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題材 » 萬聖夜遊戲電影
擴展閱讀
上譯廠譯制日本電影砂器 2025-02-24 14:12:30

萬聖夜遊戲電影

發布時間: 2025-02-07 20:35:34

1. 萬聖節的資料,為什麼它叫鬼節

西方節日,在每年的11月1日,10月31日是萬聖節前夕。通常叫做萬聖節前夜(萬聖夜)。每當萬聖夜到來,孩子們都會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顏六色的化妝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著一盞「傑克燈」走家竄戶,向大人們索要節日的禮物。萬聖節最廣為人知的象徵也正是這兩樣——奇異的「傑克燈」和「不給糖就搗亂」的惡作劇。另外還有美國同名電影。

目錄

西方節日萬聖節(Hallowmas)
萬聖節前夜(Halloween)
節日起源第一種說法
第二種說法
第三種說法
節日習俗不給糖吃就搗亂Trick or treat
節日巡遊
萬聖節前夜
節日鬼怪
萬聖節歌曲《This Is Halloween》
萬聖節的舞會
萬聖節的陳設設計色彩
象徵——南瓜形象最受人歡迎
南瓜燈製作
萬聖節簡訊
相關詞語
有關萬聖節的兒歌
節日調查
現在的萬聖節
二、電影《萬聖節》
劇情簡介
幕後花絮
關於導演
新萬聖節2 Halloween II
三、萬聖節樂團目前團員
專輯
動漫中的萬聖節
西方節日 萬聖節(Hallowmas)
萬聖節前夜(Halloween)
節日起源 第一種說法
第二種說法
第三種說法
節日習俗 不給糖吃就搗亂Trick or treat
節日巡遊
萬聖節前夜
節日鬼怪
萬聖節歌曲《This Is Halloween》
萬聖節的舞會
萬聖節的陳設設計色彩
象徵——南瓜形象最受人歡迎
南瓜燈製作萬聖節簡訊相關詞語有關萬聖節的兒歌節日調查現在的萬聖節二、電影
《萬聖節》 劇情簡介 幕後花絮 關於導演 新萬聖節2 Halloween II三、萬聖節樂團
目前團員 專輯 動漫中的萬聖節展開 編輯本段西方節日
萬聖節(Hallowmas)
「 萬聖節的南瓜燈
傑克燈」的樣子十分可愛,做法遲慶也極為簡單。將南瓜掏空,然後在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再在瓜中插上一支蠟燭,把它點燃,人們在很遠的地方便能看到這張憨態可掬的笑臉。這可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玩物了。 然而萬聖夜的重頭戲還是在餐桌上,你既要准備好美食來招待那些前來搗亂的「小鬼」,更要在這個特別的節日為你的餐桌裝扮一番。千萬不要讓你的客人們小瞧了你哦! 這天夜裡是一年中最「鬧鬼」的時候,各種妖魔鬼怪、海盜、外星來客和巫婆們紛紛出動。在基督紀元以前,凱爾特人在夏末舉行儀式感激上蒼和太陽的恩惠。當時的占卜者點燃並施巫術以驅趕據說在四周遊盪的妖魔怪。後來羅馬人用果仁和蘋果來慶祝的豐收節與凱爾特人的10月31日溶合了。在中世紀,人們穿上動物造型的服飾、戴上可怕的面具是想在萬聖節前夜驅趕黑夜中的鬼怪。盡管後來基督教代替了凱爾特和羅馬的宗教活動,早期的習俗還是保留下來了。現在,孩子們帶著開玩笑的心理穿戴上各種服飾和面具參加萬聖夜舞會,這些舞會四周的牆上往往懸掛著用紙糊的巫婆、黑貓、鬼怪和屍骨,窗前和門口則吊著齜牙裂吵並嘴或是面目可憎的南瓜燈籠。 萬聖節前夕,孩子們會提著南瓜燈,穿著各式各樣的稀奇古怪的服裝,挨家挨戶地去索要糖果,不停地說:「trick or treat."(意思是給不給,不給就搗蛋)要是你不肯給糖果的話,孩子們就會很生氣,用各種方法去懲罰你,例如:把垃圾倒在你家裡等等的方法去懲罰你,直升旦跡到你肯給他們糖果為止。
萬聖節前夜(Halloween)
就是"聖夜"的意思。然而,由於種種原因,萬聖節前夜已變成一年中最流行和最受歡迎的節日之一,許多玩家都以極大的熱情來慶祝這一節日。 萬聖節在10月31日,其實是贊美秋天的節日,就好像五朔節是贊美春天的節日一樣。古代高盧、不列顛和愛爾蘭的祭司--德魯伊德有一個贊美秋天的盛大節日,從10月31日午夜開始,次日11月1日持續整整一天。他們認為,在那天晚上他們偉大的死神--薩曼把那年死去人的鬼魂統統召來,這些惡鬼要受到托生為畜類的懲罰。當然,只要想到這種鬼魅的聚會,就足以令當時那些頭腦簡單的愚民膽戰心驚的了。於是他們點起沖天的篝火,並嚴密監視這些惡鬼。 萬聖節前夜到處有女巫和鬼魂的說法就是這么開始的。至今在歐洲某些與世隔絕的地區還有人相信這是真的。古羅馬人在11月1日也有一個節日,那是用來向他們的波莫娜女神表示敬意的。他們在熊筋的篝火前烤堅果和蘋果。我們自己的萬聖節前夜似乎就是由古羅馬人的節日與德魯伊德的節日揉合而成的。萬聖節前夜的活動原來是非常簡單的,而且大部分是在教堂里進行的。但在整個歐洲,人們都把萬聖節前夜看作盡情玩鬧、講鬼故事和互相嚇唬的好機會。於是人們不再把這節日用來贊美秋光,卻讓它變成神怪、巫婆和鬼魂的節日。
編輯本段節日起源
第一種說法
方法法關於萬聖節由來的傳說有許多版本,最普遍的認為,那是源於基 萬聖起源
督誕生前的古西歐國家,主要包括愛爾蘭、蘇格蘭和威爾士,這幾處的古西歐人叫凱爾特人。凱爾特的新年在十一月一日,新年前夜,凱爾特人讓年輕人集隊,戴著各種怪異面具,拎著刻好的蘿卜燈(南瓜燈是後期習俗,古西歐最早沒有南瓜),他們遊走於村落間。這在當時實則為一種秋收的慶典;也有說是「鬼節」,傳說當年死去的人,靈魂會在萬聖節的前夜造訪人世,據說人們應該讓造訪的鬼魂看到圓滿的收成並對鬼魂呈現出豐盛的款待。所有篝火及燈火,一來為了嚇走鬼魂,同時也為鬼魂照亮路線,引導其回歸。 在中世紀的中歐,曾有過基督教摧毀異教徒的歷史。可是新年夜前的祭祀慶典從未真正消除,不過以巫術的形式出現。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的萬聖節里,還留有巫婆的掃帚、黑貓、咒語等痕跡。
第二種說法
