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模仿游戲結局什麼意思
模仿游戲結局意思是男主圖靈自殺了。
電影開頭圖靈在克里斯托弗那間房裡掃著地上的氰化物,對警官說這是劇毒的,結尾圖靈關燈走進房間,吃了沾有氰化物的蘋果自殺。圖靈因為同性戀問題被強制治療,所以選擇了自殺這條路。
結巴、不合群、特立獨行卻又飽受周圍人的欺凌,這便是《模仿游戲》中的圖靈,似乎所有的天才都患有一個通病,那就是高智商、低情商。不過,這樣的人物性格設定讓看過安德魯霍奇斯編著的《艾倫圖靈傳》的人們無法接受,很多網友表示真正的圖靈說話雖有些遲鈍,但卻是個容易讓人喜歡的天才。
暫且不管圖靈的真實性格如何,但天才的思維和視角總歸和普通人不一樣,這也是讓圖靈和他的「初戀」克里斯托弗相識,相熟的根本原因。而當克里斯托弗將圖靈從昏暗的木板中拉出來的那一刻,似乎關於圖靈的一切就已註定,包括結局。
Ⅱ 電影《模仿游戲》影評
影片擁有一個讓所有電影人看了都為之心動的絕好題材。阿蘭·圖靈的傳奇人生,以及這個人物本身所具有的諸多特質,都天然地構成了一部好戲所應有的諸多因素。阿蘭·圖靈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圖靈機的發明人,被譽為AI(人工智慧)之父及計算機之父。他最早發明的能進行邏輯運算的計算機幫助盟軍解除了德國人的英格瑪密碼機,為盟軍取得二戰勝利功不可沒。當然,他還是個著名的同性戀,因為不容於社會被強行化學閹割。後又因為吃了浸有氰化物的蘋果中毒身亡。據說喬布斯蘋果公司的靈感便來源於此。
就阿蘭·圖靈的 故事 而言,首先他是個天才的科學家,計算機學科的奠基人,僅此一點就已經是一部相當有料的傳記故事了,再加上他另一個著名的同性戀身份,被當時的世俗社會所不容所糟受的迫害更為他的悲劇故事錦上添花。更重要的,他還解除了二戰時德國的英格瑪密碼機,為英國的軍情六處工作過……科學天才、著名同性戀、神秘間諜,諸多身份讓阿蘭·圖靈的故事充滿了悲情和懸念。難怪在2011年好萊塢評選的未拍攝的最優秀劇本中,本片劇本排名第一。
只可惜《美麗心靈》珠玉在前,又得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縱使阿蘭·圖靈的故事再精彩,要取得《美麗心靈》當年的成就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這兩個故事確有很多類同之處,兩部影片都是關於天才數學家的故事,而且都患有身體或精神上的「疾病」,約翰·納什有妄想症,阿蘭·圖靈是個同性戀;納什妄想自己一直為軍方破譯密碼,而圖靈確實在為軍方破譯密碼;納什和圖靈都在很年輕時就完成了自己人生最重要的科學成就,而他們的成就又都在很晚才受到人們的重視且發揚光大。將兩部影片相對照,《美麗心靈》著重演繹了納什的妄想症故事,由此為一部普通的傳記影片增加了諸多懸疑成份,你可以說影片的懸疑氣質多多少少遮蓋了影片作為傳記電影的嚴肅性,但不可否認,影片在忠於真實故事的情況下確實將納什的故事演繹得有聲有色。我們甚至忽略了納什患病的痛苦以至於沉浸於影片所營造的解謎氛圍中。雖然圖靈的故事在懸疑性上比納什的故事不知強出多少倍,但在影片的整體觀感上,《模仿游戲》的懸疑精彩程度並不比《美麗心靈》強,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導演對於故事的掌控能力的問題,莫騰·泰杜姆在玩弄劇情上的功夫是無法與朗·霍華德相抗衡的。但並不能說《模仿游戲》的可看性就弱於《美麗心靈》,前者更具有英國片的穩重特質,不誇張,不賣弄,讓懸念暗流涌動,完全不似好萊塢的浮誇氣質。
