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關抗日戰爭的電影的觀後感的作文
《地道戰》觀後感
今天下午,我們觀看了《地道戰》。這部電影的劇情是1942年抗日期間,日軍對翼中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盪。日軍常常襲擊老百姓,讓老百姓吃了不少苦頭。
高老莊群眾在老忠和民兵隊長高傳寶的指導下,把家家戶戶的地窖連在一起,組成地道,並通到鬼子的炮台下,鬼子一出兵,地下的民兵就會發現,並告訴老百姓下地道,讓鬼子白跑一趟。
有一天,高傳寶接到上級的通知,說有武工隊要來,這話傳到了鬼子的耳朵里,鬼子就讓漢奸打扮成武工隊的樣子,去打聽地道。漢奸到了那,被高傳寶一眼就認了出來,殺死在地道里。
敵人出了炮台,走進村子,沒發現什麼人,但是,高傳寶和他的民兵早已做好了准備,敵明我暗,打了鬼子一個措手不及。最後還活捉了鬼子小隊長。
六十年後的今天,我們過著八路軍打來的生活,我想起高老莊人民和高傳寶的智慧創造了地道,戰勝了鬼子。在抗日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
② 抗戰電影觀後感
抗戰電影觀後感三篇
我下面分享三篇抗戰影片觀後感:
【篇一:一•二八淞滬抗戰觀後感】
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歷史,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出動最強大的兵力和新式的軍事武器,向上海閘北大舉進兵,挑起了“一·二八”事變。面對日軍的暴行,駐守上海的十九路軍在總指揮蔣光鼐、軍長蔡廷鍇的率領下,不惜違抗國民政府的命令,堅決抗敵。
在一塊展板上,我看見了兩張圖片:一張是兩名日本官兵強行拖走一名中國市民,那個中國市民掙扎著,眼裡充滿了死亡的恐懼;另一張是一位中國軍民視死如歸的堅毅神情,大刀就架在他的身後,但他卻一點也不向敵人屈服。看到這些,我的心也憤怒起來了,不願意做奴隸的人們,起來吧!
當時正是大冷天,但十九路軍的三萬官兵在條件艱難的情況下奮勇抵抗,不少人脫掉上衣,揮舞大刀,和日本鬼子展開肉搏戰。隨後,上海市民自發組織敢死隊、情報隊、救護隊、擔架隊、通信隊、運輸隊和募捐隊,萬眾一心,支援抗戰。看到這些,我深深地為上海軍民們感到驕傲。因為,他們頑強抵禦敵人,不管敵軍是自己的多少倍;因為,他們挺起了中國人的脊樑,槍林彈雨,保家衛國。
我覺得中國軍民就是靠這種頑強不屈、團結戰斗的精神,才贏得了這場戰役的勝利。經過三十多天的激戰,日軍始終無法佔領上海,5月5日,簽訂停戰協議。在淞滬抗戰中犧牲的一千九百多名英勇的官兵,永遠令人懷念。
我親耳聽過蔡醒民爺爺(蔡廷鍇的長孫)給我們講的抗日故事,我親手給仍然健在的十九路軍戰士帶過紅領巾,原來歷史不曾遠去,英雄事跡代代相傳,在我們的心中生根發芽。觀看十九路軍淞滬抗戰展覽,更讓我明白今天的和平幸福來之不易,我們要好好珍惜這樣的美好生活。
你是否知道,因為十九路軍烈士的大多數人都是廣東人,再加上總指揮蔣光鼐,軍長蔡廷鍇也都是廣東人,所以十九路軍烈士陵園就建在廣州?你是否知道十九路軍烈士就長眠於我們水蔭路?你是否經常仰望“碧血丹心”的凱旋門?你是否清明時節給十九路烈士敬獻鮮花?
請你和我,都不要忽視這段就在身邊的歷史故事,了解它,記住它,就是最永恆的紀念!
