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題材 » 美國和波黑戰爭電影
擴展閱讀
愛奇藝電影怎麼藍牙傳 2025-04-01 20:55:10
反恐精英電影劉德華 2025-04-01 20:54:31
小學生的動物電影有哪些 2025-04-01 20:54:17

美國和波黑戰爭電影

發布時間: 2025-03-27 15:39:55

❶ 有什麼美國戰爭電影好看

有不少。像布魯斯威利斯的《太陽之淚》,05年大熱的《鍋蓋頭》。反映波黑戰爭的《深入敵後》。反映美蘇爭霸的《獵殺紅色十月》《K-19寡婦製造者》。

❷ 求片名,一部美國電影,特種兵救一名美國女記者,是在塞爾維亞.波黑戰爭期間.有一個場景就是一名美國士兵和

無主之地 No Man's Land

劇情梗概:
故事發生在1993年,正是南斯拉夫內戰的最高峰。
某夜,一對到前線探查的克羅埃西亞士兵在大霧中迷路了,他們只得等到黎明再做行動。士兵們開著玩笑,很快就墜入了夢鄉。第二天一早,當燦爛的陽光碟機散了迷霧,他們方才發現已經身處戰線的最前沿,不遠處就是敵方塞爾維亞人的軍營。
塞族人發現了他們的蹤跡,很快對他們發動了進攻。寡不敵眾之下,只有一名克羅埃西亞士兵西基倖存下來,他躲進了一條處於兩軍交界處的廢棄的戰壕里。這片地方被稱為「無主之地」。塞爾維亞人派出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兵帶著新丁尼諾搜索戰壕。他們把一名克族士兵塞拉的「屍體」放在一枚地雷上,布置成一個陷阱,只要有人稍微搬動屍體就會引爆炸彈。當他們完成這項精心策劃的工作後,發現剛才還在的一枝步槍不見了,這時憤怒的西基從戰壕里跳出來,打死了老兵,打傷了尼諾。而他自己也受了傷。
於是現在就變成了西基和尼諾兩個人的直接對峙,但看來暫時他們誰都無力完全打敗對方。他們只能棲身在戰壕中等待機會。最令人意料不到的事發生了,被作為陷阱誘餌的「屍體」塞拉竟然逐漸蘇醒過來,原來他並沒有死,只是被打暈過去,受了傷。然而現在他們都陷入了一個極端尷尬的境遇中,只要塞拉一動,地雷就會爆炸,他們三人都將命喪黃泉。西基和尼諾只能為了擺脫這一困境而協調合作,共同努力。尤其重要的是他們必須讓塞拉保持安靜,靜止不動。並等待著救援。
顯然這兩個來自對立陣營的人之間充滿了敵視和仇恨,但為了打發時間他們還是開始了不那麼友好的交談。他們驚訝地發現兩人曾經喜歡過同一個女人,這一巧遇似乎令氣氛一度緩和。但很快西基和尼諾又陷入了更激烈的爭吵中,他們互相指責對方的國家首先挑起了戰爭,破壞了平靜的生活和美麗的家園。
他們的困境終於引起了雙方部隊的注意。克族和塞族人都向聯合國維和部隊求救,法國藍盔部隊的馬錢德軍士聞訊後趕來解決問題。但是最高司令部卻不準他介入這起敏感事件中。司令部里索福特上校正忙著與性感的女秘書調情游戲,根本無心管這樁棘手的麻煩。熱心的馬錢德決定不顧上級命令,盡其所能的幫助兩個可憐的士兵。但是他發現行動起來困難重重,這里的大部分人都不會說法語,溝通存在嚴重問題,而聯合國維和部隊的官僚主義作風也令他無法取得進展。他試圖勸說兩人離開戰壕,但西基堅決不願拋下地雷上的戰友塞拉。在上司的嚴厲威脅下馬錢德只好一籌莫展地離開戰壕,他一走兩人之間的沖突再度升溫。
在歸途中馬錢德遇上了聞風而動的某國際電視頻道的女記者簡,她決心緊緊抓住這一好素材,於是威脅要將這種「不幹涉」行動曝光。馬錢德只好帶著她返回戰壕,並向上級報告,找來了炸彈專家。在新聞媒體的介入之下,這條小小的戰壕變成了世界關注的焦點。索福特上校看到這一事件逐漸白熱化,只能為挽回維和部隊的形象親自前去處理。
局勢似乎變得越來越失控了,每個人都各懷目的地試圖解決這一問題。但是可憐的塞拉還能堅持多久呢?炸彈是否會爆炸?西基和尼諾會不會殺死對方?這真是荒謬的一天……

