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一部電影觀後感800字
自從1997年開始,一位帶有魔法色彩的小巫師風靡了全球,它就是《哈利波特》。7月15日,哈6火爆首映!我也搶先一睹為快。真的很震撼。絕對的震撼!
哈6講了哈利和鄧布利多說服了霍拉斯·斯拉格霍恩重返學校,擔任魔葯課教師,而斯內普成為了黑魔法防禦課老師。哈利魔葯課忘帶課本,霍拉斯借給了哈利一本舊的魔葯課課本。哈利發現該書是混血王子的,並書上的筆記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鄧布利多用冥想盆向哈利展示伏地魔的過去,認定伏地魔把自己的靈魂分成七份,並且將六份藏入了魂器中。其實,伏地魔的兩個魂器已經被摧毀了。為了毀掉其他魂器,他和哈利前去取回斯萊特林的小金匣。鄧布利多因為喝掉了保護小金匣的葯劑而變得非常虛弱。他們兩個返回後發現食死徒來到了霍格沃茨。鄧布利多釋放咒語令藏在隱形衣下的哈利僵住。馬爾福到來並且表示是他用魔法櫥櫃把食死徒帶進了學校。後來更多的食死徒趕到現場,催促馬爾福完成任務。但是,馬爾福顯得十分猶豫。此時,斯內普來用「阿瓦達索命」殺了鄧布利多,履行了牢不可破誓言。後來,哈利一路追擊斯內普得知他就是混血王子,但食死徒逃出了學校。麥格教授成為臨時校長,但是學校很可能被關閉。哈利發現小金匣是假的,真的被一個署名為R.A.B.的神秘人物取走。在鄧布利多的葬禮結束之後,哈利決定毀掉伏地魔的所有魂器,而赫敏及羅恩也表示他們會跟哈利一起執行這使命。
哈利很善良,當陋室(羅恩家)被食死徒燒起來時,他奮勇的跑出房子,因為他知道,食死徒的攻擊目標是他,他不想讓別人因為他而受牽絆。他為了鼓勵羅恩振作起來,假裝把福靈劑(幸運水)倒入羅恩的南瓜汁,讓他自以為自己會幸運。其實一切都是他的僥幸心理。
鄧布利多很幽默,有童心。當哈利問校內是不能幻影移形時,他笑著說,校長有特權。他死時都是那麼淡定。
《哈利波特》這一套書巧妙地將兒童世界,魔法世界,成人世界,現實世界融合成一體。當孩子們面對不公平平的社會,面對現實,我們總會想從哈利身上找尋自己的影子。當我一個人不敢走夜路時,我就會用哈利來鼓勵自己,沒事,哈利還敢與伏地魔決斗呢!無形中我就想要像哈利一樣勇敢。當我解不開難題時,我就會想,哈利,羅恩,赫敏天天要面對那麼多棘手的問題,我比他們要好多了。我也自己學會了默默成長,學會了堅強。也許,《哈利波特》不僅是一不帶有神秘魔法色彩的巨作,一個夢想,更是我們孩子最好的自學教材。我們在哈利身上極力想要找到自己也擁有的品德,想像他一樣善良,一樣勇敢,一樣堅強,一樣友愛,便因此幫自己身上的不足統統改掉。漸漸地,我們都因他長大了,在精神上真正的長大了。
在11歲那年,我們可能應該受到霍格沃茨的入學通知書,只是貓頭鷹一直沒飛到我們的家,我們仍然是麻瓜,仍然只能用樹枝代替魔杖,只能穿大人的衣服代替巫師長袍…….
但是,這也就足夠了,也就足夠了…….