雖然圖靈的真實故事遠遠比納什的精彩,但我們仍可看到導演在劇情方面的力不從心。影片虛構了一個酒吧的場景,讓圖靈在未婚妻閨蜜的身上找到了解除英格瑪密碼的靈感,這個橋斷跟《美麗心靈》中納什從美女身上獲得納什均衡的靈感如出一轍。不管是否抄襲,不知有意無意,前者珠玉在前,導演都應該避免相似橋斷的產生,而這種生澀的模仿並不能成為「模仿游戲」的戒口。
再者,影片基於史實拍攝,但導演為了增加戲劇性卻作出了很多有違史實的情節設置。在當時的布萊切利園,各部門完全分開,當時的蘇聯間諜確實存在,但跟圖靈並不屬於一個部門,圖靈壓根兒可能都沒見過這個蘇聯間諜,更談不上如影片所講,圖靈跟蘇聯間諜作了一個交易,圖靈幫助隱瞞同事的間諜身份,而同事則隱瞞他的同性戀身份。可以說,這個無中生有的虛構情節是導演所強加於影片,其目的就是為了增加影片的懸疑程度。但另一方面卻對阿蘭·圖靈本人造成了一定的曲解,甚至可以說是人身污辱。因為真實的圖靈是一個極其勇敢又勇於擔當的人,他並沒有特意掩飾自己的同性戀身份,在1950年代因性侵向問題受審時,他明知自己將要受刑,卻在所寫的陳訴材料中對於性細節露骨而直接。對於同性戀身份,真實的圖靈並不似影片中所描述的那樣軟弱,更何況隱瞞蘇聯間諜的事實等同於叛國罪,現實中的圖靈真有那麼膽小嗎?影片在某種程度上對圖靈是一種污衊。而更可笑的是,影片中的圖靈團隊居然在解除密碼之餘居然代替軍方處理德軍密電,一群科學家居然可以決定哪條密電可以上報,哪條不報,甚至跟軍情六處一起代替軍方作出戰略布局。更可笑的是軍情六處的長官居然對圖靈說「你終於成了我一直期待的那個人」硬生生地將一個科學天才演繹成了007。稍有常識的人也會知道這段有違史實了。
電影對史實的合理演繹是可以的,但影片有些地方確實顯得誇張了些。導演為了增加影片的戲劇沖突而對史實的歪曲為影片減分不少。不過也有些相當出彩的虛構情節,比如將圖靈的計算機命名為「克里斯托弗」由此勾連出圖靈對初戀男友的思念。
無論如何,在成片上看起來,影片都是上成之作,尤其突出的是影片齊頭並進的三條故事線,互為應照避免了單線敘事的乏味也為我們較為完整地演繹了圖靈的一生。再就是影片的表演,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飾演的圖靈,既天才霸道,又呆萌可憐,較快的語速加上略微口吃的毛病將圖靈的性格描畫得絲絲入扣。
能獲得這么多奧斯卡提名,相信《模仿游戲》這部電影一定很精彩!
Ⅲ 《模仿游戲》
電影《模仿游戲》分了三條主線來講述圖靈的故事。其一,是青年時代在學校讀書;其二,是二戰時期為英國政府破解德國納粹的「英格瑪」。其三,是圖靈生命最後的時光。
在第一條主線,電影所展現的圖靈是孤僻,被其他同學欺負的(為什麼總感覺天才總是自帶這些屬性...)。而這個時候唯一向圖靈伸出援手的是一位叫克里斯托弗的同學,也是圖靈青年時代的摯友(很有可能是基友,真正的基友...),為了紀念他,甚至把自己製作的破譯「英格瑪」的機器取名為克里斯托弗。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看電影的時候,我覺得扮演圖靈的演員有點那啥...可是,當我在維基網路看到了圖靈青年時代的照片,我只能說導演這個角色選的很尊重史實...