❸ 有什麼二戰坦克電影推薦

以下是一些關於二戰坦克的電影推薦:
1. 《狂怒》飢顫(Fury, 2014) - 本片由布拉德·皮特主演,講述美軍坦克組在歐洲戰場上的故事,描繪了坦克戰爭的殘酷和士兵們的勇氣。
2. 《熔爐》(White Tiger, 2012) - 本片磨亂由德國導演拍攝,講述了一名蘇聯士兵和一輛神秘的德國坦克之間的戰斗故事,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影片向觀眾講述了戰爭的本質——人性。
3. 《鋼鐵巨獸》(The Beast, 1988) - 該片講述了一支蘇聯坦克隊伍在阿富汗的反擊戰,他們要對抗一個在山脈中躲藏的游擊隊。
4. 《血色鋼鐵》(Land of Mine, 2015) - 本片講述了德國戰敗後在丹麥的英雄故事,包括那些被迫在海灘上清除地雷的德國士兵,這個故事向人們扼要地展示了戰爭的毀滅性。
5. 《洛剋星救援爛游敗》(The Peacemaker, 1997) - 故事發生在波黑戰爭結束後的1996年,馬特·戴蒙飾演的美國軍官與尼古拉斯·凱奇飾演的俄羅斯特種兵在一輛美國M1A1坦克和一個被偷走的核彈頭上進行協商。
6. 《戰爭機器》(War Machine, 2017) - 布拉德·皮特為主演的荒誕戰爭劇,這部電影以阿富汗戰爭為背景,關注的是軍隊內部政治的問題。
7. 《獅子王的榮耀》(Lion of the Desert, 1981) - 本片講述了一名利比亞抵抗運動領袖穆罕默德·法里德與義大利軍隊的故事,並特別注重呈現坦克戰斗。
總的來說,這些電影都將坦克作為戲劇性故事的核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❹ 求一部電影名字,大概1年前看的,講述一個美國退役的校級軍官獨自居住在山裡,遭到敵人報復的事

殺戮季節
《殺戮季節》 根據2008年好萊塢黑金名單上榜劇本《彈片》拍攝。講述了兩個參加過波黑戰爭老兵的故事
一個來自美國,一個來自塞爾維亞
在洛基山脈的荒野叢林里
進行著一場殊死搏鬥…
耐鬧福特,美軍退伍老兵。曾在波黑前線參戰的他,現在只想修好自己的叢林小屋,療以忘卻戰爭的痛苦回憶。
賽爾維亞老兵科瓦奇的出現打破了寧靜。為解多年的仇恨,他一直在尋找著福特的蹤跡。叢林中貓捉老鼠的游戲開始了!這是福特與科瓦奇兩個人的第三次世界大戰,是肉體與精神的搏鬥。戰斗重並姿新揭開了兩人心中的傷疤,喚醒了他們壓抑許絕畝絕久記憶。隱藏多年的秘密終於要被揭示,他們之間到底發生過什麼恩怨?
http://ke..com/view/8137970.htm

