站等主人而聲名大噪的秋田犬八公的標本,一起被安置在上野的國立科學博物館。taro之後也回到日本,在北海道大學的校園度過餘生,一九七○年以十五歲之高齡死去,遺體的標本陳列在北海道大學農學部博物館內。
4. 電影《深海尋人》內容簡介是什麼啊
電影《深海尋人》劇情簡介
「與那國島」是位於沖繩列島中最西端的小島,也就是日本國境最西端之處,連許多日本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在島的海底,長眠著神秘又令人震懾的海底古城遺跡。身為考古學家的陳國棟深深為這充滿謎樣傳說的遺跡所著迷,在醉心於相關的考古研究之餘,更發誓若找到自己的人生伴侶,要將心愛的她帶到海底的古城遺跡處,將早已藏在那裡的戒指取出戴在她的無名指上,製造一個浪漫驚喜。
透過其妹妹小凱的介紹,國棟終於認識了精神科醫生高靜,兩人相知相戀。 照著預想了好久的計劃,國棟帶著高靜潛入海底古城准備向她求婚。就在此時,一件離奇的意外發生了,國棟竟在汪洋大海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隨後打撈到一具無頭男屍,但經過DNA比對仍不能證實那是否就是國棟的遺體…
高靜難以接受這個打擊,對國棟的生死未卜及思念讓她陷入一種迷離狀態。為了查探水底發生意外的經過,她透過其病人Simon(張震)的引導,她看得到一些不應該看到的光景——異常的事件相繼在她身邊發生,感應到一些平常人不能感應到的事情。這到底是真實或只是高靜的幻覺,驚懼之餘,連她自己也開始弄不清楚了。 於是高靜唯有求助精神科醫師Edward,在他的幫助之下病情終於慢慢好轉。卻在此時高靜收到訊息,說國棟的人頭找到了……
原來小凱再度潛入海中探查國棟的下落,順著黑潮的方向游去,找到了一個人頭,更無意中發現錄有事件發生經過片段的錄象機,知道原來所有事情和高靜有密切關系,這也讓小凱處於極痛苦的壓力之中。
看著小凱帶回來藏著人頭的鐵箱,高靜又再度陷入尋找國棟的迷思中。 像是被一股未知魔力所牽引,她回到國棟做研究的小島上。如當地自古流傳探求理想之鄉的傳說般,高靜向著黝黑的大海的另一方漂流而去……
盤點《深海尋人》,要看懂這部徐大俠的電影,不可不知道以下三十三件事。
《深海尋人》十大懸疑道具
一、「蓬萊畫冊」
國棟與高靜第一次正式見面時,送給她一本「蓬萊」畫冊,而這本畫冊是國棟死後才出版的。
二、「蠟燭」
最先出現在國棟的生日晚會上,鏡頭一疊,便出現在了國棟的葬禮上,令有些人覺得突兀,其實葬禮第一個鏡頭里的蠟燭上,已經出現了「兩星期後」字樣。
三、「水杯」
電影中有一個預示真相的關鍵道具,一個杯底刻著「1016」字樣的水杯,共出現了三次。第一次是在國棟無頭棺材的旁邊;第二次是在高靜的家裡;第三次是在醫院的病房。細心的觀眾會從其中發現真相。
四、「魚缸」
「1016」水杯出現的同時,高靜家的魚缸里的黑魚不停地撞擊魚缸,最終伴隨著轟然巨響把魚缸撞碎,但轉而魚缸又變得完好無損。玄怪異常。
五、「照片」
高靜在牆上的一張潛水照片里,隱約看到了一團類似人頭的圖像,此刻魚缸碎裂,鏡頭一轉,人頭圖像消失。
六、「琉球日報」
在唐院長給高靜做催眠時,她提到了《琉球日報》上一位上海女青年蘇珍菁在海底溺斃的新聞,這也就是為什麼高靜在催眠時說上海話,包括後來國棟之妹小凱從日本回來後講上海話的原因。她們倆分別都遭到了鬼上身。