【篇二:平原槍聲觀後感】
影片概述
早上,我觀看了電影《平原槍聲》。影片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冀中平原地區年輕的八路軍幹部馬英在黨的領導下,回到家鄉肖家鎮,率領蘇建梅,王二虎等抗日戰士,依靠群眾同以中村,楊百順,劉中正為首的日寇漢奸進行殊死搏鬥。他們與地下工作者鄭敬之,秦芳之密切配合,發動群眾,智取槍支,建立武裝,攻佔炮樓,巧殺漢奸,識破叛徒,粉碎“掃盪”……一次又一次挫敗了日寇的陰謀,出生入死,前仆後繼,浴血奮戰,終將敵人消滅。
觀後感想
看了這部影片,我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一股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升。
這些英勇的平原兒女們,憑著一種信念——民族精神,在家鄉的土地上為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他們與敵人鬥智斗勇,用自己的智慧把敵人打得暈頭轉向。當風雲突變馬英被捕時,蘇建梅等人截糧車,毀電線,拔炮樓,讓敵人誤以為馬英仍在城外;在壯丁訓練所馬英與地下工作者鄭敬之密切配合,救出馬大娘,借敵人之手除掉漢奸吳胖子,馬英等人也脫離虎口。更讓我敬佩的是抗日戰士的意志。當蘇建梅被捕時,敵人威逼利誘,嚴刑拷打,這些都未能摧毀蘇建梅的意志,面對揮起的鞭子,面對那一件件令人不寒而慄的刑具,蘇建梅仍面不改色,對八路軍的任何情況隻字未提……
反之,那些漢奸和日寇更令人痛恨之極,他們的言行正與抗日戰士們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蘇建梅與蘇建才同時被捕,面對美色的誘惑蘇建才心意訪惶,終成了叛徒……
抒情結尾
抗日戰士們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波瀾壯闊的`民族解放之歌。同時,影片也告訴我們:要記住這段浴血歷史。
【篇二:南京南京觀後感】
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車南站擁擠的人群中,一對年輕夫婦帶著一個大約三歲的小男孩正准備上火車。年輕夫婦背著沉重的行李。突然,一聲劇烈的警報聲伴隨著飛機的轟鳴聲響起。人群騷動起來“轟-”人們的前方已經冒起了濃煙。只聽見有一位年輕人大叫:“快跑呀!日本鬼子轟炸到這里啦!”
人群如遇到地震似地逃跑。一時間車站里只能聽見婦女的尖叫聲、小孩子和男人的叫喊聲。慌亂中,年輕夫婦與三歲孩子擠散了。年輕夫婦的隨身行李也不見蹤影了。“轟-!”又一個炸彈從天而降,鐵軌斷成兩截,斷裂的鐵軌向上翹著;天橋塌下來,只見橋上的行人跌落下來。他們張著大嘴,大聲的求救聲被淹沒在隆隆的炸彈聲中。幾秒鍾的時間,昔日人來人往的上海火車南站成了血的海洋。
爆炸聲還在不斷的響,人已經差不多跑完了,只留下一些和家人失散、跑不動的老人和孩子。在離鐵軌比較近的一塊空地上,一個三歲小男孩坐在滿是血污的地板上哭著。旁邊躺著許多慘不忍睹的屍體,一連幾個炸彈還在小男孩的身邊發出巨響。這個小男孩的未來是生?是死?我真不敢想像。
現在,雖然人們已經步入21世紀,但地球上還有許多地方站或仍未停歇。戰爭,使別的地區孩子們失去了家園和童年,失去了學習的機會,失去了自己的親人,失去了幼小的生命。我們渴望和平,我們希望世界不再有戰爭,不再有痛苦!
;③ 地雷戰觀後感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地雷戰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地雷戰觀後感1
在暑假裡,我觀看了一部抗日戰爭的影片,名字叫《地雷戰》。在這部紅色影片中,紅軍和民兵們的智慧讓我感慨萬千。
1942年,是抗日戰爭時期最艱苦的年月。那時候,我們敵後的抗日軍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和日本強盜進行了陰陽的斗爭。
當年趙家莊經常遭到敵人的襲擊,趙家莊為了抗擊敵人,組織了一個民兵連。當時的炮彈緊張。民兵們想出用地雷對付敵人。民兵們用智慧造出各式各樣的地雷,有踏雷、絆雷、飛雷、子母雷、碎石雷、頭發絲雷等等。而敵人為了防地雷陣,特地從青島搬來了工兵,用探雷器探雷,於是他們順利的攻入趙家莊。民兵不斷改進地雷,使敵軍無法取雷。在八路軍主力部隊的配合下,經過激烈的戰斗,終於消滅了敵軍。
看了《地雷戰》,我覺得民兵非常聰明,能造出這么多的地雷。為了使敵人無法取雷,趙虎同志特地研究出了頭發絲雷,把假雷與真雷的導火索用頭發絲連接起來。這樣,敵軍只要拔出假雷,真雷就會爆炸。這讓日軍膽顫心驚,怕隨時隨地怕有地雷爆炸。
通過民兵用智慧造出各種不同的地雷對付日軍,從中我也懂得了,不論面對什麼樣的困難,都要用智慧去戰勝它,消滅它。
地雷戰觀後感2
今天,老師帶我們觀看了《地雷戰》這部愛國電影。它講述的是在抗日時期,趙家莊的人民用地雷和敵人鬥智斗勇的故事。
1942年,鬼子又來掃盪了,民兵雖然盡力抗衡,但是鬼子人多,又有精良的武器,而民兵恰恰相反,那可怎麼辦呢?民兵就是有辦法,他們用石頭自己造石雷、踏雷,一踩上就會炸。碎石雷,威力極強,專門封鎖主要的入口。還有真假雷,上面是假雷,下面是真雷,一碰到假雷,真雷就會炸,這招專門對付鬼子從別處調來的工兵。用雷主任的話講,就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死雷活用,四處開花!」還有頭發絲雷,又稱神經過敏雷,敵人的探測器一碰到,就炸?? 太神奇了!看著敵人被炸得落荒而逃,我心裡別提有多解恨了。 但是,可惡的日本鬼子為了對付我們自己製造的令他們發怵的地雷,進村抓了村民,揚稱如果不排雷,就讓村民走前面踩地雷!看到這時,我的一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但我們的民兵還是有辦法,他們發明了蠍子雷,前面的一踩,後面就會炸,把鬼子炸得那個血肉橫飛,哭爹喊娘??看到這時,我心中的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我們的人民用他們的機智與勇敢,又一次取得了勝利!