❺ 現代戰爭片有哪些

越戰:
- 《現代啟示錄》(美國)
- 《野戰排》(美國)
- 《獵鹿人》(美國)
- 《全金屬外殼》(美國)
- 《生於7月4日》(美國)
- 《綠色貝雷帽》(美國)
- 《豬排山》(漢堡包高地之戰)(美國)
- 《老虎營》(老虎連)(美國)
- 《我們曾是戰士》(我們是戰士)(美國)
- 《阿甘正傳》(美國)
- 《隧道之鼠》(美國)
- 《再造戰士》(美國)
南斯拉夫內戰(波黑戰爭):
- 《滅族戰場》(美國)
英阿馬島戰爭:
- 《炮火磷磷》(烽火烈焰)(阿根廷)
海灣戰爭:
- 《三個國王》(美國)
- 《生死豪情》(美國)
- 《鍋蓋頭》(美國)
科索沃戰爭:
- 《深入敵後》(美國)
- 《非常戰場區域》(西班牙)
盧安達種族內戰:
- 《盧安達飯店》(英國/南非/加拿大/義大利)
- 《殺戮禁區》(獵犬)(英國/德國)
賴比瑞亞內戰:
- 《瘋狗強尼》(法國)
索馬里內戰(索馬里維和):
- 《黑鷹墜落》(美國)
- 《血鑽》(美國)
- 《戰爭之王》(美國)
阿富汗戰爭:
- 《第九連》(第九突擊隊)(俄羅斯)
- 《入侵阿富汗》(美國)
- 《查理·威爾遜的戰爭》(美國)
- 《第一滴血3》(美國)
車臣反恐戰爭:
- 《爆破》(俄羅斯)
- 《風暴之門》(俄羅斯)
- 《煉獄》(俄羅斯)
阿富汗反恐戰爭:
- 《羅斯坎普-阿富汗戰爭前線》(英國)
- 《兄弟》(美國)
緬甸內戰(緬甸軍政府與克倫棉邦):
- 《第一滴血4》(美國)
與以色列有關的戰爭(黎以戰爭):
- 《波弗特》(以色列/美國)
- 《和巴什爾跳華爾茲》(以色列)
- 《黎巴嫩》(以色列)
伊拉克反恐戰爭:
- 《拆彈部隊》(美國)
- 《哈迪塞鎮之戰》(美國)
- 《拯救女兵林奇》(美國)
- 《血戰沙漠》(美國)
- 《前進巴格達》(美國)
- 《決戰以拉谷》(美國)
- 《拒絕再戰》(美國)
- 《生死狙擊》(美國)
伊拉克反恐戰爭電視劇:
- BBC 電視劇《反擊》(英國)
- HBO 電視劇《伊拉克戰爭第一季》(美國)
隨著時間推移,純粹意義上的戰爭片越來越少,而越來越多依託戰爭背景的電影出現在觀眾面前。這些電影往往融合了其他元素,如災難、犯罪、倫理、動作或個人英雄主義。例如,《K-19:寡婦製造者》是一部以軍事為背景的災難片;《血鑽》和《戰爭之王》則是依託戰爭背景的犯罪倫理片;《第一滴血》系列展現了動作冒險元素;《盧安達飯店》聚焦於倫理道德;而《壯志凌雲》和《拆彈部隊》則講述了個人英雄的故事。盡管如此,像《黑鷹墜落》這樣較為純粹的戰爭電影仍然受到觀眾的喜愛。近年來,許多電影過於商業化,很少有作品以一場戰斗或一個事件為核心。

❻ 關於電影<深入敵後>

背景是波黑戰爭---

1992年4月~1995年12月,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簡稱"波黑")三個主要民族圍繞波黑前途和領土劃分等問題而進行的戰爭。1991年6月起,前南斯拉夫開始解體。波黑(前南6個共和國之一)穆斯林、塞爾維亞和克羅埃西亞三個主要民族就波黑前途發生嚴重分歧:穆族主張脫離前南獨立,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克族也主張獨立,但希望建立鬆散的聯邦制國家;塞族則堅決反對獨立。1992年3月3日,波黑議會在塞族議員反對的情況下正式宣布波黑獨立。4月6、7日,歐共體和美國相繼予以承認。塞族隨即宣布成立"波黑塞爾維亞共和國",脫離波黑獨立。

波黑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歐洲爆發的規模最大的一次局部戰爭。戰爭中,三族共動用近2000門大炮、600輛坦克、600輛裝甲車以及一些戰斗機等。波黑430多萬人口中有27.8萬人死亡,200多萬人淪為難民;全國85%以上的經濟設施遭到破壞,直接經濟損失450多億美元。波黑戰爭自始至終伴隨著外部勢力的軍事介入和武裝干預,特別是美國以北約為工具所進行的軍事干預對戰爭結局產生了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