兩千多年前,歐洲的天主教會把11月1日定為「天下聖徒之日」 (ALL HALLOWS DAY) 。「HALLOW」 即聖徒之意。傳說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愛爾蘭、蘇格蘭等地的凱爾特人 (CELTS)把這節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他們認為該日是夏天正式結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嚴酷的冬季開始的一天。那時人們相信,故人的亡魂會在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尋生靈,藉此再生,而且這是人在死後能獲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著的人則懼怕死魂來奪生,於是人們就在這一天熄掉爐火、燭光,讓死魂無法找尋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靈嚇走。之後,他們又會把火種燭光重新燃起,開始新的一年的生活。傳說那時凱爾特人部落還有在10月31日把活人殺死用以祭奠死人的習俗。 到了公元1世紀,佔領了凱爾特部落領地的羅馬人也漸漸接受了萬聖節習俗,但從此廢止了燒活人祭死人的野蠻做法。羅馬人慶祝豐收的節日與凱爾特人儀式結合,戴著可怕的面具,打扮成動物或鬼怪,則是為了趕走在他們四周遊盪的妖魔。這也就是今天全球大部分人以古靈精怪的打扮,來慶祝萬聖節的由來。時間流逝,萬聖節的意義逐漸起了變化,變得積極快樂起來,喜慶的意味成了主流。死魂找替身返世的說法也漸漸被摒棄和忘卻。到了今天,象徵萬聖節的形象、圖畫如巫婆、黑貓等,大都有友善可愛和滑稽的臉。
第三種說法
凱爾特人(Celtic)相信太陽神幫助他們種植農作物。但是,每年太陽神都會被一個名叫Samhain的邪惡力量攻擊並被囚禁六個月。Samhain,還有兩個稱號,分別是「Lord of Dead(死亡領主)」以及「Prince of Darkness(暗黑王子)」,他帶著寒冷以及黑暗的冬天來到凱爾特人的土地。凱爾特人非常害怕10月31日的夜晚,因為他們覺得這晚,有一堆邪惡靈魂潛伏在任何地方。他們在家生起火來讓那些邪惡靈魂離開他們的家(上一個沒有翻譯的段落有一句是說火焰可以把鬼魂嚇走的。)他們相信是Samhain把死人叫出來的,他們還相信Samhain會把死人變為其他東西,好像貓。凱爾特人會裝著可怕的偽裝來把那群邪惡靈魂趕走。(這就是萬聖節的原型)後羅馬佔領了凱爾特人的土地,把羅馬的節日和凱爾特人10月31日的Samhain祭典合在一起,就成了現在的萬聖節。
編輯本段節日習俗
10月31日是西洋萬聖節前夕,美國的街上四處可見精彩的現場表演、戲台上演的幻覺魔術、逼真的游屍 萬聖節
和鬼魂,及各種恐怖電影的放映。 到了晚上,便趕緊將蜘蛛絲架起來,再幫負責嚇人的演員上妝。鬼屋的內容,則大多與電影主題有關,如:神鬼傳奇、星際傳奇、鬼故事…這些場景的布置、化妝技術和戲服,有如真的情境,一不留神,肯定令人驚聲尖叫。 這場嘉年華盛會的由來是在公元前五百年時,居住在愛爾蘭、蘇格蘭等地的人們相信,往生人的亡魂會在10月31日這一天回到生前所居住的地方,並在活人的身上找尋生靈,以獲得再生的機會。當地居民因為擔心鬼魂來奪取自己的生命,故當10月31日到來時,會將所有燈光熄掉,使得鬼魂無法找尋到活人,並打扮成妖魔鬼怪以將鬼魂嚇走。 隨著時間的流逝,萬聖節的意義逐變得含有喜慶的意味。因此現在象徵萬聖節的妖怪及圖畫,都變成了可愛又古靈精怪的模樣,如番瓜妖怪、巫婆等。喜愛發揮創意的美國人,在這一天則極盡所能的將自己打扮得鬼模鬼樣,讓鬼節變得趣味多了。 萬聖節是兒童們縱情玩樂的好時候。它在孩子們眼中,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節日。夜幕降臨,孩子們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顏六色的化妝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上一盞「傑克燈」跑出去玩。「傑克燈」的樣子十分可愛,做法是將南瓜掏空,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然後在瓜中插上一支蠟燭,把它點燃,人們在很遠的地方便能看到這張憨態可掬的笑臉。 收拾停當後,一群群裝扮成妖魔鬼怪的孩子手提「傑克燈」,跑到鄰居家門前,威嚇般地喊著:「要惡 萬聖節
作劇還是給款待」、「給錢還是給吃的」。如果大人不用糖果、零錢款待他們,那些調皮的孩子就說到做到:好,你不款待,我就捉弄你。他們有時把人家的門把手塗上肥皂,有時把別人的貓塗上顏色。這些小惡作劇常令大人啼笑皆非。當然,大多數人家都非常樂於款待這些天真爛漫的小客人。所以萬聖節前夜的孩子們總是肚子塞得飽飽的,口袋裝得滿滿的。 萬聖節前夜最流行的游戲是「咬蘋果」。游戲時,人們讓蘋果漂浮在裝滿水的盆里,然後讓孩子們在不用手的條件下用嘴去咬蘋果,誰先咬到,誰就是優勝者。
不給糖吃就搗亂Trick or treat
萬聖節的一個有趣內容是「Trick or treat」,這習俗卻並非源自愛爾蘭,而是始於公元九世紀的歐洲基督教會。那時的11月2日,被基督徒們稱為 「ALL SOULS DAY」(萬靈之日)。在這一天,信徒們跋涉於僻壤鄉間,挨村挨戶乞討用麵粉及葡萄乾製成的「靈魂之餅」。據說捐贈糕餅的人家都相信教會僧人的祈禱,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護,讓死去的親人早日進入天堂。這種挨家乞討的傳統傳至當今竟演變成了孩子們提著南瓜燈籠挨家討糖吃的游戲。見面時,打扮成鬼精靈模樣的孩子們千篇一律地都要發出「不請客就要 萬聖節南瓜
搗亂(不給糖就搗蛋)」的威脅,而主人自然不敢怠慢,忙聲說「請吃!請吃!」同時把糖果放進孩子們隨身攜帶的大口袋裡。還有一種習俗,就是每家都要在每口放很多南瓜燈,如果不請客(不給糖) ,孩子們就踩爛他一個南瓜燈。 還有南瓜雕空當燈籠的故事。這又是源於古代愛爾蘭。故事是說一個名叫 JACK 的人,是個醉漢且愛惡作劇。一天 JACK 把惡魔騙上了樹,隨即在樹樁上刻了個十字,恐嚇惡魔令他不敢下來,然後 JACK 就與惡魔約法三章,讓惡魔答應施法讓JACK 永遠不會犯罪為條件讓他下樹。 JACK 死後,其靈魂卻既不能上天堂又不能下地獄,於是他的亡靈只好靠一根小蠟燭照著指引他在天地之間倘佯。 在古老的愛爾蘭傳說里,這根小蠟燭是在一根挖空的蘿卜里放著,稱作「JACK LANTERNS」,而古老的蘿卜燈演變到今天,則是南瓜做的 Jack-O-Lantern 了。據說愛爾蘭人到了美國不久,即發現南瓜不論從來源和雕刻來說都比蘿卜勝一籌,於是南瓜就成了萬聖節的寵物。
節日巡遊
Greenwich Village Halloween Parade 據說其由來可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紀,當時居住於愛爾蘭的凱爾特人(Celtic)將這天定為夏末,亦象徵一年的結束,他們相信在新舊歲次交替的前夕,所有時空的規律也會暫時停頓,靈界大門在這晚會打開,令所有鬼魂趁機遊走於人間,到處找尋適合的替身,藉此得以重生的機會。所以,凱爾特人為怕成為鬼魂的目標,便於當晚熄滅家中爐火,裝成沒有人在家,同時,戴上猙獰可怕的面具,並打扮成鬼怪模樣一起走到街上巡遊,營造喧嘩吵鬧的氣氛,以驅趕那些遊魂野鬼。 漸漸地,這些傳統習俗已演變成今天年輕人的慶祝活動,大家盡情在這晚扮鬼扮馬,過一個開開心心的節日。 紐約市也特別在萬聖節晚上舉行巡遊,讓一群吸血鬼,僵屍,巫婆,科學怪人等齊齊現身,還歡迎市民到場參觀,到會者不限年齡、性別,不分階級、國籍,即使你是膽小鬼,也可加入他們的行列,來個熱熱鬧鬧的人鬼嘉年華會。 其實這些鬼怪都是人扮的,所以並不可怕,相反有些小鬼臉更非常可愛,令人置身其中,就如參加大型化裝舞會一樣。 在各式各樣的裝扮角色中,以女巫僵屍一族最多人扮演,而那些專賣萬聖節用品的店鋪也特別准備這類衣飾出售,以迎合大眾所需;與此同時,生產商每年更會把當年大熱的人物造型包括面具及衣物推出市場,務求令更多人投入這西方傳統節日的熱潮里,如在電影哈利波特的小巫師造型,已是許多孩子必選的扮演角色。 格林威治村的萬聖節巡遊[Greenwich Village Halloween Parade]始於1973年,由一位面具工匠兼木偶 萬聖節
