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題材 » 關於天文的勵志電影
擴展閱讀
上譯廠譯制日本電影砂器 2025-02-24 14:12:30
電影煎釀三寶完整版 2025-02-24 13:43:46

關於天文的勵志電影

發布時間: 2025-02-07 23:18:39

Ⅰ 電影流浪地球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後感了。可是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電影流浪地球觀後感(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影流浪地球觀後感(7篇)1

近幾天,我在電視上看完了由吳京主演的《流浪地球》。

電影描述了人類載著地球尋找新的「太陽系」的過程。

整個電影真是天馬行空,用上百個推動器讓地球移動,導致地球停止自轉,當地球移動到木星附近時,全球氣溫飛速下跌,但最可悲的事就是木星的引力把地球吸住了,經過種。種方案但都以失敗告終。

在這千鈞一發時,吳京駕駛著衛星撞向木星,在木星表面發生了很大的爆炸,在爆炸產生的沖擊下。地壞成功的擺脫了木星的引力,重回正確的航道。

這部電影表現的人類科技的發達,故事講述我們人類很久年以後可能會發生的事情。

但我不希望將來地球會發生這種事情,人類依舊快樂地生活在地球上,要好好的保護好地球,人類不要去污染地球,傷害地球。

看完了這部科幻電影,我還想再看一部,那麼我就先行告辭了。

電影流浪地球觀後感(7篇)2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是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部科幻電影。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在近未來時期,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區在內的所有星系都會被太陽「吃掉」。電影開始,「戶口」和朵朵拿著姥爺的駕車卡,結果被逮捕了。他們被CN1717——11的王隊長派出送火石。

在運送火石的期間,CN1717——11救援隊一名隊員為了救他姥爺犧牲了,我覺得他們送貨火石,這一段時間非常辛苦,因為他們犧牲了很多人。

他們為什麼葯運送火石呢?因為太陽在衰老的時間,地球又迎來了冰河期,地面上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了,人們只好來到了地下。他們為了不讓太陽快速「吃掉」地球,制定了——「流浪計劃」。製造了一萬座推進器,但不幸的是有三千座推進器停止工作了,最後「戶口」想到了他4歲時爸爸教他的關於木星的知識,因為木星上90%都是氫氣,像氫氣球一樣,這樣他就大膽設想,把木星點燃創造一次大爆炸,藉助這個熱力把地球推出去太陽系。

我覺得這部電影非常好,希望中國拍出更多大片。

電影流浪地球觀後感(7篇)3

這是一個希望與犧牲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後,太陽將不斷老化,即將吞噬地球,甚至毀滅銀河系,我們採用「流浪地球」計劃,將地球推開太陽系。沒想到,移動偏了9。3度,結果地球受到木星影響,無數人員傷亡。最後,一部分人採用了偉大的方法——犧牲……後面,就是一段感人的、令人心酸掉淚的故事。

裡面有一句話我非常喜歡:「希望,是『我們』這個年代像鑽石一樣的東西;希望,是『我們』回家的方向」。沒錯,地球就是我們的家,是千千萬萬,數以億計的家。如果不好好保護地球,面臨我們的就是一場災難。有多少人相信希望?很多很多。希望,是我們每個人必須存有的,它激勵著我們前進。

最感人的那一段是劉叔叔為地球而犧牲的那段。他為了地球而犧牲。世上總有人很偉大地犧牲,他就是「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好榜樣。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我聽過一句很棒的話:「生命之美大於責任,生命之美在於奉獻。」

還有一段也讓我很感動。就是老何救援隊員犧牲時,露出了他們媽媽的留言:兒子,天冷了,記得穿秋褲,它讓我感受到了愛。

我想對人們說一句話:「不要為了小事丟失重要的`生命,活下去。」

電影流浪地球觀後感(7篇)4

一、二、三、抬頭。《流浪地球》寫了地球航出了冥王星軌道,航出了太陽系,在寒冷的外太空繼續著它孤獨的逃亡生涯……看到這里,讓我不禁佩服起作者劉慈欣,佩服起他對宇宙的認知,他真是把科幻描繪的像真的一樣;通過他的想像,他發明了地球發動機,它的威力非常大,可以照亮北半球,當在太陽爆炸的時刻地球發動機能夠幫助人類逃亡太陽系,逃到其它恆星上尋找可生存的地方。

「地球派」和「飛船派」是兩隊死對頭。這些「角色」在情節中不斷閃現,而就是這些「角色」為文章增添了許多色彩人就要有豐富的想像,想像是成功的一半,只有美好的遐想是不行的,只有通過我們的努力才能得以實現,才能夠駛向成功的彼岸!也許在實現理想的道路上,難免有崎嶇和坎坷,但只要有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會驅散絕望之雲!