看完了這部電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每每想起村民踩雷時,他們那種大義凜然,沒有絲毫懼怕,那種不畏生死的精神,讓觀者的我們肅然起敬。我在心裡暗下決心,為了不讓我們的祖國母親再受到這樣的欺辱,現在的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後為祖國的發展做貢獻,讓祖國變得更加富強
地雷戰觀後感3
記得在一個夏天,我隨手翻了翻暑假作業本,就懶洋洋地趴在桌上看電視了。電視上也沒有什麼好看,突然看到電影頻道正在播放《地雷戰》,我就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地雷戰》主要講了在抗日戰爭最艱辛的歲月,日本帝國主義向我抗日根據地進攻,在黨的領導下各村組織了民兵聯防,他們使用最簡陋的武器,用智慧,擺下地雷陣,打得日本鬼子落花流水,粉碎了敵人「掃盪」的陰謀。其中,令我最難忘的是村民們團結合作的精神。抗日時,有的隊員甚至為了不讓帝國主義走到出口時,就壯烈犧牲了。對了,這就是由白大均領銜主演的一位戰將。他說過這樣一句話:「在戰場上,是不分彼此的,只要是壞人,我們就應當把他給殺死。」
是的,那位戰將說得太好了。現在正需要這樣的人去發展創造。對「將計就計」這種做法更為表揚。不管是誰,都要學習這種品質。何況是我們小學生呢?不管是哪位烈士,都有犧牲的一面,而他們的犧牲,是光榮的。
有一首歌謠念得好:「劉胡蘭,13歲,參加革命游擊隊。她為革命犧牲了,你說光榮不光榮?我說光榮真光榮!」每當我念起這首歌謠,就不禁想起烈士們光榮犧牲的情景。我們這一代是跨越世紀的一代,要實現四個現代化,我們就要靠自己去思考、去奮斗!現在雖然生活好了,可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老一輩革命家用鮮血換來的。我們現在就要努力學習,刻苦鑽研,做個對社會、對人民有貢獻的接班人。只有這樣,才能不辜負老一輩對我們的期望!
地雷戰觀後感4
今天我看了一部革命影視電影,名字叫做《地雷戰》,使我深深的應在了腦子里。
電影講述了當時日本侵略者對中國發起了侵略,拿著當時最先進的武器欺負我們中國人,中國人當時沒有先進的武器,就想到了用地雷。可是地雷不是埋在地里的,需要用手扔。但是在游擊隊的幫助下,發明了真正的地雷。
影片中有這樣一段「順口溜」:「鬼子少了咱就干,鬼子多了咱就轉,躲在暗地打冷槍,埋好地雷遠遠看,鬼子挨炸又挨打,一個人影看不見」。這就是民兵們對付鬼子的最好辦法。民兵們就是按照這種打法,和日本鬼子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戰斗。在戰斗中,村民們運用自己的智慧,製造了許多地雷,有踏雷、拌雷、飛雷、子母雷、蠍子雷等等。有了這些武器,每次日寇、黑衣社騎著破爛自行車過來時,只聽「嘭,嘭,嘭敵人就被炸死了。鬼子雖然一次次的'挨炸,但他們並不甘心。他們先用「探雷器」去探雷,然後把雷起出來。但民兵們也有辦法對付他們,他們發明了蠍子雷」。這種雷,當鬼子去起雷時,就會有一個小小的鐵夾子蹦起來引爆地雷,把鬼子給炸死。
通過民兵造出種種讓人意想不到的地雷這件事,我懂得了,要多動腦筋,大膽發揮想像,才能在學習上取得成功。不向困難屈服,爭取報效祖國。
地雷戰觀後感5
暑假裡,我和爸爸一起看了一部叫《地雷戰》的老電影。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一個埋地雷炸日本鬼子的故事。當時,我們國家很落後,日本鬼子來侵略我們。日本鬼子很壞,通過「大掃盪」來搶奪燒殺我們老百姓。我們老百姓組織起來,成立了民兵組織打鬼子,可是,我們沒有槍,打不過他們,鬼子來了,就只能逃跑。後來,在八路軍的帶領下,在鬼子掃盪的路上埋上大家自己造地雷,炸死很多鬼子。這樣,鬼子就不敢隨便來搶百姓的東西了,沒有槍也能打鬼子。