❷ 模仿游戲觀後感500字
在b站電影首頁看到這個電影海報是卷福,被他那張帥氣的臉蛋瞬間虜獲了。以前是不愛看任務傳記類電影的,像《阿甘正傳》都不怎麼感冒的。但是這部片子畢竟是卷福的新作啊,在他告別大叔正式成為爹地前的最後一部作品。我還是點進去看了,佔用了我的睡眠時間。但是看完以後發現還是很值得的。它詮釋了「現代計算機之父」的一生,讓我認識了阿蘭圖靈。名字還挺招人喜歡的這么一位偉人,被隱瞞過的二戰的大功臣。而在此很感謝b站提供了彈幕這么一個平台,給我普及了很多常識。諸如中國有個偉大的密碼學家不遜於阿蘭的「王小雲」,還有在封建時代同性戀是犯法的之類。沒想到中國有著這么多千奇百怪各種各樣的天才在身邊,想想都自慚形穢。呵呵。
別人都說本尼臉太長,顏值實在一般。但是作為一個卷福的小粉絲,夏洛克的睿智,善良,以及他的自負,低情商,足以讓我沒辦法抗拒這個角色,這個男人的魅力。而實際上他正符合小蘿莉心中完美的大叔形象,當然在他不是gay的情況下,否則要另當別論了。不過在如今社會,哪裡沒有點基情,哪裡沒有點腐女,不瘋魔,不成活,不吸引,沒有話題,不賣座。反正無論是卷福,還是阿蘭,我都喜歡本尼。聽說最近本叔是雙喜臨門呢,恭喜哈,祝福。
以上都是題外話。
看完最大的感受就是人生為什麼總是得不到幸福呢。數學家,聰明,鬼怪,嚴謹,睿智,情商低,喜歡男人。這個人物全部的性格特點。一個人有什麼樣的性格與他的童年成長脫不了干係,與他身處的社會環境也有關,我自己本身的性格缺陷就是個典型的例子。阿蘭從小在男子學校成長,學習,由於太聰明收受到小夥伴孤立,造成孤僻壓抑的性情。還好每個人都會遇見自己的知己,這種機會是可遇不可求的。阿蘭在他孤單的少年時代就遇到了這么個傢伙,他的青春不孤單。他用最獨一無二的情書詮釋了他對他真心的愛,但是在好基友死之前都沒看到過。這個情書是用密碼組成的,獨一無二,至少我從來沒見過。或許天才註定是孤獨的,所以好基友留下了阿蘭幫他成為偉大的數學家。阿蘭沒有辜負好基友,他把他埋在心底,一心專注破解二戰德軍代碼的事業上。或者說阿蘭的一生都獻給了這份偉大的事業 ,因為他年僅40幾歲就去找好基友去了。他可能太想念他,其他人都太殘忍,太恐怖,他太寂寞,太偏執,就這樣死在了巫後的毒蘋果中。這是個悲劇,人生悲劇。細看阿蘭這一生,沒有幸福過。想愛一個人不能明目張膽,在進行偉大的事業時也沒有得到全力支持。他唯一幸運的是遇到了幾個能勉強理解他的工作夥伴,但畢竟他們都不是屬於自己世界的人。事業有了成果,迫於局勢,迫於強權,還得隱姓埋名,深藏功與名,親手燒掉自己嘔心瀝血的的製作,然後被別人以性命危險要求保密,最後滾蛋。我不太能理解英格蘭政府,或許是我不夠成熟,不懂政治,但是我就是心疼阿蘭。人生不論有多少成就,有多少努力,如果不在一個正確的時代,不在一個民主的背景,那麼人生怎麼都得不到幸福的。
❸ 勵志電影觀後感800字
勵志電影觀後感800字
最新電影《中國合夥人》正在熱映中,《中國合夥人》電影的背景是在大時代即20世紀80年代的時間,《中國合夥人》電影講述的人物是三個為夢想而奮斗的年輕人,《中國合夥人》電影講述的故事是在大時代背景下三個年輕人共同創辦英語培訓學校的青春勵志故事。