第二條主線是影片重點講述的內容,以下是電影里我認為比較有意思的幾個情節。
首先是圖靈去面試的時候,面試官問圖靈是否認為自己是天才。圖靈說不是,面試官問為什麼,圖靈舉了牛頓和愛因斯坦的例子,說他們在自己這個年齡取得的成就是自己無法超越的。額(⊙o⊙)…原來在圖靈眼裡,天才的定義是這樣的。
然後是圖靈申請購買機器的資金被以服從上級的命令為由拒絕時,圖靈於是特意寫了一封信給丘吉爾投訴,找上級的上級的上級投訴...這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有問題要找領導反映,不能解決的話就找領導的上級,然後直到問題解決。不過,要冒著得罪直接領導的風險,就像圖靈這樣,其結果是被直接領導記恨了,隨時准備抓住把柄然後炒你魷魚,所以,不到萬不得已千萬別得罪領導啊(尤其是你的直屬領導)。。。
圖靈新招收的同事瓊,在得知圖靈與其他同事相處不愉快的時候(天才因為自以為比其他人都聰明,當然這也是事實,就容易目中無人,再加上天才的性格一般比較孤僻,自然也就難免和周圍的人相處不好,圖靈就是其中之一)。瓊便鼓勵圖靈去同事們搞好關系,勸說的理由也很簡單,因為你工作中難免不時的需要同事的幫助,如果關系不好,別人憑什麼幫你呢?
要知道,圖靈最開始的時候,同事邀請圖靈一起去吃午餐,說了三四次,圖靈一幅不懂人情世故的樣子(也是真的就不懂...),無動於衷。把同事的熱情一點點的消磨掉了。在被瓊開導之後,圖靈是這么和同事打破僵局的,給同事們一人發了一個蘋果,然後講了一個笑話。但是,居然傻乎乎的說這些,都是瓊教他的...當然,同事們都知道圖靈的性格,盡管圖靈展現的是笨拙的套路,也再次接受了這個原本他們眼中的異類。
事實也證明了瓊的判斷是完全正確的,在圖靈製作的解碼器長時間沒有起到效果的時候,懷恨在心的上級就迫不及待的要趕走圖靈了,這個時候,正是圖靈的同事們幫助圖靈,爭取到了一個月的時間,而這寶貴的時間也促成了最後的破譯成功。
電影里也有一段關於圖靈和瓊的愛情故事,對於這種美女主動愛上主角的橋段,我也是見怪不怪了,可是我實在是難以想像,現實會有這么美好的事情發生,孤僻的天才總是讓身邊的美女愛上他,這難道就是霍金所說的: 智慧才是性感的新潮流 。這相同的愛情故事,也發生在了著名數學家納什( 提出了博弈論里著名的「納什均衡」,獲得了1994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的身上( 參見電影《美麗心靈》 )。當然,這兩位身為天才的同時,也是帥哥。(這個萬惡的看臉的世界...)對於這樣的愛情故事,我開始都是抱有懷疑的態度的,因為我覺得這應該是導演為了使電影更有吸引力而虛構的故事。(因為,,,想想看嘛,憑什麼他們已經擁有了遠超常人的智慧,又還能有如此幸福的愛情呢!對,這一定是電影虛構的。為了使電影更吸引人而虛構的!)然而,當我在搜索引擎上,搜索這兩位天才的生平時,我明白了,這個世界果然是不公平的!!!盡管史實與電影有所出入,可是他們的確有著類似的經歷,有著那樣美好的愛情故事...(想想單身狗的自己,忽然就想起了那句著名的詩歌: 念天地 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
瓊的確是深愛著圖靈的,即使在得知圖靈是同性戀之後,依舊沒有動搖自己的愛;圖靈又何嘗不是呢,在為了讓瓊能遠離危險,不惜讓瓊怨恨自己,可惜圖靈那尷尬的身份,不能使有情人終成眷屬實在是叫人惋惜和遺憾。( 咦,這個世界,,,還是公平的。【純潔的微笑】 )
人們在沒有觸及自己的切身利益的時候,對於舍棄小我,顧全大我,總能很高尚的表示支持。然而,當犧牲的這個小我,是你自己或是你身邊的親友的時候,你還能如此淡然的面對嗎?顯然,答案是不能。在圖靈等人機緣巧合之下,成功破譯「英格瑪」的時候,為了不向德國納粹暴露這一點,圖靈等人選擇犧牲當天原本可以拯救的盟軍士兵,可是,這其中就有同為破譯員的約翰的哥哥。盡管,約翰苦苦哀求圖靈等人,希望能救自己的哥哥,可是,眾人為了把暴露的風險降到最低,拒絕了約翰,而這也使得約翰把害死自己哥哥的責任歸咎於圖靈。
無論是站在圖靈等人,亦或是站在約翰的立場,誰又能說他們的選擇是錯的呢!