演員Mr Ralph Lee發起,據說最初他帶著朋友和孩童一起在鄰居處遊行,後來漸漸演變成整個村的大型活動,而活動中當然少不了大型木偶表演,同時,巡行的目的更希望每一個人都是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所以即使人們只是抱著想看熱鬧的心態,當你踏進村子裡,很快便會被邀請參與巡行,成為他們的一份子。 紐約市的萬聖節巡遊每年都吸引成千上萬的紐約人和遊客參加,而巡遊會在格林威治村[Greenwich Village]舉行,各隊伍約在夜晚上七時從第六大道與春天街交界[6th Avenue & Spring Street]起步,一直遊行至第二十三街[6th Avenue & 23rd Street]為止,全程大概多個小時。 無論是來自亞洲,南美,非洲,歐洲,以至中東地區的參觀者,都可以把自己裝扮成各式各樣的人物,亦可帶備簡單樂器,即時演奏本土的獨特音樂,融合無疆界的風土文化。可能我以前從未參加過萬聖節的活動,更莫說這么精彩的巡遊,所以特別覺得有新鮮感。 早於十月中,曼哈頓市已開始「鬧鬼」了,在繁忙的街道上,已看見四處懸掛起萬聖節的鬼怪裝飾,很多百貨公司也忙著把應節禮品及衣物堆放在櫥窗里,吸引不少途人駐足觀看,而超級市場及街市亦擺放大大小小的南瓜售賣,供市民買回家布置家園或製作南瓜燈之用,當然嘛,也有主婦烹煮南瓜作菜餚或糕餅,完全依足節慶傳統。 在我家附近,許多鄰居為了應節而特別布置家園,有塗上鬼臉的南瓜,寫了幽默字句的墓碑,掛在樹上 萬聖節
的骷髏骨頭,飛到屋頂的胖巫婆,還有從信箱中伸出的綠色怪手,更有些鄰居把自己的前園裝點成墳地,當晚上經過這些地方時,特別覺得陰森可怖,有些人在屋子外面鋪上蜘蛛網,形如荒廢很久的凶宅,總之各形各色,把萬聖節的鬼魅色綵帶到每一角落。 即使紐約人這夜選擇留在家中,也可以感受到西方鬼節的氣氛,因為無論電視台及電台均會推出有關萬聖節的特備節目,而在網路世界,除了有形形式式的萬聖咭不停發送外,很多大型網站已一早准備迎接這節日的到來,特別把網頁改頭換面,又或設計新游戲,等待更多人進入網區。 萬聖節除了是大人喜愛的節慶外,也是小孩期待來臨的日子。在這天晚上,一些扮鬼臉穿鬼服的孩童便會提著用南瓜製成的燈籠,南瓜外刻上眯眼睛和大嘴巴,透出內里點點燭光,跟我們在中秋節時自製的柚子燈籠很相似。這群小鬼會玩著「Trick or treat」(不給糖便會搗蛋)這傳統惡作劇,四齣到鄰家討糖吃,若果那一家沒有給他們糖果,頑皮小鬼就會賴著不走,並說些不祥的話語,所以沒有外出的人都會准備些糖果,讓小朋友高高興興的離去。 據說這習俗原本是人們為了安撫那些鬼魂,所以預先把食物放在自家門前,鬼魂得到款待後,便會安靜地離開,而到了現在,這迷信色彩已經消失,更變成小孩敲門要糖的活動,讓大人小孩皆可以參與節慶,各自樂在其中。 記得某年我參加完萬聖節巡遊後,我和同學一同前往Wendy家,當時車子途經大街,有幾個穿黑衣的小鬼走近我們的車旁,他們臉上塗了些熒光色料,猛不防他們走近窗邊,還貼著玻璃向我扮鬼臉,登時把我嚇了一跳,更大叫起來,同學們看到我的神情,幾乎笑不攏嘴,燕儀更說巡遊的惡鬼嚇不到我,反而這小孩卻使我驚惶失措。我當時真希望自己也塗上厚厚的濃裝,甚或戴上面具,好避開各人的目光。
萬聖節前夜
萬聖節前夜就是「聖夜」的意思。而今天,萬聖節前夜已經變成一年中最流行和最受歡迎的節日之一, 萬聖節南瓜
許多玩家都以極大的熱情來慶祝這一節日。 萬聖節在10月31日,其實是贊美秋天的節日,就好像五朔節是贊美春天的節日一樣。古代高盧、不列顛和愛爾蘭的祭司——德魯伊德有一個贊美秋天的盛大節日,從10月31日午夜開始,直至次日11月1日持續整整一天。他們認為,在那天晚上他們偉大的死神——薩曼會把那年死去人的鬼魂統統召來,這些惡鬼要受到托生為畜類的懲罰。當然,只要想到這種鬼魅的聚會,就足以令當時那些頭腦簡單的愚民膽戰心諒的了。於是他們點起沖天的篝火,並嚴密監視這些惡鬼。 萬聖節前夜到處有女巫和鬼魂的說法就是這么開始的。至今在歐洲某些與世隔絕的地區還有人相信這是真的。 如今在整個歐洲,人們都把萬聖節前夜看作盡情玩鬧、講鬼故事和互相嚇唬的好機會。於是人們不再把這節日僅僅用來贊美秋光,而是讓它變成一場真正的「狂歡」。而臉譜化妝是萬聖節傳統節目之一。
編輯本段節日鬼怪
【幽靈】 幽靈的傳說遍及全世界,鬼怪的節日自然也少不了它的出現。 萬聖節南瓜
【僵屍】 一臉煞白或是滿面掛彩,僵屍的形象隨你想像。 【吸血鬼】 優雅、高貴而又冷酷的血族歷來都是神秘午夜故事中的常客。 【巫婆】 黑貓、掃把、魔法帽……法力無邊,但要當心臉上的皺紋哦。 【科學怪人】 科幻史上的經典科學怪人,如今也經常現身於萬聖節中。 【精靈】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精靈,你想像的精靈是什麼模樣? 【半人馬】 半人馬的來源在希臘神話中說法不一,於是半人馬也有善與惡。 【狼人】 有時是吸血鬼的死敵,有時又傳播恐怖和瘟疫。 【魔鬼】 我能夠滿足你的願望,凡人,但是你要把靈魂抵押給我。 【哥布林】 不同的傳說與故事中,這些小東西時而邪惡時而滑稽。 【不死鳥】 沐浴於陽光,涅盤於火焰,象徵著不朽和重生。 【牛頭人】 克里特島的牛頭怪傳說讓這種怪物世人皆知。 【美杜莎】 傳說中能把人石化的蛇發女妖,曾經美麗堪比雅典娜。 【泰坦】 希臘神話中曾統治世界的古老的神族,巨人的代表。 【石像鬼】 整日坐在哥特式建築屋頂上,在望天還是在思考? 【蜥蜴人】 全身披滿厚厚的綠色鱗甲,每隻手僅有三個指頭。 【木乃伊】 化妝好了是木乃伊,COS不善就是重病號。 【貝希摩斯】 舊約所記載的巨獸,有人認為它是撒旦的化身。 【大腳怪】 這種巨型怪獸從未被證實,但傳說流傳已久。 【巴哈姆特】 巴哈姆特的傳說代表著阿拉伯人的宇宙觀。 【巫妖】 用魔法獲得永恆的生命,用永恆的生命研究魔法。 【矮人】 礦石、美酒、大鬍子,了解矮人要從這些開始。 【巨魔】 無論哪裡的巨魔傳說,都少不了它們神奇的再生能力。 【無頭騎士】 愛爾蘭民間傳說中的鬼怪,萬聖節不可缺少的角色。 【南瓜燈】 南瓜是萬聖節的代表,在腦袋上套個南瓜吧,記得留幾個洞。 【骷髏】 骷髏也是恐怖的東西哦。

