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基督會怎麼做電影BD高清完整版
基督再臨_hd.mp4
<div class="thunder-wrap" data-link="
Ⅱ 反基督者的幕後製作
「這是部浪漫的電影」
一如既往的黑暗、一如既往的絕望、一如既往的晦澀,在新作《反基督者》里,拉斯·馮·提爾吧自己所擅長的那些視覺和戲劇元素從頭到尾重新玩了個遍。這部被眾多媒體和影評人稱為「2009年戛納最黑暗、最恐怖和最血腥」的電影在拉斯·馮·提爾的嘴裡竟然變成了一部「浪漫愛情片」。這種巨大的反差到底是怎麼造成的呢?拉斯·馮·提爾說:「我沒有拍攝過那些好萊塢人熱衷的類型片,我也沒有力量操控劇組,我只能指揮劇組。因為我非常反對固守成規地拍攝電影,我喜歡在一些被大家認同的電影類型里加入我個人的東西。這些東西可以是情節與故事,或者是舞蹈和音樂。就像我以前拍攝的《破浪而出》和《黑暗中的舞者》。我自己覺得《反基督者》是一部浪漫電影,它具有一切浪漫的愛情電影所需要的一切元素。我甚至覺得這部影片的風格和愛倫·坡的世界相似。」
除了認為自己的電影「浪漫」之外,拉斯·馮·提爾還覺得自己是按照直覺和本能的指引才拍攝了這部影片。他說:「我不知道我為什麼非要拍這部電影,我只是想這么做。這是一種奇怪的直覺。我很享受拍片的過程。這部電影只是講述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關系,除此之外,我沒有想表達的東西了。我不過是在努力把這個主題表達得稍微嚴肅一點,再稍微有趣一點而已,也許我能拍攝出一部比這個更有趣、更有邏輯、更清晰明了的電影,但是我不想那麼做。在這個電影里,我放了一個自己的夢,或許這樣會脫離觀眾甚至是票房。但是在片場我無法停止下來。」影片里充斥著大量「限制級」的令觀眾尖叫的鏡頭,這種內容完全來自於拉斯·馮·提爾的抑鬱的情緒。他說:「我有整整兩年的時間都非常沮喪,整天不知道在想什麼,或者我什麼都不想。這部電影就是在那段時間里拍攝完成的,靈感來自於我自己的感受、想法和恐懼。不過這不應該成為導演和觀眾之間的溝通的橋梁,我拍電影是想表達出一種接近真正黑暗的恐懼,而不是讓他們來體會我內心的想法。我的電影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所以,觀眾能不能理解它不是大問題。」
宗教和大師
影片的標題《反基督者》的含義並不是我們一般意義上的那種譴責上帝並憎惡這個世界的人,拉斯·馮·提爾的「反基督者」來自弗里德里希·尼採的一部譴責基督教的同名著作。但是對於上帝和宗教這種敏感話題,一如拉斯·馮·提爾這樣的「非正常人類」也還是小心翼翼。他說:「信不信上帝是個非常敏感的問題,我嘗試著相信他,但是從歷史上看,發明宗教的是人類自己,創造神跡的是人類自己,讓世界變成今天這個模樣的也是人類而不是上帝。尼採的那本《反基督者》我從12歲時就開始閱讀了,一直沒有讀完。不過我覺得我更像是喜劇大師斯德林堡。他患有嚴重的妄想症,他是一個希望自己能遇到上帝的傢伙,但是我的妄想還沒有他嚴重,我不過是把電影當成宗教來對待而已。」