作者用豐富的想像,寫出了我們不保護地球的嚴重後果,雖有地球發動機給予我們的幫助,但它也需要資源{各種山體},如果地球真的滅亡了,那我們就要坐著超音數速汽車到別的星球生存,愛護地球,別讓他離我們而去!

電影流浪地球觀後感(7篇)5

今天,我們在作文班看了一部科幻大片,名字叫《流浪地球》。

電影主要講了,太陽已經在不斷膨脹,2520——年後,太陽將會把整個太陽系吞沒,地球便將會不復存在了,威脅著全人類的性命。於是,全球各地的國家都團結在了一起,開始了「流浪地球」的計劃,這也是人類前所未有的這么團結。

這部電影令人感動的情節有很多處,但最令我感動的是:主人公劉培強為了國家,舍棄小家而不惜犧牲自己的崇高精神。他與兒子對話時,眼角里都流出了淚水,看到這里,我的眼淚也情不自禁地流了出來。我在想,如果影片中的父親是我的父親,我也會為有這樣一位優秀的父親而感到自豪,我會為我的父親豎起大拇指!

看完這部電影,我陷入了沉思:在我們這個年代,大多數人都關心金錢和物質,沒有人去關心環境關心未來。如果人類都這樣,為了自己的貪欲,無休無止地向地球母親索取,那麼電影里的情節就會成為真實現象! 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環境。

我還學到了做任何事心中都要有希望!

電影流浪地球觀後感(7篇)6

今天我們作文班,觀看了一部非常勵志的電影——《流浪地球》。

電影講述了在不遠的將來,太陽急速衰老膨脹,人們在地球表面建起一萬座行星發動機,准備脫離太陽系,這一計劃被命名為「流浪地球」計劃。在這一計劃當中,地球上的人類和在國際空間站的人人員,共同努力,使地球免遭與木星相撞,地球開始了真正的流浪之旅。

在電影的後半部分時,我領悟到了一個道理——有希望才有成功。

有希望才有成功,如果一個人有了希望,努力拚搏才有成功,如果一個人連希望都沒有,他將一事無成走向人生的懸崖。

看了這部電影,我們人類也明白了許多的道理。我們應該好好珍惜當下在地球上平安的生活。好好的保護我們的地球,少開車,少用塑料製品,少砍伐樹木,綠色出行,保護水資源。不要讓我們的地球去流浪。

看了這部影片後,我更深深的明白了,在任何困難下,都不要放棄希望,因為有了希望才有成功!

電影流浪地球觀後感(7篇)7

今年春節有不少叫好又叫座的賀歲電影,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了好評如潮的電影《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講的是太陽急速衰老,太陽系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整個地球都處於千里冰封的狀況,人們居住在地下城裡。受地球停止自轉的惡劣環境所影響,全人類僅剩35億人。面對絕境,人類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的新家園。電影中人們想出了一個辦法——給地球裝上巨大的發動機,把整個地球「駕駛」到比鄰的星系,依靠另一顆恆星重新活過來。但在接近木星的過程中,由於木星活動導致引力增強,地球偏離了航線,逐漸靠近木星,37小時內就要面臨著滅頂之災。影片最後主人公的父親宇航員劉培強駕駛航天飛船引爆了木星,救下了地球上所有人。

這部電影讓我明白人類必須善待地球。地球沒有了,人類的共有家園也就沒有了。同時也讓我對天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以後要多看這方面的書,了解宇宙和大自然的奧秘。如果在現實生活中,真的出現了電影裡面的人類生存危機,我希望可以用我所學到的知識幫助人類解決難題,幫助地球渡過難關。

Ⅱ 斯皮爾伯格的十大經典青春勵志電影

斯皮爾伯格的十大經典青春勵志電影

斯皮爾伯格曾兩度榮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他有三部電影,《大白鯊》 (1975) 、《E.T.外星人》 (1982) 與《侏羅紀公園》,打破票房紀錄,成為當時最賣座的電影。下面是我精心收集的勵志電影,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追殺》/《決斗》