2. 關於萬聖節的電影

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萬聖節的電影,歡迎大家閱讀。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節假日欄目。

關於萬聖節的電影

《月光光心慌慌》(1978)(世界經典恐影之一) 又名:《抓鬼節》

《萬聖節前夜》

《月光光心慌慌2》(1981) 又名:《抓鬼節2》

《萬聖節前夜2》

《月光光心慌慌3:巫婆的季節》(1982)

《月光光心慌慌4:煞回人間》(1988)

《月光光心慌慌5:邁克梅爾的報復》(1989)

《月光光心慌慌6:黑色驚魂夜》(1995)

《光光心慌慌7:H2O》(1998)

《月光光心慌慌8:重生/大屠殺》(2002)

《月光光心慌慌9》(2007)

《萬聖節之夜-猛鬼客房》(1999)

《萬聖節之夜》(2006)

《血濺萬聖劫》(2005)

《劈頭士》(2007)

《千屍屋》(2003)

《烏鴉》(1994)

《聖誕夜驚魂》(1993)

《謀殺派對》(2007)

《怪獸屋》(2006)

《驚聲萬聖節》(2002)

《製造偶像的手》(1999)

《Halloween:H20》 萬聖節之夜-猛鬼客房

萬聖節十大必看電影

一、《月光光心慌慌》

電影故事:

1963年的萬聖節。小鎮哈登菲爾德的一個6歲男孩麥克爾·麥爾斯用一把菜刀殺死了他的姐姐,當他的父母發現他時,他正手攥著那把血淋淋的殺人凶器直瞪瞪的望著天空。麥克爾·麥爾斯被送到了精神病院。盡管醫生薩繆爾·路米斯做了最大的努力,但他還只是坐著,仍舊眼瞪著天空,這樣持續了15年。

