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汶川大地震中老師的感人故事
1、有一個母親,搶救人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死了,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透過那一堆廢墟的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的變形了,看上去有些詭異。救援人員從廢墟的空隙伸手進去確認了她已經死亡,又在沖著廢墟喊了幾聲,用撬棍在在磚頭上敲了幾下,裡面沒有任何回應。當人群走到下一個建築物的時候,救援隊長忽然往回跑,邊跑變喊「快過來」。他又來到她的屍體前,費力的把手伸進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幾下高聲的喊「有人,有個孩子 ,還活著」。 經過一番努力,人們小心的把擋著她的廢墟清理開,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個月大,因為母親身體庇護著,他毫發未傷,抱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的睡著,他熟睡的臉讓所有在場的人感到很溫暖。 隨行的醫生過來解開被子准備做些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醫生下意識的看了下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簡訊「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卻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簡訊的人都落淚了~
2、女孩痛失親人猛咬空降兵 士官紋絲不動血染胳膊
昨日下午,當里圈負責掩埋的戰士們准備將一具遺體下葬時,一位十來歲的小姑娘從人群中哭著沖了出來,一頭撞在了負責維護秩序的李武身上,想鑽入掩埋現場。李武和戰友看著滿臉淚水的小姑娘,一面阻攔她進入,一面好言好語安撫她。眼見無望沖入,突然,小姑娘抓起了李武的一隻胳膊,猛地咬了上去。面對情緒失控的小姑娘,李武強忍身上的劇痛和心中的悲傷,紋絲不動。小姑娘見李武沒有反應,就拔出衣服上一枚胸針,對著他的胳膊狠狠扎了下去。霎時間,湧出的鮮血迅速染紅了他整條胳膊,順著肘部滴淌下來。但李武就像沒有感覺一樣,繼續安慰著小姑娘,腳下還是一步不退。在場的所有老百姓都被這一幕驚呆了,有的當場就哭出聲來。一位老大爺走出人群,輕輕拉起小姑娘,「孩子啊,叔叔的心也疼著啊,我們回家吧。」小姑娘凝視著李武汗流滿頰的面容,止住了哭泣,默默隨著老大爺向後退去……後來戰士們掩埋遺體時,就再也沒有過群眾沖撞警戒的情況。李武後來告訴筆者,「當時真正痛的不在手上而在心裡,小小年紀一下子失去了親人,能不傷痛嗎,只要我的傷痛能減輕她的一點傷痛,那就讓她咬吧!」
3、 當汶川縣映秀鎮的群眾徒手搬開垮塌的鎮小學教學樓的一角時,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廢墟上,雙臂緊緊摟著兩個孩子,像一隻展翅欲飛的雄鷹。兩個孩子還活著,而「雄鷹」已經氣絕!由於緊抱孩子的手臂已經僵硬,救援人員只得含淚將之鋸掉才把孩子救出。這名男子是該校29歲的老師張米亞。「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多才多藝、最愛唱歌的張米亞老師用生命詮釋了這句歌詞,用血肉之軀為他的學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門。大震中,張老師的妻子、同是該校老師的鄧霞和他們不滿3歲的兒子也被垮塌的房屋深埋……