電影《中國合夥人》是香港著名導演陳可辛的作品,而出演三個年輕的人的分別為鄧超、黃曉明、佟大為。一個香港導演與三個內地實力演員將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通過電影《中國合夥人》,大家可以找到答案。而三個實力演員又因一個女人而有了千絲萬縷的關系。這個女人就是大家熟悉的後宮大戲《甄嬛傳》中熹貴妃的扮演者孫儷。有人曾這樣總結過,她雖然沒有現身影片任何畫面,卻是《中國合夥人》背後的女人。黃曉明+孫儷=新上海灘,佟大為+孫儷=玉觀音, 鄧超+孫儷=幸福像花兒一樣。都說每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美麗霸氣的女人。而這個不僅霸氣而又成功的女人後的男人們的電影《中國合夥人》將更上一層樓。
電影《中國合夥人》也在人物塑造上選擇了典型的人物:土鱉、海龜、憤青。這樣三個人物身上有著他們特有的人物性格與特質,而即使是不一樣的人物,但大家都會擁有自己的夢想,都會有希望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想法,也會在追尋夢想的道路上遇到挫折的時候,而我們擁有為夢想而執著而奮斗而堅持的勇氣和動力都一樣。
小編也特別為大家整理了最新勵志電影《中國合夥人》的觀後感,看一下大家在追尋夢想的電影《中國合夥人》是否也可以找到與自己共鳴的地方,是否也會在電影《中國合夥人》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如果你還沒有觀後電影《中國合夥人》,那你可以通過大家對《中國合夥人》的觀後感,先感受一個電影《中國合夥人》帶給大家的觸動與思考。——其他勵志故事、名言、感悟在「918勵志網」上看
❹ 電影 模仿游戲觀後感可以怎麼寫
我也不會寫,不過可以學習寫作技巧
❺ 求一篇電影觀後感 800字左右
《魂斷藍橋》在美國電影史上不算出眾,卻是美國電影在中國成功的典型範例。成功指的不僅僅是票房,更多的是文化上的深遠影響。但凡喜歡看電影的中國人,一提到美國經典電影,很難忽略掉《魂斷藍橋》,而它也是我愛上好萊塢電影的原因。電影以二戰作為序曲,由羅伊的回憶帶我們回到一戰的倫敦。同樣的滑鐵盧橋,伊人已逝,戰爭卻還在繼續,不禁令人唏噓。
那是在空襲時,羅伊偶然幫助了美麗的芭蕾舞演員馬拉,兩人相談甚歡。影片前半部分洋溢著愛情片慣有的浪漫主義傳奇色彩。羅伊看馬拉演出、之後甜蜜約會、次日即在雨中求婚……不知有多少女孩對這一幕印象深刻,即使許多年後,傑克和羅絲在泰坦尼克號上飛翔,也沒有像羅伊的求婚那樣打動我。費雯麗像小貓一樣害羞迷人,好像一點撥就會融化,當她既驚喜又緊張地穿上衣服奔向雨中的羅伊時,又像一隻不知所措的小鹿在亂撞;羅伊像小熊一樣可愛陽光,好像擁著愛人就是擁著全世界,白馬王子既純真又成熟的心靈,既溫柔又霸道的求婚,讓觀眾和馬拉都一起興奮不已。當他們接吻時,那幸福的神情,讓還在童年的我,就似乎明白了,情人的吻應該是很溫暖、很美妙的吧。
可是,當部隊提前開拔,兩人還來不及結婚,甚至來不及告別後,整個故事就倒向了悲劇的一面。先是失業,後是馬拉以為羅伊陣亡,接著是淪為應召女郎。看著一個清純女孩成了妓女,觀眾的心都揪緊了。但最大的悲劇卻在於,陷入骯臟的泥潭後,那個昔日的純潔愛侶,那段純真年代的最佳見證--羅伊回來了!