1978年12月30日,似乎有種神奇的力量在驅使麥克爾離開那裡。在暴風雨中他偷了薩繆爾·路米斯醫生和瑪瑞恩護士的車,返回哈登菲爾德小鎮並在那偷了個白色的面具。

一房地產經紀人的女兒和學生勞瑞·斯托德發現,不知是什麼原因麥克爾一整天都在跟蹤她,可她並不認識他。當路米斯醫生和警長瘋狂的到處尋找麥克爾時,他不知道勞瑞正在照顧小孩琳德西和湯米,而且勞瑞的朋友安妮,琳達和鮑勃一個一個的失蹤……

推薦理由:

這部影片不是一部面目可憎的恐怖片,《月光光心慌慌》是建立在懸念上的,而非鮮血,並激發了隨後的一大批恐怖/驚悚片的平庸之作,成為無數連環兇殺影片抄襲的對象。從1978年到2002年,長壽的“月光光心慌慌”共拍出八部姊妹篇,總票房已過三億美元,二十多年來長盛不衰,成為全世界的恐怖電影迷們推崇備至的標志性作品。

花絮:

本片於1978年上映,成功的用極少的成本和有效地恐怖驚悚設計,奪得了大多數人的好評,掀起了低成本殺人狂電影的狂潮,片中的殺人狂麥克爾·邁爾斯也被評選為影史三大最恐怖殺手(另外兩個是《黑色星期五》中的傑森和《猛鬼街》中的弗萊迪),本片更於2006年入選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典藏,成為後現代恐怖電影經典之一。

二、《靈異第六感》

電影故事:

麥爾康醫生是一名傑出的兒童家庭心理學者,幫助過不少問題兒童走回正路,一名接受過麥爾康醫生治療,但未成功的青少年文森卻闖入麥爾康醫生家中,槍傷醫生後,再舉槍自盡。一年後,麥爾康醫生再度面臨一件與自盡青少年相似的病例。醫生決定再試一次,幫助這名叫做柯爾的小男生。

柯爾擁有陰陽眼,長久以來飽受鬼魂的困擾,不時會見到死去的人的靈魂,讓他十分害怕。麥爾康醫生對柯爾伸出援手,卻不為柯爾所接受,因為柯爾認定沒有人可以幫助他脫離現狀。在麥爾康醫生不斷的堅持下,柯爾終於放下心防,讓醫生了解自己的問題,也慢慢地接受他的建議。

在治療柯爾的同時,麥爾康醫生發現自己的婚狀況出現問題,他的太太不但冷落他,而且似乎有了外遇。於是麥爾康同時面對工作上與婚姻上的兩個難題。

柯爾在醫生的開導陪伴下逐漸接受自己擁有陰陽眼的事實,並麥爾康醫生“傾聽他們”的建議下,成功幫助了一家人揭開了後媽下毒害死小女孩的案子,漸漸回到了正常孩子的快樂生活中。柯爾告訴醫生,在妻子睡著後和她說話,她可以聽進去的。麥爾康醫生照做後,回憶起之前的一幕幕,發現了另一驚人秘密......

推薦理由:

該片榮獲奧斯卡金球獎共8項提名!是全美觀眾票選1999年最喜愛的影片。表面看是一部鬼片,裡面有數個鬼現身的血淋淋鏡頭,還有一兩處令人驚叫的恐怖場景,但骨子裡是一部探討家庭倫理道德的作品。本片構思巧妙,三位主演均有一流的表演威利斯的低調和科萊特的焦躁都拿捏得很准,而奧斯蒙則是天才童星,把一個跨越陰陽兩界洞察力的特殊兒童表現得惟妙惟肖。

花絮:

影史上只有4部恐怖片曾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本片便是其中之一。本片中台詞“I see dead people”在2007年《首映》雜志評選的“100條最經典電影台詞”排行榜中名列第100名。

三、《驚聲尖叫》

電影故事:

凱西准備好爆米花,租好了恐怖電影錄影帶,正希望在這個父母外出的夜裡,好好享受被驚嚇的感覺。這時電話響起,一個陌生人卻讓她真正嚇破膽,因為他知道她的一舉一動,甚至在她面前活生生地將她男友殺死,最後連她自己都難逃厄運。

接下來凱西的同學席妮(內芙·坎貝爾飾)也受到恐怖電話的威脅,席妮的母親曾在1年前被莫名殺害,席妮被兇手誤導冤枉了他人,致使真凶至今逍遙法外,八卦記者魏蓋兒堅持認為席妮指證錯了人,所以執意要尋找到真凶,而這名兇手利用所有驚悚電影的公式,大玩殺人游戲。

雖然席妮千鈞一發逃過一劫,兇手卻仍不罷休,甚至追殺到學校,殺死了學校校長。而席妮身邊的好友們對這個恐怖游戲毫不在意,甚至決定開狂歡派對,沒想到兇手也決定參與這個盛會,讓大家享受尖叫的樂趣....

推薦理由:

《驚聲尖叫》的導演韋斯·克萊文,也是《半夜鬼上床》的原始創作者,他為《半夜鬼上床》系列寫下驚悚恐怖電影的典範,而利用人心的恐懼做為電影的題裁更是他的拿手好戲。這部電影讓我們相信驚悚電影一樣能創造出最正點的角色人物,並深入人類的心理層面,因為劇中的角色所面對的就是我們內心最深層的恐懼。

評論:

因為《驚聲尖叫》相當聰明的驚悚劇情設計,在美國上映之後引起極大的回響,不僅專業的影評人給與極高的評價,同時一般觀眾在戲院觀賞此片時,也感受到真正驚聲尖叫的樂趣,在此《驚聲尖叫》在美國連續九周皆名列十大票房,絕對是其來有因。

四、《鬼影》

電影故事:

25歲的泰國攝影師Tun與女友Jane和友人喝酒後,二人駕車歸家途中,不慎把一名女子撞倒,車子失控繼而撞上路旁的告示牌。不省人事的女子躺在路中心,但此時後面已有車輛駛至,二人沒有下車探視傷者,反而選擇趕緊駕車逃離現場。

可是意外發生後,離奇怪事就接踵而來,Tun發現他拍攝的照片中出現一些靈異的光芒及影像,開始時他以為只是拍攝失誤,後來他仔細查證後,意識到照片中的神秘影像與被他們撞倒的女子容貌相似,與此同時,Tun不但發惡夢,頸部也出現莫名其妙的痛楚。