當然,這部電影不僅僅是為了紀念圖靈在二戰時期的偉大貢獻,也同時在說同性戀,這個問題。一位如此傑出的科學家,計算機之父,卻因為同性戀而被迫害致死。實在是人類歷史上的悲劇啊。幸而,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同性戀不再被視為是一種罪惡,同性戀也逐漸的得到了平等的對待。希望,人類歷史上這樣的悲劇能不再次重演啊!
PS:圖靈最後是吃了含有氰化物的蘋果自殺身亡的,於是就有了下面這種流傳甚廣的說法:
蘋果公司 的商標有時會被誤認為是源於圖靈自殺時咬下的半個蘋果 [16] ,但該圖案的設計師 [17] 和蘋果公司都否認了這一說法 [18] 。而公司創辦人 史蒂夫·喬布斯 在接受 史蒂芬·弗萊 問到此事時說:「上帝啊,我們希望它(LOGO向圖靈致敬)是真的。但它只是巧合。」("God we wish it were. It's just a coincidence.")——摘自維基網路
Ⅳ 《模仿游戲》:殺死一隻「圖靈」鳥
如今,電腦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而人工智慧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人工智慧的逐漸成熟也成為了人類發展歷程的小小縮影。
而提到人工智慧,我們不得不提到的就是被稱為計算機科學之父、人工智慧之父以及計算機邏輯的奠基人艾倫·圖靈
由《艾倫·圖靈傳》改編的傳記電影《模仿游戲》講述了數學天才圖靈主動來到政府並自薦參與對德國密碼系統「英格瑪」的秘密破解工作,而破解後因性取向問題的被政府迫害,自殺身亡的故事。
密碼戰,向來是人類智力最高級也是最殘酷的較量。而二戰時期德軍的英格瑪被稱為無人破解的密碼系統。德軍也由此保證了自身的軍情安全。戰場上連連失利的英國政府及盟軍意識到,英格瑪一日不破解就無法重現把握戰場。 於是召集了一批專業人士前來,企圖靠著十幾人來手動破運伏解擁有一億億種密碼組合的「英格瑪」。
在破解的過程中,圖靈明白靠人工破解是無法實現的。
飢拿 需要一種速度更快、運算更加准確的機器代替人為手動運算,才有可能破解擁有無數可能的「英格瑪」。
而這個想法卻受到來自同伴的打擊和不理解,更有激進的同事認為圖靈是在拿每天數百萬人的生命游手好閑,無所事事。讓圖靈在同事面前飽受冷眼和苛待。
歌德說:真理屬於人類,謬誤屬於時代。
所幸圖靈的想法得到了軍情六局局長的支持,而性格孤僻並直性子的圖靈也在同伴瓊的引導下學會與同事相處,最終成功破譯「英格瑪」,扭轉二戰戰局。
然而圖靈的輝煌和傳奇,永遠定格在了破譯的那天。之後的人生,迎接他的卻是無底的黑暗。
1954年6月7日,圖靈自殺身亡。