斯皮爾伯格克敵制勝的法寶之一,就是用精確的電影語言講述精彩的電影故事。在他所有的作品中,1971年拍攝的影片《追殺》就是一個精確使用電影語言的典範。

《追殺》的主人公戴維.曼是一個很典型的老實人,他開車上路是為了去收一筆對他來說很重要的賬。在高速公路上,他超過了一輛冒著黑煙氣味難聞的卡車,誰知這下可捅了大漏子,卡車司機從此開始一路對他進行瘋狂的追殺。

在90分鍾的電影里,這輛瘋狂卡車的駕駛員始終沒有露面,他為何非要將戴維.曼置於死地也一直沒有交待,這使得整部影片籠罩在一種莫名的恐怖之中,隨著劇情地發展,駕駛員是誰已經不再重要。影片的最後兩輛車一同滾下了山坡。戴維在最後關頭跳下了汽車,他終於依靠智慧和勇氣成為這場死亡游戲的勝利者。

這部電影為年輕的斯皮爾伯格帶來了很高的聲譽,從此他開始在好萊塢嶄露頭角。這樣一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故事,斯皮爾伯格卻將故事講述的驚心動魄。用 90分鍾的時間來講述一場沒來由汽車追逐,無論如何都是件富有挑戰性的嘗試,但是年輕的斯皮爾伯格在拍攝《追殺》時所表現出的成熟卻令人嘆為觀止,在全片中,我們幾乎無法找到電影語言上出現的任何錯誤。一切都是那麼的精確。而這也成為他以後的所有影片中最重要的特點之一。

上榜理由:斯皮爾伯格上路前的宣言,他一生的影象追殺開始入境。

2.《拯救大兵瑞恩》

本片是斯皮爾伯格首部名符其實的戰爭片,描述的是1944年6月6日,英美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在這一天的進攻中,盟軍總部發放陣亡通知單的工作人員發現:一家姓瑞恩的有三兄弟都陣亡了。而她的小兒子詹姆斯.瑞恩也在歐洲大陸戰斗,還不知生死。盟軍司令馬歇爾將軍得知此情況,立刻下令派一隻小分隊去救他。最後,這只小分隊經過欲血奮戰,終於找到了瑞恩,並守住了一座連接巴黎和柏林兩地的大撟。

天才導演斯皮爾伯格的初試戰爭片就為他帶來了無盡的美輿:本片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逼真的戰爭片之一,許多二戰老兵對影片給予了極高評價,稱它是“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尤其是片中全長26分鍾的重現諾曼底登陸的壯觀場面堪稱經典。

斯皮爾伯格無意宣揚暴力,他憎惡任何使暴力看上去有趣或者把暴力描繪成游戲的主觀性的渲染,他所展現的一切就是要客觀地反映戰爭中的暴力,以及在暴力強奸下的有關和平和家園的不屈抗爭。無數人還記得瑞恩的那句震撼人心的台詞:“我的兄弟沒有死,他們正在和我一起在前線並肩作戰,戰爭勝利後我會跟他們一起回家。”於是,戰爭雖然仍在繼續,但不是永遠,而真正永恆的,應是斯皮爾伯格內心深處眷戀著的寧靜。而人們在記住斯皮爾伯格的關於靈魂的救贖之後,還為他的導演技巧所深深嘆服。在這段被奉為經典的片斷中,斯皮爾伯格採用的手持攝影的方法和誇大時空關系的剪輯,同影片表現的內容結合的天衣無縫。

上榜理由:在斯皮爾伯格的人性詞典里,錄影戰爭和擁抱和平源自同一個靈魂軌道。

經典指數:★★★★☆

3.《大白鯊》

斯皮爾伯格1975年拍攝的電影《大白鯊》改編自彼得.本利奇的同名暢銷小說。在這部電影中,一隻巨大無比、兇殘成性的鯊魚多次襲擊新英格蘭海岸的一個海濱小鎮。數名居民和遊客命喪鯊魚之口。一時間小鎮上人心惶惶。警官布羅迪身負為小鎮鏟除禍害的重任,他請來了海洋生物學家胡伯和漁夫昆特,三人乘坐一隻小艇起航了,他們的目的就是殺死這只從未見過的無比兇殘的吃人惡魔,等待他們的將是什麼呢?