在公開場合,拉斯·馮·提爾曾不止一次表示自己最欽佩的電影大師是前蘇聯的著名導演安德烈·塔爾科夫斯基,他甚至還在自己影片的結尾打上了「向安德烈·塔爾科夫斯基致敬」的字樣。他解釋說:「當我看了塔可夫斯基的影片《鏡子》之後,就非常喜歡他在電影里所表現出的人與人的關系,他的鏡頭語言、他對聲音的處理都非常讓我著迷。我會一遍又一遍地觀看他的電影。我想,塔可夫斯基就是上帝本人吧。」當被問及哪些大師對他有影響時,拉斯·馮·提爾表示在他的導演生涯里,塔可夫斯基和伯格曼對自己的影響最大。他說:「塔可夫斯基已經表達出了他所想表達的那些東西,寫出了他的所思和所想。在很多方面他是一點先行者,開創了很多電影的先河。」不過還是有人質疑他的這部電影是在顛覆塔可夫斯基開創的詩意電影的傳統,面對這種疑問,拉斯·馮·提爾說:「我覺得這部影片的某些片段、某些拍攝手法已經接近了塔可夫斯基,所以寫上致敬,就沒有人會說我在抄襲了。」
沒有劇本的拍攝
除了電影本身,影片的拍攝過程也引人矚目。此前影片有劇情提前泄露的事故發生,拉斯·馮·提爾一氣之下完全重新編寫了劇本,為了防止再次提前泄密,這次,拉斯·馮·提爾把整個劇本的長度控制在了60頁——而幾乎沒有對白。他說:「我不是一個暴君、也不是一個喜歡下命令的人,我在片場做的就是接近演員,和他們交流一下,讓他們自己去完成電影的拍攝」。
影片的女主角夏洛特·甘斯布說:「我對這個角色可以說是毫無准備的,演起來也的確很有難度。她有裸露的鏡頭、有內心的掙扎、有肉體的痛苦還有復雜的情緒,這可能是我演過的最難以捉摸的角色了。我做的其實就是聽從導演的引導,他從來不要求我做什麼,自己去體會人物,然後表演出來。」
談到和導演的合作,美國演員威廉·達福深有感觸,他說:「他是一個偉大的導演,而他的拍攝方式也是我聞所未聞的。沒有一個完善的劇本,沒有指定的台詞。我一走進片場他就喊『開拍』,這聽起來是有點可笑,但是我們就是這樣做的。他不會給你什麼限制,他不會事先告訴你攝影機會怎麼走位,也不會限制你要怎麼做怎麼做的。一切都任由我自己發揮。我們按照這種獨特的方式去拍戲,時間一久,我們就能自然地把握住自己的角色,並且放開手去拍攝那些大尺度的鏡頭了。」
拉斯·馮·提爾向來不喜歡解釋自己的電影,他稱《反基督者》為「一場關於罪與性的黑暗夢境」,是他兩年前患抑鬱症時的心理體驗。馮·提爾承認:「看這部電影對很多人來說簡直就像一場災難,但這是我為自己拍的電影,引發一些討論很正常,我也喜歡有爭議。」
雖然在記者會上面對諸多的批評和指控,導演還是非常有自信:「我從來沒有決定去拍什麼電影,都是電影選擇了我,我想這是上帝的旨意。還有,我是世界上最好的電影導演。」
本屆戛納電影節迄今為止最驚魂的電影出現了,而且,基本可以預見的是,這將是本屆戛納最讓人不安,最讓人難以下咽,最讓人驚呼的電影。
《反基督者》這部電影,在視覺上和敘事的內容上都堪稱是碰觸在人類生理和心理接受層面的底線。威廉-達福和夏洛特-甘斯布飾演的兩夫妻經歷了由於自身的疏忽而帶來的喪子之痛。作為心理學家的丈夫為了治療妻子精神的崩潰,為了挖掘妻子內心恐懼的源泉,將其帶到了山中名為「伊甸園」的小木屋,試圖在這里得到心靈的平衡。森林中的一切儼然從美好的自然轉變成神秘難以操控的魔鬼的寓所,而兩人的關系也急轉直下,作為精神統領如同上帝般的丈夫,也演變成了被肉慾侵蝕的妻子的犧牲品。
Ⅲ 電影《反基督者》講述的是一件什麼事情
《反基督者》講述了一位精神分析師,他帶著妻子來到森林裡的小屋,以治癒他們意外喪子之痛的故事。
劇情簡介:
在充滿狂亂且略帶憂傷的夜晚,一對夫婦痛失可愛的幼子尼克。這件事給他們以莫大的打擊,也讓這段原本便矛盾暗生的婚姻走向崩潰邊緣。
