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題材 » 電影失學生
擴展閱讀
電影煎釀三寶完整版 2025-02-24 13:43:46
怎麼用百度網盤搜索電影 2025-02-24 13:29:03

電影失學生

發布時間: 2025-02-08 09:10:18

『壹』 有關兒童走失被拐的電影有哪些

《找到你》、《失孤》、《親愛的》、《孩子你在哪》、《盲山》。

1、《找到你》。

電影《找到你》講述的是馬伊琍飾演的一位母親,偷走了姚晨飾演的另一位母親的孩子,而當尋找孩子的驚心故事逐漸展開時,卻讓觀眾看到了兩位女性身上多舛的命運和感人的母愛力量。

2、《盲山》。

這部電影完全就是對中國社會赤裸裸的批判。一個女中學生被拐賣到了一個山區,然後歷經多年被解救後的故事。

3、《失孤》。

《失孤》是2015年的華誼兄弟製作的一部「打拐」題材的電影,由彭三源自編自導,劉德華、井柏然、吳君如等主演。

影片講述了1998年,雷澤寬兩歲的兒子雷達丟了,雷澤寬開始了長達十四年的尋子之路。一路上雷澤寬歷經艱辛,還認識了四歲時被拐修車小伙曾帥。雷澤寬幫曾帥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親人,帶著曾帥送他的導航儀繼續自己的尋子之路。

4、《親愛的》。

《親愛的》是2014年出品的一部有關拐賣兒童的電影,主題是「打拐題材」。電影主演講述以田文軍為首的一群失去孩子的父母去尋孩子以及養育被拐孩子的農村婦女李紅琴如何為奪取孩子做抗爭的故事。

5、《孩子你在哪》。

故事講訴的是發生在中秋月圓時的故事,當大人在屋內團聚的時候,三個孩子卻在這個時候失去了蹤影。

『貳』 拐賣兒童電影有哪幾部

拐賣兒童電影有《親愛的》、《失孤》、《你在哪》、《尋之親愛的小孩》、《失蹤的寶貝》等。
1、《親愛的》:電影講述以田文軍為首的一群失去孩子的父母去尋亮侍孩子以及養育被拐孩子的農村婦女李紅琴如何為奪取孩子做抗爭的故事。電影的創作背景是一對夫妻因為關系不和睦,兒子成為他們唯一的聯系,但是有一天孩子卻莫名其妙的走丟了。夫妻二人努力的尋找著自己的孩子,在路上遇到了很多像自己一樣找孩子的父母,更發生了許多震撼人心的事情。

2、《失孤》:一個兩歲的孩子雷達在1998年的某一天走失,父親雷澤寬從此開始了長達十五年的尋子之路,有一個隨身攜帶寸步不離的斜背袋,他的背包里全是兒子及其他小孩的尋人啟事、身分證明文件及少許零錢,途中歷盡艱辛,偶然遇到了四歲時被拐的修車小伙曾帥,兩人一同踏上尋親之路,途中兩人建立了父子般的情誼。

3、《盲山》:一個女中學生被拐賣到了一個山區,然後歷經多年被解救後的故事。該女學生是在回家的時候被人騙了,這里的人完全沒有法律常識。他被賣給了一個40多歲的農村男人,一直想要逃出去卻備受阻撓。他的遭遇是中國千千萬萬被拐女性的真實寫照。也是中國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

4、《孩子你在哪》:故事講述的是發生在中秋月圓時的故事,當大人在屋內團聚的時候,三個孩子卻在這個時候失去了蹤影。發現孩子失蹤後,這三個原本幸福的家庭頓時陷入了悲痛。孩子的爺爺在尋找孩子的時候也發生了車禍。孩子的離去給這三個家庭蒙上了陰影,為了找回孩子,他們用盡了各種辦法,經歷了無數次的希望與失望。雖然孩子最後找回來了,但是家庭卻因為孩子的確實而變得支離破碎。

5、《滿天星》:這是一個關於沉淪和救贖的故事。周慧原來是一個純真的女孩,幾年前外出打工不幸被人拐賣,有了數年不堪回首的經歷以後,變成了一個滅絕人性的人販子。當決定走上這條路的時候,她向自己發過一個毒誓:這輩子絕不會再讓人賣,她要賣人。