汶川縣映秀鎮幼兒園的聶曉燕老師始終守護在垮塌的教學樓旁邊,目不轉睛地看著武警官兵用手扒開廢墟。直到她遇難的孩子被挖出,聶曉燕的眼淚終於如山洪暴發:「娃……娃娃……媽媽……來不及……啊……」地震時,孩子們都在睡午覺,聶曉燕一手一個抱出了兩個孩子,而她自己的孩子還在屋子裡!「娃娃,你的臉怎麼這么臟啊?」聶曉燕打開帶在身邊不知多久的嶄新粉紅色棉褥,小心翼翼包裹孩子,「媽媽給你洗干凈。」她和丈夫用手帕輕輕地擦著孩子滿是灰塵的頭發和臉蛋,好像生怕把孩子弄醒。
旁邊一位武警戰士用安全帽使勁地敲著自己的腦袋,讓疼痛阻止淚水傾瀉。
4、13日22時12分,救援人員扒出了德陽市東汽中學教導主任譚千秋的遺體。只見他雙臂張開趴在一張課桌上,死死地護著桌下的4個孩子。孩子們得以生還,他們的譚老師卻永遠地去了……
「要不是有譚老師在上面護著,這4個娃兒一個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劉紅麗的舅舅流著淚說。「在我們學校的老師里譚老師是最心疼學生的一個,走在校園里的時候,遠遠看見地上有一塊小石頭他都要走過去撿走,生怕學生們不小心摔傷。」夏開秀老師說。
劉紅麗的舅舅仰天長嘆:「譚老師,大好人,大英雄噢!」
抗震救災中,遍地是英雄:崇州市懷遠鎮中學老師吳忠洪本已逃生,為救兩名學生義無反顧地返身沖進正猛烈搖晃的教學樓內,湮沒在轟然倒塌的樓房中;北川縣第一中學教師劉寧在大震之時機智地保護了59名學生,卻失去了自己的寶貝女兒;都江堰向峨鄉愛蓮社區黨支部書記王婉民為救學生和老師,自己87歲的老母被壓在廢墟下無睱顧及;武警某部政治部副主任嚴勝華、質安科長塗雲、參謀劉新嶺等人在搶救中因體力嚴重透支而暈倒,醒來後立即沖向第一線;巨震突襲之時,都江堰市人民醫院正在進行手術的5名醫務人員,俯身撲上手術台,用身體護衛患者;成都千名計程車司機自動趕往災區搶運傷員;綿竹市天池鄉農民張吉福徒步求援後又冒死趕回災區搶險;成千上萬解放軍、武警和公安戰士放棄使用機械,「像綉花一樣」小心翼翼用手刨、用肩扛,為廢墟下的倖存者打開生命之門;成都一些血站前獻血的市民排成長隊……
「板盪識英雄」,大災大難方顯大仁大義。
父親廢墟中鼓勵兒子 父親倒下兒子獲救
父倆同時被困廢墟,彼此能聽見聲音。漆黑的長夜,漫長的等待,絕望中,兒子欲拿隨手拾起的玻璃碎片割腕了卻痛苦。 一牆相隔的老父不停的和兒子說話,鼓(公文有約)勵他活下去。電影《世貿大廈》的現實版在什邡紅白鎮上演著。地震過去40多個小時,解放軍空降兵救出兒子時,父親去世了。這感人一幕直到昨天仍激勵著救人的官兵們。樓房垮塌 父子被困廢墟 12日下午,地震一瞬間摧垮紅白鎮金河鱗礦廠四層宿舍樓。當時,住在四樓的湯明(音)正在卧室睡覺,老父和狗正在卧室旁的廁所。巨大的震動讓4層「消失」,父子倆落在了三層廢墟中。27歲的湯明側躺著被困在兩塊水泥板的夾縫里,他幾乎沒有受傷,縫隙有細微空間,他的左手能來回活動。「有人嗎?」震動停止後,湯明使勁敲擊樓板,期待有人能聽到他的呼救聲。「是小明嗎,我在你隔壁。」幾十秒後,湯明仔細辨聽,是父親的聲音。接著,他聽到幾聲狗叫,知道70多歲父親和狗在一起,被困在他的隔壁廢墟里。兒子絕望 欲割腕自殺 。地震發生後,倖存在外的湯明母親(公文有約gw9080.com)聽到狗叫聲,大聲喊話後,父子都回答了。老母知道了丈夫和兒子的位置,但沒有工具,無人敢靠近垮塌樓房,只能等待救援。紅白鎮屬於地震中心帶,地震發生後,水電氣、通訊完全中斷。惟一通向外面的一條公路由於公路橋垮塌和泥石流,交通完全中斷,救援人員無法立馬到達。第二個夜晚來臨,四周一片漆黑,飢渴交加的湯明內心恐懼萬分。他從滿懷希望一步步到達絕望。「爸,我太餓了,沒人會來救我們,我堅持不了。」絕望中,湯明用可以活動的左手摸到一塊玻璃碎片,想割腕結束痛苦。兒子獲救 父親倒在廢墟中
「小明,你媽知道我們的位置,很快就有人來了。我這把老骨頭都還行,你要挺住。」黑暗中,父親急切回話,並不時和兒子說話,聊天。講湯明的成長故事,鼓勵兒子堅強些。40多個小時後,解放軍救出了兒子,但是這位堅強的父親卻永遠地倒在了廢墟中間。
『貳』 有一部反映5.12汶川地震的電影是什麼啊
這部反映5.12汶川地震的電影名稱是《驚天動地》。
電影片名:《驚天動地》
導演:王珈、沈東