妻子(夏洛特·甘斯布飾)久久沉浸悲痛中無法自拔,身為心理咨詢師丈夫(威廉·達福飾)一方面希望彌合破裂的婚姻,另一方面試圖通過心理疏導讓妻子忘記過去。最終,他們決定前往位於伊登森林的小木屋中緩釋心情。
此前一年,女人曾帶著尼克在此撰寫一篇關於基督和反女性的論文,過往的回憶讓重蹈此地的她緊張慌亂。心理治療在焦灼煩躁的情緒中進行,夫妻倆沒有找到渴望已久的光明,反而墮入更加無邊的黑暗之中。
(3)基督會怎麼做電影擴展閱讀:
主要角色介紹
1、丈夫
心理咨詢師,痛失可愛的幼子尼克。這件事給他和妻子以莫大的打擊,也讓這段原本便矛盾暗生的婚姻走向崩潰邊緣。他一方面希望彌合破裂的婚姻,另一方面試圖通過心理疏導讓妻子忘記過去。
2、妻子
久久沉浸痛失愛子悲痛中無法自拔。此前,她曾帶著尼克在伊登森林的小木屋撰寫一篇關於基督和反女性的論文,過往的回憶讓重蹈此地的她緊張慌亂。丈夫的心理治療在焦灼煩躁的情緒中進行,他們沒有找到渴望已久的光明,反而墮入更加無邊的黑暗之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反基督者
Ⅳ 有關宗教的電影
梅爾 吉普森導的《耶穌受難記》,《啟示》
達芬奇密碼
七宗罪
666魔鬼的女兒
《吸血鬼驚情400年》《天使之城》
此類最強影片當然非《賓虛》莫數
所謂宗教電影,大致有兩大流派:一種直接拿《聖經》當劇本,輔以適當的想像和猜測,將其中的故事影象化;另一種則是以基督教教義打底,敘述神職人員的宗教活動。
推薦幾部好看的引發爭議的宗教電影
《基督最後的誘惑》(1988)
爭議的原因:本片堪稱歷史上最具爭議的宗教電影,導演馬丁徹底顛覆了耶穌慈愛的形象,將其塑造成一個擁有情慾的凡人。怯弱猶疑,喜歡幻想,容易被錯誤誘惑,甚至象普通人一樣娶妻生子,而叛徒猶大則搖身變為忍辱負重的聖人。
《耶穌受難記》(2004)
爭議的原因:影片以極其冷靜的鏡頭語言,敘述了耶穌在拿撒勒度過的最後12個小時,以及受難的全過程。由於影片將耶穌受難場面拍攝的過於逼真血腥,導致很多觀眾深感不適,並傳出一名女性觀眾在觀影過程中因突發心臟病而猝死的新聞,更因將耶穌之死完全歸咎於猶太人,引發猶太學者和宗教團體的強烈聲討。更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影片的導演是著名演員梅爾.吉布森。
《軟乳酪》(1963)
爭議的原因:這部電影是帕索里尼最重要的宗教題材作品之一,影片採用戲中戲方法,表現了一個扮演耶穌的群眾演員,戲外由於極度飢餓而食用了過多的軟乳酪,結果在拍攝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場景時,自己也因為腹脹而猝死。這個結局將神聖和世俗兩種等同結果諷刺的融為一體,遭到了宗教團體的強烈攻擊。導演也因「瀆神」和「反耶穌」而被叛入獄4個月。
《十日談》(1971)
爭議的原因:對宗教電影極度狂熱的帕索里尼,從薄伽丘名著《十日談》中,精選了9個故事拍攝成電影:在修道院做工的青年,在修女的引誘下與其發生性關系;用鬼話哄騙神父的小混混,死後卻被尊為「聖徒」;農夫要求神父懲罰自己的妻子,神父去對其妻極盡猥褻。導演再次對神職人員進行了無情的嘲弄,導致宗教人士大為光火,強烈呼籲把他再度扔進監獄。
《怒犯天條》(1999)
爭議的原因:別放逐的兩個天使,為返回天堂不擇手段,來自地獄的撒旦,即將在地球掀起一場腥風血雨的大戰,而萬能的主,竟然是個女人!!!這部喜劇影片對白中充滿對基督教義的刻薄諷刺,內容觸及許多敏感宗教議題,更用惡搞的手法,完全顛覆了天使和耶穌的形象。