七、「錄像帶」
當高靜打開小凱從日本拿回來所謂裝有國棟人頭的鐵箱時,我們可以看到她先拿開了一包由塑料袋裹著的東西,其實那是一盒錄像帶。這一小小細節,為之後那盒揭示國棟死因真相的錄像帶做了鋪墊。
八、「人頭」
本來裝著國棟人頭的鐵箱,就放在高靜的家裡。在警察趕來的時候,突然消失。
九、「CT機」
當高靜以為自己找到真相的時候,卻親眼看見另一個自己從CT機里出來,失聲尖叫。詭異異常。
十、「遺像」
梁家輝(聽歌)扮演的唐院長在醫院里給高靜做催眠治療,科影片最後卻出現了他的遺像,死亡日期竟是數年前。
《深海尋人》十大恐怖場面
一、高靜在坐電梯里時,身後角落裡出現了一個戴著駭人鬼面具的黑衣女人,驚魂未定之際,發現黑衣女人消失了,但步出電梯後,卻看到黑衣女人又站在了那兒!這組鏡頭為影片投下了不祥的陰影。
二、在國棟的葬禮上,我們看到棺材裡是一具無頭的屍體。「國棟的人頭去哪兒了呢?」的恐怖疑問,立刻纏繞上了我們的心頭。
三、國棟神秘失蹤後,小凱前去與那國海底尋找他的遺體,無意間發現了一團盤錯飄盪的銀絲,游近撥開銀絲一看,卻是朽木腐屍般的東西,而且鏡頭變成一雙宛如魚眼的眼球特寫,剎那間,令人倒吸涼氣。
四、高靜在接待能看見鬼怪的「病人」西蒙時,西蒙說渾身濕透滴水、沒了腦袋的國棟要找她,還說剛剛就在房間外!高靜馬上打開門,只見門外黑漆漆一片,空無一物,但我們卻聽到了滴水聲!
五、高靜催眠失敗後,在家悲痛地思念著國棟,突然間,窗外燈光大亮,一輛卡車破窗而入!雖然只是高靜的幻想,但驚魂效果十分顯著。
六、從日本帶回國棟人頭的小凱,像幽靈一樣悄無聲息地出現在高靜家裡,她不僅一臉陰森的哥特妝,還無故說起了上海話,配合窗外傳來的狗吠聲,一時間,空氣詭異得令人不寒而慄,尤其是小凱與高靜相擁時的眼神,宛如恐怖的女鬼!堪稱全片最驚魂一刻。
七、當高靜打算打開裝人頭的箱子時,已離開的小凱又從她身後飄然而至,瞬間把氣氛的緊張推向了毛骨悚然!
八、警告高靜家中有女鬼的西蒙,被小凱開車撞成重傷,又被包紮得像木乃伊似的躺在病房裡,當他對來探望的高靜道出實情時,突然病情惡化,全身震顫不已!
九、從醫院回到家的高靜,發現前來幫忙的阿木教授已中刀倒地身亡,憤怒的她馬上與站在一旁的小凱扭打起來,只聽眼神狠毒的小凱發出一聲尖叫,其聲之凄厲,直叫人汗毛倒立。
十、小凱接失憶的高靜回家,兩人一起做義大利面條,高靜手持鋒利的廚刀木然地切著番茄,已被切碎的番茄泛出危險的血光,令已知道國棟死亡真相的小凱和觀眾都心頭為之一凜。
《深海尋人》十大動情場面
一、影片開場不久,高靜與國棟在海底不期而遇,摘掉呼吸口罩的她,頭發如金色水草般擺動,眼神透徹,深深吸引了國棟的目光,令他像看到美人魚一樣緊緊追隨著她,場面神秘而唯美。
二、小凱把好友高靜帶到哥哥國棟的攝影展上,高靜發現所有照片的主人公,都是在海底潛水的她!感動和愛意彌漫著全場,一段戀情就此開始。
三、國棟死後,高靜慢慢回憶起出事當天的情境——在與那國海底城藏了一枚戒指的國棟,計劃向心愛的她求婚,而這一招浪漫指數之高,相信任何女孩子都難以拒絕。
四、不相信無頭男屍就是國棟的小凱,完全不顧天氣的極端惡劣和氧氣的不足,將安危置之度外毅然下海尋兄。這一份生死不離的兄妹之情,叫人感慨不已。