演員:李幼斌、侯勇、宋春麗、岳紅、尤勇、巫剛、祝新運、劉之冰、趙曉明、郭曉冬、徐劍、
王嘉、袁滿、肖雄、童蕾、孫洪濤、王志飛、苗圃、廖京生、楊紫、吳其江
劇情介紹:
電影主要講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某摩步旅旅長唐新生(侯勇,《沖出亞馬遜》男主角)在演習途
中突遇特大地震,在通訊中斷,沒有上級命令的情況下,毅然帶領部隊在第一時間趕赴災區進行
生死救援,並和後續趕來的大部隊一起,奮力營救映川中學師生和羌寨溝受困群眾,成功化解七
頂山堰塞湖險情和化工廠次生災害危機。這部電影以假亂真的反映了當年汶川大地震的實況,給
人帶來巨大的沖擊和震撼。個人覺得這部電影還可以,推薦去看看。
『叄』 譚千秋 <<最後一課>>電影講了什麼
紅網長沙5月12日訊(記者 湯紅輝)今日是汶川地震一周年,由湖南省教育報刊社、湖南大學等單位聯合攝制的電影故事片《最後一課》在湖南大劇院舉行看片會,用這一種特殊的方式紀念汶川抗震英雄譚千秋,這也是全國第一部教師題材的抗震主題影片。
《最後一課》是根據全國「雙百」任務譚千秋的事跡創作的一部師德教育影片。影片以譚千秋不惜犧牲的英雄壯舉為線索,給觀眾講述了一名普通教師一串串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故事,謳歌了人民教師傾心育才、愛生如子和無限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的崇高品德。電影用倒敘和插敘相結合的手法真實再現了譚千秋老師在危機關頭的生死抉擇。為了護住四名學生的生命,譚千秋毅然的俯下身去,趴在桌子上,任由坍塌的牆壁和房頂砸在身上,扯斷的鋼筋刺進肉里。他毫無懼色,依然深情的鼓勵學生「不放棄」「堅持下去就有希望」。他俯下的身軀為學生撐起了生命的保護傘。影片還通過穿插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具體而細膩的刻畫了譚老師的無疆大愛、格盡職守和勇於擔當的精神。
「孩子們,有我在你們不要怕,要保持體力,會有人來救我們的。」譚千秋用雙臂將來不及逃生的4名學生緊緊地掩護在身下。在被厚厚的水泥板壓住時,他一直給學生們鼓勵,俯下的身軀為學生撐起了生命的保護傘,他以實際行動給學生們上好了人生的最後一課。觀影時,在看到影片中高中生的惡作劇,現場會有輕微短促的笑聲;在看到譚千秋老師對學生關懷備至,寬容包含,循循善誘的教導,大家倍感親切與激動;在看到地震那一刻地動山搖的畫面,學生們流露出緊張的神情;當看到譚千秋捨身護住學生的情景,很多人眼中都飽含著淚水。86歲高齡的著名童話家鄔朝祝說,他數十年沒流淚了,但看了這部影片卻淚流滿面。著名作家謝璞評價影片《最後一課》從思想感人的深度,社會價值的厚度等各方面來講,都是為建設湖南教育強省立了一塊豐碑。
《最後一課》近期將在全省公映,教育部門決定在廣大師生中認真組織觀看電影《最後一課》及舉辦「學英模、樹新風」觀影心得徵文活動。
『肆』 譚千秋的故事
2008年5月12日下午2點多鍾,譚千秋在教室上課,他正講得起勁時,房子突然劇烈地抖動起來。地震!譚千秋意識到情況不妙,立即喊道:「大家快跑,什麼也不要拿!快……」同學們迅速沖出教室,往操場上跑。
房子搖晃得越來越厲害了,並伴隨著刺耳的吱吱聲,外面陣陣塵埃騰空而起……還有四位同學已沒辦法沖出去了,譚千秋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底下,自己弓著背,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蓋著四個學生。轟轟轟──磚塊、水泥板重重地砸在他的身上,房子塌陷了。
13日22時12分,譚千秋終於被找到。「我們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後腦被樓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還活著!」