影片通過 三重時空結構 ,將學生時期、破解「英格瑪」的時期以及現在在警察局接受詢問的時期。三個時間段的圖靈交織,通過現實的回憶和回憶中的回憶「閃回」的方式。並藉助了大量的人物內心os,構築起整個影片。
同時作為一個 雙輪驅動 的故事,將圖靈破解「英格瑪」的人物驅動以及圖靈製造破譯機器時的種種問題的事件驅動,將整個故事的核心聚焦在圖靈身上。使得故事飽滿具有張力。
而回顧本部影片,去體會其所想傳達的價值內核時,你會發現 這是一部將尖銳的社會問題匯聚於一體並赤裸裸的展示出來的影片,不僅僅是圖靈的個人傳記電影,其人物大環境下的暴露出的問題更是值得我們深思。
年幼時,圖靈因為口吃和孤僻的性格受到學校里同學的歧視和嘲笑,而圖靈的忍耐和不做聲卻縱容了同學們變本加厲。他們由言語的攻擊上升到人身傷害。一切源於胡蘿卜,他們吃飯時看到圖靈將胡蘿卜和豌豆分開,覺得他是個行為舉止怪異的異類。
他們將自己的飯菜倒到圖靈頭上。
他們將圖靈扔進講台的木地板底下並釘上釘子。
而周圍的同學只有嘲笑和冷漠的圍觀。
正是這默認的氛圍成為了校園暴力最好的推手和滋生的溫床。
而童年的不幸遭遇讓圖靈破解「英格瑪」的過程中與同伴發生摩擦並揍倒在地時對休說:
「你知道為什麼人們喜歡訴諸於暴力嗎,休?」
這讓人不禁想到最近上映的《悲傷逆流成河》里的「 當受害者變成施暴者,當看客變成助推,在這一場名為玩笑的鬧劇中,沒有旁觀者,只有施暴者 」
《悲傷逆流成河》中的易遙不堪忍受校園霸凌准備跳海時,對起鬨圍觀的同學說:「你們沒殺過人吧?你們今天就會知道殺人是什麼滋味。......動手的和沒動手的都一樣,殺死顧森湘的兇手是誰我不知道,但殺死我的,都在這里了。」
校旁肢攜園暴力讓圖靈的性格更加怪異走向自閉,以至於成年後仍然不懂得如何與人正確交往,缺乏社交能力。校園暴力讓易遙背上身體與心靈的雙重傷害,痛苦自殺,在本是花開的年齡卻走向凋零。
可見校園暴力的問題從以前到現在,從國外到國內,未停止過,而我們在關心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更應該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飽受校園欺凌的圖靈從未放棄希望,因為他知道,他還有克里斯托弗在他身邊。 在圖靈被欺凌時,克里斯托弗出來保護他。在圖靈被否定的時候,克里斯托弗引導他,並發掘圖靈的天賦所在。
在圖靈被學校同學孤立之時,克里斯托弗和他交流,用密碼傳紙條,陪伴他。
他發覺他對克里斯托弗的感情遠超於朋友間的感情,於是年幼的圖靈第一次察覺到了名為愛情的東西,並決定在暑假結束用密碼向克里斯托弗表達愛意。
而這來不及說出口的表白以克里斯托弗的病死終止。
在克里斯托弗病死多年後,圖靈將自己的計算機以克里斯托弗命名。
如果克里斯托弗是個女人,那這對「男女」之間的愛也許會被後人所歌頌傳揚,然而為什麼克里斯托弗是個男人以後,這純粹的愛就被人構陷的骯臟污穢?