馬拉和羅伊太相愛了,這是好事,但好事在某些情形下,也會造成悲劇。深愛一個人,會看不見對方的缺點,認為對方是完美的,而自己又恰恰是不足的,需要完善的。所以,許多人在愛人面前會緊張,這很正常。互相深愛,則意味著雙方皆是如此情緒,緊張到箭在弦上,不該說的話會說,不該做的事會做,簡直處處自擺烏龍,所以相愛至深的兩人如果不想最後鬧到互相傷害的地步,就一定需要調節好自己的情緒。見多識廣、經歷生死的羅伊做得很不錯,但溫柔敏感的馬拉在這方面就有明顯欠缺了。
我們設身處地為馬拉想想:如果你深愛一個人,一定希望自己在對方心目中是完美的,但你自己清楚,其實你不完美,而且好像更糟;如果他也深愛你,你看出他也把你看作完美典範,但你自己明了,如果他有一天發現了你的過去,他會失望,甚至可能會輕視你。你能忍受嗎?一個你深愛、曾經也深愛你的人,看到了你最壞的一面。然後,他贊賞的、愛慕的、渴求的目光演變為鄙薄的、後悔的、漠視的……任何人想到這兒,都會寒氣陣陣襲來。
在愛情中,有一種情緒叫「先發制人」--「我知道這人一定看不上我,所以我要先裝出一副也看不上他(她)的樣子。」在馬拉的這種情形中,我想有些自尊心強、好面子的人會採用差不多的方式--「我知道這人遲早看不上我,所以我要更早裝出一副看不上他(她)的樣子。」這是一種以傷害對方為結果,達到保護自己最終不受傷的方式,但馬拉不是這種人,如果她會的話,她就不是她了。
假如馬拉不那麼愛羅伊,只是單純地想自己的生活會由此發生好的轉變,而不去想自己在羅伊心中會是怎樣的形象,她根本不會離開。而離開羅伊的馬拉又能到哪去呢?之前淪為妓女,一是由於生活所迫,二是以為愛人已死,心如死灰,貞潔也毫無意義。而現在,羅伊回來了,自己那顆純潔的心靈也跟著回來了,可不純潔的經歷卻刻在她身上,她自己認為怎樣也抹不去。沒有退路了,只有一死。戰爭造成了悲劇,性格也決定了命運,馬拉是柔弱的,惹人憐愛的,令人同情的,所以她的不幸賺來了無數觀眾的眼淚。
看到這兒,我們是不是會幡然大悟,為什麼《魂斷藍橋》在東方受到的追捧遠比它的故鄉美國來得熱烈。因為故事中的貞潔觀念、門第觀念、一見鍾情、一生痴戀,簡直同中國傳統的才子佳人故事毫無二致。《魂斷藍橋》在中國的成功,不是因為它輸出了美國人的價值觀,恰恰相反,是因為它迎合了東方人的價值觀
❻ 模仿游戲的影評或者觀後感
模仿游戲雖然是打著艾倫圖靈傳的改編,但是大概是為了戲劇效果,所以把艾倫圖靈的一些生活小細節給修改了,比如說艾倫圖靈其實從沒有掩飾過自己是GAY,甚至平日與同僚們聊天時他也會有意無意的吐露自己的性向,艾倫圖靈一生摯愛的確是克里斯托弗沒錯,但是身為一個正常生理狀態的男人,艾倫圖靈之後也曾經談過幾段戀愛,當然了,最後都沒什麼結果,我在這里是寫電影的觀後感,並不是要八卦艾倫本人,所以想要了解他的黑歷史的人請移步正版艾倫圖靈傳。好了,言歸正傳。說說電影里的艾倫圖靈,首先由卷福所飾演的技術宅艾倫圖靈,不得不承認的是他本人的氣質就有些偏向於死宅變態社交機能障礙,所以由他扮演艾倫圖靈真的是很合適不過。
電影中的艾倫圖靈並不是一個善於言辭的人,他很聰明,情商也很高,但是相對於他的高情商和高智商他對於人與人的交流方式並不怎麼理解,換句話來說,在電影里導演塑造了一個「瓦肯」人,他有能力去理解一個人,但是他不並不喜歡也覺得不需要去動用這股能力,他甚至會覺得是在浪費時間,他把自己也變成了一個機器人,用處理數據的方式處理自己的生活。