(4)汶川地震關於譚老師的電影擴展閱讀
譚千秋(1957—2008),湖南省祁東縣人,中共黨員。
1982年參加工作,生前系東方汽輪機廠所屬東汽中學學生工作處主任,四川省特級教師。
2008年5月12日,在汶川地震中逝世,媒體報道4名學生在他的保護下生還。被追授為全國抗震救災優秀共產黨員、抗震救災英雄等。2009年9月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2008年07月24日,譚千秋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2008年5月17日下午,譚千秋的遺骨送回祁東縣,祁東縣委、縣政府舉行儀式歡迎。祁東縣委書記曾祥月帶著相關人員來到譚千秋的家鄉祁東縣步雲橋鎮岩前村,向其家人送了5萬元慰問金。當地黨委政府機關幹部當天捐款6000元。
祁東步雲橋鎮岩前村1000多名群眾自發到離家1公里以外的地方燃放鞭炮打橫幅。據報道長沙市50輛計程車自發來到機場,組成3公里的車隊。
自媒體報道了譚千秋的事跡後,數以萬計的網民紛紛在網路上留言追思。湖南大學以這位校友為榮,迎接譚家遺孤回校,為譚千秋辦起了各種悼念學習活動,派人往災區和譚千秋家鄉衡陽祁東縣搜集素材,編寫了《大愛千秋》一書;2009年,又聯合影視公司推出了以譚千秋為主角的電影《最後一課》。
『伍』 電影《最後一課》觀後感 100字
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二日,地震的第一次「奇跡」!汶川發生了七點八級地震,這是地震級數最高的,也是破壞力最大的。在地震中譚千秋老師捨身救學生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為了紀念譚千秋老師,電影院特地拍攝了電影《最後一課》,讓學生感受譚老師的大愛無私。
這不,電影院正邀請我們去看呢!
今天,全校師生都去看了一部震撼人心的一部電影——《最後一課》。
先是廣播:「請同學們馬上趕到大操場集合,我們要去看電影啦!」廣播里發出羅老師興奮而清脆的聲音。大家趕到大操場排好隊,便出發了。
電影開始了!屏幕上出現一個眼熟的人——原來是譚千秋老師。他在四川教書,本來可以在家鄉教書的,可他一心要去四川,校長拿他沒辦法,只好隨他去了。
譚老師走上教學樓,走到教室。譚老師說:「起立。」「老師好。」同學們沒精打采地站起來,應和著。「請坐。」這節課譚老師講的是人生的價值,譚老師說:「不能侮辱別人,更不要嘲笑別人。」就在這時,黃婷婷將自己畫的譚老師的肖像,給趙剛看,然後又給王媛媛看,王媛媛看了後馬上報告:「老師,有人上課畫漫畫!」譚老師看了後,准備繼續上課,剎那間,地震來了!譚老師大喊:「同學們快,快出去!」其他同學都安全脫離了,還有四個同學在教室里,譚老師讓他們躲到桌子底下,自己趴在桌子上張開雙臂保護學生,石塊把譚老師壓得動不了了,餘震來了,釘子把譚老師的手劃傷了,流血不止,譚老師也許是由於失血過多吧,昏了過去,無論四位同性呼天喚地都沒用,餘震又來了,四位同學也許是太過害怕,也昏了過去。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了,救援工作人員趕來了,希望來了!他們救出了譚老師,救出了四位同學,但是譚老師死了,四位同學活了!我還記得那一刻,每位人員都向譚老師敬禮。
在此事發生後,四位調皮搗蛋的同學在譚老師墓前恭恭敬敬的鞠了三躬,並發誓再也不調皮搗蛋了,而且一定改過自新。
啊,偉大的譚老師,多麼大公無私啊!我從未看到過有老師為了學生而犧牲的,但今天,我看到了!我看到了譚老師奮不顧生地趴在桌子上用自己的身軀保護著這四個學生。
這是最後一課,也是譚老師的最後一刻,最甜蜜、最幸福的時刻。但卻成了我思考人生價值的第一課。譚老師帶著甜蜜的微笑走了,離我們遠去。只記得看電影的一刻,我激動的眼淚留了下來,心情頓時傷心起來,我知道哭是沒有用的,但我沒有能力幫助譚老師,我便開始祈禱,祈求上帝保佑譚老師一路走好……
『陸』 最後一課電影觀看
哦,這個我也不太會。。不過我上網找了一下你看看可以不可以?