電影里講到,通過大家的想辦法,造地雷的方法可多了,炸得鬼子死傷無數、防不勝防,非常有意思。有巧妙的頭發絲雷,有連串的連環雷,有真真假假的子母雷,還有釘子雷、碎石雷、水雷等,最好玩的是「天女散花雷」,把鬼子炸開了花。
還有,當時的老百姓吃穿都不好,生活得很艱苦,但是,大家都很積極樂觀,相信勝利一定屬於我們,英勇地同敵人戰斗。最後把敵人都消滅了,才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們要更加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沒有戰爭、吃穿不愁,刻苦學習,遇到困難也不怕,相信一定有辦法解決。只有這樣,才能在長大後更好的建設和保衛我們偉大的祖國。
地雷戰觀後感6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了一部軍事題材的電影,電影描述了抗日情景,中國對日本的大反擊,因為中國人民的聰明勇敢,使日本侵略軍節節敗退。在抗日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這部電影就是《地雷戰》。
在這部電影里,日寇不斷地出詭計,不達目的不罷休,但是中國人民為了抗日,想方設法打擊敵人,保護自己,於是想到了地雷,便將地雷埋在地下。敵人知道了我們的計劃,使出花招我們又一次失敗。可是中國人並沒有氣餒,他們使用頭發絲做引線,這樣一來,敵人就不可能挖地雷了。中國人民用這個辦法全面地打敗了敵人。
看完這部電影,不禁想到現在的我們,我的心裡內疚起來。在抗日戰爭時期,那時的中國孩子不僅沒有書讀,有時就連溫飽都成了問題。試問如果說我們生在那個時期,我們又會怎麼樣呢?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還有許多孩子在家裡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完全沒有想到爸爸媽媽的操勞與辛苦,只是一味地享受生活,每當想到這里,我不禁慚愧起來。
不過我還是得感謝它,因為是它讓我醒悟,面對舒適和辛苦,許多人會尋舒適,可他們還不明白,舒適只會給他們帶來一味地享受,最後導致了心中的後悔。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上,我們不僅要勇往直前,還要做出正確的選擇。
地雷戰觀後感7
今天中午,我們全體同學觀看了一場非常有趣的電影,這部影片的名字叫做《地雷戰》。
這是一部關於抗日的影片,當時日本人非常殘暴、凶惡,見了房子就燒,見到人就殺,見到財寶就搶,而我們的軍隊也毫不退縮,勇敢地跟日本鬼子搏鬥。但是日本人的武器比我們先進,所以不管我們怎樣也打不退兇殘的敵人。於是,我們開始研製自己的武器——地雷。我們勇敢的戰士先後研製出了地雷、水雷、連環雷、天雷、蠍子雷、吐水雷、延時雷、土化學雷很多很多種。我們把地雷埋在地下,天雷安在樹上,吐水雷放在水裡……把日本鬼子炸得頭破血流、狼狽而逃……我們勝利了!
看完這部精彩的電影,我想了很多很多。我想那些勇敢的戰士們為了保護我們的家園,不怕流血,甚至不怕犧牲,才換來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我怎能不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以後做祖國的棟梁之才?每當我看見鮮艷的紅領巾,我便立刻想起了那些為我們流血犧牲的老戰士們、老前輩們,沒有他們,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哪裡來的呢?