6、《寶貝,快回家》:故事取材於真人真事,以生父尋找被拐孩子,養父如何撫養孩子解除心理隔閡以及孩子成長的心歷路程為主要看點,突出了被拐兒童在生活中不得不面對的殘酷現實。

7、《黔山打拐》本片是以一起兒童丟失案為主線,專案組開展偵查、抓捕人販、查找解救被拐賣兒童行動,最終使丟失的孩子重新回到父母的懷抱,為老百姓送去一份溫暖和真情,表現了打拐民警英勇善戰、一心為民的破案經歷和感人故事。

8、微電影《營救》:該片講述了一對新人舉行婚禮時,新娘的侄女被人販子拐走,眾人齊心協力,在一小時內將小女孩追回的故事。該片導演表示:之所以在故事中設定孩子在一個小時內被追了回來,就是因為現實生活中,如果失蹤超過半個小時,基本上線索就斷了,之後再尋找丟失兒童就如同大海撈針一般。

9、《失蹤人口》(中國台灣):是一部怵目驚心的台灣雛妓血淚史。導演林清介看到報上登十二、三歲的山地女孩被賣到妓院當雛妓,於是深入紅燈區,用拍記敬茄吵錄片的手法,把雛妓非人生活搬上銀幕。以一個攻讀法律的大學生昭仁,作田野調查探尋的觀點,抽絲剝繭,揭示台灣社會變遷中,處於文化弱勢的山地原住民,許多稚氣的十二、三歲的小女孩,被父母賣到妓院,人口販子、黑社會、毒販、妓院老闆組成無形的羅網,那些被賣的、家庭破碎離家出走的、誤入歧途的、被強暴的、吸毒納液的、低能兒的,她們是那樣無助地被推入苦難的深淵,稚嫩的身心被摧殘,一個個童真的美夢被撕碎。

10、《軀殼》(美國):老外拍攝中國被拐賣兒童紀錄片,《軀殼》的拍攝耗費了兩年左右的時間,其中有7500美元(約合人民幣4.6萬元)是通過社交媒體募捐而來,電影的主角是三個被拐賣兒童家庭。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專訪時,首次製作紀錄片的葛亞輝說,之所以要拍攝這樣一部電影,是因為拐賣兒童問題在中國由來已久,且是「這個國家所有人都認為不該發生的社會問題之一,至少從道義的角度來講是這樣」。

11、《人口販賣》(美國):影片展示了女性是如何被當作物品來對待的,她們既是發泄的對象也是交易的物品。影片同時也揭示了這些受害者離我們是多麼的近。而且更為可怕的是——這整個組織中的參與者可能是你的鄰居、醫生、孩子的老師而我們,作為社會的一員,也應該為人口販賣負責!

12、《換子疑雲》(美國):電影改編自1928年洛杉磯的一起真實事件,由安吉麗娜_朱莉主演一名與失蹤兒子重聚的單親媽媽——卻意識到他是個冒名頂替者。她與城市當局對峙,當局為了化解以往的種種丑聞。指控並醜化她為不稱職的母親、詆毀指她患有妄想症。將她關進療養院後,進行殘酷的刑罰。而另一方面兒子的失蹤與冒名者的身份漸漸解開迷霧。她是否能夠找到自己真正的孩子?
13、《失蹤人口》(美國):美國小鎮上,四歲女童阿曼達突然失蹤,警方的調查不見進展,她的姨媽和姨夫找到私家偵探Patrick Kenzie(Casey Affleck飾),委託他調查外甥女失蹤的事情。兩位偵探由此受雇追查阿曼達的下落。在調查過程中遇到了不同的人物,還面臨道德和感情問題。影片講述的是一群自私、受驚的人的故事,在這里善與惡的界限並不像看起來那麼容易區別。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四十條【拐賣婦女、兒童罪】拐賣婦女、兒童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情節特別嚴重的,處死刑,並處沒收財產:(一)拐賣婦女、兒童集團的首要分子;
(二)拐賣婦女、兒童三人以上的;
(三)姦淫被拐賣的婦女的;
(四)誘騙、強迫被拐賣的婦女賣淫或者將被拐賣的婦女賣給他人迫使其賣淫的;
(五)以出賣為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或者麻醉方法綁架婦女、兒童的;
(六)以出賣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
(七)造成被拐賣的婦女、兒童或者其親屬重傷、死亡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八)將婦女、兒童賣往境外的。
拐賣婦女、兒童是指以出賣為目的,有拐騙、綁架、收買、販賣、接送、中轉婦女、兒童的行為之一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拐賣婦女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2000年1月3日第一條刑法第二百四十條規定的拐賣婦女罪中的「婦女」,既包括具有中國國籍的婦女,也包括具有外國國籍和無國籍的婦女。
被拐賣的婦女沒有身份證明的,不影響對犯罪分子的定罪處罰。第二條外國人或者無國籍人拐賣外國婦女到我國境內被查獲的,應當根據刑法第六條的規定,適用我國刑法定罪處罰。
第三條對於外國籍被告人身份無法查明或者其國籍國拒絕提供有關身份證明的,人民檢察院根據刑法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八條第二款規定起訴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叄』 求一部90年代講述一班小孩失事流落荒島,互相殘殺外國電影