翌日Tun與女友決定再到意外現場,但二人並沒有發現被撞女子的屍體,現場的一名工人也告知他們意外中並無任何人受傷,可是鬼魂似乎一直陰魂不散,不斷纏擾著二人,而且他們的朋友更奇怪地一個一個相繼自殺身亡。另一方面,Jane覺得事有蹊蹺,決定深入調查,最終竟發現這一切怪事都是由其男友的前女友而起……

推薦理由:

本片在當地上映了3星期內,沖破泰幣一億票房,合共超過2000萬港元,並登上2004年最賣座泰國電影寶座。

五、《女巫布萊爾》

電影故事:

1994年10月三個學電影的學生哈茲、邁克威廉姆斯、李昂哈德帶上了電影拍攝器材,來到了布爾鎮,准備調查當地關於布爾女巫的傳說。他們為了找尋布爾女巫來到了黑山林,但不久他們就消失了。五天後,人們開始尋找他們。美國政府為了找尋他們調用了一百多人,同時使用了直升機甚至衛星,但十天過後一點結果也沒有,於是只好放棄搜尋工作。

一年以後,幾個馬里蘭洲立大學的學生在山林的一個非常隱蔽的小木屋裡發現了一個包裹,裡面裝有哈茲的日記和一個已經剪接好的電影拷貝盤,裡面記載了三個人一年前失蹤時所發生的所有恐怖事件。本部影片便是根據95年發現的拷貝盤改編加工而成的。

推薦理由:

影片以新穎的DV紀錄手法來拍攝的,給每一個觀看的觀眾以相當真實的感受,讓觀眾相當自然地就把自己帶入到這個“女巫布萊爾”的世界中,主人公們的一舉一動都牽引著觀眾們的心弦。整個影片一氣呵成,故事節奏的敘述循序漸進,一點一點地營造恐怖氛圍。雖然全篇基本沒有出現任何血腥場景,女巫的真實面目也沒有展現出來,但是卻讓人從心底感覺到故事所滲透出來的恐怖氣氛。《女巫布萊爾》的第一人稱拍攝手法可謂是相當成功。

評論:

本片絕對是一個奇跡,它把一部低成本的學生片炒作成超級賣座片。其秘密武器是把虛構的劇情宣傳成紀錄片,使不明就裡的年輕人紛紛討論布萊兒女巫的歷史和關心起三名大學生的安危。本片是三人在森林中經歷的紀錄,全部採用手提攝影機拍攝而成,鏡頭亂動、畫面失焦等技術上不合格的畫面比比皆是,看到一半就會讓人產生暈車嘔吐之感,得有心理准備才行。

《女巫布萊爾》上映後連續兩周蟬連票房亞軍,對電影淘汰率甚高的美國電影界來說,可說是罕見的奇跡。這部低成本恐怖片,原本第一周只安排二十七家影院放映,想不到上映後反響熱烈,戲院數由第二周的三十一家一下子擴充到一千一百家,兩千一百四十二家戲院的拷貝讓製作該片的電影公司與拷貝沖印公司忙到人仰馬翻。

六、《鬼馬小精靈》

電影故事:

在緬因州的古舊庄園——威普斯塔夫里居住著胖子、瘦子、斯特里奇三個幽靈和他們善良的侄子——小精靈卡斯伯。這座庄園的繼承人卡里根貪得無厭,為了消滅這幾個幽靈,請來了著名的鬼魂研究家哈維博士,而哈維博士的女兒凱特卻與小卡斯伯建立了極好的友誼。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們發現了一種有生命的機器,卡里根在跟蹤下也發現了這個秘密。卡里根將自己變成幽靈,想獲得寶貝,但他最終失敗了。最後這部卡斯伯父親的復生機器被卡斯伯用來去拯救哈維博士。

推薦理由:

和之前的恐怖片是絕對有區別的,屬於搞笑版鬼怪幽靈動畫片,很適合在萬聖節前夜看哦!是一部真人與動畫人物合演的電影,有很多滑稽的情節。全片特技出色,把男女小主人公之間的關系,用極為圖像化的特技表現出來,很可愛。

評論:

鬼馬小精靈是一部以鬼怪幽靈為題材的兒童卡通電影,它以獨特的視角、幽默詼諧的表現手法將長時期以來人類隱晦的話題展現在小朋友面前,充滿童真童趣,是迪斯尼的一部經典之作。

七、《僵屍肖恩》

電影故事:

故事發生在倫敦。年近三十的肖恩是一個一事無成的普通人,他的工作從未得到過別人的認可,他的豬朋狗友游手好閑,他和女朋友的愛情也亮起了紅燈,一切看來都是如此不如意。似乎生活就會這樣平平淡淡地過去,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整個城市被一群僵屍佔領了,正常人被它們咬傷之後也會變成僵屍,病毒和恐慌在整個城市裡迅速蔓延。

肖恩從宿醉中清醒過來,拖著正在玩電子游戲的艾德前去營救自己的女友和母親。當他們會合在一起之後,他們已經被成群的僵屍所包圍,現在他們必須依靠自己逃離險境。在和僵屍的戰斗中,肖恩挽救了自己和女朋友垂死的愛情,危險也讓他認識到繼父和母親對自己的感情,同時他也在這次戰斗中發揮了他從來沒有閃現的領導才能。

也許他要感謝這場災難,因為它,他已經不再是那個沒有目標的任性妄為無所事事不負責任不念親情的小青年了。

推薦理由:

這部英國產的電影,絕對和以前大家看過的各式各樣的僵屍片大不一樣。看這部片的時候,最大的感受不是恐怖,而是那種充斥全片的淡淡的英倫幽默。

花絮:

在拍攝期間,有很多次僵屍們的呻吟聲蓋過了主要演員的對話聲音。凱特·阿什菲爾德回憶說:“一天,音效部門的工作人員問,在我們錄制演員聲音的時候,能不能讓這些僵屍不再出聲?然後我們又重拍了一次,僵屍的聲音再次出現。音效部門重新提醒,僵屍不能出聲,可重拍時仍然無法如願。因為扮演僵屍的演員太投入了,以至於只要聽到‘Action’就條件反射般的開始表演。”

劇組共動用了1011位臨時演員,其中有800人扮演了僵屍,在這些扮演僵屍的臨時演員中,至少有70%是電視劇《Spaced》和僵屍片的粉絲。《僵屍肖恩》在英國於2004年4月首映,立即贏得了勢頭強勁的好評和票房成功,票房收入遠遠超過2002年的英國熱門僵屍片《驚變28天》和同年重拍版的《活死人黎明》。

八、《怪獸小屋》

電影故事:

迪傑是個喜歡幻想的男孩,他總是嚷嚷著說隔壁怪老頭擁有一棟會吃人的怪獸屋,怪獸屋吃掉了他的玩具、吃掉了隔壁班的阿強,甚至是乾脆吞掉了怪老頭的老伴兒……糟糕的是,愛幻想的小華特說的話老是沒有人相信,更糟糕的是,這回小華特和兩個好朋友真的在隔壁發現了一幢怪獸屋--而怪獸屋將會在即將到來的萬聖節吃掉所有要糖果的小孩!