五、得知高靜一再呼喚和苦等自己,無頭的國棟終於出現在高靜面前,無奈二人已是陰陽相隔,而且國棟警告高靜如果二人接觸的話,會吸收她的生命能量,他只希望她能夠忘記過去,好好活下去,但高靜還是情不自禁地緊抱住了國棟,陰陽的火花在國棟身上燃起,人鬼情未了的此情此景,可謂炫目凄美。
六、聽從國棟的建議,高靜把蘇珍菁的孤魂帶回了上海,很快又遇到了一襲白衣的國棟,見他音容笑貌絲毫未變,忍不住喜極而泣:「我可以清清楚楚看到你,我可以親你,我可以抱你。」
七、高靜出院後,小凱一直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她,而且為兼職的兩份工作忙碌奔波,高靜心有不舍,勸她不要太過辛苦,而她說:「其實只要你開心,我再辛苦也是值得的。不要再想了,我們倆少了誰都不行。」這一番姐妹情深的對話,為影片增添不少暖意。
八、得悉國棟死亡真相後,高靜離開了小凱,來到國棟一往情深的蓬萊,在國棟生活過的小屋裡,睹物思人的高靜,陷入了對往日甜蜜的回憶之中……
九、高靜在蓬萊小屋裡憑窗眺海時,發現海灘上有一束強光在閃耀,走近一看,原來是那枚國棟向她求婚的戒指,情緒激動就像眼前海浪翻滾的高靜,似乎聽到了國棟的呼喚,默默而堅定地走向了大海深處……
十、片尾,空靈悠遠的主題曲響起,在幽靜的海底,一男一女如影相隨地游向海的深處,他們沒穿潛水衣也沒背氧氣甁,自如優美的身影,讓人想起了童話里的神仙眷侶……
《深海尋人》三大笑場
一、「他比珠珠好,她是沒有臉,他是沒有頭,所以沒那麼可怕。」西蒙(張震飾)對車禍死去女友和國棟外貌嚇人程度的點評,引發了電影院里持久的笑聲。(說實話,這是筆者見過的,張震演的最精彩的一場戲。)
二、高靜在和小凱搏鬥時,被後者一把摔到了屋外的手腳架上,反身來了個倒掛金鍾,這一超高難度的姿勢,讓所有人都忍俊不禁。
三、「你說吧,除了不合理和犯法的事情,能夠做得到的,我一定會去做的。」面對帶來女兒孤魂的高靜的一個請求,蘇珍菁父親這一回答,可以說是謹慎和理性兼具。
5. 日本電影《入殮師》憑什麼獲得奧斯卡獎
因為入殮師不管是從劇情上還是從整體的場景,都非常棒設計的很好,因此才獲得了奧斯卡獎。
《入殮師》根據日本作家青木新門的小說《納棺夫日記》改編而成,由瀧田洋二郎執導,本木雅弘、山崎努、廣末涼子、吉行和子和笹野高史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8年9月10日在日本上映。
影片講述了日本入殮師的生活,影片以一名入殮師新手的視角,去觀察各種各樣的死亡,凝視圍繞在逝者周圍的充滿愛意的人們。
主題通俗易懂
《入殮師》是松竹出品的傳統家庭故事片,散發著親切的人情味。影片側重於表現不同家庭關系中的親情,能獲取日本本土中老年觀眾的好感。但《入殮師》還有新奇成分,就是日本獨特的文化美學,如入殮過程。
再者故事通俗易懂,有笑點有煽情,大提琴等內容更不會產生隔閡障礙。關鍵一點,在西方世界與死亡有關的行為往往涉及宗教,《入殮師》與宗教的牽連則幾近於無(影片社長有一句與此對應的話,稱不信三大教),這顯然提供了另類的東方視角。
影片看似通篇在說不同的死,但其實更是提醒生者:不懼死,才能更好地生。至於片中人物的真情實感,不同國家的觀眾都能感受得到。(《南方都市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