從這以後,我下決心要刻苦學習,長大後把國家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不讓任何國家侵犯我們這幸福、美好的家園。
地雷戰觀後感8
地雷戰第二部《地雷戰之剿匪鋤奸》終於在齊魯台上映了。講了地雷大王趙小棟率領手下游擊隊員配合八路軍開展地雷游擊戰,在山區、公路以及日軍據點內外,神出鬼沒襲擊日偽軍,使日偽聞風喪膽。使我看到了解放前我們中國人民是怎樣用鮮血捍衛我們的國家領土,不讓侵略者來佔領我們的土地的生死抗爭,頑強抗日的精神。
地雷大王趙小棟,發明了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地雷有什麼水裡漂的,天上飛的,在地里的,海、陸、空三方俱全,比如什麼:「連環雷、子母雷、滾石雷,角雷,孔明雷,浮雷,水雷等等……」樣樣俱全。炸的小鬼子屁滾尿流,滿地找牙,哭爹喊娘。
我最想說:「趙小棟,你不愧是地雷大王呀!擁有這個稱號,當之無愧。你發明的這些地雷炸的小鬼子死無葬身之地,立了大功。你用地雷把侵略者給炸出了我們的境界,轟出我們國家的領土。使我們國家恢復了往日的寧靜與和平,同樣也使我們國家沒有了硝煙和戰爭。讓我們永遠記住為了保衛國家而勇於獻身的烈士們,帶領中國人民解放全中國的偉大領袖毛主席,讓我們給他崇高的敬意吧。」
地雷戰觀後感9
晚上,我在電腦上看了《地雷戰》這部影片,這是我第一次看抗日戰爭題材的老電影。
影片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以趙家莊為首的幾個村莊的抗日根據地,反抗和打擊日偽軍的襲擊和掃盪的故事。由於敵我力量懸殊,區武委會雷主任和趙家莊民兵隊長趙虎依靠群眾,想出了對策。一方面聯合了幾個村莊的民兵,壯大武裝力量;更巧的是另一方面:布下地雷陣,用土造的地雷打擊日軍。
主人公趙虎研製和創新了許多雷——子母雷一石多鳥,打擊面廣;碎石雷另一個雅名叫"天女散花",顧名思義可見其厲害;頭發絲雷的引線是頭發,非常隱蔽……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驚得草木皆兵。若喪家之犬的敵人請來了工兵來掃雷,攻入趙家莊,大肆燒殺搶掠。趙家莊的民兵總結了教訓,不斷改進地雷技術,使敵方工兵無法掃雷,甚至發明了專門用於偷雷者的"防偷雷".最後在在八路軍主力部隊的配合下,經過一場激烈的戰斗,全殲進犯的敵人。
影片人物形象質撲,劇情生動感人,看了後感受極深,我覺得比看書的效果要好。抗日戰爭是一場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戰爭,日寇犯下的滔天罪行和中國人民遭受的巨大災難我們永遠不能忘記,《地雷戰》對我們這一代人有很好的教育作用,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是面對懸殊的敵我力量,不能蠻干要"智斗",這才是上策,趙家莊的地雷戰可算是典型。
地雷戰觀後感10
在十一國慶假期里,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地雷戰》。看了這部電影,民兵的機智、勇敢和愛國的精神,讓我由衷的敬佩。
事發生在一九四二年抗日戰爭最堅苦的年月,在武器裝備都沒有敵軍先進情況下,趙家莊民兵們齊心協力,以智慧和勇氣與日本鬼子進行了一場激烈的地雷戰。在與敵人鬥智斗勇的過程中,民兵們發明了幾十種地雷,「踏雷」、「絆雷」、「真假雷」等,讓敵人防人不勝防,吃過十幾次苦頭的敵人當然不甘心,狡猾的敵人也想盡了各種辦法來對付這些地雷,他們甚至讓百姓在前面踩雷,但這仍然無法難住那些聰明的民兵,為了百姓的性命,民兵們又發明了「蠍了雷」,不僅成功救出了百姓還打了個勝仗,讓敵軍個個草木皆兵。
看了這部電影,讓我感到在當年的抗日戰爭中,人民為保衛自己的家園,不畏犧牲,殊死拼搏的精神,紅軍為堅守祖國,不被別人欺凌,奮力抗日的艱苦,也讓我感受到了中華人民的智慧和氣魄。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和人民團結一致的努力下,終於將侵略者趕出了我們的國土。
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但我們一定要學習他們這些知難而上、堅持不懈、不屈不撓的精神。以後我碰到了困難、挫折,也要像哪些民兵一樣,還有什麼困難能夠難倒我呢?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兒女,我要珍惜眼下和平、幸福、美好的生活,好好學習,學好本領,為祖國未來的繁榮富強出一份力。
地雷戰觀後感11
今天,我觀看了一部以紀念抗戰勝利為主題的電影,叫《地雷戰》。這部電影的主要故事是這樣的:
在抗日戰爭較為辛苦的 1942 年,膠東抗日根據地邊緣村莊趙家莊等地常常受到日軍的突襲,為了減少損失,區委會雷主任和趙家莊民兵隊長趙虎集合群眾的智慧,想出應對日軍的辦法,他們聯合附近幾個村莊組成民兵聯防壯大武裝力量的同時,用土製地雷組成各式各樣的地雷陣,給日軍以沉重打擊。
日軍為對付地雷陣,搬來工兵 攻入趙家莊燒殺搶掠,民兵及時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不斷改進制雷技術和布雷方法,使得日軍防不勝防。進入麥收季節,日軍想趁民兵搶受麥子時一舉拿下趙家莊,不想民兵早已設下布局更精妙的地雷陣。把敵人全部打敗了,最終取得地雷戰的勝利。
看了這部電影,我覺得趙虎是個善於動腦筋的人,他發明了很多地雷:子母雷、頭發絲雷……每一個地雷都能給日本鬼子一個沉重的打擊。我從趙虎的身上學到了:遇到任何事要動腦筋解決問題,不能把困難留到最後,要依靠大家的智慧,向廣大人民群眾學習。我覺得人民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就能想出更多的制雷技術和布雷方法,就能給日本鬼子一個個沉重打擊。
結合我們現實生活的實際,只有依靠集體的力量,依靠大家的智慧,我們才能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一個又一個成績!