《神父》(1994)
爭議的原因:影片細致刻畫了一位年輕的神父的信仰危機,人世間的罪惡與無奈,使神父意志消沉,白天他在教堂中從事宗教活動,夜間則頻頻進出男同性戀者聚集的場所,尋找真愛。
《阿羅馬神父之罪》(2002)
爭議的原因:影片根據葡萄牙作家同名小說改編,並將背景移至當代墨西哥,以性、毒品、丑聞為切入點,大膽揭露教會機構的內部腐敗,一經面世便在教會勢力強大的墨西哥引起軒然大波,保守派宗教人士不僅長期對影片進行強烈抗議,更要求將所有主創人員開除教籍。盡管聲討四起,這部極具話題性的宗教影片卻一舉成為墨西哥最賣座的本土電影,並成功入闈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馬德蓮叛逆少女》(2002)
爭議的原因:影片根據真實的事件改編,著力表現主持馬德蓮收容所里的修女們,如何對別她們冠以「淫盪」、「墮落」的少女進行嚴酷的懲罰和虐待。導演對天主教修道院黑幕的無情揭露,引起羅馬教廷的極大抗議
Ⅳ 電影有基督教內容講述一對夫妻關系緊張到和好如初的故事
影片簡介:
假如你的婚姻出現了問題——推薦一部基督教愛情電影
《挑戰愛情》
在熊熊大火中奮不顧身的消防隊長凱勒,在工作中的座右銘是:「永遠不要把同伴拋在後面」。但是他與妻子的婚姻處於水深火熱中,自我為中心、性格的沖突、愛好的異樣、導致無休止的爭吵、沉默、疏遠、誘惑…終於,他們決定離婚。凱勒的父親知道這個消息後,給了他一份手寫的40天計劃,叫「挑戰愛情」(Love Dare)。在父親的勸說下,他抱著敷衍了事的態度去嘗試,在屢遭妻子的拒絕後決定放棄,但父親仍然鼓勵他,向他解釋:婚姻是上帝賜予我們的禮物,問題的症結是什麼,什麼是愛情…… 故事情節起伏跌宕、峰迴路轉、引人入勝!影片除了告訴我們婚姻值得付出一切去擁有,也告訴如何才能贏得婚姻……..
由於美國高達50%的離婚率,《消防員》一片被眾多的婚姻雜志和電視節目大力推介給觀眾,有人說推薦給已婚人士,有男女朋友的亦可,當然了也有人說此片是部嚴重的說教悶片(由於宣揚基督教「上帝搞定一切」的緣故吧)。個人感覺影片不足之處是男主角caleb竭盡全力的挽回他們的婚姻。而catherine幾孚甚麼也沒做,甚至還偏執地拒絕丈夫的善意,讓人很難理解。部分情節、台詞略顯生硬,但仍不失為一部好電影。如果你有空閑時間,不妨看看這部影片,相信你應該會從中獲益良多。
04年的一出影片《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中文譯名:無痛失戀、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etc.
最深感觸無疑是我「過氣偶像」Kirsten Dunst在片中朗誦Alexander Pope的那段詩句:
「How happy is the blameless vestal's lot! The world forgetting, by the world forgot.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Each pray'r accepted, and each wish resign'd; 」——Alexander Pope
純潔的維斯塔處女是多麼快樂!
遺忘了世人,也被世人遺忘,
美麗的心靈閃爍永恆陽光!