推薦理由:

《怪獸小屋》不是關於可愛的怪獸闖入人類世界的故事,而是一部家庭動畫恐怖片,製片人羅伯特·澤米基斯還為影片帶來了2004年聖誕動畫電影《極地特快》中相同的真人捕捉動畫技術,由索尼圖像工作室(為《蜘蛛俠》製作視覺效果),將真人演出化為逼真動畫。

比起04年的《極地特快》,《怪獸小屋》在視覺和聽覺方面整體提升了一個層次,當每個人物出場時,你都能夠感受到他們的“演技”,角色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神態都是如此傳神,已經清楚的傳達了導演想要表達的情緒。尤其是怪屋,開心、擔憂、憤怒等情感,居然能被四四方方的房子表現得活靈活現,不能不拍案叫絕。

評論:

怪獸屋從外表看是一座破敗不堪的老房子,但真正的是一個附著著女巨人康絲汀靈魂的吃人房子。康絲汀45年前在萬聖節被水泥淹沒而死,是為了蓋那座與怪老頭相依的房子,沒想到竟然在小朋友的叫喊聲“不給糖就倒搗蛋”中喪命。康絲汀是不幸的,然而她又是幸運的,有一個深愛她的怪老頭。

每年萬聖節都會看她,即使那是一座房子。這棟怪獸屋中,門是他的牙齒,窗戶是他的眼睛,燃燒的爐火是他的心臟。他還會在即將到來的萬聖節,吃掉所有要糖果的小孩。但影片一點也不恐怖,畢竟是一部動畫。但看完該片也能感受到怪老頭與康絲汀的愛情,45年的囚籠愛情!

九、《倩女幽魂》

電影故事:

故事描述書生寧采臣到蘭若寺躲雨,為道士燕赤霞所拒。夜半,被少女聶小倩美妙琴音吸引,兩人自此交往甚密。不料小倩乃樹精姥姥所操縱的女鬼,正在尋找壯男吸取陽精。燕赤霞義助寧采臣對付姥姥,並玉成他們這對人鬼戀人。

推薦理由:

在萬聖節推薦這部片子,希望童鞋們不要扔雞蛋哦,我覺得怎麼也得挑一部國產片出來展示一番,而說到鬼片,這部算是國產片中的經典了,徐克監制、程小東導演的這部電影,採取全新的特技和美術手法來包裝傳統的聊齋故事,使本片呈現出與往昔鬼電影全然不同的視覺。

花絮:

張國榮在《倩女幽魂》之後,揚眉吐氣,影星身份終被認可。以後《阿飛正傳》《霸王別姬》《東邪西毒》等名片佳作一發不可收拾,成為一代演技派明星的代表人物。王祖賢版小倩至今無人超越,當然對她本人來講,也沒有影片再超越這部《倩女幽魂》了!

著名演員午馬也因在《倩女幽魂》中飾演道士燕赤霞而大受好評,並憑該片榮獲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同時燕赤霞也成為他從影30多年來的代表角色。而由香港老演員劉兆銘扮演的千年樹妖姥姥也非常精彩,他忽男忽女的腔調,猙獰狂笑的表情,都讓人過目難忘。黃沾撰寫的幾首電影插曲亦十分動聽。

十、《僵屍先生》

電影故事:

富紳任某聽從風水先生勸告,將先父棺木移往他處。道長九叔應邀幫辦此事,棺木打開,屍身未腐。九叔生疑,命徒弟文才、秋生小心看管。深夜,任某被僵屍殺死,文才為保護心上人而身中屍毒,自己險些也變成僵屍。秋生被多情女鬼迷惑,九叔念女鬼並無惡意且從僵屍手中救還過秋生,遂放過女鬼。當僵屍到九叔家中欲咬其孫女時;九叔趕到,並和徒弟秋生一起制服僵屍,無奈僵屍太強,兩人無法對付,正當九叔不敵之際,師弟趕屍道士趕到,三人合力,終將僵屍燒死。

推薦理由:

《僵屍先生》是香港靈幻功夫片的顛峰之作,1985年公映時引起轟動,票房狂收2000多萬,由此掀起了爭拍僵屍片的熱潮,僅1986年就有10多部跟風之作上映。片中人閉呼吸可避僵屍的設計令人印象深刻,至今仍被不少同類影視片模仿。林正英的茅山道長形象也深入人心。

在香港的商業片中,基本是以“娛樂取向”為出發點,此片是這些商業片中,拍得較成功的一部,影片將恐怖與喜劇結合在一起,運用荒誕的手法,極大地刺激了觀眾的感官享受,恐怖與鬧笑的效果均佳。影片製作嚴謹,構思巧妙,導演的處理手法緊湊而流暢,把“鬼打鬼”以來的恐怖喜劇電影推向了新高潮。

花絮:

香港金像獎影後王小鳳自出道以來,便與鬼片有緣,她第一部戲便是《猛鬼出籠之艷鬼發狂》,之後又因出演《僵屍先生》被片商譽為“鬼後”,接演《鬼新娘》等驚悚片。不過,拍了很多靈異電影,王小鳳精神也開始恍惚,加之感情連受打擊,她開始放縱自己,吸煙,酗酒,一度還曾經吸食軟性毒品。

我特別推薦

我特別推薦

3. 求此正太是哪部電影里的

別惹小孩 Trick 'r Treat (2007)導演: 邁克爾·道赫蒂
編劇: 邁克爾·道赫蒂
主演: 奎恩·羅德 / 布萊恩·考克斯 / 迪倫·貝克 / 萊絲莉·比伯 / Rochelle Aytes / 安娜·帕奎因
類型: 驚悚 / 恐怖
製片國家/地區: 加拿大 /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08-10-10(加拿大)
片長: 82分鍾
又名: 靈異萬聖夜 / 不給糖就殺人 / 萬聖夜遊戲 / 誰的萬聖節劇情簡介 · · · · · · 西方傳統的一年一度的萬聖節又到了,據說在這個鬼魂和怪物自由出沒的夜晚,只有遵循傳統點燃南瓜燈的人才能安然度過。然而總有那麼一些人因各種各樣的原因而沒能遵守這個傳統,他們將接受最嚴酷的教訓,甚至可能命喪黃泉。萬聖節這天,格雷戈先生(布萊恩•考克斯 Brian Cox 飾) 和太太在午後還沒過就弄壞了南瓜燈;四個打扮惡俗的女士在小路上高聲談笑;一群搗蛋鬼作了最最嚴重的惡作劇……這些不遵守規矩的人將在這個恐怖的午夜付出慘痛的代價!