地雷戰觀後感12
暑假裡,我在小世界電影院觀看了一部精彩的戰爭片《地雷戰》。
該片主要敘述民兵們用地雷戰打擊鬼子的故事。抗日戰爭時期,膠東根據地邊緣村莊趙家莊等村莊常受日偽軍的襲擊、掃盪。為此,全村村民商討了一番,決定把幾個村莊的民兵組成聯防隊,並用土造的地雷封鎖了附近的日偽軍據點。為對付地雷陣,日軍特地從青島搬來了工兵,於是他們順利地攻入趙家莊,大肆燒殺搶掠。民兵不斷改進地雷,使敵軍無法取雷。趙虎領導聯防民兵巧妙地擺放地雷,用子母雷、釘子雷、連環雷、碎石雷、鐵夾子雷、頭發絲雷等各式各樣的地雷打擊敵人,到處都成為敵人葬身的墳墓。在八路軍主力部隊的配合下,經過激烈的戰斗,終於全殲進犯之敵,從而有力地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
看了《地雷戰》,我覺得民兵很聰明、很機智,竟能造出這么多式樣不同的地雷。就拿頭發絲雷來說吧,為了使敵人無法取雷,民兵特地將假雷與真雷的導火索用頭發絲連接起來,這樣,敵軍只要拔出假雷,真雷就會爆炸,日軍做夢也想不出這么多花樣的地雷,於是他們膽顫心驚,隨時隨地都害怕地雷。
通過民兵造出種種讓人意想不到的地雷這件事,我懂得了,要多動腦筋,大膽發揮想像,才能在學習上取得成功。
我們不僅要勤動腦,還要使祖國強大,否則別的國家就要來侵略。作為小學生,一定要發憤圖強,勤奮學習,長大了才能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地雷戰觀後感13
電影,我相信每個人都看過,但是,大家的感觸都不一樣,今天,我觀看了《新地雷戰神勇小子》這部電影,心裡久久不能平靜。
這部電影主要是講戰爭時期,年紀小小的麥包為了查探日本鬼子的秘密,決定混入日軍做卧底幫八路軍找出漢奸、救出村民的故事。
一開始,八路軍派來的另外一位內奸把麥包的父老鄉親們關進監獄,卻把麥包留了下來,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麥包懂得耳語。在偵查日軍情況的同時,麥包還不斷的把他收到的重要情報傳遞給他的爸爸和部分沒有被關起來的村民,讓他們做好提防准備。如上一次:日本鬼子請來了掃雷專家,機智的小麥包趁日軍打牌的時候,說:「我烤雞給你們吃。」然後不斷加柴、點火,最後把煙囪一開一關的,順利的把耳語傳給鄉民們,愚蠢的日軍還以為麥包救了他們的命。鄉民們做好准備後,成功救出麥包的父老鄉親,順利的找出日軍派來的漢奸——蔡丁,把日軍統統消滅了。
我們現在只有好好學習,長大後發明先進的武器,才能使自己的國家強大起來,不讓其他國家搶占我們的領土!
地雷戰觀後感14
成功不是終點,失敗不是終點,只有勇氣是永恆的。聽到這句名言,每個人都必須在第一時間想到戰爭!今天下午的班會課看了一部關於戰爭的老電影,那是《地雷戰》。老師說《地雷戰》是一部由打敗日本侵略者的美國中國人製作的紀錄片。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在抗日戰爭時期,人們製造地雷是為了打倒魔鬼,但是我們的軍隊因為缺乏物資而找不到這么多地雷。黃村是最大的鬼子聚集地,黃村旁邊有趙家莊,是我們八路軍的聚集地。由於缺乏材料,沒有辦法製造銅礦,我們軍隊的礦主用石頭和煤製造了許多礦山。因此,讓敵人的掃盪失敗,因為我們已經獲得了更多的武器,因為他們的失敗。我們在上次戰爭中的勝利!
在他們那個時代,那裡的許多孩子吃不下肚子,睡不著覺,而且經常因為戰爭和物質匱乏而挨餓。但是當時我們的八路軍沒有放棄,而是繼續想辦法打倒敵人,為我們的中國創造更好的條件。也是因為八路軍抗日的堅強和頑強,我們創造了我們現在擁有的美麗中國,他們默默地犧牲了。看完這部電影後,我想我們一定要像抗日戰爭時期的八路軍一樣,堅強地做事。我仍然記得有一次,因為我的腳在跳舞時受傷了,因為這個小東西,我有了放棄跳舞的想法。現在想想,我真的不應該!