電影里的艾倫圖靈,他的一生可以說是一場悲劇,他的摯愛克里斯托弗的死亡,那巨大的悲傷讓他甚至用否認兩人間親密關系這樣的行為來逃避現實,或許他是覺得被背叛了,唯一死亡讓克里斯托弗背叛了他,然後他窮盡一生來尋找讓愛人活過來的方法,這個瘋狂的,睿智的男人,用如此離經叛道的方式尋找了一條重新愛他的方式,那就是創造一個「克里斯托弗」,他的愛是一場悲劇,即使知道自己不可能成功,但他還是義無反顧,還是選擇繼續走下去。
他用自己的荒誕來證明愛的純潔和無暇,在他被化學閹割之後,嚴重的副作用甚至讓他不能再從事自己心愛的研究工作,在他彌留的時候,他只想著,他還不能死,死了,克里斯托弗也就死了,在這一刻,或許他活著,克里斯托弗也活著,而他們的愛也存在著。
他用自己顫抖的雙手追隨著永不能得到的東西。
模仿游戲,說的是判斷人工智慧是否存在人類思維的可能性,但其實也是說「克里斯托弗」的存在就是模仿克里斯托弗,也是在總結艾倫圖靈的一生,艾倫圖靈用自己超強的智商模仿出人類的情感,但是自己卻依舊不能夠理解人類與人類的交流方式,或許這也與他早早消逝的戀情有關吧,在克里斯托弗走後,他關閉了自己的感情,不想被傷害也不想傷害誰。
這個游戲不會有贏家,永遠都只是水中月鏡中花。
❼ 模仿游戲觀後感
在一部不到兩個小時的電影里,透過圖靈的人生,電影傳達給我們太多沉重的話題,而與此同時也透給我們輕松和希望。猶太種族歧視,女性歧視,對理性主義自由與暴力的反思。
圖靈是計算機之父數學天才,破解了英軍的通信登陸密碼.他最後因為不被認可,最終吃毒蘋果自盡.聽說史蒂夫喬布斯的iPhone由來就是這個。
先不用說男主角表演就影片其實是二戰的情況下的可是現如今看過,也感覺非常棒.最終再加上卷福超棒的表演令人能從視覺效果是感受到大家想見到的內容。
摧殘一個傑出的生物學家確實是屈辱.連人選擇愛的隨意的權利也沒有,有哪些資質說隨意呢。圖靈的思想觀念和聰慧超過了人們想像。
最首要的是在他所屬的物種中他演變的太蠢了,以至於他無法與物種中別的的個人開展充分的溝通交流。
無法在人類遺傳病中獲取充足的生存環境。這也就是在人們行為中奇才和低能兒全是極少數的而平凡會居多的緣故.
❽ 模仿游戲,社交網路,我的左腳,這三部電影觀後感還有影評,拜託了,急用懸賞100
模仿游戲
這是一個講述二戰初期英國的故事,最開始的20分鍾,我給它下了一個定義,卷福版的聽風者。後來,忽然發現,這是講述程序員祖師爺的故事啊! 對於康伯巴奇,我印象最深的還是他那版卷福。我想喜歡福爾摩斯原著的人都應該和我有一樣的感觸,那就是無論誰演福爾摩斯都會覺得差點意思,這其中也包括小羅伯特唐尼。可是卷福的出現徹底顛覆了我的想法,他的那種略帶神經質的偏執.........
社交網路
這對雙胞胎,口音狂喜歡,太有范兒,帥,怎麼感覺像英國人呢
朋友極力推薦電影《社交網路》,英文名《The Social Network》》,這部電影如果不出意外,明年應該會角逐奧斯卡獎。這部電影從頭到尾都是一場facebook的官司,對,這是一部講述facebook的發家史。這個一頭金色卷發的猶太男孩,如何從一個被女朋友甩掉的宅男一步步發展Facebook的規模,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億萬富翁。
電影《社交網路》講述facebook創業史,Mark Zuckerberg,facebook的創始人,「這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故事,內容涉及背叛和大筆財富——講兩個好朋友如何革命性地改變了全人類的溝通模式,最終卻反目成仇。」 。誰能想到風靡歐美全球最火facebook,是因為一個荷爾蒙旺盛猶太男孩被女朋友甩掉後泄憤後建立的呢?
