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從視聽,主題。敘事的角度分析戰爭電影
視聽:看戰爭場面及音效的真實度、視聽效果感染力的強弱、畫面剪輯是否合理節奏適度
主題:大部分戰爭電影都是講戰爭中的人性、對戰爭的反思,也有人物傳記的戰爭片(《巴頓將軍》、《漢尼拔》),還有一些以戰爭為背景的喜劇,主題其實並不重要,除非主題有新意,關鍵在於怎樣表現主題
敘事:細節是否真實完整(重點不草草帶過,也不事無巨細)、情節是非能很好地表達和突出主題、情節是否吸引人、情節中人物的構造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你看完電影後是否有感動,有震撼,或是有愉悅的心情,你自己的感受就是對這部電影的最好評價,你要用心去分析電影里每個方面帶給你的感受,畢竟看這部電影的不是別人,是你自己
『貳』 十年來最好的三部戰爭片,你更喜歡哪部
《西線無戰事》作為經典的反戰電影,原小說由德國作家埃里希·瑪麗亞·雷馬克於1929年出版,其反戰立場遭納粹黨禁書並剝奪國籍。電影版本於1930年和1979年上映,兩者均忠於原著,為後來一系列反戰電影提供了標准模板——一個對戰爭充滿浪漫幻想的熱血青年,在戰場目睹了戰爭的殘酷與人性的摧殘後,對戰爭乃至人生逐漸心灰意冷。
2022年版的《西線無戰事》在故事上並未超越前兩個經典版本,而是借用了原著框架,呈現了全新的視角。該版本反戰電影主題的表達,既結合了《血戰鋼鋸嶺》對人性摧殘的全景式展現,也借鑒了《1917》的極端寫實與對集體麻木情緒的呈現。
《血戰鋼鋸嶺》在人物塑造上做出了突破,男主角從一個懦弱、不足夠資格上戰場的人開始,通過故事發展,展現他的「婦人之仁」如何在戰爭中不被摧毀,甚至在戰場上替敵人療傷。電影通過這一主題,展現了戰爭如何摧毀人的天真,但無法摧毀仁慈。
《1917》則以攝影為主導,將視角聚焦於戰爭的微觀生態,通過(偽)一鏡到底的主觀鏡頭,呈現真實的戰壕生活,融入了大量超現實的視覺符號,表達了一種集體麻木的情緒。這種情緒並非悲壯或慘烈,而是對戰爭的麻木。
2022年版的《西線無戰事》融合了兩部電影的元素,通過模糊敵我雙方的標識,讓觀眾在觀看過程中難以分辨正義與非正義。電影以戰爭機器上的無名螺絲釘為主題,探討了在宏大敘事中,小人物的情感與命運顯得虛無縹緲。主角的角色弧光融合了《血戰鋼鋸嶺》和《1917》的元素,最終陷入了徹底的麻木,只能在集體意識中麻木前行。
電影的最後,用死去的臉部鏡頭特寫結束,讓人聯想到11點的鍾聲響起時,大帥腳邊那顆行將熄滅的煙蒂。兩周前深夜看完後,重新觀看《1917》的結尾,士兵們統一的木然表情,不知身在何處,不知為何而戰,不知生死的意義,與2022年版《西線無戰事》形成對比。電影以悲歌結束,但到了最後,連悲歌也消失了,留下的是對戰爭本質的深思與反思。
『叄』 為什麼外國某些戰爭電影把敵人描寫的很強大
外國人拍攝的戰爭電影,為什麼會把敵人刻畫得這么強大?
首先是因為國外大部分的一些電影題材,在選材方面比較尊重戰爭 歷史 ,會去還原真實戰爭的場面,當然每場戰爭,交戰雙方一定都不弱,否則沒有戰爭的必要,就不是戰爭片,所以題材本身就決定了戰爭的敵人並不弱!
二,國外戰爭電影的主題主要是表現戰爭中的殘酷而引申出的影片襪仿中心思想表達。像電影《黑鷹計劃》,《拯救大兵雷恩》等都能夠把戰爭殘酷的場面,完全呈現出來,更接近於真實!而沒有去美化,一邊倒,像抗日神劇一樣,太不尊重現實,完全把敵人ruo智化了,所以國外戰爭電影對於敵人的刻畫是尊重現實,同樣,現實中,戰爭若是殘酷,畫面要是震撼,敵人一定是強大的。
三,國外的英雄主義情節有,觀看電影時,你鍵早才會明白主角有多麼重要,當然也一定會有犧牲,因為敵人也很強大。
總之,戰爭是殘酷的,交戰雙方都是沒有強弱,戰爭電影的表達,除了畫面感,真稿好雀實感, 歷史 感,更多的是喚醒人們對和平的珍惜。保護和平,反對戰爭!
戰勝不強大的敵人值得去演嗎?