所以看完這部電影後,我想我們必須堅強和堅定,才能擁有明天的榮耀!
地雷戰觀後感15
《地雷戰》是一部非常經典的抗日戰爭影片,每次看完都會令人回味無窮。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在1942年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在黃村與日本鬼子的戰斗。那時八路軍的武器十分落後,很多戰士都沒有槍,只有大刀和長矛,而日本鬼子的武器先進,氣焰十分囂張。在敵我戰鬥力量相差懸殊的情況之下,八路軍發動和團結廣大群眾不畏敵人,協同坐戰,發明和自製了許多種地雷,對付日本鬼子,狠狠地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最後取得了重大的勝利。
電影中最讓我難忘的場面是:秋收的季節,八路軍和村民們為了不讓日本鬼子把糧食搶走了,連夜搶收糧食。為了拖延和阻擊敵人的追趕,八路軍和老百姓預先在敵人來的路上埋好了地雷,當大批鬼子趕來時,「轟」的一聲巨響,緊接著第二顆,第三顆地雷都響了,炸得日軍鬼哭狼嚎,糧食被我們順利地轉移走了。。。。。。另一個讓我難忘的情節是日本鬼子把抓到的村民們當成先鋒,踩地雷,幸好機智的八路軍提早意識到這一情況,專門針對發明了一種地雷,這種地雷被踩了之後,不是被踩的地雷炸,而是後面的地雷炸,結果炸死的還是鬼子,而村民們被八路軍救下了。
影片給我最深刻的啟示是:我們一定要發揮聰明才智,不畏條件落後,環境艱險,機智勇敢,同心協力克服困難,取得勝利。自古以來,我們中華民族都有這樣崇高的品德,占勝了一個又一個的敵人,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的險境。這些美德,值得我們年青一代不斷學習,繼承發揚,讓我們的國家更強盛。
④ 抗日戰爭影片《雞毛信》觀後感
今天,我在學校觀看了抗日戰爭影片《雞毛信》。這部電影講的是12歲的海娃克服重重困難送一封雞毛信的故事。下面是我為您收集整理的抗日戰爭影片《雞毛信》觀後感,歡迎閱讀!
篇一:抗日戰爭影片《雞毛信》觀後感
《雞毛信》的確是一部很好的電影,這是部老片,是1954年上映的。
《雞毛信》講的是一個小孩叫海娃,他的爸爸要他去送雞毛信(我現在才知道信上插雞毛事什麼意思,是這封信很重要的意思),但是他遇見了日本鬼子,他把雞毛信藏到了羊尾巴後面,他被日本鬼子捉了,他要逃出去,但是又被日本鬼子抓住了,日本鬼子讓他帶路帶到另一個村子,然後海娃把日本鬼子帶到了陷阱里,他把信交給了張連長,海娃受了傷,也因為累、餓所以暈倒了,因為海娃的信送的及時,張連長帶人把小鬼子的炮樓給端了,日本鬼子就全軍覆滅了。
日本鬼子雖然很可恨,但是偽軍更可恨,竟然跟我們的敵人日本鬼子一起禍害中國,實在是太可恨了,竟然背叛自己人,來投靠敵人,根本沒資格當中國人,更沒資格在中國出生!
海娃的勇敢、聰明、機智所以才會從日本鬼子手裡逃出來,不過因為他的粗心大意把雞毛信給弄丟了,所以他又回去找,結果被日本鬼子抓住了,不過因為他的聰明,欺騙了日本鬼子所以才躲過了一劫,海娃騙了日本鬼子差不多兩天,真是不容易啊!正因為這樣他做了一件大事,也才能顯示他的聰明和機智!我非常佩服海娃,他在日本鬼子面前一點也不驚慌害怕,如果我是海娃,我也會像他一樣機智勇敢和鬼子周旋到底,誰敢侵略我們的國家,我們就把誰給趕出去!讓他知道我們也不是好欺負的!
篇二:抗日戰爭影片《雞毛信》觀後感
今天晚上,在我看電視上的戰斗片時,我便想起了在《小學語文-課文同步與拓展》上的一篇文章,名字叫:《雞毛信》。下面,就讓來為大家講講這篇故事的大致內容吧!