電影《社交網路》它似乎在模仿著主人公的成功之路。讓人喘不過氣來的急速上升之後,Mark Zuckerberg,facebook的創始人,史上最年輕的億萬富翁,不過是個住在租來的房子里的26歲年輕人。但這位新時代史上最年輕的億萬富翁Zuckerberg擁有五百萬個「好友」,他最好的朋友卻在起訴他——這部電影隨處可見這樣的黑色幽默。
「《社交網路》一方面似乎在反省,可在某種程度上,它與它試圖呈現的對象如出一轍,終將成為一個巨大的影響製造機器的一部分,超高速地記錄、展示人類的歷史。」
電影《社交網路》,音樂和色調很喜歡。帥哥很多。從馬克和其商業夥伴及對手的恩怨糾葛可以得出這樣的教訓:
1.這世道,紳士做不了。海盜才是王。
2. 簽任何協議之前至少看3遍以上。
3. 出賣你的往往是你最好的朋友。
一個「混蛋」與他周圍人的關系始終是這部電影的中心。其實,讓Zuckerbeg的故事變得引人入勝的不僅僅是那些爭端,而是那些爭端在Facebook編織的巨大社交網路的籠罩下形成的反諷意味。
Facebook之所以比Google更能引起話題,是因為Google旨在改變我們接觸事物的方式,Facebook卻直接插入了我們的人際關系。不論科技的發展達到了怎樣的程度,人與人之間如何共處都是一個社會所要解決的最基本的問題。Facebook的橫空出世似乎擾亂了很多東西。當一個人動不動就能擁有幾百一千個「好友」時,朋友到底意味著什麼?當人際交往越來越變成單方面的展示與觀看時,我們是不再孤獨還是越發孤獨?
什麼叫原罪?mark要創造一個新的社交方式,是因為對已有的社交方式的厭惡和逃避。但是所有美國對於「新」這個概念的實現似乎都是虛假的,自欺欺人的。也許這就是原罪的定義。
影片結尾看著宅男富翁猶豫要不要加自己喜歡已久的女孩,一個人在曲終人散的辦公室里一遍遍的刷新等待對方確認請求。這一切太諷刺了!一個本來就沒幾個朋友的宅男卻被自己所有的朋友起訴對簿法庭,而這種官司的開始10分鍾宅男就已經露出了誠信、人心盡失。他破財免災了,真相也就不言而喻了,最終結果除了錢,他什麼都沒剩下。
我的左腳
http://wenku..com/link?url=_XcZbj6LZOBpLqaZ-TjJq2sFRr3pd-93rczAPozNKvbp7eu6cVnOTu5dMC
我的左腳觀後感
這是一部改編自愛爾蘭畫家、作家克里斯蒂.布朗自傳體小說《我的左腳》的同名電影。
克里斯蒂.布朗出身於一個貧困的大家庭(21個子女,其中13人活了下來),父親是個脾氣暴躁的建築工人。
克里斯第一生下來就患有腦癱,致使全身只有左腳可以自由活動。在用左腳撿起了一支粉筆前,他一直被視作智障兒,母親堅持教他讀和寫,即使父親放棄了希望而借酒澆愁。克里斯蒂19歲時,母親為他請來了腦科醫生愛琳.科爾,愛琳通過腦部按摩和發音訓練使克里斯蒂的情況得到極大改善,使他可以用語言和母親之外的人交流。同時克里斯蒂愛上了愛琳醫生,然而在得知愛琳即將結婚的消息後,他接受不了現實而自暴自棄,還是母親的鼓勵將他拉出困境。最終,他成為了著名的畫家和作家,而且還和常人一樣,找到了意中人並與之成婚。
應該說,這不是個快樂的故事,雖然結局幸福。但是電影刻意抹去了悲慘的色彩,電影中的克里斯蒂不僅擁有常人的權利,要求,而且頑強好勝,沒有絲毫殘疾人常見的自卑,在自己所愛的人面前,毫不退縮,極力爭取,還有些咄咄逼人。我想,這種性格和他的家庭有很大關系,母親從未放棄他,即使丈夫失業、無米下炊,她還是保存著為克里斯蒂買輪椅的積蓄;兄弟姐妹從未嘲笑鄙視他,男孩們踢足球,讓他做守門員,甚至因為聰明,他成了男孩們的中心;最初父親曾嫌棄他,但當克里斯蒂掙扎著用左腳寫出「MOTHER」這個詞後,父親驕傲的向酒館的眾人宣布他是布郎家的天才。就是因為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克里斯蒂非但沒有自卑消沉,反而活躍張揚,充分的發揮了自己的天才。