4. 有什麼好看的恐怖血腥電影

我比較喜歡恐的怖電影
一起分享下
先來點經典的
1. 活跳屍(Re-Animator):製片人布里安.尤茲納,導演斯圖爾特.戈登。
2. 活跳屍(二):導演布里安.尤茲納。
3. 活魔人(From Beyond 1986):導演布里安.尤茲納。
4. 養鬼吃人(系列):迄今已拍7集,以一、二、三集最有價值。一、二集導克里夫.貝克。
5. 群屍玩過界:導演彼得.傑克遜,這是他才華盡顯的成功之作(他就是《魔戒3之王者歸來》的導演)。
6. 德州鏈鋸殺人狂(系列):托比.胡伯的成功之作,該系列共四集,後三集具有一定價值。
7. 幽浮魔點:查克.拉塞爾的早期名作,1988年公映,對50年代舊作的翻拍。
8. 鬼驅人(系列):托比.胡伯與斯匹爾伯格打造的名作。後又續出兩集。
9. 美國人狼在倫敦:又稱鬼追人、人狼咬嘩鬼,人狼題材中的經典,悲劇。
10. 猛鬼街(系列):名導韋斯.卡拉文的驚世之作,以一、二、三集最好,四、五、六、七集雖遜色,但絕對值得全部收齊。而且幾個名導均涉入其中,該系列片成了他們在恐怖片領域的演軍之所,如查克.拉塞爾(三集)、雷尼.哈林(四集)、史蒂芬.霍普金斯(五集)。
《紅色之山》
講述的是一群電影狂熱者沉迷於尋找一個經典血腥暴力電影的拍攝場地,他和他的兩個朋友進入了一個偏僻的森林,也就是電影拍攝的地方。他們太晚意識到:這部電影還沒拍攝結束,電影的主角,醜陋的,酗殺的「娃娃臉」和他扭曲的家庭繼續拍著電影,並殺戮蒙在鼓裡的受害者。現在他們必須從噩夢般的沖擊中倖存下來,否則他們將永遠成為這恐怖電影中一部分.
《死咒2》單獨看完可獲萬元大獎的恐怖片。
印度寶萊塢導演拉姆・戈帕爾・瓦爾馬在孟買為新片《死咒2》宣傳造勢,稱有膽量在電影院獨自看完這部影片的人可望獲得約一萬美元獎金。 恐怖片《死咒2》為瓦爾馬2008年推出的電影《死咒》續集,講述一個邪惡幽靈折磨一個家庭的故事。
《怪型》《13猛鬼》《13號星期五》《幽靈船》,《極度深寒》《深海狂鯊》《半夜鬼上床》
《絕對深度》《死寂》《鬼眼》《小島驚魂》《迷霧》《月光光心慌慌》系列《鬼娃回魂》系列《鬼哭神嚎》《午夜食人列車》
《寂靜嶺》《電鋸驚魂》《死亡錄象》《隔山有眼》《沉默的羔羊》系列就不用說了
《鬼娃娃花子》《咒怨》和《午夜凶鈴》也不錯《黑暗侵襲》很經典的片子
最新的《深海巨鯊2》《夜魔》《致命彎道3》《萬聖節10》《靈動:鬼影實錄》
《致命切割》《孤兒》《別惹小孩》《伐頭嶺》《死亡錄象2》《墮入地獄》《鬼眼》《13猛鬼》
動作類恐怖《弗萊迪大戰傑森》《基督再臨》《嗜血破曉》
《異常》《刑房》、《恐怖解剖室》《殉難者》
有點血腥,你年紀小千萬不要觀看
泰國恐怖片
現在鬼片最嚇人的大概數泰國恐怖片了,

《鬼影》《嚇死鬼》《連陰體》《靈魂密碼》《致命切割》《死神的十字路口》《屍魂落魄》《厲鬼將映》 《鬼5虐》《惡魔的藝術:邪降》《609猛鬼套房》《》

5. 決戰萬聖夜遊戲之勇闖黃金城你所不知道的隱藏觸發方式條件

大家好,我是強哥,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街機游戲中的一些隱藏觸發方式和條件,比如在決戰萬聖夜遊戲中,除了我們熟知的驅魔烈焰技能,還有一個叫做勇闖黃金城的隱藏游戲。

很多街機游戲都隱藏著一些玩家可能不知道的技巧和玩法,需要玩家在達到一定條件後才能觸發。在游戲廳里,不論是玩街機游戲還是手機上的搜強哥抓娃娃,都能體驗到這些隱藏游戲的魅力。

決戰萬聖夜中,勇闖黃金城和驅魔烈焰就是兩個被大家熟知的隱藏游戲技能。許多電玩街機玩家可能在玩決戰萬聖夜或是瘋狂魔鬼城這類升級版街機游戲時,都沒有發現這兩個技能的存在。這可能是因為玩家的游戲時長短,或是沒有滿足觸發游戲條件,導致在游戲結束時都沒有見過勇闖黃金城和驅魔烈焰。

根據我積攢的經驗,游戲中的隱藏技能種類繁多,玩法也相當炫酷。除了常見的單體直線技能電光波、對角釋放的魔旋彈、全圖抓怪的魔法召喚陣以及像鏈子一樣的封印鎖鏈等,還有像驅魔烈焰和勇闖黃金城這樣的隨機觸發技能。這些技能的隱藏觸發條件需要玩家慢慢摸索。

在強哥抓娃娃中的街機游戲中,我也觸發過幾次勇闖黃金城和驅魔烈焰,總結出一些心得。這些技能的觸發方式可能與當前玩家人數、游戲時長、投入和吐出比例以及游戲關卡所受影響有關。

大家對隱藏游戲技能的觸發方式還有哪些見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互動。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