那個時代的英國對同性戀的包容基本為零。
人們覺得同性戀惡心由難堪。圖靈因家中被盜而進入警察局調查,本是小小的案件卻隨著警官的調查,發現圖靈的資料全部銷毀。從而懷疑圖靈是間諜。
最後發現圖靈並不是間諜,而是同性戀。
於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因為同性戀而「犯罪」。
在警察局給出的選擇里,入獄和治療。圖靈為了繼續他的計算機研究而選擇了後者—— 化學閹割 。為了「治療」圖靈名為病的「同性戀嗜好」。
在接受了一年強制的葯物治療以後,圖靈痛苦不堪,生不如死,最終於家中自殺身亡。
最終在2013年時,圖靈獲得了「皇家赦免」。
而飾演圖靈的演員康伯巴奇在談到2013年圖靈獲英女王「皇家赦免」一事。他認為, 唯一有資格赦免任何的人是圖靈自己,希望這部電影能讓人意識到他的偉大,及他所遭遇迫害的恐怖,這是一段恥辱的歷史。
而現實是至今為止人們對同性戀人任然抱有歧視和偏激。認為這是錯誤的,這是「犯罪」,這是心理疾病!而片中的大環境,當時的英國社會也因為圖靈的性取向而對其進行身體與心靈的迫害, 一個本因在科學領域有著無限光明前途未來的星星,熄滅了。
無數個黑暗的孤夜裡,偉大而又不偉大的科學家,陪伴他的只有他的「克里斯托弗」
這只在風中沉睡的圖靈鳥,以死亡落地。
借用一個木心一句話:別再提圖靈了吧,他的死,使我們感到大家都是對不起他的。天才總天真、坦盪、毫不設防地迎向這個庸人佔領的世界,一腔熱誠付與世界。世界待他們,往往卻是一盆臟水兜頭澆下。有人說:人類社會進步得還是太慢了。嗯,或許吧。人類社會大約是進步了,但人性從未進步過。
黑暗纏身的圖靈逐漸失去生活的勇氣,他的手因葯物而止不住的顫抖,甚至無法握住杯子。他的眼睛因葯物而渙散,甚至無法對焦。他的大腦因葯物而麻木無法思考。痛苦和煎熬下的偉人,開始懷疑了自我的價值。認為自己是一個平凡又卑微的存在。
這是時代的不幸。
而事實是,「英格瑪」的破解對二戰戰局的扭轉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前來探望的瓊告訴圖靈:「平凡的人才不會那樣。你知道嗎?今天早上,我在火車上,
穿過一個,沒有你將會不存在的城市。
從一個沒有你就不會活著的人的手裡買到了票。
我做著沒有你就不會存在的科學研究和科學領域。」
圖靈突然明白自己的價值,也明白自己已經倦了。於是,被「治療」摧殘了無數個日夜以後,圖靈讓心靈得到了歸宿。
再看本片時,在我心中的圖靈,不是那些頭銜光環縈繞的大師和傳奇。
而是那個擁有愛,擁有美好的午後,擁有溫暖的笑容,擁有純凈的心靈的平凡人。是那個喜歡玩填字游戲和密碼的男孩,是那個沉浸自我領域帶有偏執和古怪性格的數學天才。
他坐回到我們身邊並在我耳邊無數次自述那句克里斯托弗對他說過的人生信條: Sometimes it's the very people who no one imagines anything of who do the things no one can imagine.
無人看好之人,能成無人能及之事。
最終,他做到了,他隕落了。
於是
永遠緬懷那風雨來去的「圖靈鳥」。
Ⅳ 《模仿游戲》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呢
不得不說,這部電影非常符合「韋恩斯坦出品」的稱號,《模仿游戲》有著一系列看齊奧斯卡的賣點,包括二戰和科學天才的題材,突破偶像定位的年輕演員,以及看似十分符合奧斯卡評委口味的劇情。被譽於「計算機科學之父」的阿蘭·圖靈,用他超前於世人的科學理論破譯了德軍的密碼,幫助盟軍取得二戰的勝利,卻由於反同法律的壓迫英年早逝。這完美的題材在成就了《模仿游戲》的同時,恰恰也成了該片最讓人遺憾的地方。我們先來看看這個題材「完美」之處:
被遺忘的戰爭英雄。圖靈不懼阻難破譯了德軍天書般的密碼,幫助盟軍提前結束了二戰。但由於蘇聯間諜的潛入和MI6的保密措施,圖靈的英雄事跡遲遲不為人所知,他為打倒納粹和結束戰爭的貢獻在戰後被人遺忘——戰爭時代的悲情人物往往會提供絕妙的電影題材和戲劇沖突,就像前幾年奧斯卡提名的外語片《光榮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