確實,必須得承認,克里斯蒂.布朗是個天才,這讓我在尊敬他的同時,產生了些許困惑。他是個只有左腳可以動的殘疾人,即便畫家生涯不那麼成功,人們也會為其十倍於常人的努力而嘆服,但他的自傳和電影極力淡化殘疾人身份,他將自己視為常人,更將藝術視為與肉體無關的行為,所以突破肉體的藝術被一個殘疾人或所謂的正常人表達出來沒有區別。從這個意義上說,這部電影表現的是克里斯蒂的精神世界,而不是他的奮斗歷程。所以,這不是一部殘疾人的電影,沒有歧視,不是因為人人平等,恰恰是因為克里斯蒂高高在上,克里斯蒂非但有繪畫的天賦,而且極為聰慧,算出姐姐不懂的算術題;受不了寒冷而帶領兄弟用狡猾的辦法偷煤 ;成人後肆無忌憚的和眾人談論藝術及哲學,他始終是布朗家鶴立雞群的天才。那麼,他的奮斗具有普遍意義嗎?姑且不談社會對殘疾人的歧視,單論他的成功,是否會給大家帶來不切實際的幻想?退一步講,社會的每一個成員都有爭取平等的權利,無論正常人還是殘疾人,無論強勢集團還是弱勢集團。
❾ 電影觀後感800字
昨日是電影《唐山大地震》全球首映,我與家人朋友有幸觀看了此片,感覺震撼頗大。我是唐山人,經歷過那場地震災難(當時我八周歲,剛上小學二年級)。下面就以唐山一個普通百姓的角度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首先最讓人感動的是大災大難面前的親情!徐帆飾演的母親和張國強實驗的父親(以下省略簡稱母親、父親)在災難發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看到孩子無助的呼喊和求救,父母那種撕心裂肺的情感被二位演員演繹得絲絲入扣,絲毫看不出他們是在表演!在父親搶救孩子無果遇難後,面對「救姐姐還是救弟弟」,母親最後做出的痛苦抉擇過程,被徐帆演繹得真實、感人!那是多麼痛苦的選擇啊,手心手背都是肉,作為母親,任何一個人都很難抉擇,那可是真真切切的生死抉擇啊!震後奶奶、姑姑來唐山要帶方達回濟南,面臨骨肉分離,母親的無奈何大度,奶奶的思想矛盾和對母親的理解,反映了感人的母愛之情!
二是真實反映了人民軍隊的抗震救災中的巨大貢獻和犧牲。無論是唐山還是汶川,解放軍永遠沖在救災最前線,從分體現出人民軍隊戰爭時期是人民和平的保護神,災難面前是人民生命的保護神!
三是養父母給予方凳真實真摯的愛。陳道明、陳瑾飾演的養父、養母給了小方登第二次,應該說是第三次生命,對待方凳視如己出,培養她長大成人考入大學,特別是陳道明將養父對養女的愛表現得淋漓盡致,這種愛同樣很感人!
四是電影中對愛情的表現處理恰到好處,非常到位。父親捨生忘死推開母親闖入搖搖欲墜的樓房,在充分體現父愛的同時也表現出父親對母親的愛;母親三十多年孤守所表達的對父親的摯愛!
除了以上感受以外,也對這部電影的拍攝談點個人觀點。這部電影屬於大製作、大手筆,拍的非常震撼,陳道明、徐帆等演員表演非常真實,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來上這么一部電影,希望能讓同胞們有些心靈上的震撼,也希望對年輕人的觀念有所改變。美中不足的是該部電影有植入廣告的嫌疑,可能是劍南春酒廠和工商銀行贊助的緣故吧!另外在歷史背景細節上把握不太准確,比如字幕提示1986年,陳道明實驗的養父佩戴上校軍銜就不符合實際,我軍是在1988年菜實行軍銜制的。當然這只是這部電影的美玉之瑕,總的來說電影很震撼、真實。
❿ 模仿游戲英文影評1000字
模仿游戲英文影評
Imitation game
Imitation 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