這部影片的情節緊張驚險,懸念環環相扣,尤其是片中那隻巨大的鯊魚,被好萊塢的特技師們製作的惟妙惟肖,這一切使得觀眾在觀看影片時,始終被濃重的恐怖氣氛所籠罩。斯皮爾伯格電影中的怪獸往往扮演著恐怖殺手的角色,而影片中,人類主角需要經過刺刀見紅的頑強搏鬥,才能最終戰勝怪獸,保住性命。

影片《大白鯊》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像是斯皮爾伯格童年時代的一場惡夢。斯皮爾伯格在回憶他童年時代時,曾經提及過一部由迪斯尼公司出品的著名動畫影片《白雪公主》,斯皮爾伯格回憶說,他8歲看這部動畫片時,片中巫婆的出現使他徹底墮入不可抑止的神經質般的恐懼之中。斯皮爾伯格這種膽小鬼似的表現恰恰說明,他從幼年時期就開始顯示出對於周圍世界的極端敏感。而這種對生活的敏感一旦轉化成在藝術創作中的敏感,就必然會在作品中顯現出非凡的創造力和感染力,比如讓世人又愛又怕的《大白鯊》。

上榜理由:影片讓美國人多年不敢親近海岸,美國旅遊業因此損失慘重。

4.《侏羅紀公園》

在拍攝《大白鯊》18年之後,斯皮爾伯格推出了另一部更加令人瞠目結舌的“怪物”電影——《侏羅紀公園》。在這部電影中,斯皮爾伯格將早已滅絕的恐龍塑造的栩栩如生。驚險的情節設計、完美、逼真的數字特效使得這部影片形成了空前的視聽刺激,當時許多媒體直接以“恐龍復活”為題目報道該片的上映。這種效果的達成需要的不僅僅是電影技術的進步,更重要的還是斯皮爾伯格從小懷有的對“怪物”極其敏感的恐懼心理。

同斯皮爾伯格影象世界中善良的外星生命不同,斯皮爾伯格電影中兇殘的.怪獸往往是地球上存在或者曾經存在的生命。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他的電影中的怪獸不僅僅是一場孩子般惡夢,同時還隱含著斯皮爾伯格對於人類面臨的危險處境的憂慮和反思。這部電影不但取得了天文票房,還在全世界掀起了恐龍熱潮。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發現,這部電影成功的原因不僅僅是開創性的數字技術奇觀,同時也深入探討了科學如果不加以控制,會帶來什麼樣的災難後果的宏大主題。這樣的思想性、藝術性具佳的作品,獲得成功也是理所當然。《侏羅紀公園》,上映時間1993年,票房收入35000萬美元。

同另一位好萊塢技術大師希區柯克一樣,斯皮爾伯格清楚的知道,技術永遠是要為人所控制,而不是反過來控制人的。所以他的影片中高科技永遠是要為影片主題服務的,對高科技的准確應用也成為他的影片致勝的法寶之一。

上榜理由:所有的童年噩夢中都有過“怪物”的影子,就如斯皮爾伯格噩夢中的“恐龍”。

經典指數:★★★★

5.《ET》

斯皮爾伯格於1982年拍攝的這部《ET》被認為帶有強烈的個人色彩。他自己也承認,《ET》中的艾里奧特其實就是自己童年的翻版。斯皮爾伯格的童年是孤獨的,這也同時讓他擁有了無窮無盡的想像力,因為他發現作白日夢是排解孤獨最好的手段。他的影片中反復出現的“孤獨小男孩”的形象往往都對於天空、宇宙和未來有著美好而純真的幻想。所有這一切,影片《ET》的出現也就水到渠成。

孤獨中的凄涼終歸在所難免,但是斯皮爾伯格一直試圖給這種孤獨穿上一層溫情的外衣,於是《ET》中外表柔弱的艾里奧特在最後獲得人生成長的同時也都重新獲得了來自家庭的關愛與溫暖。而《ET》中的外星人則更具人性化色彩,在他奇怪的外表後面,我們不難發現他不過是斯皮爾伯格心目中一個迷路的孩子。他同所有地球上的孩子一樣,有著對於家庭和父母的依賴,有著對陌生世界的恐懼。

顯然,在斯皮爾伯格看來,愛不但是地球生命賴以存在的基礎,同時也是幻想中的外星生命最寶貴的精神依靠。

上榜理由:童年的夢幻,成年的玩笑,一樣的娛樂,一樣的斯皮爾伯格。

經典指數:★★★★

6.《印第安納瓊斯》/《奪寶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