每次祈禱都被接受,每個願望都可以放棄。(中文譯文為轉載)
愛情,或者如我某朋友所說,一切都因這段詩句而起
另外,請允許我引用阮老師的一段評述:
「電影《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則描述了一種感情的困境,喬伊愛克萊,捨不得把她從自己的記憶里抹去,但是現實中總是有沖突發生,根本不存在理想的愛,兩人相處得越久,愛就越不像是一種快樂,更像是一種折磨。」
……愛情也許就是這樣結束的。
Ⅵ 《基督會怎麼做》電影
一個歌手,一個報紙編輯,一個富有的慈善家,和一個失去信念的牧師,四個毫無關聯的陌生人,用禱告《基督會怎麼做》,而命運中轉,這是命運機遇的課題,但是有共鳴,但是思維方向也是千差萬別的。
Ⅶ 基督會怎麼做的介紹
《基督會怎麼做》是Thomas Makowski執導,John Schneider、John Schneider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講述了4個人——一個歌手,一個報紙編輯,一個富有的慈善家和一個失去信念的牧師——發誓要跟隨基督的足跡生活。每一天、每一個決定,漸漸成為他們生活中的轉折點,他們在作出選擇時都會問自己:基督會怎麼做。
Ⅷ 電影《耶穌會怎麼做》WWJD
「耶穌會怎麼做?」這是美國牧師查爾斯�6�1謝爾登在《追隨他的腳步》一書中向基督徒提出的一個挑戰,對一代代基督徒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果你看到T恤衫上印著WWJD,就是這個意思。 這部電影可以說是《追隨他的腳步》的現代版、濃縮版、影視版,講述了一位遭遇苦難信心消沉的牧師、一位房地產公司老闆、一位報紙主編、一位很有潛力的年輕歌手……,被一位偶然來到小鎮的流浪漢和他那句「想一想,如果換作是耶穌,耶穌會怎麼做?」的話所震動,使他們重新思考人生、重建信心,行動起來拯救教堂、拯救小鎮…… 電影情節並不復雜也不算驚心動魄,但看完以後,讓人心中挺有觸動的——一個人、一個家、一個公司、一份報紙、一所教會、一個小鎮……有了信、望、愛,真的不再一樣! 這部《耶穌會怎麼做?》的電影,網路一下可以在網上找到。
Ⅸ 基督會怎麼做
樓主必須的注意了! 基督教的教義有問題的,樓主你可以網路看看:《聖經》的不雅內容被投訴
——————
宇宙根本不可能由某神的一神之力而創造,宇宙乃是由於眾生的業力所惑,眾緣所成。從這看來,佛教的確承認上帝的存在,但卻不相信上帝是宇宙的創造主。至於哲學上的上帝,根本是出於推想的假設,是一種假定的觀念,並非實證的現量,所以,佛教不會相信它們的存在。也許有些神教要說:上帝有懲惡賞善的權威,佛教徒就不怕上帝嗎?是的,因為佛教徒根本不崇拜上帝,當然也不會怕上帝。佛教徒相信,三界之內的一切善神,包括上帝──二十八個層次的天主在內,他們都會信奉佛法,而擁護佛法;佛教看他們,好像軍事機關的職員看守門的衛兵,衛兵有權能執行門禁的出入,陰謀的壞人,衛兵是要管的,是要盤問的,至於規規矩矩的機關人員,豈會駭怕衛兵呢?
佛教不以為上帝有創造萬物的能力,也不承認上帝有主宰眾生禍福的權威。佛教看上帝,也只是六道眾生之一,不過由於他們過去世中所修的福報,而使他們生在天上享樂罷了。縱然上帝會參與人間的禍福事業,那也是由於人類自身業力所感而來。所謂『自助而後人助』,所謂『自侮而後人侮』,就是這個道理。
摘自《正信的佛教》
——————
基督教歷史上做了那麼多荒唐迷信、愚昧的事情,什麼地心說、上帝造人、發動了那麼多戰爭,甚至拿自己的兒子獻祭,這樣的宗教怎麼能讓人信服。這是事實。告訴他你可以看看佛教經典,看看佛教是否做過這樣荒唐是事情、樹立這樣愚昧的學說。幾千年前,佛教就告訴大家這個宇宙的樣子。這才是智慧。
Ⅹ 基督會怎麼做 簡介
如果不是上帝造的,你說是眾生的業力所惑,我不曉得你說的意思,我想問你幾個問題,對照《聖經》看看你內心的渴求是不是天國?眾生能力的源頭是哪裡?一切一切的原因是什麼?必須有一位自發力量的,所有的都由他而出,包括你在這里看屏幕都是因為他!這就是神!沒有哪是不需要他的!實在不信,你再看《聖經》,誰有能力說出預言幾千以後的事呢?你行你來試試,驕傲的人那,你連死後去哪都不能知道,你憑什麼來說沒有神呢?你的理論靠的是什麼,難道是科學嗎?要知道那是神,神需要符合科學嗎?不要否定,你只是一個不知道有沒有神的人而已,何苦這樣自以為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