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題材 » 法國電影中法戰爭
擴展閱讀
國外最新恐怖電影 2025-04-16 17:11:43
電影中的勵志英語句子 2025-04-16 17:02:23
看下一場電影怎麼說 2025-04-16 16:49:30

法國電影中法戰爭

發布時間: 2025-04-10 00:23:22

㈠ 鎮南關大捷消滅了多少法軍

自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以來,清政府在與西方列強的交戰中,大都是以失敗而告終。其中,鎮南關大捷算是為數不多的幾場勝仗之一,它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大捷。

這場戰爭發生在1885年3月,也就是清光緒十一年,它是整個中法戰爭中的一場戰役。

當時,法國軍隊不顧清政府的反對,強行進攻越南,並強迫越南訂立法安《順化條約》,意圖讓越南脫離中國的藩屬地位,變成法國的殖民地。消息傳回國後舉國嘩然,慈禧太後只好下詔向越南派兵,中法戰爭也由此拉開序幕。

此後近一年半的時間里,清軍與法軍在越南展開多次交鋒,但由於清軍軍心渙散、武器落後,所以在交戰過程中幾乎是節節敗退,最後讓法軍一口氣打到了中越邊境,並且成功攻破了清政府的邊境重鎮鎮南關。

關於這場戰役究竟消滅了多少法軍?目前有三個版本的說辭:

第一個版本是清政府的官方說法,他們在報告中聲稱“斃匪千餘,斬首數百,傷者不計其數,洋人自謂入中國以來,未有如此次之大敗者。”也就是說,這場戰役共打死法軍約一千多人。

第二個版本,是法國軍方的說法,他們在報告中宣稱:“在這場戰役中的第一天,法軍總共死4人、傷25 人;第二天總共死70 人,傷188人。”這樣算下來,這場戰役法軍共計戰死74人,傷213人。

第三個版本,是越南方面的說法,他們聲稱在打掃戰場時,發現戰場大概一千個首級中有一百多個見真鬼頭,也就是法國人的屍體;最後他們一共看到有三百多具法國士兵屍體被拉出去示眾,所以法軍的死亡人數應該在300人左右。

那麼,究竟哪一方的數據更可靠呢?我個人覺得越南方面的數字更可靠,因為中國方面為了彰顯自己的勝利,自然免不了會有些擴大戰果;而法國方面為了挽回臉面,自然免不了要把損失往小的報,而越南方面並沒有這兩方面的顧慮,所以相對要更客觀一些。

㈡ 《龍之戰》

                                                            《龍之戰》                                                                                        周日我看了一部《龍之戰》的電影,電影講述了清末時期馮子材帶領萃兵奪回被法軍搶占的鎮南關的事件。                                                                                                                         本片講述了·1885年法國進攻我國越南涼山粹帥馮子才率領廣西狼軍奮起反抗,經過了幾度的殊死搏鬥最終取得勝利的英雄事跡。 

1884年法夷奪走了我國廣西一帶的鎮南關,年過70的老將軍馮子材帶領萃軍勇奪鎮南關。可是萃軍的武器殺傷力弱,所以屢戰屢敗。李鴻章得知馮子材戰敗的消息,就譏諷馮子材四不能戰:「年老體衰,力不從心,不能戰一也;腹中無墨,胸無韜略,不能戰二也;兵械簡陋,殺傷力弱,不能戰三也;萃軍狼兵,戰法過時,不能戰四也。」但後來馮子材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關於他的「四不能戰」完全是污衊!

一開始法夷們關著一批萃兵做人質,法夷要求萃軍必須拿金銀珠寶來換他們,馮子材不同意。夜裡萃軍殺入文淵城,把城裡的萃軍都解救出來了。後來尼格里帶法軍軍隊直攻大青山,馮軍得知這事,日夜不停的趕往大青山。一到大青山,他們就在此安營紮寨,萃軍造了三個防禦陣地,第一部分是戰壕,第二部分是長牆,那第三部分就是軍營了,一切准備就緒,就等敵人送上門來。

法軍的炮彈如同雨點一樣打在萃軍的身上,就在這時,馮子材身先士卒發出狼一般的咆哮,率先率領兩個兒子躍出長牆,沖向法軍,全軍感奮,一齊出擊。馮子材掄起大刀,左沖右突,奮勇殺敵,全軍將士士氣大振,潮水似的湧出門,一起殺入敵陣,刀劈槍挑,法軍被驚得目瞪口呆,瞬時亂了方寸,一個個丟盔棄甲,四處逃竄。

馮軍並沒停下,繼續奮勇拼殺,直沖鎮南關,最終奪回了鎮南關,消滅法軍一千多人。

鎮南關之戰,是中法開戰以來最大的一次戰役,從根本上改變了中法戰爭的局勢,使中國反敗為勝。

    電影演完了,馮子材那句:「廣西狼兵雄冠天下,靠的是同心協力,決死相拼!」讓我記憶猶新,馮子材真是我國偉大的抗法民族英雄呀!                                                                          本片充分的展現了清朝光緒年間由於慈禧太後垂簾聽政獨斷專行的行為所導致當時清政府的軟弱無能,軍事力量日漸衰敗因而形成了兵無鬥志任人宰割的難堪局面。