蒼蠅王 主 演: 巴薩扎·蓋提 Balthazar Getty Chris Furrh Danuel Pipoly James Badge Dale Andrew Taft 導 演: 哈瑞.胡克 地 區: 其它 語言說明: 英語 影片類型: 動作 教育題材電影 上映時間: 1990-03-16

『肆』 日本電影《偶然路過的街》中,波多野和郎如何尋找失蹤的學生廣瀨由加里

在2010年11月20日上映的日本電影《偶然路過的街》是由阪本順治執導,丸山升一編劇的作品。影片的主演包括仲村トオル、小西真奈美和窪冢洋介,他們在這部劇情片中奉獻了精彩的表演。

故事圍繞中年教師波多野和郎(仲村亨飾)展開,他在丹波筱山的鄉下私塾任職,因尋找失蹤的廣瀨由加里(南澤奈央飾)而重返繁華的大都會。12年前,波多野曾是敬愛女子學園的教師,因與學生手冢雅子(小西真奈美飾)的戀情而離開,他們曾一同逃離東京。在東京的追尋過程中,波多野發現由加里的生活似乎充滿了秘密和困擾,他的尋人之路充滿了未知的挑戰。

在尋找過程中,波多野不僅遭遇不明身份人物的騷擾,而且意外重逢了已經成為高級俱樂部媽媽桑的雅子。這段重逢觸發了波多野內心深處的情感,使他陷入一個難以抽身的情感漩渦。電影通過波多野的經歷,展現了復雜的人際關系和人生的抉擇,讓觀眾沉浸在劇情的深度和情感的糾葛之中。

『伍』 電影《一個都不能少》的主要內容

這部電影由張藝謀執導,講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水泉小學的高老師因要回家探望病重的母親,村長從鄰村找到了一個名叫魏敏芝的十三、四歲女孩,讓她暫時代課一個月。高老師原本不願意,但村長強調這孩子可以看住學生。水泉小學原本有三、四十個學生,但每年都有學生流失,現在只剩下二十八個了。高老師離開前,一再叮囑魏敏芝,一定要把學生看住,一個都不能少。

魏敏芝每天讓學生抄課文,清點人數,不允許任何人把學生帶走。但學生並不聽她的,有的故意搗亂,教室里時常亂哄哄。她只能守在門口,直到放學時間才讓學生離開。張慧科,一個十歲的學生,因家裡欠債不得不去城裡打工。魏敏芝記住了高老師的話,決定找回張慧科。她打聽到了張慧科在城裡的住處,獨自踏上了尋找之路。

盡管魏敏芝不是真正的老師,但她表現出驚人的執著和認真。她不懂教學,但她知道,責任是教師最重要的品質。她可以為找回學生而義無反顧,可以珍惜粉筆如同珍惜生命。她用行動證明了教師最可貴的精神。她的「一根筋」讓我們記住了她,同時也記住了她的質朴和善良。電影通過魏敏芝的故事,向我們展示了教育的力量和人性的美好。

魏敏芝面對困境沒有放棄,她堅信每個孩子都應該接受教育。她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師在孩子們成長道路上的角色。電影通過魏敏芝的故事,傳達了對教育的重視和對教師的尊敬。魏敏芝不僅是一個普通的代課老師,更是一個充滿責任感和愛心的人。

電影《一個都不能少》通過魏敏芝的故事,展現了教育的力量和人性的美好。她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師在孩子們成長道路上的角色。她不僅是一個普通的代課老師,更是一個充滿責任感和愛心的人。她的故事讓我們深刻認識到,教育不僅僅是一門學問,更是一種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