2008年5月12日,我們記住了汶川!每當回憶起汶川大地震那撼天動地的情景,我不禁感慨萬分。《最後一課》,這是用生命書寫的庄嚴一課,更是讓我們靈魂得到洗禮的最美一課。他就是金國「雙百」英模譚干秋。
當地震發生時,譚老師地動心不動,冷靜地指揮同學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就在大家爭相逃難的危亡時刻,譚老師心念學生,奮不顧身地沖進快要倒塌的教室中去搶救他班裡沒來得及逃出的四名學生。伴著轟鳴的響聲,磚瓦、石塊、灰塵紛紛砸到他的頭上、手上、背上,熱血頓時噴涌而出……但譚老師紋絲不動,他弓著身子,張開雙臂,咬著牙,拚命撐住課桌,如同一隻護衛小雞的母雞,因為他的身下蜷縮著四個倖存學生。而他張開守護翅膀的身軀,在那一瞬間定格為永恆。
譚老師不僅是一位好老師,還是一位好父親,他在臨終前還交代學生黃婷婷,將她那一幅沒有完成的漫畫,畫完後交給自己才幾歲的女兒,並要告訴她「爸爸永遠都會是愛她的」。同時囑咐松林,叫他以後要勇敢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要照顧好自己和他爸爸的生活還要努力學習,將來做一個有出息的人。在黑暗中譚老師一直鼓勵著他的四名學生,叫他們保存體力,給予他們求生的希望和勇氣,安慰著他們。
譚老師用自己51歲的生命詮釋了什麼是為人之師,用自己在大難來臨時義無反顧的瞬間造型塑造了一座在人們心中永不倒塌的豐碑!而他張開愛的羽翼奮不顧身保護學生的姿勢,已定格為一種言簡意賅但成為一種無私符號——無私無畏!他將會一直保留在人們的記憶里。如今譚老師離我們遠去了,但他用生命捍衛了為人師表的崇高道德,這種感人壯舉不僅是對中華民族捨生取義偉大精神的生動詮釋,更是愛學生勝過愛自己生命的真實寫照。「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贊譽譚老師可以說當之無愧。
在為譚老師的無私師愛深深感動之餘,我想起了我們身邊親愛的老師。在生活方面,是老師給予我們最關心的問候,教我們如何看待人生,引導著同學們一步一步走向為理想而奮斗的多彩生活。而在學習方面,老師們更是盡心盡力,他們批改作業一直到深夜,又早起來備課,為的就是讓同學們更容易理解和吸收,老師的用心良苦我們決不能辜負。
我們要有一顆感恩的心,要銘記並感謝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遇到困難要冷靜,保持清醒的頭腦,做一個敢於直面現實、勇於挑戰的人。這樣不僅會使自己從挫折中走出,還會幫助更多有困難需要幫助的人,祖國的未來還是需要我們年輕人。如果我們都像譚老師一樣做一個負責、勇敢、大愛無私的人,相信我們的社會會更加和諧,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