      馮子才的一生始終都在履行著為國盡忠的光榮職責從來沒有些許悔意,他的這種舍小我以成就整個國家的純高的品德值得我們後輩所學習與傳承。                                                                                                                                                                                                                                                                                                             七四班------------- 張開源

㈢ 有關中國近代史,都有哪些電影

滿意請採納,謝謝
近代的一些比較經典的影片如下,近幾年影視劇中那些較俗的省去。
1840鴉片戰爭 、1856第二次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林則徐》
1884年中法戰爭《虎嘯南天》
1894中日甲午戰爭 《甲午風雲》
1898年戊戌變法 《譚嗣同》、《垂簾聽政》
1900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火燒圓明園》
1911年辛亥革命 《孫中山》、《末代皇帝》
1919年五四運動 《我的1919》
1927年至1937年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 《長征》
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戰爭 《南京南京》《東京審判》
1945年至1949年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 《開國大典》
觀《虎嘯南天》有感
今年暑假我觀看了《虎嘯南天》這部電影,《虎嘯南天》主要是再現了1884年中法戰爭這段歷史,雖然我們在教材中也學習過這段歷史,但是也只是了解大概,真正觀看了這場電影,他帶給我的震撼與啟迪是巨大的.
《虎嘯南天》這部電影氣勢宏大,場面精彩壯觀,在演繹重大歷史題材的電影中,堪稱典範。尤其是電影中的幾個場面。1885年1月底,法軍主力7000餘人在船頭一帶向廣西邊境大舉進軍。就在這個時候,馮子材率軍趕到前線,毅然擔負起保衛祖國西南邊疆的重任。行前,他祭別祖先,囑托家人:萬一軍有不利,百粵就非我所有,要帶家眷、奉香火馳歸江南祖籍,永為中國民,免得受外人奴役。他還把兩個兒子帶在身邊,准備萬一戰死沙場,好料理後事。馮子材以七旬高齡,素孚眾望,召集各路將領開會,勸告大家消除派系成見,以國事為重,同心協力保衛國家。在會上他被眾將公推擔任前敵主帥。在戰斗中,馮子材率士卒身先士卒,激勵將士猛烈搏鬥,終將法軍擊退,遏阻了法軍對中國邊境的窺伺。而就在前線中國軍隊取得重大勝利的同時,背後腐敗的清政府卻與法賊締結和約,割地賠款,成了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生的奇怪結果.
看到這里,我既激動又氣氛,激動的是一百多年前我們還有如此英勇的戰士,如此英勇的老同志在前線奮戰,拋頭顱灑熱血,感天動地,氣氛的是最後為啥還會出現這樣的戰爭結果,實在不能讓人接受,氣憤之餘,讓人對無能的清政府更添一份唾棄。
如今中國近百前的歷史悲劇,雖已為過去,但它幾乎是一部中近代史的縮影,一個可悲可泣的歷史教訓,當引起後世的無限深思!沒有一個強大的祖國,中華民族何時揚眉吐氣!
試看今朝,美國一家獨大,他想打誰就打誰,朝鮮戰爭,阿富汗戰爭,南斯拉夫戰爭,伊拉克戰爭,中東動亂等等,都是打著給人家帶來和平的謊言發動的。多少百姓無家可歸,多少妻兒老小慘遭塗炭,有誰給他們做主,有誰給他們撐腰,沒有,因為他們沒有一個強大的祖,這就是強權,沒有理可講的。
滄海橫流,驚濤岸,似乎還在默默地唱著一支早已消逝的悲歌……中法戰爭雖然已經過去一百多年,但他記錄著清王朝的腐朽無能和中華民不可屈辱侮的民族氣節!如今,在這個弱強食的世界裡,我們要牢牢記住,落後就要挨打,要想不被欺負,就要有一個強有力的國家領導集團,帶領全民搞好建設,增加教育和科技投入,提高綜合實力,把我們的家園建設的無比強大。作為一名當代中學生,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虎嘯南天》這部電影喚起了我對歷史的學習興趣,激發了我對學習的熱忱,過去我貪玩逃課,今天我深深地感到自責,開學了我更應該努力學習,將過去不努力的損失彌補回來 ,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將來投入到國家的建設中來,為實現富強中國夢而努力.

㈣ 有部電影是清朝和法國人打的叫什麼名

電影我倒是不知道,但是電視劇有,叫做台灣第一巡撫劉銘傳、還有一個比較詳細點的,是有個叫劉永福的帶領黑旗軍抗法,台灣1895。雖然名字看上去是講甲午戰爭後台灣事情,但是一開始是講中法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