海娃是“龍門村”的一個兒童。一天,他正在樹底下放哨,突然,爸爸著急的跑過來遞給海娃一封信,要讓他馬上送到王三庄的張連長手裡。那可是一封“雞毛信”,是非常緊急的。於是,他便趕著羊群上了路,可他萬萬沒有想到鬼子和自己碰了個頭。鬼子來了,那雞毛信怎麼辦?這時,他靈機一動,把雞毛信藏在了那隻帶頭老綿羊的尾巴下,然後趕著羊群繼續走。
日本鬼子看見了,便給他搜身,但是當然是一無所獲。海娃本來要逃走,但是鬼子們想要吃烤羊肉,便伸手去抓羊了,不過,那隻老綿羊並沒有被捉住,這可讓海娃鬆了一口氣。於是,他趁鬼子睡熟的時候,躡手躡腳地逃了出去,但是沒想到又被日本鬼子給抓了回來,還要讓他帶路。不過,小海娃憑著自己的機智和勇敢,逃脫了,連日本鬼子也被打死了。但是,海娃自己卻中了一槍,昏了過去。在醒過來之後,張連長還表揚他是小八路,小英雄呢!
讀完了這篇短文,我十分佩服海娃的機智和勇敢。他不怕危險,用自己的智慧把雞毛信成功的送到了張連長的手中,完成了爸爸交給他的任務。在我的心裡,他就是一名實實在在的八路軍戰士,一位勇敢的小英雄了。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也要像小海娃一樣,不要失去自信心,要用智慧和勇氣來打敗它,這才是最棒的!
篇三:抗日戰爭影片《雞毛信》觀後感
在學校的電影課堂上,我觀看了《雞毛信》這部電影,影片中海娃那機智勇敢、愛憎分明、勇往直前的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
在抗日戰爭時期,龍門村的放羊娃一一海娃是兒童團團長,一夭,當游擊隊隊長的爸爸要海娃送一封重要的雞毛信給八路軍的張連長,當他趕著羊群走在半路上時,突然看見了迎面而來的日本鬼子,海娃急中生智,撲到了一頭大肥羊身上,將雞毛信拴在了它的大尾巴下,輕易地躲避了鬼子的搜查,後來,鬼子讓海娃給他們帶路。
晚上,日本鬼子把海娃的幾只羊抓來烤著吃,海娃擔心雞毛信保不住,就悄悄地拿了雞毛信溜了出來,勇敢的海娃向八路軍駐地跑去,快到時卻發現不小心把雞毛信給弄丟了,粗心的海娃只好返回原路尋找,信是找到了,可海娃卻又被鬼子抓去帶路了,怎樣才能把雞毛信交給張連長呢?嘿!有了,聰明的海娃把敵人帶進了包圍圏,八路軍一舉殲滅了敵人,但海娃卻不幸受了傷,信終於交到張連長的手裡,原來那是一封打人敵人炮樓的路線圖和計劃。由於信的及時送達,海娃醒來時,敵人的.炮樓己被八路軍打得落花流水。從此,大家把海娃叫做小英雄。
小英雄海娃的機智、勇敢精神,深深打動了我,我一定要向小英雄海娃學習,做一個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好孩子。
而且,我們要珍惜現在的每一天,那是多麼的來之不易呀!作為新世紀的我們,要為祖國的繁榮努力學習,以先輩留下來的事跡為榜樣,將我們學到的全部智慧和力量回報給社會,使袓國更加富強。
篇四:抗日戰爭影片《雞毛信》觀後感
《雞毛信》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一個叫海娃的放羊娃,為了把雞毛信安全的送到張連長的手裡,與可惡的“貓眼”等其他鬼子鬥智斗勇,當海娃累的不省人事時,想到了爸爸的囑咐,振作起來。堅持送信。最後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把雞毛信送到了張連長手上。但是,他已經累的天旋地轉了。
看完這部電影,我思潮起伏,仔細想想我們,遇到什麼事情,都鑽到爸爸媽媽的背後,讓爸爸媽媽幫我們解決。自己每天想在蜜罐里生活一樣,卻曾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爸爸媽媽離開了我們,我們怎麼辦,沒有爸爸媽媽的幫助,我們就像一個個柔弱的螞蟻,任人宰割的羔羊。再看看海娃,遇到什麼事情,都冷靜處理,認真思考;遇到什麼事情都不會放棄。在日本鬼子的刺刀下,海娃依舊那麼冷靜,任憑日本鬼子怎麼打罵,他也不說,氣得日本鬼子團團轉。在自己體力微乎其微時,還堅持不懈,繼續送信。再看看我們,如果我們是海娃,在日本鬼子的刀下,我們肯定會淚流滿面,把所有事情都招了,並做日本鬼子的走狗,在日本鬼子身旁點煙倒酒。多麼可恥啊!
都說我們是新時代的小孩,但我們卻身在福中不知福,不但對現狀不滿,還和別的同學攀比誰的衣服更漂亮些,這些就比以前的小孩差了十萬八千里遠,以前的小孩為了報答祖國努力學習,而我們卻連報國都沒想過。所以,請我們新一代的小孩子們,要靠自己的雙手開辟新世界,更要努力讀書,長大後報答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